书城管理理想是用来实现的
867200000013

第13章 御敌 (1)

锋芒毕露不如隐身“江湖”

有的事情可以先叫板,有些不能叫板,等你有实力了再叫板。在激烈的竞争中,在实力不济的时候,倒不如急流勇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反而能避开竞争的利剑,在诡谲多变的市场风云中掌握前进的主动性,最终获取成功。

在互联网的冬天里,阿里巴巴是国内少数活得滋润的网站,东进台湾、日本,西征欧美。不做网上交易,不取消免费会员。与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领导人不同,马云并不急于向投资人证明自己的赚钱能力、解释赢利模式,而是一直保持着自己赢利模式的神秘感,众多媒体和分析家百般拷问而不得。

“我们与竞争对手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知道他们要做什么,而他们不知道我们想做什么。我们想做什么, 没有必要让所有人知道。”面对外界的猜测,马云这样解释他的谨慎。

2003年6月底,阿里巴巴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在阿里巴巴的内部网上有人发了一个帖子,警告阿里巴巴的员工们说:“注意,有一个制作思路与阿里巴巴极为相似的网站正在迅速地聚拢人气,它的名字叫淘宝。”很快这个帖子在阿里巴巴内部网论坛的BBS上有了几十个跟帖,越来越多阿里巴巴的员工注意到了这个网站。

帖子的内容甚至深入到了细枝末节,比如,“淘宝网现在的访问量非常小,估计也就几个人在做”“他们的思想跟我们阿里巴巴惊人地相似,他们也是坚持客户第一,好像还很有使命感”……

议论声越来越多,可是阿里巴巴高层却始终保持沉默。最后,终于有人把网上的议论搬到了网下来,几天以后,有些员工开始在公司的休闲吧里议论这件事。而此时已经有人已经对阿里巴巴高层在此事上的麻木不仁感到了愤怒。他们为什么对这样一个网站不闻不问?

直至7月7日,马云才不得已站出来宣布:淘宝网是阿里巴巴新创办的,而且,阿里巴巴将为此投入1亿圆人民币。

原来,就在非典期间,马云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非典”期间,人们的出行、集会及很多公务受到限制,而网络却正大有用武之地。阿里巴巴中文网站一天内的交易记录突破了12 500多条,而且还在不断地刷新。于是,他决定创建一个能够存活发展很多年的C2C网站。

2003年4月14日上午,阿里巴巴投资部总经理孙彤宇、王帅等八九个员工被请进了马云的办公室。办公室里,除了马云之外,还有关明生等公司高层。

当马云告诉这群满怀激情的年轻人,要创建一个C2C网站时,所有在场的人表情都很轻松。“他们并不知道那有多么可怕,不知道中国市场竞争有多残酷。”当时国内的C2C市场上,易趣已遥遥领先,美国eBay对其的收购行为也已进入尾声。所以当马云“到美国去告诉投资者,阿里巴巴要做C2C网站、做淘宝的时候,投资人都吓坏了,‘这肯定是做不下去的,跟eBay竞争肯定是找死’。但我知道我们可以”。马云后来谈到。

很快,每个人手上拿到了一份写得密密麻麻的英文合同——自蔡崇信开创用英文签合同的先河之后,这成了阿里巴巴的一个“惯例”。马云跟大家说,如果签了这份合同,就要立即从这个公司消失,可能离开杭州去另一个城市,现在不能告诉你去哪个城市,他故作神秘地表示,“另有重要的事情去做”。但这件事,“六个月内”不能跟任何人透露,甚至跟父母、女朋友、上司也不能讲。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签——但很少有人那么干。

这份英文协议他们根本看不懂,但还是签了。马云仔细地观察着大家的表情,大家没怎么说话,直接翻到最后一页,然后就很痛快地签了字。

于是,当阿里巴巴几乎所有员工都被隔离之际,这八个人离开了公司的大本营,秘密开进了马云位于湖畔花园的房子。他们关在湖畔花园里,日夜苦战,闭门造船,为的是要创建一家与eBay抗衡的C2C网站,而启动资金仅仅是200美圆。马云当时观察世界上所有的网站,发现eBay在本质上跟阿里巴巴是很像的,eBay做C2C,阿里巴巴做B2B。他判断,要不然eBay切入企业领域,要不然阿里巴巴杀入个人领域,于是决定创建淘宝网。

起步阶段的淘宝网,尽管活得异常艰难,但还是坚持下来了。当时一统江湖且财大气粗的eBay易趣,在新浪、搜狐、网易、TOM等大型门户网站投放了非常昂贵的弹出式广告,并且签订了排他性协议,目的就在于封杀其他所有可能的竞争对手。

于是,淘宝网不得不采取一些灵活策略,试图绕过eBay易趣的独家广告协议所形成的强大防线。当时,淘宝以广告联盟的方式在个人网站以及地铁、公共汽车、电视上作广告,以立体的方式进行突破,逐渐吸引了一些注意力,并且很快使eBay这样的跨国巨头感到了威胁。

2004年9月21日,淘宝网公布其最新交易数据,其8月份全月的交易额达到1.2亿圆人民币,9月份的单日交易额已达到700万圆人民币。而被eBay于年前收购的易趣,二季度公布的业绩表明,其每个月交易额为1.6亿圆人民币。淘宝成立不过一年两个月,但易趣成立已有五年多。更重要的一点是,如果考虑双方的用户数之差——易趣的最新用户数是690万,而淘宝则是220万——不难看出,单个用户在淘宝的成交额约是易趣的3倍。

在常人眼里多多少少有些古怪的马云又走了一步令人费解的棋。正所谓“锋芒毕露不如暗涌于江湖”,而“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矩之力量”。

把过去一切“归零”

自古做人有一个不变的原则,无不抑盈扬谦。归零心态就是一种虚怀若谷的学习心态。企业要追求永远的卓越,必须具备比别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快、学得更早的心态,并付诸实践,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了这种心态,人才能够不断进步,企业才能不断发展。

已过不惑之年的马云,称自己是一个“满大街一抓一大把的普通人”,像阿甘一样平凡。但是,他善于学习,善于汲取别人的智慧和宝贵品质,并融入自己的血液中。一个女教师不经意间一句“闲谈”,就成就了“可能是杭州英语最好的一个人”;一个电视剧中的角色就可以成为马云心目中永远的偶像,并在一个青涩的年代改变了一个少年的命运……

马云喜欢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观看来来往往的人,因为他只是默默地看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就像《赢在中国》的主持人王利芬老师评价的,“假如这种状态体现一个温度的话,那就是零度”。的确,只有把自己“归零”,才能充分吸收别人的温度,才能向四周所有的人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充足的养分。

2007年9月,马云到蒙牛看牛根生时,顺便参观了蒙牛的奶牛场。在奶牛场的牛粪处理现场,牛根生对马云讲了这样一段话:“一个企业有一个生态圈,企业和企业之间又形成了新的生态圈。未来企业的竞争,已经不是一个企业和另一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一个生态圈和另一个生态圈以及主要生态链的竞争。”

12月6日,牛根生在阿里巴巴上市的“满月”晚宴上再次遇到阿里巴巴高管团队,几乎所有成员都在跟他探讨“生态系统”。“没想到阿里巴巴团队的学习能力这么强。”牛根生感叹到。

人们纷纷猜测,按理说,马云在短时间内应该是不可能意识到变革和学习的重要性的,因为阿里巴巴过去实在太成功了。果真是这样的吗?

在阿里巴巴集团十周年庆典上,笑意盎然的马云说出的一番话,令在场所有人一片震惊:“我们18个人不希望背着自己的荣誉去奋斗,今天我们辞去了创始人的身份,跟任何一个普通的员工一样,我们的过去一切归零,未来十年我们从零开始。”此时,作为公司创业的“十八罗汉”,已经全部递交了辞职信,“明天早上我们将继续去应聘、求职阿里巴巴,我们希望阿里巴巴再度接受我们。”

面对阿里巴巴1.7万名员工,马云动情地说:“我们今天晚上将是睡得最香的一个晚上,我们18个人不希望背着自己的荣誉去奋斗,从今以后我们不需要说因为我是创始人,我必须更努力!”

马云表示,跟任何一个普通的员工一样,他们把过去的一切归零,阿里巴巴未来的十年他们从零开始。

阿里巴巴“十八罗汉”大多是马云原来的学生和下属。自创业至今,他们为阿里巴巴成为一家顶级的中国电子商务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正如中国加盟网CEO 吴天华所评价的那样,“十八罗汉除马云外大部分不为人知晓,正是这样的团队执行才会很强,因为他们会埋头做事”。作为创始人的标记,这18个人的工号一直是从1到18,而重新竞聘后,他们的工号数字将变成2万多,和普通员工没什么区别了。在未来的日子里,除了一些公司创始以来一直坚守的老员工以外,将来的新员工,恐怕没有几个知道阿里巴巴的创始人是谁了。

这意味着,“十八罗汉”将从零开始,彻底忘记“创业年代”。

马云此举得到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的赞许,“我比较欣赏马云的做法,企业从零开始,再也没有创始人的概念,每个人成为企业的员工,能够为未来十年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利益分配基础”。

马云曾组织公司高层观看电视剧《历史的天空》。故事主人公姜大牙一开始简直就是一个土匪,后来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学会了游击战、大规模作战、机械化作战,再加以自己的创新和发明,最终成长为一位身经百战的常胜将军。马云也希望阿里巴巴的员工也像姜大牙一样,不断倒空自己,不断努力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此,他计划是在五年之内,开始把阿里巴巴三分之二老员工赶出去学习、思考。他的理由是:要实现“由中国人创办的全世界最优秀的公司”这一远景,其前提必定是要具备一个伟大公司所必备的胸怀,眼光以及全球化视野,拥有一支全世界最优秀的管理团队。

这个世上原本就不存在天才,假如真有的话,也许就是像马云这样有着“吸星大法”般的功力,将自己的过去一切归零,勇于重新开始,不断挑战新的起点,并最终修炼成为“大师”的人。

关起门来练内功

创业的过程是一场3 000米甚至马拉松式的长跑,企业必须具备完善的“供血”体系和“造血”机能,这样才能内力充足,熬过寒冬,更好地抵御风险。有远见的企业家尤其懂得在危机中借机冬补,发展壮大自己的道理。

2008年2 月,马云在阿里巴巴集团全体员工大会上说,2008 年的策略是练内功——“深挖洞,广积粮,不称王”。

彼时,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股票出现很大幅度的下跌,员工心态不稳,市场质疑声很大,马云对阿里巴巴的员工发出呼吁:“不要过度关注股票的价格,而应做好应对更复杂形势的准备,我们对全球经济的基本判断是经济将会出现较大的问题,未来几年经济可能进入衰退期。我的看法是,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内很多企业的生存将面临极大挑战。接下来的冬天会比大家想象的更长!更寒冷!更复杂!”

马云还提出了“做好做强不做大”的口号,苦练内功,不做无谓的扩张,捂紧了口袋,为冬天的口粮打算。

最终的结果是,虽然阿里巴巴无可避免地受到了或大或小的冲击,但在2008年这个经济寒冬却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作为阿里巴巴收入主要来源的诚信通和中国供应商的续签率,在2008年达到历年最高,而且整整一年的时间里阿里巴巴抱着二十多亿美圆现金过冬。这样的一份成绩单让人甚至怀疑,半年前马云关于冬天的警告,是在危言耸听。

事实上,这一切都应归功于马云“关起门来练内功”的策略。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众多互联网公司纷纷倒闭的那个时期,马云就开始练内功。那时,搜狐和网易股价一度跌到冰点,在几美分上下徘徊。搜狐的股票价格居然跌到过公司现金量已经超过以股票价格计算的公司价值,为此张朝阳还动用过自己的钱去买过搜狐的股票。当时张朝阳经常形容自己是“孤岛上的弃儿”。其实,这也正是那场泡沫破灭之后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尴尬而真实的处境。

那段发烧的时日里,作为公众持股的上市公司,那些“中国概念股”的老大们,每日面对那些没完没了的公告发布都应付不过来,还要讨好六亲不认的美国监管当局——SEC和大大小小的股东、股民,还有多少精力去顾及经营战略和方向的思考呢?

而作为一家由私募资金投资的非上市企业,阿里巴巴有足够的自由度调整战略、修炼内功,甚至有权力对自己独特的盈利模式“高度保密”。即便是到了后来,华尔街趋之若鹜,等待阿里巴巴的IPO时,马云还是有些“不领情”,他经常对外宣称:“我们上市的条件早就成熟,但现在我们还需要做很多事情,建立团队、战略布局、使公司赚更多的钱。”

所以,在大家都在烧钱的时候,马云及时调整了企业策略,开始重新用脚走路。

从2001年到2003年,在阿里巴巴经历最为艰难也最为关键的三年内,马云推行了几件大事:其一就是“整风运动”,统一对互联网的看法,加强信心。

此时纳斯达克正在轰然坍塌,员工对未来十分悲观,思想极为混乱,“红旗究竟还能打多久”?马云告诉员工,阿里巴巴只有三大目标:做21世纪80年持续发展的企业,成为世界十大网站,只要是商人都要用阿里巴巴!要想在阿里巴巴做事,每天的工作就得围绕这三大目标进行。在三大目标的引领下,员工们再次对前途充满了希望。

说起几年前发生的事情——很多电子商务网站风光一时却迅速垮台,马云感到非常庆幸,“我还有很多那个时候的录像,我跟我所有同事讲,感谢上帝给我们这次寒冬,使我们可以静下来,使得我们可以更加专注地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因为2001年的寒冬,这个市场比较有味道了”。

在众多昔日的“网络巨人”圆气大损甚至“一命呜呼”的那个寒冬,马云却带领他的阿里巴巴挺过了最寒冷的冬天,成为那个笑到“最后的人”。到了2002年年底,阿里巴巴的网商用户已经超过400万家,同时阿里巴巴的赢利很快冲破了600万圆。

2005年8月11日,一直在杭州苦炼内功的马云,终于“一鸣惊人”。这一天,美国雅虎公司以雅虎中国公司的所有业务、10亿美圆现金等条件换取阿里巴巴40%股份(35%投票权),这个交易让马云成为业界的焦点人物。

忘记手中的剑

与对手竞争,胜在‘杀敌于无形之中’。像长袍轻飘的黄药师吹起玉箫,便能使敌人毛骨悚然,而从来没有一个满脸络腮胡子、手拿两把大铜锤的武夫是绝顶高手。

2009年5月17日,“风清扬”一身武侠古装打扮,步履轻灵,走上舞台,几句简短致辞后,他为大家即兴打起了太极拳。短短几式,如行云流水,自然圆活,赢得满堂喝彩。这是马云在广州“淘宝大会”上的亮相。

这已经不是马云第一次公开演练太极拳了。打小就有武侠情结,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的马云,太极拳一打就是十几年。他从“太极拳”的 “虚实”、“动静”、“开合”、“进退”中,把握着使阿里巴巴永续经营102年的“劲道”与“节奏”。

在他眼里,真正的高手就是要“无招胜有招”。公司销售人员上培训课时,都会听到马云冷不丁冒出这么一段感悟:“好的销售,和好的武功一样,胜在‘杀敌于无形之中’。像长袍轻飘的黄药师吹起玉箫,便能使敌人毛骨悚然,而从来没有一个满脸络腮胡子、手拿两把大铜锤的武夫是绝顶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