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这是一个用刀的主角
8803800000002

第2章 华山之变

刘文得到华山基础拳法之后同华山心法练习后发现这两样功夫同时修习却是可以让内增长更加迅速,行走坐卧都可练习,愈加确认这就是全真基础内力,修行的更加起劲。

这天刘文读完书有练完拳法,准备练习一遍刀法。

刘家因为是军户,虽是华山弟子,但用的依旧是刀。华山有反两仪刀法是武林难得一见的绝学,但是和刘文没有关系,那是内门弟子学的。

刘文练得是一门大路货“五虎断门刀”。也是军中常练的刀法。

当然也比的自己瞎练要强,刘父交给自己旗下兵丁的就是从这门刀法中挑的几招。因为刀法不仅仅有招式,配套的还有发力技巧以及身法步法,所以秘籍才会珍贵,因为他是成体系的。

刘文的刀与普通兵丁的刀不同,柄长一尺二寸,刀身三尺有八,刃前一尺开锋,刀尖略有弧度。

正是前世的苗刀,也是经过戚大帅实战检验的刀。毕竟自己是军户,以后指不定要上战场的,所以刘文选择武器还是费了一番功夫的。不是没想过练剑,但是一是没有剑法,二是战场用剑真的如同找死,尤其是功夫没到绝顶的时候。

这把刀的材料是商队从西域得来的陨铁,被刘文老爸截胡了,花大价钱请军中巧匠大至而成,花费有上千辆银子。老刘家的家底都用了十分之一。

刘文对这把刀也是爱不释手,练习刀法更加勤奋,刘万胜也是得意洋洋,觉得自己英明神武。这样下去儿子肯定大有出息。

这天刘文正在根据后世的经验练习拔刀术,这是为了日后行走江湖做准备,在军中自然不大用得到,但是江湖中多是单打独斗,快一份就多一分胜算。

刘文现在每天出去读书练习内功的时间,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基础刀法之上,劈,砍,撩,刺。几种招式变着花样的练,练习各种情况之下的出刀。

只见刀光一闪,挂在屋檐下的几张纸顿时飘落,唰唰唰几声沿着纸上画的直线每张纸都被一分为二,只是刘文自己想出来的训练方法,为了锻炼出刀的速度与准确性。

现在可以做到准确分开五张纸,类似这种方法刘文想了很多,都是为了在这个世界更好的活下去。

“少爷,老爷让你去书房。”这是刘文的书童,刘四。

“嗯,知道了,父亲说了什么事吗?”刘文问道,这个点正常父亲知道自己在练武是不会让人来喊自己的。

“没说,但是我看到陆伯去见了老爷。然后老爷就让小的来喊少爷了。”刘四说道。

那应该是商道或者门派的事,陆伯是家里负责商路的管事,正常跟门派沟通的也是他。

边想着很快到了书房,一看爷爷也在,爷爷坐在上首,父亲坐在一边,陆伯也坐在父亲下边。几人神情凝重。

“爷爷,父亲,陆伯。”刘文先打招呼。

“嗯。文儿,这会喊你过来是有事。”爷爷说道。

“我同你父亲要回华山一趟,此一去少说要半月时间,家中事你且往后推,等我们归来处理,实在急事你便先拿注意让后让人快马加鞭赶到华山报信。”

“可是门中有要事?怎的爷爷也需前往?”刘文奇怪道。

“哎,宗门不幸,剑宗叛门了,在玉女峰斗剑,门内死伤惨重。掌门召集各路管事与二流之上高手速归山门。我家我与你父亲皆要前往。”爷爷解释道。

剑气之争,刘文这时候反应过来了,华山衰退的节点,从此之后华山没两年就丢了五岳盟主的位子,接下来几年上一辈高手陆续死亡,一流层面就剩一个于不群撑门面,等到后面李中则突破一流门内一直也就两个高手苦苦支撑。直到后来笑傲剧情偌大一个门派剩下小猫小狗两三只。

“爷爷与父亲此去可有危险?”刘文问道,担心有趁火打劫的势力。

“危险应不至于,从来信上看,掌门以及几位长老还在。掌门应是想对门派接下来行事做出调整。”爷爷想了想说道。

全程都是爷爷在安排,一个时辰之后爷爷与父亲带着几个商队的伙计轻装简行快马而去,陆伯则留下来带着商队的一种好手赶着几箱草药也匆忙离去。

刘文自爷爷与父亲走后一直也静不下心练武,索性就在书房坐下,仔细思考接下来的变数。

自己现在的武功,在大事面前起到的作用有限,所以是时候准备第二条路了,这些年跟着学文,其实按照先生的说法也够水平下场一试了,先取个秀才功名再说。

按照题海战术运气好之后考上举人应该也不难,至于进士就看经营与运气了,学阀可不是开玩笑的。自己身处边地,运营什么的就不用想了。只能看看到时候运气怎么样,而且自己不准备做官,举人到手就够用了。

想到这里便到了顾先生的小院。

“先生,学生想下场一试,劳烦先生帮忙张罗准备。”刘文说道。

“嗯,老夫早就觉得你可以下场一试,不过终究年岁还小,皇明不同于前宋喜神童,所以迟两年也好,学文也更扎实些,今岁的童生试刚好赶得上。若是一切顺利,明岁的乡试也可下场一试,就算不过也不当经,权当熟悉一下。”顾先生想了想说道。

接下来的半个月刘文就把主要经历放在了温习功课上,童子试考的相对简单,四书五经熟读,然后背诵一些之前的范例,基本都能过。

刘文在背书上常被顾先生夸赞,其实这也是修行内力的好处之一,耳聪目明头脑清晰。

这一日顾先生来说一切都已准备好,让刘文准备二月下场就行了。刘文本想等爷爷与父亲回来再同他们说自己考试的事情,但谁知已近一月还没回来,而考试时间又将临近,送信过去也赶不上,毕竟将近千七百里,估计信还没到人早回来了。自己先取考了再说。

这一日刘文爷爷父亲风尘仆仆的回到家。

“刘四,少爷呢?”父子两一看家里没人便问道。

“少爷去县试了,顾先生说少爷可以下场一试,少爷也同意了,便准备今年考一次,前些日子少爷想送信告知老爷与老太爷,可是路途太远,担心还未到老爷和老太爷就回来了,便没送信,直说等考完了再说。”李四说道。

“今儿第几场?”刘父问道。

“回老爷的话,今天已近第三场了,少爷都在“圈”,顾先生说少爷的童子试基本算过了。”

正说话间刘文同顾先生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