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武侠之大武宗
8857200000016

第16章 别有洞天

…此刻,有一处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山清水秀之地,在这此地四周林木葱郁,崖壁耸立,一条巨大的飞瀑,从几十米高的悬崖飞泻而下,喷珠吐玉,气势磅礴。飞瀑下形成一四十余米宽阔的深潭。潭边有一块巨石,可容几十人立于石上倾听飞瀑轰鸣。正可谓是:“紫石山头万仞峰,银涛洒落几千重。凌虚化作轻烟起,疑是层霄舞玉龙。”

就在这处深谭巨石上,有一少年正趴在上面一动不动。

那少年正是从山上落下来现在奄奄一息的雄飞…

原来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雄飞被打下山谷,在空中他以轻身之法飘然立在这悬崖峭壁上行走,虽然下落之力巨大,但他依旧是以轻功不停的控制着身体的平衡,眼见要摔下激流深涧之时,他借力撞向从悬崖横向支出的树枝,并以缓冲之时继续施展轻功,以轻身之法落入水中,减少了不小的伤害。也就是因为这样,他才保全性命,如若是再换成另外任何一人,没有这等绝顶奇妙的轻功,是绝对不可能从这个必死困境之下存活下来的……

雄飞被瀑布的声音所惊醒,他浑身剧痛无比,但仍然努力趴起,没想到从这巨石滑落到下一截瀑布当中。

但这一节瀑布却有所奇妙,瀑布中央有一石洞,这石洞好像有种吸力一样,把雄飞吸进了洞中,洞中是一片好似静水的浅潭,这外部的激流跟自然相同,水向东流,但这洞里的水流却是向着反方向而去…

雄飞随着水流飘到了一处世外桃源般的山谷,看起来好似人间仙境。谷中有小小的村落,里面住着一些务农为生的村民。这里的人个个活到一百岁以上,且百岁老人又都乌发朱颜,好似二十来岁的少年少女一般。”这时从深谷间走来了两个樵夫,从他们走来之处抬眼望去,这个山谷上刻有一句话——“神书已随逍遥去,此谷惟余长春泉”。当地的百姓常年来在此地生活,这个山谷中有一眼饮了可长葆青春的泉水。如果荡着树藤晃过山谷,出来的片刻,人脸都会年轻貌美的很。住在谷中确实可以长生不老,但不能在谷外呆太久,否则会“黑发就转雪白、背驼身缩、满脸皱纹,几天之内就似乎老了一百岁,再过几天就死了”。

山谷上所刻的非常清楚——在谷里住久了固然能长葆青春,但出谷便死。如何能做到出谷也不死的方法,被一个叫逍遥子的人带走了。

两位樵夫正巧从深谷走出,其中一个樵夫看见了潭中随流而来,漂着一个人,连忙喊道:“你看!那好像是个人”,于是便放下手中的工具过来救人。樵夫二人将柏雄飞从水中救起,送到村里静养了几日,以谷中的草药和树上的果子喂雄飞吃下,还以这长春泉水送给他饮。

雄飞经此一劫居然没有死,反而奇迹般睁开了双眼。他运起真气自我疗伤,以一阳指自行封穴止痛,没想到日以继日身体居然迅速愈合,伤口的疼痛也是倍减。

身体有所好转的雄飞想要弄清楚这是何地,于是与村民交谈了一番,村民告诉他这里的人都是长生百岁,乌发朱颜。雄飞听完更是好奇,并感谢了村民的草药跟果实,他想要出去走走看看这山谷的奥妙,慢慢的向山谷之外走去。

柏雄飞却不知这帮村民居然就因为这一点举手之劳,竟然促成他体内的两股真气融合……但其中缘由,雄飞却浑然不知。

往那谷外走去,便是那反向而流的流水,雄飞越走越想探个究竟,为何这深谷之间没有路可以通向外界,这些村民是从何而来的呢?

于是便踏水而行,逆着水流的方向,走到了那个洞口面前。

洞口前就是之前的瀑布,他也是顺着这个瀑布莫名其妙的来到这里,只见雄飞纵身一跃,冲出瀑布来到洞外。瀑布甚高,雄飞顺着瀑布,踩着东流的落水,顺河而下…

走到这瀑布之下,才看见一处山洞,石洞上面写的“琅嬛福地”。

走进之后,有一处石雕,石雕上是一体态极美的女子,石雕下,是一座方方正正的石桌,上面凸起一块棋盘般的玉盒子,盒上有一处锁眼形状的孔洞,但却没有钥匙,更没有锁孔。

年轻的柏雄飞见此地犹如仙人修炼的秘境一般,对这玉盒子里的东西非常好奇,“也不知道这里面藏着什么宝贝?”便运功提气,食指笔直而出,以一阳指力穿透孔洞,打开了玉盒。

顿时,洞中石壁上弹射出众多机关,纷纷朝着柏雄飞所站的位置发射飞箭,雄飞反应极快,下意识以轻功步法躲避,这来箭好似****,铺天盖地。雄飞以醉仙人教给他的「醉仙步」按照易经六十四卦方位顺序而走,正好巧妙的避开了这箭雨。

待石壁机关安静下来,不再射出飞箭,雄飞这才送了口气,小心翼翼的走上前去。他倒要看看那玉盒里面到底装着什么东西?

玉盒敞开,只有一纸书信,雄飞定神盘腿坐在这石桌上,看了起来:

【天下间武功唯有我大理段氏一阳指力方可开盒,我段氏传人的凌波微步方能躲开机关。想必阁下能见此书信,定然是有缘人。朕一生与人为善,周济百姓,断其天灾,望大理段氏后人学得此至高无上武学绝技,太祖帝思平创下《六脉神剑》,只因此功太过于深奥难练,对内功修为要求甚高,因此我段氏后人竟无一练成。朕恐后人无缘,至我绝学失传,便将一生所学尽数传授于后代,但唯恐后代之人造霍乱,特意在此将朕所学大理绝学与逍遥派武功留下秘籍,望有缘人替朕振兴大理段氏。石壁上所载需在石洞中记下,出石洞此地便自毁留空,望小心珍重——大理宣仁皇帝】

柏雄飞一看,原来这大理宣仁帝留下了他一生所学秘籍,但是这石洞上正面的刻字已经看不清楚了,可能因为时间太长,石头风化严重。但另一面墙上的字,确是清晰,上面写着:《六脉神剑》

这「六脉神剑」乃是这大理段氏的至高武学

右手大拇指—手太阴肺经—少商剑。特点:剑路雄劲,颇有石破天惊,风雨大至之势。

右手食指—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剑。特点:巧妙灵活,难以捉摸。

右手中指—手厥阴心包经—中冲剑。特点:大开大阖,气势雄迈。

右手无名指—手少阳三焦经—关冲剑。特点:以拙滞古朴取胜。

右手小指—手少阴心经—少冲剑。特点:轻灵迅速。

左手小指—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剑。特点:忽来忽去,变化精微。

柏雄飞见这书信上所写,他便心想:这段风段坛主对他有救命之恩,安危之义,我记下这剑谱,但不练,等到时见到他的时候如数传给他,这样既不会因盲目练人家武功对段氏后人不敬,也不会让大理绝技失传。

于是他盘腿而坐,默默的背了起剑谱来:

【太阴肺经,经脉循行:起于中焦(胃),向下联络大肠,再上行穿过横膈膜,入属于肺脏;从肺系(指肺与喉咙相联系的脉络)横出腋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和手厥阴之前,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掌面桡侧入寸口(桡动脉搏处),过鱼际,沿鱼际的边缘,出拇指的桡侧端。

腕后支脉:从列缺穴处分出,一直走向食指桡侧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腧穴:

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折叠厥阴心包经

厥阴心包经经脉循行: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通过横隔,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胸部支脉:沿着胸中,出于胁部,至腋下3寸处(天池),上行抵腋窝中,沿上臂内侧正中,行于手太阴和手少阴之间,进入肘窝中,向下行于前臂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进入掌中,沿着中指到指端(中冲)。

掌中支脉:从劳宫分出,沿着无名指尺侧到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腧穴: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折叠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经脉循行:起于心中,出属于“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系的部位),过横膈,下络小肠。“心系“向上之脉:挟着食道上行,系于目(指眼球与脑相联系的脉络)。

“心系“直行之脉:上行于肺部,横出于腋窝(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肱二头肌内侧沟,至肘窝内侧,沿前臂内侧后缘、尺侧腕屈肌腱之侧,到掌后豌豆骨部,入掌,经小指桡侧至末端(少冲),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

腧穴: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折叠太阳小肠经

太阳小肠经经脉循行:起于手小指尺侧端(少泽),沿手背尺侧至腕部,出于尺骨茎突,直上前臂外侧尺骨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循上臂外侧后缘出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会于大椎穴(督脉),入盆络于心脏,沿食管过横膈,过胃属小肠。

缺盆部支脉:沿颈部上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

颊部支脉:从面颊部分出,上向颧骨,靠鼻旁到内眼角(会睛明),接足太阳膀胱经。此外,小肠与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脉气相通。

腧穴: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

折叠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沿食指桡侧,通过第1、2掌骨之间,向上进入拇长伸肌健与拇短伸肌健之间的凹陷中,沿前臂背面桡侧缘,至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上行至肩端(肩髃),沿肩峰前缘,向上会于督脉大椎穴,然后进入缺盆,联络肺脏,通过横膈,属于大肠。缺盆部支脉:上走颈部(扶突),经过面颊,进入下齿龈,回绕口唇,交叉于水沟,左脉向右,右脉向左,分布在鼻旁(迎香),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腧穴: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

折叠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经脉循行: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向上出于手背第四、五掌骨之间,沿着腕背,出于前臂伸侧尺、桡骨之间,向上通过肘尖,上臂外侧三角肌后缘,上达肩部,交出于足少阳经的后面,向前进入缺盆,分布于胸中,联络心包,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胸中支脉:从胸上出缺盆,上直项部,沿耳后直上,出于耳上到额角,在屈而下行至面颊,到达腒粝隆

腧穴: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瘛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

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与前脉交叉于面颊部,到达目外眦,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柏雄飞虽不练,但背起来的内容却不是死记于脑中,他到无量山以来一直钻研人体经脉穴位,深知点穴周身经脉之法门,从天池宗跟两位师伯学习汇气,散力,凝神等运功之法,导致雄飞牢记这石壁上所载内容,这剑谱在他印象中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