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第三波
8899600000221

第221章 豪华陪护团 抢救危险期

我们家人多,很快“占领”了这备用抢救室的全部角落,尤其是到了晚上,看到外面陪床的人,都只能坐在凳子上,或者勉强把三张台拼起来的小平台上凑合一夜的情况下,我们家实在是陪护阵容太过奢华了。

被各种密密安排的针剂凑够了一天的情况下,老爸的手上,直接被植入了那种长插不去掉的预埋针头,这样就不需要一次一次地反复扎了。

去到医生办公室,大夫虽然年轻,却已头顶中间谢顶了,看来学医真是不易。他先了解了我们的家属身份,然后很是认真的向我们通俗地解读了老爸的CT片:“你们看,这个片子,左边一半,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证明已经全部梗死了;现在是初期,这就象我们被打了一下,开始不疼,过了几天,才肿起来,更为严重,等发炎完成了,才是慢慢地恢复期。在这段时间里,老爷子能不能安然度过,是最关键的了,现在还不是最严重的时候,真正的考验是明、后天,这一周,都是会更加严重,如果最坏可能,就得转到ICU,那时就是全部要上管子了,生命也会有一定危险,你们要做好各种心理准备。能不能熬过,就要看这几天了。这个东西发炎,就象是要发,肿起来,这就需要有空间,如果肿起来,压迫到脑干,这是控制呼吸和心跳的,最危险。如果万一到了这一步,就有可能要做开颅手术,在脑袋壳上打个洞,这样,就让这个肿有一个出处,就不会向下压迫了。“

听到这一步,我们都快吓呆了。

“不过呢,老爷子74岁了,人老了,大脑都已经本身就有些萎缩了,脑腔里是有一定空间的,这种开颅的机会不大。”

大夫这样一说,让我们稍稍放下心来。

为了讲得更清楚,大夫把自己的左手握成拳头,右手指着那五根手指,说,你们看,这些就象是那些备用血管,平常是不用的,但一旦当主通路不通的时候,在一定情况下,这些辅道就会起作用,能够部分代偿性地取得一定的血液供应,这就是老爷子为什么一会儿清醒,一会儿迷糊的原因。现在我建议用一种药,叫尤瑞克林针,你们可以上网去看,对这种激发代偿功能的血管打通有一定促进作用,就是有一点贵,一针400多块钱。你们看,要不要用一下。“

“用用,只要管用,都给上!“

二姐夫大大咧咧地马上给订下来。

接着,医生就一边问,一边开始在他的问诊记录上,写着各种老爸平常的表现,比如是不是抽烟、喝酒之类的,我们立即羞愧地说:“他从16岁起就抽烟,喝酒了,一辈子烟鬼,酒鬼来的。“

“有没有参加过什么锻炼呢?”

“从不做任何家务,除了有时候心情好,亲自下厨以外。”

医生对于我们的问答完成了,很快又被另一个病人给叫开了。

我们在得到答案之后,惴惴不安地回到抢一床,看到正在打着吊针的老爸,这会儿倒是睡着了。

留一人在旁边盯着,其他人都撤出门外,离开远点儿的过道里,一边吹着过道里凉风,一边传达着刚才医生的各种交待。

这时候,还是老大,很坚决地说:“这几天是最关键的时候,我不回了,必须守着。”

“我也不回。”

“我们也不回。”

于是,第一个夜班的阵容是:老大,外甥,我,外甥女。

好在家里人多,我们认真地在过道里排好了白天晚上的轮班:至少保证老爸身边都要配有一个男人(小外甥也长成180了,虽然还不是男人,16岁,也勉强算一个吧),两人以上的标配。

我、大姐、外甥、外甥女一组;哥、二姐、二姐夫一组,挨个轮夜,中午交班。

就这样,我们开始陪着老爸,度过最危险、最艰难的头几天。

为了哄老爸开心,使他有精神,我们都使尽了全部招数。儿子都16岁的了的老大,也在病床上的老爸前,头一次,至少是在我长大的这么多年里,第一次听到她冲着老爸,用很嗲的声音喊:“爸爸!”然后,老爸就很开心地:“唉!“哪怕这时,他只有一根神经还保持着清醒状态。

我保持着随时可以被唤醒,随时可以倒下进入梦乡的状态,时不时地从床上弹起来,协助老大帮老爸处理突发状况。小洞里的风一股股吹着脑袋,都不觉得怎么凉。

而老大,就趴在老爸床边的架子上,一眼不闭的,就那么睁着,一整夜。

外甥前半夜也想努力陪他妈妈,可是后来,实在太困了,趴在床边上,就给呼着了。外甥女双脚搭在床架上,也早已摆好了属于青少年最可爱的姿势,早早进入到了梦乡。

护士在夜里进来换针,每一次都是轻手轻脚的,象是怕吵醒我们似的。

床上那台三行数据的监护仪器上显得的几行数字,线线,已经被我们变成了触动精神的发生器。

”看,血压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