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现在给你拎了!”
到了我爸妈家楼下,进门前,我把手中的水果递给一直空手的叔叔,让他拎着他的心意进门。
“嫂子,我们来啦!”
一进门,叔叔首先开口,向我妈打招呼。
姑父也跟上:“嫂子好!我们来看看你们。”
大姐也已经在厨房里面忙得不可开交的样子,抽空出来迎接了一下二老。
紧接着,他们全都进到了大卧室,见到了我爸。
“你可还认得咯我啊?”姑父打着招呼。
“哥,我们来看你啦!”叔叔直接坐到床尾,俯身探看着,笑着向他的老哥哥问好。
我终于完成了迎接工作,就开始投入到厨房的欢迎宴的辅助工作中,和大姐开始并肩作战,准备着一顿与春节年三十大餐有得一比的接风宴。
本来我还记着刚才两位姐姐在微信群里反对我接二老过来住的事情,见到老大就来气,可是一看她忙个不停手的样子,就啥气也没有了。
“老妈也可笑的很,人家大老远从江苏过来,说给他们吃饺子!说出去,让人笑话。一路折腾,过来了,怎么都要好好吃一下,才算是待客的道理啊!所以我刚才就买了菜过来,说我来弄,不用她忙。”
原来,这就是“家风”———老爸把这种热情待客的传统深深地植根于我们这一代孩子们的心中,无论我们是如何争来吵去,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能把人家招呼好,不要让别人觉得我们失礼。
但老妈却以为只要一堆光溜溜的饺子就算迎接了,这太过寒酸小气了。
既然我们都想得一样,也不用再争论什么了,赶紧动手,做出一桌好菜来,这才是我们此时应该做的。
“其实要是我,可睡不了你的小沙发床,觉得翻个身都困难。”老大也知道我在群里发过脾气了,一边干着活,一边委婉地圆着她俩的“扯后腿建议”的理由。
“不会的,我把所有能垫的都垫上去了,也试过,可以呢!”看到老大主动示圆了,我也不好再揪着那个小冲突不放。
其实,我们哪有什么冲突,都不过是为了让老家人在新疆的每一天更舒服罢了。
终于,等我们的饭桌备好,老爸也被推出来,凑在桌边,算成一个简单的接风宴,虽然老爸滴酒不沾,桌上也没有他现在能吃的,但还是象征性地举了一杯“奶茶”,算是和两位喝着“伊犁小窖”的亲人,共聚天山下了。
这酒,是老爸珍藏,目前仅有不到一箱,在他不再与酒有缘以后,只有过节,才偶然拿出一瓶来喝的。
现在,让二老体会一下新疆名酒,自然也是不会舍不得。
说来有意思,这样珍藏的酒,比如说有瓶茅台,老妈却用来做菜,还没觉得咋样。幸亏被我们发现,及早纠正了,否则她可没有收藏意识,早就被糟蹋没了。真要是遇到象这样,家里来了贵客时,还是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招待人的了。老爸这几年倒下之后,我家与烟酒绝缘了。
口里的亲戚们,虽然都客气地说要过来看看,可毕竟山长路远的,真来的,还从没有,这两位是第一批!———几十年来的第一批,我们还没做好,一边照顾着两位近80岁的生病老人,另一边还要招呼新老人的准备。
听说是顺子给他们突然安排的行程,是订好票了才通知他们的,倒让我们也很意外。因为如果说旅游的话,新疆的4月,还什么都没有,并不是最好的旅游季节;如果说是为了专程来看看我爸的话,那得感动一下,不过,这个月也正是我们新疆人,职场中人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能象我这样放下工作,专门抽时间回来陪他们玩,也真的不多。
“我们就住两天就走。”姑父是这么说的,开始我们也这样信了,还很珍惜:“咋这么快要走呢?好不容易来一趟,怎么都得玩一下啊!”
“主要是看看你爸爸,现在我们看到了,就放心了。”
接下来的日子,实际上还是呆够了8天,和我们预期得差不多,一周左右,才算是对得起大老远来一趟。毕竟新疆,对于江苏人来说,还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新鲜世界。
首先是“时差”。
可苦了我了!一连8天,他们都要按江苏的早起时间,7点过来父母家吃早饭,而我就必须起得更早,好跑去早餐店先买好不同的品种,总不能每天都一样吧!从“红枣稀饭”、“油条豆浆”、“油饼豆腐脑”、“拉拐儿(菜仁粥)”,到“大麦粥”、“汤饭”、“麻团”、“馄饨”,加上他们带来的几包江苏特产:“荞米”、“大麦”,总算是把8天的早餐折腾得没重样子;姑父对于我们的安排相当满意,对于吃什么、吃多少,从来没有任何挑剔,全部夸赞着吃干净;而小叔叔则显示了和爸爸一样的特质:“嫂子,给我舀上面的一层,底下的不要。”当然一样,被我妈一通嗔骂:“你把上面好的都吃了,下面别人光吃米呀!和你哥一样,挑嘴!”虽然嘴上这么说,可给他盛的时候,还是特意把整锅菜仁粥好好搅均匀了一下,再按要求,给他盛了表面上的一层。
最后,终于在到了第7天的时候,他们也再也7点起不来了,而是直接睡到了9点,等我打完电话,才慢慢过来。
“啊!都不知道,一睡就到9点了,醒不过来。”
“总算你们的时间调到新疆时间里来了。”
可一来的当天晚饭后,当给他们家里人微信视频聊天的时候,他们还很是得意地炫耀着窗外的大太阳还没有落山。
“晚上你们不要管,我们有人请,不过,小琳你要陪我们去,给我们保驾护航!”
就是那天来接他们下机的人,是顺子的朋友,他们有一群来自一个村的人,都在新疆生活工作着,直到这次二老的光临,我才知道,原来就在我们的乌鲁木齐,同样生活着一群与我爸爸说着一样口音的人,而之前我们是没有任何接触。
于是,我便接受任务,坠入了“纯江苏话”的轮东制夜宴饭局当中。
开始不清楚,等吃过几轮,终于搞明白了,是同一圈子里的人,以家庭为单位,每天换人做东,换不同的地方请客,客人永远都是我们三个,主人就是与顺子同龄的这一群在新疆的江苏人。
应该说“肖家桥人”。
他们都来自同一个村子,来新疆发展多年,现在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但是看得出来,他们平常联络很密,唯一与我一样在桌子上只说普通话的,就是一个小学3年级的小朋友,十岁的小孩子,其中一对夫妻的小儿子,苏三代,也是在新疆上学的缘故,就只听江苏话,却说普通话的那种。
或者就是因为如此,小家伙也特别喜欢我,总爱缠在我身边闹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