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家书
890200000022

第22章 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

【原文】

诸位贤弟足下:

十一月十七寄第三号信,想已收到。父亲到县纳漕,诸弟何不寄一信,交县城转寄省城也?以后凡遇有便,即须寄信,切要切要。

九弟到家,遍走各亲戚家,必各有一番景况,何不详以告我?

四妹小产,以后生育颇难,然此事最大,断不可以人力勉强,劝渠家只需听其自然,不可过于矜持。又闻四妹起最晏 ,往往其姑反服侍她,此反常之事,最足折福。天下未有不孝之妇而可得好处者,诸弟必须时劝导之,晓之以大义。

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唯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诸弟每人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予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以之。

前立志作《曾氏家训》一部,曾与九弟详细道及,后因采择经史,若非经史烂熟胸中,则割裂零碎,毫无线索。至于采择诸子各家之言,尤为浩繁,虽抄数百卷,犹不能尽收。然后知古人作《大学衍义》、《衍义补》诸书,乃胸中自有条例,自有议论,而随便引书以证明之,非翻书而遍抄之也。然后知著书之难,故暂且不作《曾氏家训》;若将来胸中道理愈多,议论愈贯串,仍当为之。

现在朋友愈多,讲躬行心得者,则有镜海先生、艮峰前辈、吴竹如、窦兰泉、冯树堂;穷经知道者,则有吴子序、邵蕙西;讲诗文字而艺通干道者,则有何子贞;才气奔放,则有汤海秋;英气逼人,志大神静,则有黄子寿。又有王少鹤(名锡振,广西主事,年二十七岁,张筱浦之妹夫)、朱廉甫(名琦,广西乙未翰林)、吴莘畲(名尚志,广东人,吴抚台之世兄)、庞做人(名文寿,浙江人)。此四君者,皆闻予名而先来拜,虽所造有浅深,要皆有志之士,不甘居于庸碌者也。

京师为人文渊薮 ,不求则无之,愈求则愈出。近来闻好友甚多,予不欲先去拜别人,恐徒标榜虚名。盖求友以匡己之不逮,此大益也。标榜以盗虚名,是大损也。天下有益之事,即有足损者寓乎其中,不可不辨。

黄子寿近作《选将论》一篇,共六千余字,真奇才也!黄子寿戊戌年始作破题,而六年之中,遂成大学问。此天分独绝,万不可学而至,诸弟不必震而惊之。予不愿诸弟学他,但愿诸弟学吴世兄、何世兄。吴竹如之世兄,现亦学艮峰先生写日记,言有矩,动有法,其静气实实可爱!何子贞之世兄,每日自朝至夕,总是温书,三百六十日,除作诗文时,无一刻不温书,真可谓有恒者矣。故予从前限功课教诸弟,近来写信寄弟,从不另开课程,但教诸弟有恒而已。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诸弟此时唯有识不可以骤几,至于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

予身体甚弱,不能苦思,苦思则头晕;不耐久坐,久坐则倦乏,时时属望,唯诸弟而已。

明年正月,恭逢祖父大人七十大寿,京城以进十为正庆。予本拟在戏园设寿筵,窦兰泉及艮峰先生劝止之,故不复张筵。盖京城张筵唱戏,名为庆寿,实则打把戏,兰泉之劝止,正以此故。现在做寿屏两架,一架淳化笺四大幅,系何子贞撰文并书,字有茶碗口大;一架冷金笺八小幅,系吴子序撰文,予自书。淳化笺系内府用纸,纸厚如钱,光彩耀目,寻常琉璃厂无有也。昨日偶有之,因买四张。子贞字甚古雅,惜太大,万不能寄回,奈何奈何?

侄儿甲三体日胖而颇蠢,夜间小解知自报,不至于湿床褥。女儿体好,最易扶携,全不劳大人费心力。

今年冬间,贺耦庚先生寄三十金,李双圃先生寄二十金,其余尚有小进项。汤海秋又自言借百金与我用。计还清兰溪、寄云外,尚可宽裕过年。统计今年除借会馆房钱外,仅借百五十金。岱云则略多些。岱云言在京已该账九百余金,家中亦有此数,将来正不易还。寒士出身,不知何日是了也!我在京该账尚不过四百金,然苟不得差,则日见日紧矣。

书不能尽言,唯诸弟鉴察。

兄国藩手草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注释】

晏:晚。

渊薮:渊,深水。薮,水边的草地。此处是指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

【译文】

诸位贤弟足下:

十一月十七日寄出第三号家信,想必已经收到。父亲到县里纳粮,诸位弟弟为何不写一封信,让父亲从县城转寄到省城呢?以后凡是有这种顺便的机会,就要写信寄来,切记切记。

九弟到家之后,到各家亲戚家去拜访,肯定挺热闹,为何不在信中详细地告诉我?

四妹流产,以后很难再生孩子了,虽然生儿育女很重要,但这绝对不是人们所能决定的,要劝说一下她家里顺其自然,不要过于强求。还听说四妹起床最晚,常常是她的婆母服侍她,这是不合乎常理的,是最折福的。天底下没有哪个不孝之妇最后有好下场的,诸位弟弟必须经常劝导她,让她明白其中的道理。

诸位弟弟在家读书,不知道每天怎样用功?我自从十月初一日立志改过自新以来,虽然还和以前一样懒惰,不过每天都坚持用楷书写日记,每天读史书十页,每天记录茶余偶谈一则,这三件事,一天也没有间断过。十月二十一日立下誓言永远戒掉水烟,至今两个月不吃烟,已经习惯成自然了,我给自己定下要做的功课太多,唯独记茶余偶谈、读史书十页、用楷书写日记这三件事情,发誓终身不间断。弟弟们每天都要自己立下一些课程,必须要天天坚持,即使是行船走路,也要带在身边。我除了这三件事情以外,其他的课程不一定会有所成就,但是这三件事,我将坚持一生。

以前曾经立志要作《曾氏家训》一部,曾经与九弟详细谈过这件事,后来在摘录经史的时候才发现,若非将经史烂熟胸中,仅凭零碎的摘录,连条主线都没有。至于摘录诸子百家的言论,尤其显得浩繁,虽然抄了数百卷,还是不能收尽。后来知道古人作《大学衍义》、《衍义补》这些书的时候,胸中早就有了条例,实属胸有成竹,用到的各种书在引用的时候更是随手拈来,而不是现翻书摘录。这才知道著书有多难,所以暂时不打算作《曾氏家训》,等将来掌握的道理多了,意见贯通了,再着手去作。

我的朋友现在越来越多,讲究身体力行的,有镜海先生、艮峰前辈、吴竹如、窦兰泉、冯树堂;钻研经书、探寻道理的,有吴子序、邵蕙西;讲诗、文章、书法,而艺通干道者,有何子贞;才气奔放的,有汤海秋;英气逼人,志大神静的,有黄子寿。又有王少鹤(名锡振,广西主事,年二十七岁,张筱浦的妹夫)、朱廉甫(名琦,广西乙未翰林)、吴莘畲(名尚志,广东人,吴抚台的世兄)、庞做人(名文寿,浙江人)。这四位都是慕名而来拜访我的,虽然他们的造诣有深浅,但都是有志之士,不甘心碌碌无为。

京城这里人才济济,不去发现就没有,越是发掘就越多。最近听说了有很多人值得一交,我不打算先去拜会别人,免得被人称做是标榜虚名。用交朋友来端正自己的缺点,这是交友最大的好处。而标榜自己赚取虚名,这是最大的坏处。天下那些对你有益的事情,其中肯定包含着对你不利的因素,不可以不去辨别。

黄子寿最近作了一篇《选将论》,一共六千多字,真是奇才!黄子寿戊戌年才开始做文章,仅仅用了六年时间,就做成了大学问。这种独一无二的天分,是如何也学不来的,弟弟们不要感到吃惊。我不希望弟弟们学他,只希望弟弟们学吴世兄、何世兄。吴竹如的世兄,现在也在学艮峰先生写日记,说话有规矩,做事有章法,那种沉稳的作风实在是太让人喜欢了!何子贞的世兄,每天从早上到晚上都在温习书,三百六十天,除了做文章、写诗的时候除外,没有一刻不在温书,真是持之以恒。所以我以前写信给弟弟们的时候总是给你们出一些功课,而现在再给弟弟们写信不再设功课,只求弟弟们能有恒心就够了。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气,第二要有学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就是绝不甘心落于人后;有学识就是知道学海无涯,不要为一点成绩感到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窥天之流,都是没有学识的;有恒心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情。这三点,缺一不可。诸位弟弟现在只有学识,不可能立刻就收到见效,至于志气和恒心,还需要诸位弟弟互相勉励。

我的身体非常虚弱,不能苦思,苦思就会头晕;不能长时间坐着,坐久了就倦乏,每时每刻都在期望的就是几位弟弟。

明年正月,迎来了祖父大人七十岁大寿,京城这里年龄进十都要举办正式的庆典。我本打算在戏园摆设寿筵,窦兰泉和艮峰先生都劝止我,因此不再设宴。因为京城这里设筵席唱戏,名义上是祝寿,实际上是打把戏,兰泉之所以将我劝止,就是这个原因。现在做寿屏两架,一架淳化笺四大幅,是何子贞撰文并书写的,字有茶碗口大;一架冷金笺八小幅,是吴子序撰文,我自己写的。淳化笺是内府用纸,纸像铜钱一样厚,光彩耀目,一般琉璃厂也没有。昨天碰巧有了,所以买了四张。子贞的字很古雅,可惜太大,怎么也寄不回去,没有办法!

你们的侄儿甲三身体越来越胖,看上去很笨,夜间小解自己会说,不至于把床褥弄湿了。侄女身体也好,非常听话,完全不用大人劳神费力。

今年冬天,贺耦庚先生寄来了三十两银子,李双圃先生寄来了二十两银子,还有一些其他的小进项。汤海秋自己又说要借一百两银子给我用。估计除了还清兰溪、寄云以外,还可以过个宽裕年。统计今年除了借会馆的房钱以外,只借了一百五十两银子。岱云借的稍微多点儿。岱云说他在京城已经欠下九百多两的账了,家中欠下的大概也是这个数,真不知道将来如何还清。贫穷的读书人出身,这种日子不知道何时是个头!我在京城还欠着不到四百两,如果还得不到官职的话,就会一天比一天窘迫。

书不能尽言,唯诸弟鉴察。

兄国藩手草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