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我是槟榔大王
8955900000036

第36章 异军突起

搞完签约仪式,贺冬要做的事情,就是招聘人才。这一次,贺冬花钱,在电视台亮了一个“招聘启事”,高薪招聘技术人才。

招聘启事发出后,自然有不少人前来应聘,贺冬择优录取了一批。不过,公司最需要的一个职位-营销总监,却没有合适人选,迟迟没有定下。

这日上午,贺冬正在办公室看营销总监职位的应聘资料,圈定了几个候选人,准备组织一次调查和面试,再来确定一个人。

正忙着,一个三十出头的小伙子闯了进来。

贺冬瞅了一眼,一边看应聘资料一边说:“有事吗?”

小伙子说:“我是来应聘的。”

贺冬说:“对不起,现在公司里只缺营销总监这个职位,其它不缺。”

小伙子说:“我就是来应聘营销总监的。”

贺冬呀了一声,说:“你叫什么名字?”

小伙子说:“常志坚。”

贺冬翻了下资料,说:“你没交应聘资料啊。”

小伙子说:“我没交应聘资料,所以面试来了,我相信我是这个职位的最佳人选。”

“哟——”贺冬被这个小伙子的大话惊了一下,不由放下资料,“为什么,你说说。”

小伙子说:“贺总初中毕业,最开始摆过地摊、提过篮子,卖过多功能锅,后来靠120元起本,手工加工槟榔赚得了第一桶金。三年前,遭遇对手陷害,差点倾家荡产。但很快,找准对手七寸,狠狠地敲击了一下,但没有痛下杀手。综上所述,贺总具有如下三个优点:第一,能吃苦耐劳;第二,思想较为开放;第三,本性不坏。这三个优点,是生意人成为企业家的必备条件。如果贺总能大胆任我我这样快创新的人才,必定如鱼得水,在槟榔世界开创出新天地。”

“好!”贺冬放下资料,起身过去,搬了一把椅子房子办公桌前,请小伙子坐下。然后,他说:“常志坚同志,我正式聘你为公司的营销总监,年薪为4万,年终另加5千至1万的奖金。”

在2000年,一个老师的月工资不过800块,一年也就万把块。贺冬给常志坚开的的年薪是8万,还有年终奖,两项加起来至少四万五万,差不多五倍于老师工资。在益宁县那样的县城,在九哥槟榔公司干两年,常志坚就可以买一条三室一厅的商品房。

贺冬以为常志坚听了,肯定会有一番感激涕零的话说。不料,常志坚非但没有说感激的话,而是将手摇了几摇,说:“贺总,你先别给我定多少年薪,等业绩出来了,看是要多与这个数还是少于这个数,到时候再定。”

贺冬说:“等业绩出来再定?这段时间,你不吃不喝?”

小伙子说:“这段时间,你得管我饭,管我睡,管我车票,还得管我活动经费。”

贺冬说:“活动经费是什么意思?”

小伙子说:“就是我花该花的钱,你得给。”

贺冬说:“这个有具体数目吗?”

小伙子说:“少则10万,多则20万。”

“什么?”贺冬弹坐起来,“公司一年的活动经费还不要10万,你一个人就要花10万,甚至更多?”

小伙子说:“10万,相对于500万,甚至1000万,是什么概念?”

贺冬说:“常志坚,你是说,你花10万,至少能创收500万?”

小伙子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贺冬咽了咽喉咙,说:“好,常总监,你有多大的能量,我就给你多大的舞台。”

小伙子说:“贺总这么说,那我就进入角色了。明天上午9点整,请贺总召开公司的管理层会议,讨论我的营销方案。”

贺冬说:“常总监,现在几点了?已经是上午10点左右,到明天上午9点,你不浪费一分钟,也就23个小时,你能弄出一个好的营销方案?”

小伙子说:“贺总,来公司之前,我已经做足了调查,营销方案已经基本成型。”

没进公司,就对公司的方方面面作了充分调查,看来,常志坚还真是有心人。

下班后,贺冬回到家里,一边脱鞋子,一边哼着小调。

贺母正在准备饭菜,叶梦兰在打下手。很快,饭菜到了饭桌上。

“老爸,老爸——”门外,传来玲玲的声音。每天这个时候,贺亿玲准时放学回家,在家门口喊老爸开门。

贺冬答应一声,打开门,接过女儿肩上沉甸甸的书包。

女儿读书真不容易,每天背着这么重的书包!贺冬感叹一句,将书包放进女儿卧室。

吃饭的时候,叶梦兰说:“贺冬,什么喜事,这么高兴?”

贺冬说:“我高兴了吗?”

叶梦兰说:“哼着小调进来,这不是高兴是什么?”

贺冬说:“我找到了一个人才。”他一边吃饭,一边讲常志坚应聘的事。

叶梦兰说:“第一次见面,就这么高调,不会是假人才吧?”

贺冬说:“怎么会呢?我一看,就是个人才。”

叶梦兰说:“是驴子还是马,得放出去遛遛才知道。”

贺冬说:“明天上午9点,召开公司管理层会议,你发个通知。”

叶梦兰说:“这是办公室主任的事,怎么要我这个副总经理去干啊?”

贺冬说:“也对啊,你是副总,是帮我决策,怎么去发通知呢?”

叶梦兰说:“贺总经理,我提醒你,我不是帮你决策,是我也能决策。”

见他们小夫妻呛嘴,贺母敲了敲碗,说:“吃饭,吃饭。”

女儿则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爸爸,如果常叔叔是千里马,你就是伯乐,更了不起呢。”

贺冬说:“这话中听,玲玲,哪里学来的?”

女儿说:“我们课本上说的,爸,你没学过?”

贺冬初中没毕业,讲到这个问题,就是他的痛处。他咽了咽喉咙,说:“玲玲,你可得多读书,读大学,读好大学。”

女儿懂事地嗯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