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朝旧事
900000109

第109章 平衡

许昌,庄青翟,石建,石庆一跃成为朝廷的中枢,不免出乎意料,不过,大伙儿马上就明白过来了,这些老好人粉墨登场不过是太皇太后与刘彻之间的暂时平衡而已,说的直白点,这些人是老太太放在未央宫的摆设。

四个人当中,许昌,庄青翟差不多快入土了,想法没有,野心更没有,能平平安安混到退休就算是烧高香了。

石建和石庆两兄弟倒是年富力强,虽说也没什么野心,但不过与前面两位有所不同的是,这两人还能认认真真找点事做。当然,这得益于他们严厉的家教。

石建和石庆的老爹叫石奋,石奋被赐号万石君,因为他的四个儿子,石建,石庆,石甲,石乙都是在任的二千石高官,加上他自己这个退了休的,一共有万石,故名万石君。

父子五人同为高官,即便是在华夏历史长河中,也十分难得,即便是王侯贵族,子弟们要成为高官也不容易,何况是一个从基层干起来的人。石奋家族的官场成就可与后代的“一门多进士”相媲美。

石奋年轻时,他的一个姐姐通音律,做了刘邦的美人,石奋在姐姐的照顾下做了皇帝的近臣中涓。中涓主管清洁等杂活,作为宫中的环保官员,中涓前途不大。

不过,石奋有他的独到之处,他做事十分周到谨慎,而且非常的有礼貌,这在粗人一堆的刘邦时代,自然很扎人眼,于是,石奋受到了刘邦的特别青睐。石奋历经数朝,恭谨的名声渐渐大了,最终官至太子太傅。

石奋兢兢业业的一生受到了朝廷的褒奖,他退休了,拿的还是上班时候的工资。

石奋明白自己的成就来之不易,因此对四个儿子管教非常严格,他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四个儿子都继承了他的优良传统,在官场上有着极佳的口碑,一路升迁,都成为二千石的高官。

石家四兄弟在严格的家规下养成了一个习惯,子孙外放为官,回来时都必须穿着朝服相见。石奋如果听到或看到儿子们各方面有了过失,就会自责地绝食。这个时候,犯了错的儿子必须肉袒认罪,石奋才肯进食。

老大石建任郎中令时,一下子忙了很多,尽管如此,每到休息日,他一定要回去看望年迈的父亲。他拜望完父亲后,不会立即离开,而是做一件很多人做不到做的是,他会看看父亲有没有换洗衣服没有洗,如果没有,他就亲自动手洗衣服,然后交给仆役,吩咐不准告诉老爷子,然后才悄悄离开。石建将这件事坚持到了石奋去世。

石建不仅克尽孝道,在工作上更是谨慎,他一般不在朝廷上发表意见,一旦有什么意见,必定要屏退左右,与刘彻单独交流,这一点很受刘彻赏识。有一次,刘彻将一份奏章交给石建审阅,石建发现其中有个马子少了一点,是个错别字,十分惊异,派人郑重其事地通知写奏章的大臣,要求他改正并提醒以后不能再这么粗心了。

石奋的四个儿子中,石庆稍微豪放一点,有一次傍晚石庆喝了点酒,乘着马车回家,到了里门,没有下马车,就直接进门了。石奋知道后,很不高兴,他故技重施,决定不吃饭了。石庆见父亲满脸愠怒,酒醒了一半,马上肉袒叩头,但他也是一头雾水,不知自己哪里惹到了老父亲,但他也不敢问,石奋也不训斥,只是一味地摇头。石建看到,为了平息父亲的怒火,召集全家人叩头谢罪。这个时候,石奋才骂道:“好一个朝廷内史,成了贵人,过门不下车,族中长老都对你避让,内史却在车中安坐,是不是现在这个时代,就该这样了!”

石庆这才明白过来,父亲是怪自己太张扬了,他马上磕头如捣蒜,连称以后再也不敢了。过了很久,石奋才慢慢消了气,饮食如常。

经过这事后,石庆变得非常谨慎了。后来他从内史改任太仆,给刘彻驾车,刘彻有次出宫乘辇之前,问他有几匹御马?这个问题对于太仆来讲本是非常简单,他本可以脱口而出,但为了谨慎起见,他重新数了数,向刘彻回答有六匹。

刘彻表示非常赞赏他的工作态度。

石家人就是这么勤勤恳恳地工作的,所以“一门五高官”也就不奇怪了,他们的经历也再一次证明了家教的重要性,更证明了“上梁正了下梁也难歪”的道理。

当然,详细介绍万石君的家族史不是要说明勤勤恳恳工作就能当高官了,而是想表明一种态度,无论在任何工作岗位,只要勤勤恳恳,待人诚实,一定会得到他人的认可。

石家人虽然在官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伟大的汉武时代来讲,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如果汉武时代只有这么些只会认真工作的高级干部,那这个时代也称不上伟大了。

任何时代必定要由那些璀璨夺目的人来装点才能称得上伟大。

陈阿娇算不上璀璨夺目,但她却阴差阳错地促成了那些人的出现。

皇后陈阿娇有个很严重的缺点,脾气差,醋意浓。刘彻在娶她之前,就非常了解她,女人的优点在她的身上基本被娇生惯养掉了。但是刘彻还是娶了她,因为他得兑现他此前的诺言,同时作为馆陶长公主扶他上皇位的交换,他不得不把她的刁蛮女儿娶进了皇宫,刘彻当了皇帝,她当了皇后,馆陶长公主成了太主。

作为权倾朝野的外戚,太主自然有了不同以往的气焰,她没有更多的嗜好,就是爱贪,而且贪起来毫无尺度。她仗着丈母娘的身份,经常向刘彻狮子大开口,要这要那。刘彻的心几乎在滴血,因为那些都原本都是属于他的啊。

陈阿姣在后宫闹也就算了,丈母娘索取无度也就算了。

然而让刘彻难以忍受的是,两三年来,陈阿姣经常受到宠幸,但她的肚子却一点动静都没有,花费巨资遍访名医,可结果还是一样。

刘彻十分不满,小夫妻不免有些口角。

每到此时,陈阿娇只能拿起最后的武器—跑到娘家去哭诉。都说母女连心,太主心疼自己的女儿,对刘彻有了意见,她也拿去了她的强大武器—跑到王太后那里去哭诉,说来说去,无非强调的是,当年没有她,你儿子能当上皇帝吗?

王太后听着太主的哭述,盯着她略带威胁的神情,想着她背后巨大的身影,顿时感到了压力巨大。王太后再一次显示了她的聪明,她不断地安抚着太主的情绪,当面喝斥自己的不肖儿子,才让太主破涕为笑,平复了情绪。

送走了太主,王太后找来刘彻,意味深长地劝导他,“你刚刚即位,就把老太太得罪了,现在还得罪了太主,你想干什么!阿娇有点脾气,你哄哄她就是了,以后要谨慎才是!”

一言惊醒梦中人,年青气盛的刘彻不免打个寒颤,想想自己确实欠缺考虑,把本朝最有权势的两个女人给得罪光了,那以后还有好果子吃吗?大汉立国几十年了,从来不缺乏女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例子,以前有吕后,现在有窦太皇太后。

刘彻拜谢母后的提点,回宫之后左思右想,决定对母女俩多加忍让和恩宠,后宫一时平静了许多。

在这表面的平静中,有人看到了千古难寻的机会。

她也是一个女人。

如果将权力场上耀眼的女人作个评价,窦老太太是个强硬的女人,王太后是个内敛的女人,窦太主是贪婪的女人,陈阿娇是任性的女人,那么她算是个智慧的女人。

她就是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一个充满着心机而又野心勃勃的女人,一个亲手扶起显赫家族的女人。

平阳公主是王太后的长女,食邑在阳信,初称阳信公主,她下嫁给曹参之孙平阳侯曹时,后称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听说皇后阿娇无子,而且小夫妻有矛盾,她花大价钱将邻近大户的女子买来充作府中的歌女,夜以继日加以训练。

平阳公主秘密地训练这些歌女,她的丈夫曹时不明就里,想知道她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平阳公主却拒绝回答,这让曹时郁闷不已。

平阳公主要为心中的梦想保守秘密,即便是枕边人,她也能做到绝口不提。她无数次地做着同样的梦,梦到她的手中握紧了那高高在上的权杖。

只能说,拥有野心和智慧的女人,一样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