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901800000022

第22章 放下烦恼的包袱 (2)

转烦恼为智慧,需要抓住解决烦恼的根本。

为烦恼逼迫的人,犹如病人。他去求诊,医生检查后,开了处方给他。他对这位医生很有信心,回家后,马上摆上医生的相片,供上鲜花,从早到晚地念诵医生的处方。

这样做,对他的病情却没有什么帮助。他依然在病苦中。

后来,为了解这张处方,他又跑去问医生:为何你要开这味药呢?这味药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医生说:你看,这是你生的病,这是病因,这是我针对病因开的药。只要你服药,就能根除病因,你的病就好了。

回家后,他开始跟邻居和朋友宣传:我的医生是最好的!并继续从早到晚地念诵医生的处方。

念诵、宣传对他的病没有丁点儿的帮助。唯有服药,才能帮他从痛苦中解脱。

转烦恼为智慧,需要学会生命的减法,学会放下。

在《佛说四十二章经》里,有一则放下的故事。

有一位婆罗门教的修行人,来到佛陀的座前,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奉献给佛陀。

佛陀见了,说:“放下。”

来人立刻把左手的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

来人又把右手的花瓶放下。

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来人不解地问:“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佛陀,现在我还应该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叫你放下,并不是叫你放下手里的东西,是要你放下对事物的执著。”

此时,来人才了解佛陀所说的放下的真意。

为什么有烦恼?因为我们的人生有那么多的放不下。

三、皈依:安心法门

一到天黑,为什么我们就想回家?

因为家是我们的依靠,是我们的归宿。

人生的旅程上,也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地方,让我们休憩。

从精神上来讲,我们也需要有这样一个地方。

生活禅不是简单抽象的理论,它帮助我们在内心建立觉照力,帮助我们摆脱盲目,避免在黑暗中碰壁。

禅心人人都有,但为了实现对欲望的追逐,我们的禅心被遮蔽了。为开启人人本具的禅心,就需要习禅,遵循一定的准则。

因此,我决定“皈依”。

一百个人,或许会对佛教有一百种理解。有人为己,求福求寿求灭灾;有人为人,求做人的理想境界。有人求之于外,一心靠佛菩萨护佑;有人求之于己,靠自身修养完善自己。所以,有人重“因”,注重自己做下什么,真做了错事,就甘受报应;有人重“果”,做了恶事想逃避恶报。

在皈依法会上,净慧老和尚明确开示:

什么叫做皈依呢?这个“皈”字,同“归”读音一样,意思也一样。这个“皈”字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投入;一是回归。投入就是说,从现在这个时刻起,全身心地投入到佛法的怀抱;回归,就是说我们的身心要认同佛教这个精神家园。

在谈到人生这个问题时,有人比喻人生就像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上,或者流浪在漫无边际的旷野中,伴随我们的往往是动荡不安,孤独无依,不知道我们真正的家园究竟在哪里。我们外出旅行时,都会有回家的渴望。如果长期守在家里,家的感觉又好像不复存在了,就会产生疑惑,这到底是不是我的家呢?对于人生,如果我们不作认真的思考,就会是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当我们仔细回味,认真思考时,就不免感到惶惑,不知所措。觉得人生如梦似幻,似乎总是在漫游,总是在徘徊反复地过着无休止的游子生活,总找不到自己可以真正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使我想起唐代大诗人崔颢的一首诗《登黄鹤楼》,诗的最后两句是这样写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是千古名句。也许一般人看了这诗句,只以为这不过是诗人在抒发一种思乡的愁绪。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两句诗作为一种对人生的思考来看,意义就大不相同了。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到抑郁于诗人胸腔的那种无法排解的对于人生茫茫无归处的浩叹。

对于人生,我们如果经常能有一点点的悲剧意识,才能引发我们更深刻的对于人生的思考,才能使我们时时意识到生命的脆弱,生命的易于幻灭,也才能够引发我们的紧迫感,引发我们对于人生的珍重,对于生命的爱惜。

习禅,皈依三宝,可以说,我们找到了一条通往精神家园的可靠途径。但是,我们要真正地回到这个家中,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我们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不断地培养自己良好正直的品行,不断地根除掉自己身上的劣根性。只要我们认定了这条回家的路,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总有一天,我们会回归到那个真正可以回归的精神家园。

什么是依呢?依有依靠、依从的意思。我们习禅,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才不至于误入歧途,才不至于重新堕入迷惘之中。

皈依完整地讲,就是回归、认同、依靠、依从。皈依三宝,就是三皈:皈依佛,这位禅的开启者;皈依法,禅修的方法;皈依僧,禅修的指导老师。三皈之后,判断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也有一个原则,叫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通俗地说明这几句话的意思,即“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不杀生,这条戒律的基本精神是面对人的,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也就非常容易遵守了。但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慈悲心,我们要把这种慈悲的心扩展到一切众生,即对一切众生都应该避免对它们的伤害。

不偷盗,不使他人的财物或者心爱的东西受到损失。

不邪淫,作为在家习禅的人,可以有正当的家庭生活,但不应该有婚外的性行为。因为无论夫妻哪一方感情不专的话,不但家庭没有幸福可言,还会给双方带来不必要的烦恼与痛苦。如果世间每个家庭,每对夫妻,都能自觉地按照这一条去做的话,人间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和纠纷就可以大大减少了。

不妄语,一是不骂人,二是不挑拨是非,三是不说谎话,四是不说调皮的话、无意义的话、低级下流的话,或者随口而出的脏话。

不饮酒,对于一个社交活动广泛的人来说,这一条遵守起来不容易,如果不能完全遵守,也要对自己有个起码的要求,就是不要因为饮酒而失去理智,做出有损于自己形象、有损于他人利益的事情来。

禅不仅仅是一种学问,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只要把这些戒条,变成我们生活的行为准则,才能帮助把禅的力量真正地注入我们的生命,从而再造我们的行为,再造我们人生新的命运。否则,仅仅是在口头上谈禅论道,那样做,纯系口头进行的禅的游戏,与我们提倡的生活禅是两码事。

烦恼如云,皈依如山,云遮云散,山如如不动。烦恼如贼,持戒如墙,墙高万仞,贼不可入。皈依并持戒,能够帮助我们正视生活中的烦恼,消除一些不必要的烦恼。

四、禅者的财富观

活在世上,哪个人也离不开财富。

财富并非毒蛇,财富也没有自主权,财富是造福还是造祸,完全在于人对待财富的态度、使用财富的方法。

佛陀曾指出:贫穷是一切非义与罪行之源。诸如偷盗、妄语、暴行、憎恚、残酷等,莫不由此而生。

佛陀从没有让人抛弃舒适的物质生活,他说:“即便僧人要在僻静的地方修习禅定,要想修习成功,也离不开最低的物质环境。”

佛陀说:“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是走向解脱的必要条件。但是拥有舒适的物质生活,并不是人生的目的。”

佛陀鼓励信众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得财富,但提醒信众不要贪著。金砂虽贵,在眼成翳。如果一个人只盯着金钱,就好像黄金的颗粒进入眼里一样,虽然贵重,但它会把眼睛磨痛,导致种种眼病,乃至失明。

有一个富人,拥有很多金块。他用这些金砖铺成地板,每天踩在上面,虽然从没用过,但是他看一看就非常欢喜。

有一天,这些金砖给人偷去了。

他伤心得死去活来。

佛陀问他:“这些铺地的金砖,你用过它吗?”

“没有!”

“你既然没有用过,又何必伤心?你丢的,不过是铺地的砖啊。”

没有使用的金钱,不属于自己。

佛经中说,供养功德天能够帮助人获得财富。

有穷人供养功德天,早晚都诚意地礼拜。一直供养了两年,得到了功德天的感应。那天,听见有人推门进来,一看正是功德天。穷人急忙起来,以虔敬而欢喜的心情去迎接。

功德天是一位美丽的女郎。当她将坐下时,外面又有人推门。

穷人忙着去看时,这回来的,却是一位又黑又丑的女郎。穷人阻止她进来,可是那位黑女郎,却一定要进来。

她说:“功德天是我姐姐,我是她的妹妹黑女,我们姐妹是从来不曾分离的。你请她,即使不请我,我也非来不可。姐姐来赐予财富,我来销散财物。你见过有积聚财物而不散失的吗?”

财富是无常的。因此,学禅的人不应执著财富。

佛陀时代,富翁给孤独长者曾为佛陀的僧团兴建了祇园精舍。

佛陀对给孤独长者说:“过家庭生活的信众,有四种乐趣:第一,能享受以正当的方法获得足够的财富,并获得经济上的安全感;第二,能把此财富用于自己、家人及亲友身上,并作种种善行;第三,无负债之苦;第四,可过清净无过而不造恶业的生活。”

有一个叫做长生的人,在拜访佛陀时,问道:“佛陀,我们只是普通的居士,与妻子儿女一起过着家庭生活。可否请佛陀教导我们法,如何在今生都享有快乐?”

佛陀告诉他:“有四件事可使他现生得到快乐。第一,不论他从事哪种职业,必须求精求效,诚恳努力,并熟谙其业务;第二,对于以其本身血汗换来的收益,必须善加守护(此处指要将财物妥为收藏,以免为宵小所觊觎等。这些观念必须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一起考虑);第三,须亲近忠实、博学、有德、宽大、有智慧而且能协助他远离邪途、走入正道的善知识;第四,用钱必须合理而与收入成比例,不可靡费,亦不可悭吝。即不可贪心积聚财富,亦不可奢侈挥霍,应量入为出。”

拥有财富的人,怎样正确地使用财富?

佛陀明确地谈到如何用钱、如何储蓄的细则。

在《杂阿含经》里,佛陀告诉善生,应当以他收入的40%用来经营事业,30%用来家庭生活,20%储蓄应需,10%用于布施,作福功德。

在《阿含经》里,佛陀说了四句偈,指导在家人如何使用金钱。“一施悲和敬,二储不时需;三分营生业,四分生活用。”

如果把个人的收入分成十分的话,一施悲和敬,要把收入的10%拿出来布施,培养慈悲心救济需要帮助的人,以恭敬心资助僧团等;二储不时需,要把收入的20%储备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因为人会生病,或要旅行,平常要有储蓄作为准备;三分营生业,要把收入的30%用来经营谋生,发展事业;四分生活用,要把收入的40%作为生活费用,比方说侍奉父母、教育子女、维持家庭生活的开支等等。

习禅与获得财富并不矛盾。

佛经里有一个词,叫“皆大欢喜”,是说要在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处处都要想到皆大欢喜。禅者在获得财富的过程中,应处处充满“欢喜心”,获取财富要以给人欢喜为原则,尽量做到大家都欢喜,不结恶缘。例如:发财,我很欢喜,可是不能为了妄想发财,就去偷、去骗、去抢;这是别人不欢喜的!如果将自己的欢喜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势必遭受痛苦的果报。

在佛陀眼里,世间有两种财富:外在的财富和内在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