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901800000030

第30章 禅之心 (2)

有人旅行的途中,遇到一大片水域。岸边上,却没有船可以渡过去,也没有桥梁跨越水面。于是,这个人采集草木枝叶,做成一只筏子。借此筏之助,用手划水,到达对岸。上岸后,他想,此筏对我大有裨益,由于它的帮助,我才得以靠手足之力,来到此岸。所以,我继续前进时不能丢掉它,应该把它顶在头上,或者背在背上。

他这样做对吗?

佛陀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佛教的智慧犹如这个筏子,是来济渡的,不是让人负荷的。你看,木筏虽然如此重要,但一旦对它产生执著,尚且要舍弃,何况那些不美好的事物?

在柏林禅寺,读《赵州禅师语录》,我曾为下面的故事所震动。

有一天,一位僧人给赵州禅师画了一幅写真像,准备呈给赵州禅师看。

他手执卷轴轻声语:“阿弥陀佛。”

赵州禅师注视来人。小侍者接来人递上来的卷轴,轻轻打开。

哦,好一幅赵州禅师画像。

画中的赵州禅师正目光炯炯地看着画外的世界。

小侍者顽皮地盯着画像,再回首看看在禅椅上端坐的赵州禅师,满脸笑意,将画恭敬地呈给赵州禅师。

赵州禅师看了一眼,淡淡一笑。

世间事,就因为多了几分的色、音、声的执著,才使人尽数沉入迷中,生死轮回,不能自知。《金刚经》上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那佛性,就在于每个人眼睛不愿注视、心不愿想象的地方。只是因为习惯于人、我、众生、寿者的分别,才睁着眼睛也看不到。这一幅神肖的画中人,不正是如此吗?

赵州禅师问画僧:“所画是谁?”

画僧惊诧回道:“我画的是您哪。”

“画的是我吗?”

画僧更惊诧。

佛法是画不住的。若是画出了“空”,这“空”什么?若是画出了“有”,“有”又是谁?世间事,不过是六尘影事。佛在殿里,也在每个人心头,任你省悟也如此,无明也如此。

“如果仁者画的是我,那是在打杀老僧了。”

画僧脸上布满不解。

“画中人当然不是端坐的老僧,将这影尘幻事烧却吧。”

窗外一阵轻风,柏树摇过又静下来。天高云淡或者天阴云密,柏树总还是柏树。苍天之苍,你画得出吗?飞鸟之飞,你画得出吗?人生来往如客尘,一切的生死无常,偏执个色相干什么?空无有形,因有成空。生生死死,世事变幻,如天上流云。

生命无常,谁的画笔能画得住啊!

张大千喜欢养长胡须,仙风道骨,样子很美,人称“美髯公”。

一日,有客来,见到他的胡须长得如此美,生了疑虑,问道:“这么美的胡须,白天里怎么样都好。可是,夜里睡觉时,您是将它置在被外、还是放在被里呢?”

张大千一时无语。他思索了一下,也答不上话来。这个问题,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至夜,张大千入睡时,想起了来客问过的这个问题。他将胡须放在被外,觉得不舒适,无法睡着。于是,他将胡须放在被里,依然觉得不舒适,还是睡不着。

这一天晚上,他折腾过来折腾过去,竟然一夜难眠。

参学生活禅,切忌“偏执”。偏执是指片面的、过分的追求或执著。人生在世,都会有所追求,但一旦追求得过分,出了格,这种执著就变得不适当、不合理,变成了“偏执”。

偏执有三种,分别为:我执、法执、空执。

“我执”是指一个人过分执著自我,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时,处处以自我的利益为重,斤斤计较。佛陀认为,我执使人产生各种贪欲、嗔恨、妄念,使人做出许多的荒唐事来,损人害己,难以自拔。我执又称为“烦恼障”。

“法执”是指人贪恋外物,对让人产生各种感受、各种认知的外物执著不放,从而无法进一步体认禅。“法执”障蔽了人认知的机会,称为“所知障”。

“空执”是指片面地理解“万法皆空”的观念。佛陀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说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变化,都由一定的因果关系构成,否认因果关系,则落入空见。这也是要反对的。

要拥有禅之心,不能不破除“我执、法执、空执”。

学禅只有亲历亲为,才能跨过执著和知见的障碍。真正地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唐代青原禅师曾这样引导学禅者:“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六祖慧能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清净无染的禅之心。在《坛经》中,他反复强调“世人性本清净”,还做了比喻,“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青,日月常明;为浮云覆盖,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云天”。

禅之心本来清净光明,由于人的邪见、妄念,就像浮云遮住日月一样,我们背离了禅之心。生活禅的任务,就是要使人增长智慧,拨开浮云见青天,使禅之心显现,不受遮蔽。

三、禅心三无:对禅之心的校勘

明海法师说:“要按禅的精神去生活,按祖师的教导去生活,以禅之心去生活,应该具备无忧、无悔、无怨三种品质。当然一个体悟了禅的境界的人,心态究竟是怎样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我们根据祖师的教导,根据佛法的精神去描述这颗心,也可以从很多方面去描述,有些机锋、棒喝也是在展现他们的这颗禅之心”。

参学生活禅,要有无忧之心。

明海法师认为:“禅心是彻底地放下了忧愁的。云门文偃禅师说‘日日是好日’,就是禅者无忧的生活态度。”

佛陀对于人的心态有一个描述,说人是忧喜参半的。在忧这方面,有时又叫忧悲、苦恼。我们在日常生活里经常会有忧愁,俗话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活里的忧愁,来源于我们的得与失,患得患失;也来源于我们对自己未来命运感觉到不可把握,前途难以预料。

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不管有文化还是没文化的,人们都对预测命运很有兴趣,无论是通过星相、血型、星座等还是用占卜、生辰、四柱、奇门遁甲等去预测,这类学问的发达,说明人类具有想把握自己未来、把握自己命运的欲望,也说明了人类整体上存有一个潜在的忧患意识,希望通过种种的预测,把握命运,以此方法来化解、冲淡内心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担忧。

日常生活里,习禅摆脱忧愁,从哪里做起呢?

任何一件事,不会因为我们担忧,它就变好。所以,要做到“无忧”,要从放下对未来的牵挂、猜测和担心开始,从放下对某件事得失的考虑开始。

一切未来的结果,都是从现在、从当下我们的言行延伸出去的。我们所生活的环境里有很多因素,是我们没有办法把握的。我们能把握的,是自己的行为、语言和思想。所以,我们只能从可以把握的地方下手,从眼前下手,由此来把握未来。这样,真正把对未来的担忧,变成现实的力量,可以感知、可以把握、可以确定的力量。

要做到“无忧”,只能从把握“当下”下手。从眼前开始,把对未来的担忧变成现实的力量,把当下该想的事想好,该说的话说对,该做好的事做成功。不断积蓄着,时刻准备着,去创造美好的未来。时机一到,该来一定会来。所谓不期而至,不期然而然了。俗话说得好,“但自行好事,莫要问前程”,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何忧之有?

参学生活禅,要有无悔之心。

“悔”是指人对过去所做、所说、所想的东西放不下。但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卖。后悔的味道,让我们内心不自在,堵塞在对过去一件事、对过去自己错误的执著里面。

世间的一切都在变化,包括错误,一切都是无常的,都有可能由好变坏,又由坏变好。所以即使我们一时做错了事情,悔青了肠子,不如及时总结教训,从头再来。

“禅心是无悔的。禅心远离了一切的执著。从祖师的语录里,我们能够看到:禅心从来不会停留在对过去的执著、对过去的后悔里面。当然,对我们大家来说,更重要的是,我们怎样不再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新的后悔。这个最重要!”

珍惜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每个因缘,善待每一个人,善做每一件事,该做好的我们都认真地去做好了,不再产生有可能让我们后悔的事,那我们就能活得轻松快乐了。

参学生活禅,要有无怨之心。

怨,就是对现在的一切放不下。

“无怨之心,就是没有怨恨,没有怨言,没有怨念地去生活,去对待一切。禅者的无怨,就是对人生路上所遇到的一切,都能够欢喜接受,没有怨,也没有恨。不仅要欢喜接受,还应该心存感恩。对我们遇到的不符合我们意愿的,不管是大自然的情况,还是生活中自己身心的种种变化,也要能够认识到,这一切的因缘,就是自己所有的,因此,要面对它,接受它,而不是排斥它。”

我们要学会正面对生活里那些不符合我们意愿的、负面的东西。什么时候能够正面地对待它,它就什么时候开始转化。如果我们背对它,逃避它或者怨恨它,可能它永远都不会转化。正面它,接受它,是禅者的生活艺术,也是禅者的觉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