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奇恐龙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
9060000000002

第2章 恐龙的时代

恐龙最主要的生活的时代是地质史上的中生代时期,这一时期包括三个纪: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在漫长的地球史中,恐龙时代显得比较短暂,但却是最富神秘感和戏剧色彩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时期里,爬行动物是地球上的霸主,基他任何动物都不是它们的对手,而陆地上最大的草食性和肉食性动物都是恐龙家庭中的成员。中生代又是地球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地球在此期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三叠纪晚期,恐龙等古生物经历了起源、发展、并走向鼎盛,最后又跟随白垩纪末期著名的物种大灭绝事件而灭亡,中生代随即结束。而迄今为至,人们发现的恐龙也只有几百种。我们只能通过研究珍贵的化石来对这群神秘的动物和那个神秘的年代进行了解。

一、地质年代

1、前寒武时期

前寒武时期(地球诞生~寒武纪前)这一阶段分为太古代和元古代。地表已出现了大陆板块,大气圈中也已含有自由氧,中晚期藻类植物十分繁盛。震旦纪是元古代最后一个阶级,它是元古代与古生代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

远古的生命

约四十六亿年前,地球平均温度和太阳表面一样炽热。刚刚过了7亿年,生命的形成过程便已经开始。但迄今为止,地球是唯一可以确定有生命存在的一个星球。

生命的进化的加速

光合作用开始时,地球大气层的成为分氮和二氧化碳,几乎不含氧气。

氧气对原始细菌来说极为有害。

最早的需氧有机体是单细胞水生微生物,在仍广泛地分布在淡水及海水中。

单细胞生物

原核生物的结构是非常简单。作为一些单一的细胞存在于大量的核糖体中,在这里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动物的细胞

所有动物的细胞均有一个细胞核。脱氧核糖酸分子就位于这个细胞核之中。除了细胞膜之外,在细胞里还有微管和微丝,这些微管构成细胞骨架和基质,而基质对细胞起主导作用。

原始动物

生命演化中的重要一步便是生物的演化。这些生物具有多细胞,它们起支配特化作用。前寒武纪的这些海洋生物化石,在澳大利亚的埃迪阿卡拉海边被发现。

地球上最早的动物

最古老的动物生命痕迹距今10亿年前,而最早的动物化石出现是震旦纪(6亿年前)。

最原始的低等动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他们未形成化石,只留下了一些痕迹,(如洞穴、踪迹等。)有了这些遗迹,才有了地球上第一种肉眼看得到的动物——埃迪卡拉动物群。

化石的形成

“化石”指埋藏在地壳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化石很坚硬,化学性能稳定,保存的时间长,至少有1万年历史。

最早发现的恐龙化石

荷兰的马斯特是赫特城外一些富含白垩岩石的山丘。人们在开采白垩岩石的时候,在矿场经常能找到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1770年,在城外彼得山下发现了一块巨大的颌骨化石,比一个人的身体还大。在四英尺大的颌骨上长有短剑般牙齿。

英国一位叫科尼贝尔的牧师在没有任何反对意见的情况下,终于把这类古代生物命名为“沧龙”。沧龙并不像蜥蜴,而是一种水生的食鱼龙,它具有变成了鳍的四肢和一条健壮的尾巴。口中有锐利的牙齿。

其实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沧龙是类属于恐龙的一支。

2、寒武纪

寒武纪始于5.4亿年前。气候温暖。一批具有坚硬的贝壳或内骨骼的动物,形成化石,寒武纪动物留下了大量的遗迹,它反映了生物演化的特大飞跃。

古生代

古生代(5.7亿年前~2.5亿年前)。它依次分为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这一时期,海洋中的无脊椎动物达到空前繁盛,鱼类也繁殖起来,用鳍爬行的鱼登上陆地,成为陆上脊椎动物的祖先;此时两栖类出现。而植物以海生藻类为主,到志留纪末期,原始植物也开始登上陆地,到了石炭纪和二叠纪,蕨类植物特别繁盛,煤也开始形成。

生命大爆发

我国云南澄江帽天山寒武纪早期(距今约5.3亿年前)地层中发现的“澄江动物群”化石,就是生命爆发式发展的典型。

1984年6月,科学家共采行古生物化石5万多块,有80多个物种,分属40多个门纲,这一发现震惊世界,被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寒武纪动物

尽管寒武纪动物是海生动物,但它们很少遨游大海,而是贴近海底生活。蠕虫是在沉积物中打洞前进的,类似蛇的身体,柔软的动物在海底爬行,以腐烂的遗体为食。三叶虫也在海底爬行,有时留下的遗体石化,为日后研究提供了线索,水环境为寒武纪世界的飞毛腿信提供了活动舞台,如加勒畸虾,以及科学家们新近发现的一些最早的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分头、胸、腹三部分。这类动物种类多,分布广。我们常见的虫、苍蝇、虾蟹,都是节肢动物。

现已绝迹的三叶虫,是最低等的节肢动物。它们生活于6亿年前至2亿多年前的古生代,三叶虫的生活能力强,因此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它们曾在寒武纪一度繁盛,多数在海洋里营底栖生活,少数潜伏泥沙中或仍漂浮生活。所以,寒武纪有“三叶虫时代”之称。

寒武纪海洋最繁盛的动物

在古生代的化石世界里,最引人入胜的就是三叶虫了,它分为头、胸、尾三部。

它的胸部生有许多以附肢,可以在海底爬行,或者在海水中漂游。

当它们死亡之后,这三部分常常解离。

多须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动物界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形最庞大、速度最快的动物都属于脊椎动物,而无脊椎动物97%。

伯吉斯页岩里还有些极为罕见的化石,展现出了身体柔软的动物的完整概貌。典型的有奥托亚翼虫,一种15厘米长的穴居蠕虫。洞穴呈U形,奥托亚翼虫潜伏洞中,顶端带尖钉的喙如同象鼻一样伸展。喙接触到食物即囫轮吞下。奥托亚翼虫蠕虫的残体,证明这种动物是同类相食的。

寒武纪生物代表古林

名称含义:“古代的杯子”

时代:5.7亿年至5.15亿年前

化石产地:俄罗斯、南澳大利来亚、北美洲西部。

大小:高5~50厘米

3、奥陶纪

5.05亿年前奥陶纪几乎所有的陆地均位于赤道以南。非洲位于南极,同南美洲,南极洲和澳大利亚接壤。奥陶纪末期,地球变得异常寒冷,超过一半的物种消亡了。

鹦鹉螺的出现

奥陶纪开始时,动物刚刚从一轮物种灭绝中复苏。

填补这一空缺的动物有鹦鹉螺目软体动物,鹦鹉螺目软体动物的生活范围不仅仅限于海底,它们还会在海中游泳。鹦鹉螺目带硬壳的特殊构造促成这一新的生活方式。

带盔甲的节肢动物

奥陶纪开始时,常见的一种带甲节肢动物是鲎(马蹄蟹)。

尽管叫马蹄蟹,并不是蟹,它身体前部由半球形的背甲护卫,把嘴和腿藏了个严严实实,后部由另一层稍小的硬壳护住,最后是长长的、带刺的尾部。

类似植物的动物

称为苔藓虫,是一种微小的无脊椎动物,由类似盒子的骨骼保护着。它们成群生长,组成的形状类似植物。

奥陶纪的海底还生活着类似植物的动物,如海百合,它们和海星、海胆同属一群,长着白垩盘构成的长茎,顶部是腕,可以用来集拢食物。直到今天,这两种海百合依然存在。

海星与海百合

在现代海洋中,生活着一类外形如五角星的动物,称为海星类。由于海星和海百合的身体表面有许多瘤突或棘刺,因此又称它们为棘皮动物。

棘皮动物的骨骼具有网状结构性质。

在棘皮动物中,海星的体制是典型的五出辐射对称,形似五角星,海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4.4亿多年前的奥陶纪晚期,在现代海洋中仍然较繁盛。

海百合的身体分为茎(包括根部和柄)萼、腕三部分。基底有时生根,茎的顶端为萼,形似花萼。出现于距今约4.8亿年前的奥陶纪早期,其属种数占各类棘皮动物总数的1/3,在现代海洋中生存的尚有700余种,在海百合类繁盛时期(石炭纪和二叠纪)形成的海相沉积岩中,海百合化石非常丰富,完整的海百合化石十分罕见。

三叶虫和鹦鹉螺的繁盛

从奥陶纪到志留纪时期的大海,断寒武纪后,节足动物繁荣兴旺起来,特别是三叶虫。

它在海底四处爬行,钻到沙或泥里,爬行痕迹也变成化石。

从志留纪到泥盆纪,三叶虫数量减少,到二叠纪末灭绝。

志留纪出现了命名为海蝎子的古生代最大的节中足动物,大的达两米长。

在软体动物中,鹦鹉螺类是最原始的同类生物。

称为直角石型,大多数呈直型成角有点弯,分为几层的壳由一条管贯通各空间,像鱿鱼,章鱼这些动物隐藏在螺的最尾部。

鹦鹉螺类中的极少一部分,作为“活化石”现在仍然活着,大多数则在中生代初期灭亡。

三叶虫、鹦鹉螺在鱼类出现以前。作为大海动物群的代表非常繁盛,成为古生代的重要标准化石(生存在特定年代、成为决定地层年代的标识化石)。

4、志留纪

4.38亿年前志留纪的生存条件好转,真正意义上的植物首次出现沼泽地里长出了脚踝高的“丛林”。仅仅过了3000万年,到志留纪结束时,陆生动物分布广泛,尽管身长很少有超地几厘米的。

水下头号杀手——鲎目动物

志留纪最大的海洋动物是板足鲎目动物,其中有一种叫拟翼黉,身体近三米长。

生活在海洋里,也在稍带咸味的水中生活。志留纪是水下头号杀手板足鲎目动物叱咤风云的时代。

志留纪动物

志留纪动物以小型节肢动物打头,绝大多数动物是生活在淡水或海洋里。水下的生物仍以无脊椎动物为主但脊椎动物身上正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变化之一是出现了带有真正颌骨的第一种鱼,有颌类与无颌类的鱼都在试验着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

最早的登陆植物

志留纪晚期,水域中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把水分子中氧分子释放出来,扩散到了大气之中,大气中的含氧量已经达到了今天大气中含氧量的1/10,初步满足了植物到陆地上生活的最低要求。在距离地面上空20~40千米的大气层中游离氧分子经过电解成为臭氧,形成了臭氧层,它可以减弱或吸收过分强烈的紫外光,保护生物免遭辐射杀伤,从而使生物可以离开水域,安全地生活到陆地上。

5、泥盆纪

泥盆纪常被称为鱼类的时代,开始于4.08亿年前,处于重要的地壳运动之后,这时世界上海陆分布发生巨大变化,陆地上志留纪生长缓慢的简单植物逐渐让位给离开了水环境的生存能力更强的物种,泥盆纪结束时,最早的森林已经形成。

大陆原始生命的形成

在泥盆纪时代,陆地上逐渐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植物。

几种原核生物和单细胞生物已经能够促进光合作用,因此在大陆的征服地那里它们是较高等植物的祖先,

由于它们长得低矮,不依赖于有抵抗能力的支撑组织,而空气的高湿度可以使它们防止干旱。在水的作用下会断续发生世代交替,繁殖也得到保障。

在来自奥陶纪中植物化石里(4.18亿年至4.95亿年之前)发现了水渠形状的水沟。这大概是一种“灌溉系统”它们对食草动物是有抵抗能力,而它们的胚细胞是依靠刮风来播撒的,这些原始时代出现的微管植物还没有形成种子,蕨类植物至今不容保留了这种特征性。

晚泥盆纪绝灭事件

3.67亿年前,全球气候变干,温度下降,表层水的盐度更高,海洋中的含盐量下降低,这一时期可能至少有3个或多至6个来自太空的巨大天体温表撞入海洋中,结果导致包括造礁动物,多种鱼类和腕足类等许多海洋生物绝灭。

6、石炭纪

3.6亿年前石炭纪开始时。地球刚刚经历了一场因气候变冷导致70%海洋生物灭绝的浩劫,西半球的陆地几乎一直延伸到两极,而东半球大部分地表覆盖着面积相当于太平洋的海洋,石炭纪海平面上升,气候温的,湿润,对生长在松软潮湿的低洼地带的大型石松和蕨类植物,极为有利,这是一个主要的造煤时代,茂密森林的遗留物最终变为煤层,石炭纪由此得名。

适应陆地生活

石炭纪开始时,早期两栖动物仍然主要生活在水中。

这些动物几乎不用为在哪儿繁殖犯难,但以水为本的生活时存在危险,大量的两栖动物幼虫会被鱼类吃掉,连两栖动物有时也难逃厄运。

两栖动物繁盛

距今约3.6亿年前,地球历史进入石炭纪,真蕨类植物遍布各地。从石炭纪至其后二叠纪,两栖动物也特别繁荣,因此,石炭纪、二叠纪合起来被称为“两栖动物时代”。

石炭纪动物

石炭纪的陆地上,绝大多数是无脊椎动物,四足脊椎动物迅速进化,到石炭纪晚期,它们成了当时最大的捕食者。同时,在淡水和海洋里,软骨鱼和硬骨鱼日益繁盛,海百合断续保持兴旺,在有些区域形成了覆盖洋底的大片水下“森林”。

两栖动物的阵容

在石炭纪时期,最大的离椎亚目动物之一引螈看上去有点像长着又短又粗的腿,圆鼓鼓青蛙眼的鳄鱼,体长约两米,和所有动物一样,皮肤很薄,没有鳞片,背部生有骨质鳞甲,当它蹒跚着爬出浅滩时,鳞甲可能起到保护作用。

7、二叠纪

二叠纪是古生代最后一个阶段,2.88亿年前开始,地球上的大陆互相靠拢,连结成一整块超大陆,即泛古陆。泛古陆宽阔广大,气候条件千差万别,多为酷热少雨。在这种干旱条件下,石炭纪喜潮湿的树种开始衰退。

二叠纪动物

二叠纪,类似哺乳动物的兽孔目爬行动物成了陆地上日益重要的角色。虽然论大小它们始终没赶上中生代巨型爬行动物,但它们算得上当时的恐龙。它们出现之后,很快就演化成各种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这些动物体长可达5米,体重超过1吨。二叠纪的四定脊椎动物还包括多种多样的两栖动物、盘龙、以及恐龙所属的古蜥类。

羊膜动物

在石炭纪中有几种四定动物由于产带壳的孵,这些合钙的外壳使胚胎能防止撞陆防止干燥。这些动物不再爬回到水里产卵。此外,每个卵有一层羊膜、有一层包围一个填满液体的空心卵壳,胚胎就在空心卵壳里成长。卵壳的形成在生命的演化中是一个里程碑,表明在地球上第一次出现在陆地上定居的脊椎动物。

原始的羊膜动物是爬行动物。它们的颌骨形状能使伤口愈合,含有鳞片的皮肤可以阻止皮肤干燥。皮肤呼吸被肺呼吸所代替。

许多食草和食肉的兽乳目动物在二叠纪中统治着这个星球。齿类动物是后期恐龙的原始种类动物。

类似哺乳动物的爬行动物

这些兽孔目动物统治大陆已经超过7000万年。它们的身长介于一只老鼠和一条狗之间。

食肉兽孔目动物

食肉兽孔目动物能够用尖牙和演化很好的门牙。

古生代的大灭绝记

生物在古生代初的寒武纪,终于作为有形的化石遗留下来。在大约2亿8000万年间,爆发性的进化,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繁盛。

原因是海水成分变化,盐分减少,海变浅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四放珊瑚、腕足类、纺锤虫等生活在海底的动物受到很大的打击。在海底,不需要很宽的生活范围的动物,在变浅的海里,要逃往深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松叶兰

(羊齿植物,松叶兰类)

生长在全世界热带、亚热带的广阔地域,日本分布在本州以南。常绿、形似松叶,故名松叶兰。

空棘鱼

(硬骨鱼,总鳍类)

分布在非州东南海面的科摩罗群岛周围。泥盆纪时期淡水性的小型空棘鱼很多,但中生代侏罗纪时期只有海水性的,现在已适应深海环境。

中生代

中生代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6500万年前,按先后顺序可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此时,恐龙称霸一时,一些动物重回海洋,另一些活动于空中鸟类、有袋类和有胎盘的哺乳动物开始出现。蕨类植物则日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以苏铁和银杏为代表的裸子植物,后期还进化出了被子植物。

8、三叠纪

新型森林的出现及恐龙的诞生

三叠纪初期由于古大陆气候干燥,致使欧洲以及亚洲的低矮地区成为荒地和沙漠。由于水性温暖的古地中海的延伸,湿润的大气不仅给沿岸地区带来了雨水,内陆地区也同样得到了大自然的这一恩赐。

三叠纪后期出现了以类似银杏、软叶杉的针叶树阿拉乌卡里奥基西茏以及苏铁等裸子植物为主体的森林。恐龙同许多哺乳类动物一样,行走时往往可以不用横向伸展自己的上肢时,并且还能将其挪移到自己的身子下面,因此它们能使整个身子离开地面,这样就出现了行动灵活自在并能用后肢站立行走的恐龙。

恐龙王朝

三叠纪时期,恐龙登上了生物地化的历史兵团台,它们成了生物界的主宰。最大的恐龙——超龙和地震龙体长可达30多米,体重达百吨;小的恐龙,如美颌龙和小盗龙大小如火鸡。恐龙自下而上在整个中生代,贯穿三个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因此,中生代也被称为“恐龙时代”。

三叠纪时期的动物

三叠纪时期,另外一些长有牙齿或是长着带有利刃的颌,这是吃植物而进化的。

天空中的爬行动物

翼龙被称为“空中飞龙”,是能飞翔的爬行动物。翼龙类中小的只有麻雀那么大,大的展翅后足有12米长。

翼龙是如何生活的呢?它飞起时不像滑翔,大概是拍打翅膀起飞的。有的学者认为翼龙的后脚很像鸟类的恐龙,因此它们是用两脚在陆地走马观花的。

9、侏罗纪

约开始于2.03亿年前,结束于1.35亿年前。在此期间生物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重要事件。如恐龙成为陆地的统治者、鸟类出现、哺乳动物开始发展等等。

侏罗纪时期

侏罗纪开始于约2.08亿年前,巨大的超级盘古大陆开始分裂,地壳活动特别频繁。因此,气候变得温暖而潮湿,海平面上升,并淹没了大片低洼地。这些变化也为动物的自下而上提供了许多机会。

侏罗纪时期的森林和恐龙

裸子植物在古生代后期开始出现,但到了中生代三叠纪中期才开始啬种类和数量,到了中生代近末期才终于达到盛况空前的程度。

侏罗纪最大的特征是许多恐龙在此期间里开始成长为巨型恐龙。腕龙、龙特奥龙、阿普吐龙(雷龙)以及马门溪龙等都是令人膛目的庞然大物,并且这些巨型恐龙都是植食恐龙。

这样,裸子植物如此充足茂密的侏罗纪斯的森林就孕育出了不槐为“恐龙时代”的巨型恐龙。

生态系在发生变化

恐龙消失之后,陆地上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植物的变化体现在有花植物已扩展到树木和草丛;体表有毛的原始哺乳类也活跃起来了;天空中的大型翼龙消失后,哺乳类中出现了会飞翔的蝙蝠类,并与不断扩大势力的鸟类统治了天空。

当称霸一时的强大的动物群体因某种原因退出历史舞台之后,马上有另一动物群体应运而生,填补历史的空白,这就是生态系的进化规律。

10、白垩纪

白垩纪是中生代最后一个纪,约开始于1.35亿年前,结束于6500万年前,它是以一种灰白色、颗粒较细的碳酸钙沉积物——白垩命名的。在这一时期,恐龙由鼎盛走向完全灭绝。

气候

随着海陆的变动,白垩纪早期的全球气候也有大幅变化;洋流把水汽带入以往的内陆地带,全球变得更加暖湿,沼泽面积也大大增加。到了白垩纪晚期,气候则开始恶化,全球气温降低。

陆地

白垩纪是地球景观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早期,亚洲东部和北美洲西部的最北端有陆地相连,称为亚美大陆区。一条划开南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并绕过南非最南端的岩浆活动带,拓宽了大西洋,南极洲与大洋洲之间也出现了裂谷,到了白垩纪末期,南极洲终于脱离大洋洲向南漂移。

海洋

白垩纪时期,海平面比今天要高出200米左右,这就导致海水覆盖了大部分的陆地,各陆块因而纷纷被孤立起来;北美洲逐渐被一条纵贯南北的浅海道分成东西两半,其西半部成了一个岛,北美洲东部、欧洲与亚洲之间也被浅海分隔,欧洲与非洲之间则隔着古地中海。

森林的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恐龙的衰亡

一般而言,植物动物作为主食吃的植物的种类都不多,并不是自己身边的什么植物都吃的,即使是出于被追改吃另外的植物,也要经过长工期的过程来适应。

11、第三纪

第三纪(意思是“第三的”)是在16世纪得名,开始160亿年前,也就是说它包括了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时代。在第三纪早期,称作古新世,

第三纪晚期,或称上第三系,始于大约2300万年前。白垩纪大灭绝之后。随着全球气候变得凉爽干燥,生命已得到充分恢复,哺乳动物继续繁荣,达到了一个多样化的顶锋。这时,陆地已不像第三纪早期那么分散,到这一阶段末期,在西半球发生了一个重大事件:南北美洲与一条狭窄的旱地地峡连在了一起。

新生代

新生代约开始于6500万年前,一直延续到现在,按时间顺序可分为第三纪古新世、渐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和第四纪更新世和全新世。第三纪又被细分为第四纪则分为。在这一时期,地球上的各个大陆板块逐渐漂移到今天的位置上。哺乳动物原始哺乳动物发展成巨大的动物群。

食草动物的崛起

在第三纪早期,包括今天的象、犀牛早期的祖先的几种有蹄的胎盘类哺乳动物在世界不同的地方进化着。马在北半球发展进化着,而在南美洲与世隔绝的滑距骨马,却像是马在镜子里的影子一样,和马非常相似。

爬行动物和鸟类

除了哺乳动物外,其它从白垩纪大灭绝中幸存下来的动物,这其中有蜥蜴、蛇、龟、鳖和最大的鳄鱼。大多数鳄鱼还保存着它们水生的习惯,但有些像普里期待原鳄就放弃了这种生活而改在陆地上猎食。

对鸟类来说,翼龙的消失意味着鱼类减少了竞争对手。这其中最熟悉的例子是营穴鸟。有羽毛的掠食者。经生活在约5000万年前的北美洲和欧洲。站着高达2米,以哺乳动物为食。但当哺类动物变得更大和更普遍时,这种动物衰落了。类似是更大些的鸟类在南美洲也幸存下来,可能是因为这个大陆是与世隔绝的岛屿,上面大的哺乳类掠食动物稀少的原因。

凶悍的肉食动物

食肉兽的祖先——古食肉兽(如牛鬣兽)却是些力气小、跑得也不快的小动物。在6000万年前的始新世,一些古食肉兽与其捕食的对象——原始有蹄类——都生活在森林中。原始有蹄类有的力小体弱,如始祖马,有的体型强大,可是笨拙,如冠齿兽。

生物史上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巨犀

犀牛也是5000万年前始新世时期出现的奇蹄类动物。现在世界上生活着的犀牛有五种(亚洲的印度犀、爪哇犀、苏门答腊犀和非洲的黑暗、白犀),在300万年以前的第三纪,犀牛类动物生长兴旺,种类很多,只是经过漫长时期的演变,大多数退出历史舞台,少数余留至今。

在已绝灭的犀牛类动物中,在亚洲出现过一类驱体巨大的犀牛——巨发犀。如在我国内蒙古渐新世(约3000万年前)时期的地层中发现的“葛氏巨犀”,它的肩高5~6米;头长1.3米。

第三纪晚期

第三纪晚期,始于大约2300万年前,到这一阶段末期,在西半球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件;南北美洲与一条狭窄的旱地地峡连在了一起。

12、第四纪

气候变化造成的剧变是生命史中一个常见的特点,但像最后这1600万年当中发生的骤变却难得一见。第四纪时期分为地质学上的两个世;更新世和全新世。

温血还是冷血

现代的爬行动物是冷血的,如果天气炎热,它们就变热;如果天气寒冷,它们就变冷。

相反,哺乳类动物和鸟类都是温血的。这表示它们能调节自己身体的温度,并在所有情况下保持同样体温。恐龙是爬行动物,因此人们一进都以为它们是冷血动物。不过到了本世纪70年代。一些科学家开始认为,它们很可能是温血的。证据有如下几点:恐龙站立的方法象哺乳动物,有可伸直的腿;它们巨大的胸腔内能容纳哺乳动物一样的心和肺;在它们的骨头里,有血涂快速循环的通道,就像温血动物的骨头一样。

恐龙的迁移

1985年,在加拿大阿尔伯达省的一处地方,竟发现了1000多副这种动物的骨骼!

在这一大堆骨头中,有幼恐龙的骨头,有正在成长的恐龙的骨头,也有成年恐龙的骨骼。在这骨层中,实在埋着太多厚鼻角龙的遗骨了。

几千万年前,那个地方没有足够的食物,供养这么多的恐龙。最可信的解释是,这群恐龙正在从一处觅食地,迁徒到另一处去;当它们渡河时,被一场突发的洪水淹死了。

恐龙来绝之后

6500万年前,很多种类的动物被灭掉了。不过有些哺乳动物和鸟类却得以生存,正是这些动物日后进化发展,取代了恐龙的地位。很快,地球又再次生气勃勃了。恐龙却不再存在,只剩下回忆了。

二、恐龙时代

1、最早的动物

原始动物

生命演化中的需要一步更是这些生物的演化它们不仅具有细胞,也起支配特化作用的细胞。前寒武纪的这些海洋生物化石被埋在早期海洋的岩石层里,在澳大利亚的埃迪阿卡拉海边被发现。

地球上最早的动物

最古老的动物生命痕迹可追溯到距今10亿年前,而最早的动物化石出现在6亿年前,也就是震旦纪。最原始的低等动物生活在海底及附近区域,身体柔软,只有在显微境下才能看见。这些动物几乎均未形成化石,只留下了一些痕迹,如洞穴、踪迹等。

漂浮的生命

志留纪海洋中大量繁育着另一种极小的浮游动物,它们分量很轻,漂浮在水中,笔石在寒武纪出现,繁盛了两亿年,然后整个族群灭绝。单个笔石一般不超过几毫米,但群居的笔石可长达20厘米,甚至更长。它们有各种形状的;有的像叶子或树枝,有的像音叉、轮子,有的甚至像蜘蛛网。

腕足动物

腕足动物是处于“原口”“后口”中间的又一类动物。它们的身体不分节而有体腔,以肉质的足固定在泥沙或其他物体上,腕足动物具有两片开头不同的贝壳,以此与瓣鳃动物区别开来;口两旁有两条螺旋形的口腕,口腕上有纤毛沟和生有纤毛的触手。口腕最早被误认为是类似河蚌的斧足,所以得到“腕足”名称。腕足动物的原始种类在寒武纪以前已出现,古生代时极其繁盛,以后日趋衰落。它们在海洋中的优势地位,现在已被软体动物所取代。

2、早期昆虫

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历史,约有300多万年了,但是早在3.5亿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纪,昆虫就已出现在地球上,泥盆纪早期的昆虫是没有翅膀的,一直到了石炭纪晚期,多数昆虫才长有翅膀。

巨星蜻蜓

巨尾蜻蜓生存于3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学名为“Meganeuramonyi”。它是一种原始而庞大的蜻蜒,其双翼展开时宽达70厘米,而如今的蜻蜓,又翼展开仅仅12厘米左右。巨尾蜻蜓的腿部也比现在的蜻蜓要强壮得多,在飞行过程中,它能够依靠它的腿部捕捉昆虫并将其送入口中。

蜚蠊

蜚蠊俗称蟑螂,是世界上最古老,繁衍最成功的一个昆虫类群。蜚蠊最早出现于石炭纪晚期,距今约3亿年,是现在蟑螂的祖先,体长约5厘米。石炭纪时期的蜚蠊和现在的蟑螂一样,都长有大型头甲、弯曲的长触须和可以折拢的翅膀。蜚蠊的主要栖息地是今北美和欧洲的温暖的沼泽林地区,它们几乎什么都吃。

三叶虫

三叶虫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节肢动物,它属于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它生活在远古的海洋中,主要出现在寒武纪,延续到二叠纪末期时才灭绝。三叶虫既会游泳,又善于爬行,

奕成石灰岩的纺锤虫

日本的地下资源只有一种能自给,那就是石灰岩。

在单细胞生物有孔虫的生物中,有一种纺锤虫。分布在枥木县葛生地区的石灰岩,另外,在东北的北上山地南部,有一种“松叶石”的细长化石。包括日本的石灰岩在内的化石,纺锤虫是最常见的。

3、最早的两栖动物

“会走”的鱼

泥盆纪的一大特点是鱼头部都披有重甲。现在带甲胄的鱼几乎绝迹,但在泥盆纪各种各样甲胄鱼生活在海底、河流和湖水中。它们大多数生活在水底。

总鳍鱼登陆

泥盆纪中、晚期,地球上陆地面积继续扩大,某些地区的气候进一步干旱,有些汪洋大海、巨川大河变成了河湖池沼,有的甚至干涸见底。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硬骨鱼中的一支——总鳍鱼,不得不抛弃原来的水生生活方式,登上陆地,开辟陆地生活新领域。

最早的两栖动物

泥盆纪留下了大量的鱼类化石,两栖动物化石却极为罕见。最著名的两种化石,即鱼石螈和复棘螈,都是在格陵兰泥盆纪地层中发现的。它们的身体长长的,像鱼,有四肢,尾巴却是类似鱼类的蹼尾。

总鳍鱼是怎样变成两栖动物的?

事实上,在干涸的或被腐烂的植物污染的河湖池沼中,那些一贯凭借鳃和鳍在水中呼吸,而且有鳔(肺)能在空气中呼吸:不仅有帮助游泳的胸鳍和腹鳍,而且这种鳍里的骨骼已有了陆生动物四肢的雏形。

两栖动物繁盛

距今约3.6亿年前,地球历史进入石炭纪,这时刚刚从总鳍鱼类分化出来的两栖动物空前繁荣起来,来龙去脉与此相适应的石松类、楔叶类、真蕨类等植物遍布各地,生长茂盛,因此,石炭一、二叠纪合起来被称为“两栖动物时代”。有一种生活在二叠纪的迷齿两栖动物,它的名字叫蚓螈,身体约有2米长,生活习性与现代鳄鱼有些相似。

4、早期的四足动物

七鳃鳗现今还能看到,它的嘴巴圆圆的,属圆口类,七鳃鳗因此跨入脊椎动物的行列。很像鱼,但缺乏成对的胸、腹鳍,特别是嘴巴上没有上下颌,所以又叫无颌类。

古代的无颌类,自奥陶此出现,到志留纪繁盛,但因为无颌,仅能以流入口内的水中夹带的食物为食,如此落后的摄食方式,在生存竞争中敌不过新兴的有颌鱼类。因此日趋衰落。

爬行类与两栖类

两栖类和爬行类之间有几个重要的不同点:两栖类的卵是软的,而且产在水中,而爬行类的卵有硬壳,产在陆地上。最早的爬行类头骨背面光弯曲,而两栖类的头骨有一个附着鼓膜的深的凹坑。爬行类还有更复杂的人颌肌,使得它们不像两栖类那样只能突然关闭上下颌,爬行类可以咬、嚼吞和咽大块食物。

南非干旱台湾省地的兽孔目爬行动物

南非干旱台地发掘的最大食草动物化石是麝足兽的头骨非常厚,有些古生物学家认为可能与用头顶撞争斗有关,也有些古生物学家认为,这类头骨可能是某种疾病所引起。麝足兽尽管个头大,但生活并非安逸。因为南非干旱台地有一些凶残的兽孔目食肉爬行动物,包括前龙,个头大小与麝足兽不相上下,这两种动物在基本结构上相似,但麝足兽的牙齿像苗子,前龙在颌前部长有尖利的大牙,这是食肉动物的特征。

俄罗斯兽孔目爬行动物

俄罗斯兽孔目爬行动物中有一些生得稀奇古怪。基中最奇特的一种叫埃期特短角蜥。头上长有4个角状的分枝,两个由脸颊两边长出,另两个长在头顶,但它又短又钝,而成年蜥,特别是成年雄蜥的“角”往往最大。

5、早期的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的祖先

现在统治地球的当然是我们人类了,但是除了人类之外,数量最多的。叱咤风云的中生代霸主——恐龙却成了历史进化史上的一个匆匆过客。它们与一般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的祖先、鱼龙及蛇颈龙的祖先等)不同,它们的牙齿、骨骼结构和行走姿势与哺乳动物比较接近。这样,哺乳动物的祖先的名字“似哺乳类爬行动物”就因此而起。古生物学家形象地称它们是半龙半兽的动物(古生物学上称古代已绝灭的爬行类为“龙”,称古代已绝灭的哺乳动物为“兽”)。

似哺乳爬行动物早在石炭纪晚期和侏罗纪早期就出现在地球上了,到三叠纪晚期和三叠纪早期的时候,这类动物非常繁盛,超过了其他种类的爬行动物。

关于这类爬行动物,古生物学家对它们的情况还未完全了解。但不容任何人置疑的是后来的哺乳动物由它们中的个别成员进化而来的。

双关节颌兽,是最接近哺乳动物的爬行动物。这种动物大小和模样像现在的老鼠,发现于南非三叠纪晚期的地层中,据考证它灭绝以前还差一步就进化成哺乳动物了。

四季的出现和哺乳类的进化

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是漫长而又稳定的冰河时代,尤为突出的是在南半球。不过这时期的气候单一,主要是受东西部队的大古地中海的影响。

中生代来临,冈瓦纳古大陆开始分裂,大陆板块逐渐漂移,气候的变化主要以海洋性为主,四季日益明朗化。整个地球寒暖的地域之差缩小了,温差日趋平均。

从中生代的三叠纪后半期至白垩纪的一期约1亿5000万年的这段时间,是寒武纪以后地球历史长河中年代最漫长、环境最稳定的时期,也是冈瓦纳古大陆急剧分裂之前的一段宁静时期。

恐龙时代的哺乳类动物

三叠纪时,最早的哺乳动物也开始在陆地上落脚。它们的个体非常小,现在的老鼠差不多。稍不小心,它们就会成为早期食肉恐龙和肉食性槽齿动物的腹中餐,这些哺乳动物以昆虫、蜘蛛和蛇等为食。

侏罗纪时期,三锥齿兽出现了,它身长大约25厘米,它的体表覆盖着毛发,拖着一条细细的尾巴。

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尖齿兽,体长大约60厘米,是一种较大的哺乳动物,以蜥蜴为食。

除了穴居的哺乳动物外,人们也找到了侏罗纪时攀缘类哺乳动物留下的遗迹。

白垩纪时,多瘤齿动物做为早期的哺乳动物伴随着恐龙们繁盛了1亿年左右,

远远超过了此前或此后任何时期的哺乳动物的生存期。它们有的个头和老鼠差不多。在骨骼、肌肉、消化、呼吸、神经和生殖等各方面都比爬行动物进步。

中生代的被恐龙“压制”了1.6亿年之久,最终没有被恐龙消灭。

哺乳动物是热血的恒温动物。大都是胎生的,以乳汁哺育幼仔。它们有发达的哺乳动物化石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发现,而且常常与恐龙化石共生。它们脑子,比爬行类动物聪明,牙齿不是爬行动物那样的同型齿,而是分化成功能齐全的门齿、适应力。能正是因为他们生得很小的缘故;而它们没有与恐龙一起绝灭。

6、早期的脊椎动物

原始脊椎动物

七锶鳗现今还能看到,它的嘴巴圆圆的,属圆口类;它的脊索上面出现了一些软骨的“小刺”,这条脊索有这些小刺,便显现出脊椎的雏形,七鳃鳗因此跨入脊椎动物的行列。

圆口类很像鱼,但缺乏成对的胸、腹鳍,特别是嘴巴上没有上下颌,所以又叫无颌类。古代的无颌类都是一些体外披着硬骨片的甲胄鱼。如有一种叫头甲的甲胄鱼,身体可达半米长,腹部很平,背部凸起,尾巴上翘,眼睛长在头顶上,样子活像一只鞋。它们在河湖中缓缓游动,觅食。

古代的无颌类。自奥陶纪出现,到志留纪繁盛;但因为无俩,仅以有从流入口内的水中夹带的食物为食,如此落后的摄食方式,在生存竞争中敌不过新兴的有颌鱼类,因此日趋衰落。

温血脊椎动物

化石中见不到动物的毛皮,也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二叠纪或更晚一些时候确实存在长有毛皮的兽孔目爬行动物。但这很有可能,其一,兽孔爬行动物有些适应性变化,如增加呼吸次数和供氧量等,这是“燃烧”大量食物的动物所必需的。其二,有些兽孔目爬行动物生活在泛古陆南部,那儿冬季天寒地冻,冷血爬行动物不可能存活,但对于能“燃烧”食物保存体温的动物来说,生存下去就容易得多。

7、早期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及其头骨

最早的爬行动物在石炭纪晚期出现,看上去却像蜥蜴,然而它们身体内部的结构却有独特之处。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们的头骨上除了鼻腔和眼窝之外,没有其他的洞孔。这种构造的爬行动物属无颢孔类。而其他爬行动物则演化出颢孔,既减轻了体重,也利于颌骨肌肉的附着。合颢孔类在眼睛后面演人经生成一对颢孔,而双颢孔类爬行动物则演化出两对颢孔。

合颢孔类包括后来演化为哺乳动物的动物;而双颢孔类包括恐龙所属的爬行类之王古蜥。

似哺乳类爬行动物

最早的似哺乳类爬行动物生活在大约3亿年前。盘龙类是最早的似哺类爬行动物,生活在石炭纪晚期和二叠纪早期,它们从蜥蜴似的小动物迅速演化成一种具有强壮的颚和尖牙利齿的体格笨重的动物。再晚些,在二叠纪中,出现了几个更先进的种类,如素食的二齿兽类,肉食的裂齿兽类和犬齿兽类。

兽乳目爬行动物在减少

三叠纪时期的世界与二叠纪没有什么不同,海洋还没有把陆地分隔开来,二叠纪时期,兽孔目爬行动物经过了自然进化,充分利用这个自由的空间向外扩展。有一种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叫水龙兽,样子长得像水桶,它的化石在相距遥远的欧洲和南极洲的好多地方都找到过,这就证明了这些大陆都是连在一起的。

然而,在三叠纪时期,整个兽孔目爬行动物经历了极其艰难的时期。尽管二叠纪时期,它们在陆地上称王称霸,二叠纪结束后,兽孔目爬行动物未能继续它们的统治地位。有一些爬行动物,如古蜥,超过了兽孔目爬行动物,而爬行动物生存了几百万年的时间。

8、头足类动物

菊石和箭石都属于头足类动物,这两类动物都栖面平坦,壳体呈厚饼状,半外卷。箭石的壳体都呈长形,并向末端削尖。

菊石

菊石目从约4亿年前的泥盆纪早期的鹦鹉螺进化而来的,直到白垩纪末突然消失。由于菊石具有进化快,分布广的特点,这就便其在细分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时期上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菊石的主要特征是其体管(与壳腔室相连接的管)的位置是在壳的外面。菊石的骨缝是单一的,而在中生代发现的则是复合的,棘菊石便是中生代时期菊石的典型代表。

箭石

箭石生活在中生代侏罗纪到白垩纪时期,今天的欧洲是它主要的分布地区,菊石的身体较长,眼睛较大,整体外形类似现在的枪乌贼,它长有大约10只触手,它身体前端的两侧长有翼状的鳍,这些鳍能帮助它控制前进的方向并慢慢地游动。但当遇到危险时,箭石就不能依靠鳍逃命,而只能靠向外喷财水柱推动自己快速前进以摆脱危险。

9、鸟类的出现

始祖鸟

始祖鸟也许是已知的最负盛名的史前动物。仅有的六具化石标本全是在德国南部的索伦霍芬发现的。始祖鸟的大小类似乌鸦,但生着牙齿以及爬行动物一样的长尾羽。腿很长,翅膀的“肘”部长着三个爪子,可用于攀缘。

鸟的亲属

鸟的亲属包括几种形似鸟类的恐龙,如驰龙和秃顶龙,这类恐龙可能都是两腿跑得很快的捕猎动物。始祖鸟是已知最早的鸟,生活在大约15000万的前,它同时具备了鸟和爬行动物的特征。

逐渐进化成鸟类

查达尔吉博士从美国得克萨斯州内地的三叠纪前的岩石中发现了鸡一般大小的,奇怪的动物化石。这种动物的小头骨的前面有突起的喙嘴,喙嘴里面有小牙,但是颌里的牙正在逐渐退化,含骨髓的骨头里有大的缝隙,跟鸟类的含气骨(指骨头里没有骨髓,成了悬空的骨头)很相似。

鸟类的起源

1861年,德国发各种生物的进化是互为条件的。寒武纪开始时,氧在大气中的含量已达21%,与今天大气中的氧含量基本相同了。

现了一件保存非常漂亮的看起来既像鸟又像恐龙的化石。20世纪90年代,中国发现了许多不寻常的化石,他们所提供的大部分确定无疑的证据迄今都是支持恐龙派的,恐龙派现在很高兴地把鸟叫做“小的、长羽毛的、短尾的恐龙”。

20世纪70年代,热血恐龙的观点被广泛接受,而且古生物学家也在化石中发现了小型恐龙的叉骨,这更进一步支持了恐龙派的观点。但到了90年代,争论又起,胚胎学的研究结果同鸟类与恐龙间的这种亲缘关系相矛盾。

始祖鸟是怎样学飞的

始祖鸟的羽毛特征与现代善于飞行的鸟类非常相似;但缺乏现代鸟类那样的胸骨,没有胸骨也就不会有发达的胸肌,因而也就不能扇动翅膀作长距离的飞行。从这一点看,始祖鸟到底能不能飞,确实令人怀疑。

在1.4亿年前,始祖鸟已不同于它的祖先。因为它在征服天空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使人琢磨不透的是,它们是怎样学会飞行的呢?

对这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科学家又有两个互相对立的假说:一是树栖论。始祖鸟的祖先是一种善于爬树的小型两足爬行动物,可能这类动物身上长有羽毛,羽毛是由鳞片演化来的,最初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飞行,而是为了保持体温的恒定。

它们生活在森林中,过着树栖的生活。

二是走禽论。始祖鸟的祖先是善于在陆地上行走和奔跑的小型两足爬行动物,它身上长有羽毛。为了追捕昆虫,它一边奔跑一边做跳跃动作,以增加速度。随着翼结构的日益发展,这种动物不仅跳得越来越远,而且还能拍打翅膀飞上一段距离。最后终于学会了飞行,成为真正的飞行家。

10、鱼类的出现

无颌鱼

无颌鱼是最早出现的原始鱼类,属于早期的脊椎动物。它在寒武纪时就已经出现,无颌鱼没有上下颌骨,作为取食器官的口不能有效地张合,它们它的主要食物是一些到水边喝水的小型哺乳类和中型恐龙。它们只能靠吮吸进食,甚至仅靠水的自然流动将食物送进嘴里食用。此外,它的鳍并不成对,中轴骨骼还只是软骨质而不是真正的骨质。其身体前部的体表具有骨板或鳞甲,因此又被称为甲胄鱼类。

有颌骨的鱼

志留纪开始时,鱼类没有颌骨,但没有并无多少不便之处。但没有颌骨的鱼摄取食物终究会受到一些限制。一和方法是用嘴像勺子那样舀起沉积物。当时常见的莫氏鱼就使用这一方法。除此之外,还有的把嘴当做吸盘,这样鱼就吸咐城食物上了。

志留纪早期,一种叫棘鲨的鱼彻底改变了这两种进食的方式。这种动物骨骼的一个部位,第一对鳃的支撑物逐渐演化为上下颌骨作为攻击猎物的武器,还可用以将食物咬撕成碎片。

软骨鱼

软骨鱼都生活在海中,而且身体大多比较庞大,其中巨大的鲨鱼体长可达15米,介是也有某些软骨鱼体长仅仅30厘米。大多数软骨鱼都是活跃的捕食者,其中鲨鱼在4亿多年来一直是海洋中顶级的掠食性动物之一。

硬骨鱼

硬骨鱼类分为两大支:一支是辐鳍鱼类,辐鳍鱼是现生脊椎动物。最早的辐鳍鱼生存于4。1亿年前,有单一的背鳍和臀鳍,胸鳍腹鳍是成对的,骨骼大部分为硬骨。另一支是肉鳍鱼类,肉鳍鱼的鳍是从发达的肉叶中长出来四肢动物的,目前存活下来的肉鳍鱼只有三种肺鱼和一种腔棘鱼。

11、早期龟鳖类动物

早期龟鳖类

龟鳖类是一种古老而特化的爬行动物,目前已确定的最早的龟鳖类是生活于三叠纪晚期的原颚龟。发展到今天的龟鳖类大约有250个以上的不同种类。

龟甲

龟鳖类的发展主要是其特化结构即龟甲的发展——肋骨通过分化生长包裹了肢带和肢骨的上节用来支撑保护性的骨质背甲,同时腹面也长出了骨质的腹甲;背甲和腹甲均被角质的甲套所覆盖,并在两则互相连接。龟鳖类以这样的方式进化成装甲车般的爬行动物,虽然栖牲了灵活性而常被人们当作行动迟缓和笨拙的动物代表,但是这种笨重的保护却经得起时间的考险,使得龟鳖类成为现生四足类脊椎动物当中最为古老而成功的家庭之一。

古海龟

古海龟是白垩纪时期的肉食性海龟,体长达4米。古海龟没有沉重的龟甲贝壳,在它的背部是骨头架子,它的喙里没有牙齿,但古生物学家猜测它可能什么都吃,如鱼、水母、腐肉和植物等。古海龟巨大的鳍状肢用来在水底帮助游动。游动距离可以很远。

侧颈龟

侧颈龟包括了侧颈龟科和蛇颈龟科两种,主要分布在大洋洲、南美洲、非洲等地区。侧颈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当头部向壳内缩进时脖子向两侧弯曲。它在白垩纪和第三纪初期时分布很广。

曲颈龟

曲颈龟发现在休罗纪时期的曲颈龟化石长约30厘米,整体保存得比较完整。现在的曲颈龟包括了大多数的龟鳖类,分布极为广泛,在陆地、淡水和海洋中都能看到。它主要包括海龟科、棱皮龟科、龟科、鳄龟科、动胸龟科、鳖科、两爪鳖科这九种。其中棱皮龟科是现存最大的龟鳖类,生活于海洋中,背部为皮肤所覆盖。

12、早期蜥类动物

早期鳄类

鳄类是历史悠久的爬行类动物,最早出现在三叠纪末期,仅比最早恐龙的出现时间稍晚一点。它与恐龙共同度过了白垩纪末期的爬行动物中的幸存者之一。它的长达2亿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拥有长形身体的大型水栖动物。

原鳄

原颚生活在三叠纪末期,是最是的陆栖型鳄类动物,它的个子较小,体长约1米或更短。原鳄是肉食性动物,它用尖利的牙齿捕捉蜥蜴那样的动物。原鳄是进化的最初阶段,其后依次是中鳄、真鳄。

地蜥鳄

地蜥鳄从侏罗纪中期一直生活到白垩纪,体长约为3米,尾巴长而有力。地蜥鳄的食物主要为水中的菊石、鱼类和空中的翼龙。它习惯水中生活,除了上岸产卵外几乎不到陆地上来。

帝鳄

帝鳄是地球上曾出现过的体形最大的鳄鱼之一,其化石最早发现于1964年。古生物学家认为,帝鳄可能长达12米,重达10~11吨,寿命是50~60年,大约1.8米长,并且有一个镶嵌了上百颗牙齿的下颌。

13、早期蜥类动物

鱼石螈

鱼石螈生活在距今约3亿7000万年的泥盆经民晚期,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两栖类。它身体长约90厘米,四肢爪间长有蹼,尾巴上保留有像鱼一样的鳍,已经没有了胸鳍和腹鳍,身体表面还有鳞片,头部残留有鳃骨。

笠头螈

这个看上去像戴个大斗笠的家伙,生活在距今2亿5000万年的二叠纪。它有细扁的身体和长长的尾巴,小的时候,它的头还是圆圆的,随着它慢慢长大,头骨渐渐向两侧生长,最后就长出了宽宽的“大斗笠”。它们早在石炭纪晚期就已出现,一般长约60厘米,最大可达1米左右。它们在二叠纪末绝灭。

蜥螈

蜥螈生活在距今2亿5000万年的二叠纪。身约1米,属迷齿类。它的脚趾的骨骼结构、脊椎骨的特征与爬行动物非常像。颅骨大而硬,长着有迷宫结构的牙齿,脖子不明显,身体的两侧有侧线管。

埋龙蜥

古大陆大约形成于古生代最后的二叠纪期间。二叠纪的下一个时期是中生代的三叠纪。在二叠纪到三叠纪期间,许多在古生代里崛起的动物纷纷绝种,而海洋生物种类的灭绝就更为广泛了。

古生代二叠纪期间,哺乳类爬虫动物开始繁衍兴盛。但是从中生代三叠纪起它们却开始衰退。植物王国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植物的种类也从古生代型转变成为中生代型。从三叠纪后半期起恐龙开始出现,它们征服了其他爬虫类动物,成为三叠纪期间地球上最强的霸主。

14、早期二齿兽类动物

二齿兽类

二齿兽类出现于二叠纪晚期,三叠纪时几乎遍及全球。其中的许多种类上颌长有两颗大长牙,它们的身体短度,四肢粗壮;肩部巨大而强壮;尾巴很短;基头骨颞孔扩大,头骨结构空阔,头骨的前面及不凳呈喙状。二齿兽类的典型代表是水龙兽、中国肯氏兽、扁肯氏兽等。

二齿兽类的牙齿

二齿兽的学名“Dicynodont”意为“拥有两颗犬齿的动物”,这一类动物的上颌一般都有两颗巨大的长牙。到了后期,新进化出来的二齿兽,如水龙兽、中国肯氏兽等,它们就仅剩两颗长牙,而其他的那些小型牙齿就都没有了,而且越到后来,长牙就越大。

水龙兽

水龙兽是一种体长1米左右的似哺乳类的爬行动物,生活在三叠纪早期,其化石发现于南极洲、南非、印度和中国。它的鼻子位于脸部的较高处,这说明了水龙兽是一种半水生的动物。水龙兽的上颌有两个犬似的凸出物,下颌厚实却无齿,它可能以植物为食,厚实的颌骨它咬断植物茎叶的工具。水龙兽还拥有短而灵活的颌部、粗重的四肢、短小的尾巴。此外,水龙兽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这也被科学家当作大陆漂移理论的证据之一。

中国肯氏兽

中国肯氏兽是三叠纪中期大型的二齿兽类群。它的头骨较大,前部结构十分沉重,而后部则较为轻巧,它的上颌骨钝而宽厚,在上颌骨的突起处有向下生长的两颗长牙,枕部宽而低,下颌齿骨缝合部分则宽而长。中国肯氏兽的面部肌肉并不发达。

15、早期犬齿兽类动物

犬齿兽类

犬齿兽类是小型到中等体形的肉食性单孔类群动物,极少数的可超过90厘米。它们与哺乳动物有许多相同点,如都能在咀嚼食物时进行呼吸;它们都有几种不同类型的牙齿;此外,犬齿兽类和哺乳类动物一样有胡须,可能还有体毛;它们的四肢位于身体之下,能快速奔跑。

犬颌兽

犬颌兽发现于南非的三叠纪地层中。它是犬齿兽中的一种,其体长约为1米,和一只成年狗差不多大小。虽然个子不大,不过它却是三叠纪早期最危险的肉食性动物,因为它的牙齿已经有了门齿、犬颌兽的四肢位于身体腹侧,膝关节向前,肘关节向后,已能像兽类那样行走,而不需要贴地爬行了。从上述特点来看,犬颌兽在许多方面已接近哺乳动物。

鼬龙

鼬龙生活在三叠纪的中晚期,是小型的肉食性动物,也是最进步的犬齿兽类,它正好处在爬行类和哺乳类的分界线上。不过由于在出同的时候已经出现了真正的哺乳动物,所以它不太可能是哺乳动物的祖先。

卞氏兽

卞氏兽生存于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早期,产自四川沙溪庙侏罗纪地层里的拟卞氏兽是它的晚期代表。它的头骨结构还显得比较原始。但其头后骨骼则相当进步,虽然牙齿已分化为门齿和颊齿,但无前臼齿和臼齿尖,下颊齿仅两行,咬合时下颌没有像哺乳类那样的横向动作,而是做前后向的活动。

16、早期原真兽类动物

原始真兽类

真兽类即有始盘类,其最重要的特征是有真正的胎盘,幼兽出生时使发育得比较完好,最早的真兽类在白垩纪晚期出现,到了新生代时,占了当时整个哺乳动物总数的95%,几乎遍及全世界的陆地、海洋和天空。

始祖兽

始祖兽于2002年在我国辽宁省发现,它被确认为是最早的有胎盘的哺乳动物。身体长约14厘米,估计体重在200克至250克之间,和现在一只大大的家鼠差不多。它的肩部、肢骨和四肢掌部伸长的足趾与现代许多善于攀援或树栖的哺乳动物非常相似,它生活在河湖岸边的矮小树丛中,昆虫是它的主要食物。

裂齿兽

裂击兽的化石只发现于亚洲、北美洲和欧洲大陆的古新世与始新世地层中。裂齿兽的四肢掌部有爪,嘴巴前部有大型牙齿向外突出,这些牙齿可能是用来啃咬植物的根部和茎部的。人类对裂击兽的研究已有100多年,1978年在我国发现的像裂兽,为探讨这一类动物早期分化和某些后勤部期种类起源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冠齿兽

冠齿兽是在古新世晚期出现的原始真兽类动物,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它身体约长2.3米,肩高约1米,重达300~500千克,冠齿兽有强壮短粗的四肢和宽阔的脚,尾巴不发达。其四肢“大腿”长、“小腿”短的构造能有力地支撑身体,但并不适合快速奔跑。它的犬齿很大,比较像河马的长牙。

17、恐龙的祖先

恐龙最早出现在三叠纪晚期,因此它们的祖先只能生活在二叠纪或三叠纪早期。具有双孔类型头骨的一种动物是称作“槽齿类”的小动物,叫杨氏鳄,它是从南非二叠纪晚期的地层里发现的,样子有点像现代的蜥蜴。它有瘦长的身子,细弱的四肢,是一种肉食性动物。头骨构造轻巧而不特化,有两个颞颥孔,此外还保存着很多原始的特征:如有耳凹,耳凹一般是两栖动物的特征;牙齿不仅长在颚的边缘,而且还长在颚骨上,同时还保存有松果体。很可能中生代以后繁殖起来的各式各样的双孔类爬行动物都是从这类小动物分化出来的。

尤派克鳄龙

在我们追溯槽齿类的进化路途时,有意思的是在三叠纪早期的地层中找到了一种动物,它被命名为“尤派克鳄”。它大约有1米长,背上有两行甲板,假如把杨氏鳄的头骨放大、加高,那么,它们两个头骨是很相似的,只是尤派克鳄多了一个眼前孔。

尤派克鳄也是一种槽齿类(它的牙齿在齿槽中,故名),腰带上的三块骨头已经具有三射型,前肢短而后肢长。可能有这样一些小动物,在它们追捕食物的时候,常常将前肢抬起而用后肢奔跑,经过这样长期的适应变化,后肢变得长而有力,成为主要的运动器官,前肢相应地退化成辅助性的运动器官。

表想模样

一位恐龙学者曾大胆地推测恐龙祖先的模样:一种双足行走的小动物,体长约1.5-2米,用短前肢抓东西或爬行,身材矮小;用后肢支撑身体和运动,足踝有接点,臀部有开孔。1988年,这种类型动物在南美的阿根廷被找到(黑瑞龙)。

18、恐龙的出现

新型森林的出现及恐龙的诞生

三叠纪后期出现了以类似银杏、软叶杉的针叶树阿拉乌卡里奥基西茏以及苏铁等裸子植物为主体的森林。木本型的高大木贼也开始末出现,并且森林的树木下面也长满了茂密的羊齿灯植物。接着以这种森林为舞台登场的主角就是恐龙。

恐龙王朝

三叠纪时期,恐龙登上了生物地化的历史兵团台,它们成了生物界的主宰。最大的恐龙——超龙和地震龙体长可达30多米,体重达百吨;小的恐龙,如美颌龙和小盗龙大小如火鸡。恐龙自下而上在整个中生代,贯穿三个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因此,中生代也被称为“恐龙时代”。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内,恐龙就衍生出了很多很多门类,从而成了地球上的统治者,它们统治地球长达1亿6000多万年。恐龙广泛分布于所有的大陆上,它们占据了一切的生态带。科学家们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均发现了恐龙化石。

早期恐龙

在爬行动物时代开始之后的约1500百万年,即三叠纪晚期,恐龙开始了进化。起初,数量很小,但到侏罗纪开始时,恐龙就在陆上动物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19、恐龙的大分化

四川自贡的大山铺是中侏罗纪的恐龙动物群中最典型的代表。有大的蜥龙类——蜀龙,峨嵋龙和酋龙;原始的剑龙——华阳龙和肉食性恐龙气龙。

蜀龙

蜀龙属于中等大小的蜥脚类恐龙,有一个高昂的头,牙齿呈勺状,齿缘无锯齿;有颈椎12个,颈部相对较短,背椎13个,荐椎(腰椎骨)4个,尾椎44个,后端4个尾椎迅速膨胀,愈合成一锤状物,称作尾锤,作为武器。

蜀龙具有勺状牙齿,以柔软的植物为食,它们是晚三叠纪的原蜥脚类与侏罗纪晚期的蜥脚类恐龙之间的过渡类型,有一个较大的头,牙齿呈勺状,脖子特别长,四肢粗壮。主要生活在内陆湖泊的边缘地带,可能过着群居生活,也以柔软的植物叶子为食。

建设气龙

建设气龙在大山铺的恐龙动物群中个体不少于6个,其中有两具较完整的标本被保存在埋藏厅内。骨架体长约为4米。

建设气龙是中侏罗纪形态特征显得原始的一类肉食性恐龙。它的头骨轻盈,牙齿侧扁,呈匕首状,前后缘上有小锯齿;前肢退化,常用粗壮的后肢行走,奔跑灵活。它是大山铺恐龙动物群中的霸主。大山铺的太白华阳龙标本有10余个,大部分被自贡恐龙博物馆收藏,已被整理和记述的约有7个。太白华阳龙也是中侏罗纪地层中发现的剑龙中最完整的骨架,体长约4.3米。

太白华阳龙

太白华阳龙的个体有小的和中等的。其头骨大而厚重,呈楔形。前上颚骨上有牙齿,牙齿小,呈锥状;明显的特征是背部有对称排列、形状多样的剑板(骨板);尾端有两对较大的骨质的尾刺,以灌木的嫩枝、嫩叶为食。

单嵴龙

单嵴龙是发现的侏罗纪中期保存得最好的一只肉食性恐龙。它来自新疆的准噶尔盆地中侏罗纪的五彩弯组。单嵴龙长6米,有一大而粗壮的头。

天池龙

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天池龙是典型的甲龙。它体长约3米,化石是1974年在新疆阜康县三工河地区发现的,其产地的地层层位为中侏罗纪头顿河组。化石包括破的头骨碎片、5个颈椎、6个背椎。一个完整的荐部(由7个椎体组成)、3个尾椎和许多膜质的甲骨、甲板以及一些四肢骨。天池龙的头骨较高,有小的膜质甲片复盖,上有纵向饰纹。远端的尾椎愈合形成小而扁的尾锤。股骨直,骨干上有饰纹。在肩部有一个由四对大的膜质的骨甲板愈合形成肩甲带,甲板厚,有发育的中嵴。身体上覆盖着许多大小相同、形状各异的甲片。它有一条骨骼愈合得很牢固的棒状的长尾巴,在尾巴的顶端有一粗糙的骨锤。它的外貌很像甲龙中原始的色拉都龙。

明星天池龙是目前甲龙亚目在亚洲的最早纪录。它的发现将甲龙的化石纪录推到中侏罗纪。

20、恐龙的全盛时期

侏罗纪的晚期——白垩纪早期,植物中有些蕨类已濒临绝种,但有些真蕨(如网脉蕨、格脉蕨等)仍然很多,苏铁类、银杏类和松柏类形成了沼泽森林,蜥龙类以及鸟龙类恐龙在晚侏罗纪和早白垩纪时达到了真正全盛的时期,它们一味发展,直到侏罗纪晚期,出现了几十吨重、30多米长的巨大的蜥脚类恐龙,成为动物王国中的“巨人”。

虚骨龙

侏罗纪晚期的小型兽脚类——虚骨龙,仍然是一些轻巧、机灵的小动物。它们大多是肉食或杂食,在肉食性恐龙中所处的生态位置,犹如今日的狐狸一样。这类恐龙在侏罗纪晚期时主要有嗜鸟龙、美颌龙等。

当敏捷的虚骨龙活跃在大地上时,巨大的肉食龙也同时诞生了。它们从晚三叠纪开始,到白垩纪时达到极盛。这些庞然大物的骨头又重又结实。它们不是快速的行走者,人们称这些巨大的肉食性恐龙是恐龙中的“恶霸”。

禽龙

是最早发现的恐龙之一。发现于欧洲、东亚、北非等地的下白垩纪地层中,体长一般为6-10米。禽龙的前肢也是5个指头,它的大拇指变大成为钉子一样的东西。这个钉子般的装备,肯定是防御敌人的,

懒龙

懒龙是最后出现的一批恐龙,是东亚特有的。我国发现的白垩纪早期阿拉善龙是最早的记录。懒龙长着草食动物的头骨和牙齿,却有一副肉食性恐龙的骨架和四肢。新的研究表明,懒龙应属于兽脚类,

21、恐龙的最后王朝

晚白垩纪是恐龙的最后王朝(距今8700万年一6500万),也是地球历史上的动荡年代。陆地的面积在扩大,到处都有低地的沼泽和湖泊,真正的有花植物开始繁荣,大地一年四季都飘散着芳香。这样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某些类型的恐龙的发展,霸王龙、鸭嘴龙、甲龙和角龙就是其中的几大类。也有一些类型的恐龙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如大型蜥脚类和剑龙等。

肉食性的恐龙

白垩纪晚期,肉食性的恐龙的体型变化空前的大。大型的肉食性恐龙有暴龙、霸王龙等。霸王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最早发现于北美,我国的山东、新疆、河南等地都发现过霸王龙的牙齿化石。霸王龙的拉丁文意思是“凶暴的蜥蜴”。它的身长可达17米,站起来有6米高,估计活着时至少有8吨或更重,霸王龙的头骨有1.2-1.5米长,下颚粗壮厚实,颚关节很靠后并且此嘴可以张得很大。头骨上的骨纹粗糙,上面有小的开孔。肌肉附着坚固,强有力的颚肌能撕碎巨大的鸭嘴龙以及甲龙等。颚骨上有短剑般的牙齿,每个牙齿有20厘米长,它的牙齿在一生中要换好几次,新的牙齿从旧牙的齿根里面长出来,新换牙齿的两边尖锐。因此,它的牙齿是参差不齐的。霸王龙颚骨和牙齿的结构特点,无疑是长期适应撕裂大片肉块的结果。奇怪的是,它脚掌很结实,上面有三个趾,趾端有爪,爪和牙都是搏斗的武器。

甲龙

晚白垩纪,鸟龙类中的甲龙异军突现。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防御装备达到顶点的要算甲龙了。它的头几乎被外面包裹的骨甲盖满。眼前孔没有了,上颞颥孔被封闭了,侧颞颥孔只剩下一个小裂隙,背上还有大大小小的骨甲。这些骨甲也可以叫甲板,是很重的。

甲龙除了有甲板和侧棘以外,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尾巴的末端粗大,形成锤子一样的东西。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甲龙的时代可能是侏罗纪早期。甲龙发现在亚洲、欧洲和澳大利亚,最近在南极也有发现。

结节龙的体长约为3.7米,样子像剑龙。背部拱起,四足行走,但后肢与前肢的长度基本上差别不多,有短而宽的脚。头比剑龙要大一些,嘴部短而圆,外部覆盖的骨片比较厚。

身体短而扁平,外覆的甲板都比较大,但也有一些小的甲板,而且身躯后部的甲板连成一个结实的甲胄,好像古代武士穿的胄衣。在我国发现的宁夏绘龙就属于结节龙类。

所有甲龙的嘴的前部都已没有牙齿,与龟鳖类一样,有一个角质的套。嘴后部牙齿也极小,呈小佛手状,在磨食时也不会起多大的作用。在白垩纪,甲龙占领了剑龙的生存空间,将剑龙排挤出局。

角龙

角龙是鸟龙类中最晚出现的一种,也是最后绝灭的一群。在白垩纪晚期,它们曾经“多子多孙”,繁殖成各种类型。

生活在同时代的美丽而硕大的另一种角龙是戟龙,这种动物看起来非常像独角龙,有一个大角长在头顶上。在大角的两旁,眼睛的后边,各有一个很小的角。但是,在它的颈盾上却长着和钉子一样大的棘,从边缘向外伸出,越在中间越大,两边较小,好像我国古代兵器中的戟,所以把它叫做戟龙。这种戟状物由颈部向背部伸出,不仅威武壮观,而且是战斗的锋利武器。

最后的角龙是最有名的三角龙和大的刺甲龙。这两种角龙都有两只长在眼睛之上的眉角,但鼻子上面的角却很小。这两种恐龙都有长长的骨化颈盾,刺甲龙的颈盾在角龙中是最长的,从吻的顶端到颈盾的尽头约有2.5米长,这样使刺甲龙仅头部就有2.5米,将近体长的一半,这在角龙中的确是别具一格。三角龙颈盾中的孔穴已经封闭,这也是很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