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魏晋原来是这样
9062700000036

第36章 淝水之战其实是场心理战

苻坚登基后一直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随着前秦的强大,统一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逐个削平群雄后,苻坚的敌人只剩下南方的东晋了。

382年,苻坚召见群臣,专门讨论南征东晋的问题。苻坚的态度很明确:“朕继承大位将近三十年了。四方大致平定,只有东南一角还在大秦治理之外。大秦有雄兵百万,朕准备御驾亲征。”话题一挑开,后秦朝野就炸开了锅。除了少数几个人附和外,多数大臣都反对伐晋。事情久议不决,耽搁下来了。怀有二心的前燕宗室幕容垂和羌族将军姚苌希望苻坚伐晋失败,以便自己有机可乘谋求复国,所以竭力怂恿苻坚南伐。他们请求苻坚“圣心独断”。苻坚真的甩开大臣,只留弟弟苻融商量要不要出兵。不想,苻融明确反对伐晋。他举出了伐晋的三难:一是天道不顺,东晋毕竟是天下正朔;二是东晋内部基本平稳,无隙可乘;三是后秦征战多年,士卒疲惫,百姓厌战。要命的是鲜卑、羌、羯等被征服的民族并未诚心臣服,可能会趁后秦大兵南征造反。然而,苻坚听不进去。苻融就搬出王猛来,劝谏道:“难道丞相王猛的临终遗言忘记了吗?”王猛临终告诫苻坚不要贪图东晋,可惜现在苻坚满脑子都是统一天下,把王猛的遗言放到了一边。爱妾张夫人、太子苻宏也劝苻坚不要伐晋,苻坚都听不进去。苻坚这么做也有他的道理:之前的历次征战他都没有输过,如今兵强马壮,明显强过东晋,为什么不能南征呢?

东晋太元八年(383年)七月,苻坚下诏大举攻晋。同时,他自信满满地在诏书中提前封赏东晋君臣,封孝武帝司马曜为尚书左仆射,封丞相谢安为吏部尚书,封荆州的桓冲为侍中。苻坚乐观地认为东晋君臣投降的日子“势还不远”,所以体贴地在长安开始为三人建造府邸了。为了组织大军,高门富豪子弟和精通武艺的青壮年都被授以羽林郎,一共得到了3万多名军官。这批军官指挥的是苻坚从北方逢十抽一强征来的平民。北方各郡县可遭了殃了,不仅被抽走了十分之一的劳力,公私马匹也全部充公,还要承担前线的粮秣供给。最后,苻坚一共组织了97万人的大军,狂傲地宣称只要大军将马鞭投江,就能阻断长江流水了。

这么庞大的军队,根本集结不起来。苻坚将他们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四川、荆州和淮南三个方向进攻。后秦的主力集中在淮南方向,由苻融率25万人为前锋,苻坚亲率大军断后。秦军进军像苻坚预料的一样顺利,如入无人之境一般渡过了淮河,顺利攻占了淮南重镇寿阳(今安徽寿县)。苻坚大喜,亲自来到前锋,和苻融会合。秦军前锋在寿阳打得轰轰烈烈的时候,秦军的大部队还在陆续从长安、洛阳等后方城池动身出发。

前秦百万大军攻过淮河,东晋危矣!建康全城震动,百姓惊恐不安。东晋王朝文恬武嬉,时间久了,早丧失了勇气。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谢安。孝武帝任命谢安为征讨大都督,全权负责抵抗救国。

谢安也不知道如何抵抗前秦大军,但他知道临危不惧、坦然应对的道理。平静应对总比惊慌失措要好。侄子谢玄已经被安排在前线统兵了,谢安再给谢玄加了“都督徐兖青三州、扬州之晋陵、幽州之燕国诸军事”,作为前锋抵挡敌人进攻的步伐。谢安又任命弟弟、征虏将军谢石,儿子、辅国将军谢琰等率领大军与他会合。晋军总兵力为8万人。除此之外,谢安没有进一步举动。

丞相如此作为,显然不能安抚建康的人心,除了个别人自欺欺人说谢丞相肯定胸有成竹,其他人都相信东晋王朝要完蛋了。荆州的桓冲实在看不下去,挑选了3000精锐派往京城,交给谢安调遣,以备安排朝廷逃跑。谢安谢绝了,说国家存亡不在于几千士兵,倒是荆州是上游重镇,更需要精兵加强防守。谢安还给桓冲传话说,一切他自有安排,桓冲好好守住长江中游就可以了。桓冲急得对幕僚叹道:“谢安一介文人宰相,没有大将之才,他尽派些没有经过风浪的年轻子弟抵御强敌。这下可好,我辈都将陷入敌手了!”就连被任命为前线主将的侄子谢玄,也心虚得很,跑回来问谢安怎么办。谢安一如既往的坦然,平静地说:“到时候会有旨意的。”谢玄不敢再问,托部下张玄来找谢安询问怎么办。谢安也不回答,带着张玄来到别墅。别墅里亲朋毕集,谢安拉着张玄下围棋,谢安的棋技比张玄要差,但当天张玄心里恐惧,竟然输给了谢安。

史载谢安在大战中只是“指授将帅,各当其任”而已。事实上,毫无军事经验的谢安这么做是正确的,总比既不懂也要瞎指挥强。这符合他“在官无当时誉,去后为人所思”的一贯执政思路。淝水之战前后,谢安频繁在公众面前出现,甚至连夜游玩,装出一切如常的样子。东晋的各个世族为了切身利益,暂时放弃了争斗,团结起来一直对外了。时间久了,东晋的人心竟然稳定了下来,官民都屏气凝神地关注着前线战事。

谢安的希望都寄托在前线的侄子谢玄身上了。谢安最看好这个侄子,将家族的兴盛传承都寄托在谢玄身上了。

谢玄小时候一副娇贵美男子的模样,喜欢衣着华丽,腰上别着别致的丝巾,手里拿着漂亮的紫罗香囊把玩。谢安很担心谢玄的成长,就把他叫到面前来说,伯伯和你打赌玩,好不好?谢玄欣然答应,没几下就中了谢安的套子,输了。谢安说,我要拿走你的紫罗香囊作为赌注。谢玄满不在乎地将香囊给了伯伯,谢安赢到香囊,看了一下就轻轻扔到火炉里烧掉了。小谢玄看到眼里,心里明白叔叔不赞成自己的纨绔作风,下决心痛改前非。有一次,谢安问子侄们将来要做什么样的人。其他人的回答大同小异,无非是说要学好,做有能力有道德有声望的人。只有谢玄仔细思考后回答说要像“芝兰玉树”一样自由茁壮地成长,庇护一家门庭!谢安很欣赏谢玄的回答,认为他有独立的思想和强烈的责任感。

谢玄进入仕途之时,东晋王朝面临前秦侵寇,朝廷寻求良将镇御北方。谢安就推举谢玄出任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去前线打仗。中书郎郗超平日里和谢玄的关系不好,听到任命后叹息说:“谢安举贤不避亲,看来是看好谢玄的能力。谢玄这次去必定不负推举,有一番作为。”其他人都不以为然,觉得富贵人家的英俊公子谢玄去前线,能镀镀金就不错了,不会有所作为。

谢安不顾非议,坚持重用侄子谢玄,谢玄也不负重托。江北的京口、广陵是北方南渡流民的集中地。这些流民在南方生活并不如意,对北方政权有着刻骨的仇恨,战斗力强。谢玄就挑选流民中的骁勇之士组建部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牢之等人勇敢又有胆略,纷纷投军。谢玄就以刘牢之为参军,训练了一支精锐部队。他率部队多次阻拦了前秦对彭城等地的骚扰,战无不捷,威震敌胆。东晋称京口、广陵等地为“北府”,所以谢玄的部队得名“北府兵”。这支部队逐渐成为了东晋王朝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刘牢之、刘裕等人在其中扛枪打仗,逐步崛起。尤其是刘裕,原本是一个在赌场输得一无所有的赌徒,走投无路当了兵,竟然靠着军功一步步掌握军队,最后推翻了东晋王朝建立了宋朝。谢玄可谓是刘裕的政治恩人。而北府兵随着形势发展逐渐摆脱谢家势力的影响,成为左右南朝政局的独立力量,呼风唤雨近百年,也完全超乎了谢安、谢玄等人的预料之外。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组建初期,北府兵还是服从朝廷的精兵。当时普遍认为南方军队柔弱,无法与北方少数民族铁骑对阵。后来南北大战,一代枭雄苻坚远远看到北府兵的阵势就对左右北方将领说:“谁说南方没有劲旅,我看对面就有一支强敌。”

接受抵抗前秦百万大军的重任后,谢玄明白王朝的命运和家族的命运都在此一搏,没有退路了。前秦军队正长驱直入,谢玄冷静抓住前秦军队盘子太大,全面出击,各自为战,缺乏统一步伐的弱点,集中北府兵精锐5000人交由将领刘牢之率领北上。目的是抓住秦军的弱点予以痛击,争取有所斩获。前秦梁成的部队前突到淮河南边、寿阳东边的洛涧,呈现孤军之势。刘牢之猛攻梁成的部队,梁成猝不及防,在交战中被杀。秦军步骑争相后撤,结果在淮河边争抢着渡河,乱成一团。刘牢之纵兵扫荡,生擒敌将多人,缴获大量军需物资。东晋开战大捷,谢石下令水陆并进,暂时遏止了秦军推进的势头。

前秦虽败,但依然掌握着战场优势。苻坚亲自来到寿阳,大军在淝水(淮河的一条支流,在今安徽寿县东南)北岸安营扎寨,对南岸的东晋部队虎视眈眈。这一天,苻坚站在寿阳城头,望见郊外的晋军“部陈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开始意识到南征的决策可能草率了一点,心中隐约泛起忧虑来。

苻坚想充分利用本军的优势,不战屈人之兵。他派随军的东晋降将朱序去游说谢玄,企图说动谢玄投降秦军。苻坚对朱序盲目信任,不想朱序一直身在曹营心在汉。他正想找个机会报效故国呢,见到谢玄非但没有劝降,反而把前秦军队的弱点和盘托出。前秦大军号称百万,但真正效忠苻坚的氐族部队比例很小,而且大部队还没有到达前线。针对前秦虽然兵强马壮,内部矛盾重重的情况,朱序建议谢石、谢玄等人:“等到百万秦军都到达前线,要想战胜他们就很困难了。等秦军尚未集结完毕,宜在速战。如果能够打败秦军的前锋,可能会撼动大举。”谢玄等人赞同朱序的判断,只要给予前秦军队一次重创,就可能激发矛盾引发内讧,打倒这只纸老虎。

于是,谢玄主动向前秦下战书,说:“你们远涉我国国境,却临水为阵,明摆着不想速战速决。现在,请你们稍微向后撤退,让我军将士有渡河周转回旋的地方。到时,我要和你们一见高下!”前秦将领认为不应该撤军让东晋军队渡河,我众彼寡,迟早会把谢玄等人拖死。苻坚则乐观地认为:“我们暂且退军,让敌人渡河。等他们还没列好阵势,我们的数十万铁骑就突然杀过去,把敌人逼进淝水里杀死,不是更好吗?”苻融附和哥哥的意见,赞同趁晋军渡河过半的时候进行突袭。

第二天,晋军如约开始渡河。苻融就组织部队后撤。前秦大军的人心本来就是散的,队伍很不好带。上头说是战术性撤退,下级却一下子相信前锋部队失败了。更有甚者,后面的部队见前面尘土飞扬,纷纷后撤,巴不得早点回家的降卒和壮丁们想当然地以为失败了,扭头就跑。回到秦军营中的朱序趁机大喊:“打败了,我们打败了!”军心瞬间涣散,各怀鬼胎的将领们纷纷拉起队伍逃跑。后方大军还在源源不断向前行军,前方大军突然向后涌,挤成一团,乱成一锅粥。苻坚、苻融等人根本制止不了。谢玄压根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好事,率精锐8000强渡淝水,也不列阵了,追着前秦败军的部队就猛杀猛砍。前秦百万大军奇迹般地一败涂地。

苻融被乱军杀死,苻坚中了流矢,仓皇北逃。他曾自负地相信能投鞭断江,现在前秦大军自相踩踏溺水而死的尸体真的堵塞了淝水,淝水因此断流多时。逃跑的路上,前秦大军丢盔弃甲,日夜逃命,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东晋追兵来了,结果沿途又饿死冻死了十分之七八的官兵。史称“淝水之战”。

此战,东晋取得了辉煌胜利,杀敌数十万人,缴获仪服、器械、军资、珍宝等堆积如山,其中包括苻坚的座车,另有牛马、驴骡、骆驼10万余头。谢玄战后乘胜开拓中原,基本收复了黄河南岸地区,带动四川、汉中等地投降东晋。刘牢之率领的北府军还一度逼近黄河以北的邺城。前线晋军快马向谢安报捷,谢安正在和客人下围棋,看完捷报平静放到床上,面不改色继续下棋,倒是客人问是怎么回事,谢安慢慢回答:“晚辈们在前方打败了贼军而已。”坚持下完棋,谢安回到内室,终于抑制不住狂喜的心情,过门槛的时候连鞋被碰坏了都没有发觉。这实在是一场赢得过于蹊跷、过于辉煌的胜利。司马曜因为任内的这一胜战而得名“武帝”。

在淝水大战中,8万晋军大败前秦百万大军,不仅使国家转危为安,而且促使前秦崩溃,北方大乱。局势朝着有利于南方的方向发展。东晋朝廷表彰功臣,封谢安为庐陵郡公,谢石为南康公,谢玄为康乐公,谢琰为望蔡公。陈郡谢家一门四公,从此尊贵无比,成为东晋顶尖的名门望族。

家族势力太昌盛了,迅速引起了皇室的猜忌。司马曜很担心谢安成为第二个桓温。皇弟司马道子开始揽权。谢安修身那么多年,很清楚盛极而衰、月盈则亏的道理,刚好东晋乘胜收复失地前方事务繁重,谢安就在385年主动要求离京出镇广陵,以督促前线为名行避祸之实。在广陵,谢安生病了,只好申请回京养病。朝廷高规格地派遣侍中慰劳。夏末,谢安在建康病逝,享年66岁,得以善终。死后极尽哀荣,朝廷追赐太傅,史称谢安“谢太傅”。千年之后,北宋宰相、大文豪王安石登会稽东山,还因为自己的名(安石)和谢安的字(安石)相同而沾沾自喜。

在前线主持战事的谢玄堪称南朝第一功臣。朝廷专门遣殿中将军慰劳谢玄,升他为前将军、假节,赐钱百万彩千匹。只可惜,长期的奔波行军和风餐露宿的作战极大损害了谢玄的身体。淝水大捷后,谢玄的身体每况愈下。朝廷调任他为左将军、会稽内史,让他去气候温良的绍兴地区养病。谢家从此丧失了北府军的控制权。第二年,谢玄病死在会稽,终年45岁。朝廷追封谢玄为车骑将军,谥号“献武”。

淝水之战后封公的谢琰是谢安的儿子。淝水大战让谢琰染上了骄傲狂妄的毛病。孙恩在浙东大起义,朝廷派遣徐州刺史谢琰前往镇压。史载谢琰到浙东后,无绥抚之能,又不整军备战。部将进谏说强贼就在海边,不能松懈,应该做好准备。谢琰不以为然,说苻坚百万大军都在淮南被我们谢家人给打败了,何况孙恩那样只会骚扰海边的流寇。400年,孙恩趁谢琰不作防备集中军队偷袭,谢琰兵败逃亡,被部下杀害。儿子谢肇和谢峻同时遇害。谢琰的小儿子谢混从小就有美誉,但走的是文学路线,善于写诗。谢混的诗歌清新浅显,不流俗,对东晋诗风的转移有一定影响。谢混历任中书令、中领军、尚书左仆射,多少延续了祖父的地位,不幸的是他卷入了东晋末年的政治旋涡。谢混与大将军刘毅关系密切,而刘毅偏偏在与权臣刘裕的党争中失败。东晋末期谢混被准备篡位的刘裕杀害。谢混的死与社会大环境变迁有关,留待后文细说。

朱序在淝水之战后返回东晋,被朝廷安置在中原前线,长期参与对胡族政权的作战,10年后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