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日涉编
9114400000006

第6章

范传正以李太白迁葬于谢家青山 【李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天宝初玄宗召见于金銮殿降辇步迎赐食御手调羹其恩遇前无比俦遂直翰林专掌密命公每见长江远山一泉一石无不自得晚岁渡牛渚矶至姑熟悦谢家青山有终焉之志盘桓利居竟卒于此公孙女二人一为陈云之室一为刘劝之室皆编户甿也唐范传正召至郡庭相见问其父则曰父伯禽以贞元八年不禄而卒有兄一人出游不知所在吾二人俪于农夫救死而巳久不闻于县官恐辱祖考言讫泪下传正亦泫然又言先祖志在青山遗言宅兆顷属多故殡于龙山传正于是卜新宅青山之阳以元和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迁葬遂公之志西去旧坟六里北倚谢公山即青山也传正告二女改适于士族皆曰夫妻之道命也在孤穷既失身于下俚仗威德乃求援于他门生纵偷安死何见大父于地下传正深嘉之李太白墓碑亦载蜀志】

张衡与妻卢氏飞升阳平山 【衡有女名玉兰十七岁感梦赤光自天而下光中金字篆文遂有孕人疑之玉兰谓侍婢曰吾死当割腹以明其心中有一物如莲花开中有金书玉简死旬日有异香后数日大风雷雨棺自开飞在巨木之上空棺而已今墓在温江县张衡字平子于汉灵帝光和二年正月二十三日飞升出集仙录】

二十四日

唐中宗即位于通天宫端扆殿 【嗣圣元年】

土蕃是日请五经玄宗赐以毛诗礼记左传文选于休烈上疏曰不可裴光庭曰西戎请诗书庶使潜陶声教上曰善乃与之 【开元十九年以上玉海】

唐高祖诏曰自今以后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及每月十斋日并断屠 【武德二年断屠之制始于高祖出会要亦出事物纪原】

王仲宣卒 【建安二十二年卒曹子建为之谏曰魏故侍中关内侯主君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云云出文选】

安定嵩真晡时死 【嵩真明筭术汉成帝时人自筭其年寿七十三绥和元年正月二十五日晡时死书于壁以记之至二十四日晡时死其妻曰见筭时多下一筭今果差一日西京杂记】

二十五日

宪宗元和十六年夜星尽见而雨 【考异】

司马乂武帝第八子以是日废 【又封长沙王身长七尺五寸开朗果断才力绝人虚心下士甚有名誉张方遣部将郅辅就金墉收乂至营炙而杀之三军垂涕将殡城东官属莫敢往故掾刘佑独送之步持丧车悲号初乂执权之始洛下谣曰草木萌芽杀长沙人以正月二十五日废后二日死于谣言史纂左编】

唐张允伸以风恙卒 【允伸字逢昌咸通九年加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兼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二年以风恙请就医药诏许之正月二十五日卒年八十八赠太尉谥忠烈允伸领镇二十三年克勤克俭边鄙无虞谈者美之旧唐书】

北斗出游 【道经】

二十六日

德宗贞元四年陈留雨木如大指长寸余有孔通中下而植于地凡十里许 【唐五行志】

唐敬宗即位 【长庆四年是时年十六出玉海】

东坡偶与数客过僧舍东南野人家杂花盛开扣门求观主人林氏媪出应白发青裙少寡独居三十年坡感叹之作诗以记 【长公外纪】

拜表归来抵寺居解鞍纵马罢传呼紫花金带尽脱去便是林间一野夫

草软波晴沙路微手携笻竹着深衣白鸥不信忘机久见我犹穿岸柳飞 【伊川正月二十六日独步至洛滨偶成二诗呈尧夫先生出击壤集】

四叶蓂留孟月春东君来现宰官身高年自许同龟鹤瑞世谁知有凤麟 【寿老人事文类聚】

缥带缃枝出绛房绿阴青子送春忙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佛桑落日孤烟知客恨短篱破屋为谁香主人白发青裙袂子美诗中黄四娘 【东坡见林氏媪作含笑佛桑皆花名】

二十七日

是日旦两月并见 【炀帝大业九年隋书】

后汉高祖崩 【葬睿陵在洛京都城县通考】

神宗即位 【英宗是月崩宋史礼志】

程正叔进讲 【元佑二年正月二十七日进讲资善吏报冯宗道云上前日微伤食物恐未能久坐令讲读少进说出明道集】

宋商瑶卒 【商瑶登宋仁宗景佑元年进士第为莱芜单父县尉临沂县令后以尚书屯田员外郎卒于至和二年正月二十七日张耒作志铭铭曰天下平治士无功名才否一区之死无声或宏其声而中乃枵窾实靡订孰昧孰昭有淄商侯甚蓄不施时叶其直则已光辉彼下人逢位下固宜啬不使年造物则奚出宋文鉴】

叶法善有云鹤翔集五色云覆其居 【吐蕃以宝函进唐玄宗曰请陛下自开勿令他人知此机密上问叶法善宝函可开否法善以为凶计请上勿开令蕃使自开上从之蕃使果中函弩而死因授法善银青光禄大夫法善请松阳宅为观赐号淳和御制碑额以荣乡里正月二十七日有云鹤数百行翔集瑞云五色覆其居仙传拾遗】

释道安见有异僧从窗出入 【安姓魏氏常山人形甚陋早失覆荫外兄孔氏抚之七岁读书再览能诵十二出家启师所求经典旦诵暮还一一尽识一字不差寓襄阳宣法寺注经乃誓曰若所注不甚远理愿见瑞相是夕梦一道人头白眉长语安曰君所注经殊合理道人宾头卢也后至秦建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有异僧形亦陋甚来寺寄宿讲堂直殿者夜见异僧从窗而出入安起礼之安云自惟罪深可度脱否异僧云可度至某月某日方可度耳至期安无疾而卒如其言高僧传】

北斗下降 【道经】

二十八日

惟戊午王次于河朔群后以师毕会王乃徇师而誓 【以武城考之戊午一月二十八日也书】

唐玄宗以是日筑神都罗城号曰金城 【天宝二年玉海】

景龙四年上幸浐水宗楚客应制诗御辇出明光乘流泛羽觞郑愔诗素浐接宸居青门盛祓除摘兰喧凤野浮藻溢龙渠 【文馆记】

宋真宗御制五言诗赐王旦等属和 【祥符三年玉海】

范仲淹以是日知邠州兼陕西四路沿边安抚使 【官制】

王结字仪伯卒 【结易州定兴人元顺宗至元二年正月二十八日卒年六十有二结生而聪颖读书数行俱下终身不忘尝从太史董朴受经深于性命道德之蕴故措之事见之文章皆有所本王仁见之曰公辅器也结立言制行皆法古入故张珪曰王结非圣贤之书不读非仁义之言不谈识者以为名言出元史王结传】

雅俗以是日祠保寿侯及唐杜丞相于崇真堂故宋景文诗曰雅俗传祠日年华重宴辰云云 【瀛奎律髓】

初春只欠两辰全天降蓬莱第一仙 【事文类聚】

一冬无雪润田畴渴井泉源冻不流昨夜忽飞三尺雪今年须兆十分秋占时父老应先喜忍冻饥民莫漫愁晴色巳回春气候晚风摇绿看来牟 【尤延之正月二十八日夜大雪作】

二十九日

宋真宗诏升应天府为南京 【祥符七年玉海】

韩愈是日复上韩光范书 【书曰愈闻周公之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一沐三握其发云云】

池阳风俗以是日为穷九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 【天中记】

节近中和隔两辰相门今复庆生申 【事文类聚】

三十日

提月 【公羊传曰提月六鹢退飞遇宋都提月者何仅逮是月晦日也何休注曰提月边也鲁人语也在是月之几尽出初学记】

沈丘县民骆新田闻震顿之陨石入地七尺许 【真宗天禧三年宋史五行志】

武王伐商是日发镐京始东行 【通考】

晋康帝是日成恭杜皇后周忌有司奏至尊期年应改服诏曰君亲名教之重权制出于近代耳于是素服如旧非汉魏之典 【建元元年礼志】

任文武百僚择胜地追赏为乐 【贞元元年敕时以正月晦为令节故敕贞元五年移令节于二月一日亦敕文武追赏两日俱载前出南部新书后出合璧事类】

东坡元丰二年游桓山 【游桓山有记记有春服既成从二三子游于泗之上登桓山入石室云云桓山宋司马桓魋之墓也故记中有歌曰桓山之上维石嵯峨兮司马之恶与石不磨兮桓山之下维水弥弥兮司马之藏与水皆逝兮】

元日至是日人并为酺食度水士女悉湔裳十水湄以为度危今人以其日临河解除妇人或湔裙 【玉烛宝典】

主人使奴结柳作车縳草为舡载糗与粮一二揖穷鬼而送之 【文公云】

高阳氏之子死巷世作糜粥破衣祝于巷曰除贫盖高阳氏之子好衣敝食糜时号贫子故姚合是日有送穷诗诗曰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又曰送穷穷不去相泥欲何为今日官家宅淹留又几时又曰古人皆恨别此别恨销魂只是空相送年年不出门 【事出四时宝鉴诗出文苑英华】

轻灰飞上管落蓂飘下蔕迟迟春色华晼晼年光丽 【卢元明是日泛舟应诏】

晦口新晴春色娇万家攀折渡长桥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东风换柳条 【韩滉呈诸判官】

殿前来日中和节连夜琼林散舞衣传报所司分蜡烛监开金锁放人归 【王建作】

风暖柴荆处处开雪干沙净水洄洄意行却得前年路看尽梅花看竹来 【王荆公是日与仲元自淮上复至齐安】

晦魄移中律凝暄起丽城罩云朝盖日穿露晓珠呈笑树花分色啼枝鸟合声披襟勤眺望极目畅春晴 【唐太宗】

月晦逢休澣年光逐宴移早莺留客醉春日为人迟蓂草全无叶梅花遍压枝政闲风景好莫比岘山时 【刘长卿是日陪辛大夫宴南亭】

褭褭春枝弱关关新鸟呼棹唱忽逶迤菱歌时顾慕睿赏芳月色宴言忘日暮游豫慰人心照临康国步 【魏收是日泛舟应诏】

朝光入瓮牖尸寝惊弊裘起行视天宇春气渐和柔兴来不暇懒今晨梳我头出门无所待徒步觉自由杖藜复恣意免值公与侯晚定崔李交会心真罕俦每过得酒倾二宅可淹留喜结仁里欢况因令节求李生园欲荒旧竹破修修引客看扫除随时成献酬崔侯初筵色巳为空樽愁未知天下士至性有此不草萌既青出蜂声亦暖游思见农器陈何当甲兵休上古葛天民不贻黄屋忧至今阮籍等熟醉为身谋威凤高其翔长鲸吞九州岛岛地轴为之翻百川皆乱流当歌欲一放泪下恐莫收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沈浮 【杜子美是日寻崔戢李封作诗中令节二字唐贞元前以正月晦日为令节详乐游园题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