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身边的共产党人(第四辑)
9179500000010

第10章 环卫战线的“时传祥”

——记会理县城市管理局垃圾中转站调度室主任李惠平

“大家累了一年,也该歇歇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累点无所谓。”李惠平如是说。春节期间别人穿戴一新,带着孩子走街串户拜年时,他却还在与垃圾打交道,就连大年三十那天都是吃团年饭时才回家。一年又一年,在环卫工人这个岗位上,他用勤劳的双手书写着自己的无悔春秋,谱写着环卫工人的平凡之歌。

“找个工作不容易,我要好好干”

作为土生土长的会理人,1983年初中毕业后,17岁的李惠平参了军。入伍3年后,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部队教导团教练班长,多次受到连、营领导的表扬和部队嘉奖,并光荣入了党。部队是个大熔炉,不仅把他从一个青年变成了一个合格的军人,更深深地锤炼了他的党性。1986年退伍后,怀揣梦想的李惠平分配到会理县汽车运输公司。在这里,他收获了爱情和家庭。随着体制改革,夫妻双方于2000年前后分别下岗,都成了下岗工人。乐观的李惠平没有消沉,没有怨天尤人,凭着自己的勤劳,夫妻双方拖着年幼的孩子,自谋职业,做起小生意,开了一家小吃店。2010年,他参加城建局环卫所的环卫清运工招聘,当参聘的人员得知垃圾清运整天要与垃圾打交道,无双休、无节假日,需要随时加班后,不少人临阵退缩了。但李惠平凭着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过硬的技术,通过试车、考察,从参考的10名驾驶员中脱颖而出,成为环卫所的一名垃圾清运工。

初到环卫所,李惠平负责几个学校的垃圾清运工作。城区的几所学校地理位置分散,人口集中,垃圾清运量大。2013年中秋节,刚开学又过节,城区几所学校的垃圾池都堆满了,急需在周六、周日两天转运完。由于当时条件限制,所有垃圾全靠人工铲上车后压紧、清运。李惠平带领3个人,清运垃圾10余车,双手磨起了水泡,汗水湿透了衣衫。渴了,忍着,饿了,抽空吃盒盒饭,奋战10余个小时至晚上11点多,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第二天,天不亮,他又开始出车了……

靠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李惠平顺利通过了考察期,成了环卫所一名正式垃圾清运员。时隔多年后,在谈及往事时,李惠平仍然对生活充满了感恩。他说:“虽然夫妻双方都下岗了,但我们现在又都找到了工作,儿子已大学毕业,踏上工作岗位,成为民主巷社区的一名网格管理员,生活中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对于我现在的工作,我很珍惜,我一定要好好干,干出点名堂!”

“我是环卫工人,我更是一名共产党员”

环卫工作苦、脏、累,特别是清运垃圾,由于机械设备差,大量的垃圾靠人工装卸,驾驶员既要开车又要当装卸工,每天的工作很辛苦、很累。“当看到环卫车开过,有的人远远避开,有的人捂着鼻子,闪至一旁。但我不能,我得整天和垃圾打交道,穿着也不是很整洁,久而久之一些人难免用歧视、不理解的眼光看我们……”李惠平如是说。

“我是一名环卫工人,我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在谈及自己的党员身份时,李惠平充满了自豪感,“刚到环卫所时,居民不是很配合,垃圾不定点投放,到处乱扔,有的人还带着歧视的眼光,恶语相向。我们就耐心细致地说服,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2011年时,原红旗区工委的垃圾池修得很小,在此居住的居民又来自不同的地方,管理较为混乱,过不了三五天,垃圾就漫出来,堵塞在门口。一天下午,李惠平带领几个工人去清运垃圾,由于道路狭窄,垃圾清运车不好停放,快装满的时候,里面的一位居民要出来,李惠平走上前去,请求对方稍等几分钟,但对方竟然恶语相向“你一个开垃圾车的,喊你让开就让开……”听到这样的话语,他的心里很不好受,但想到自己是一个党员,他还是耐着性子,加以解释……

2013年的夏天,李惠平负责清运县人民医院的垃圾池。当时的县人民医院垃圾池比路面整整矮半米,人要先跳进垃圾坑里,把垃圾铲到地面再装到垃圾车里,垃圾池上面搭建了一个雨棚,但太短,一下雨雨水就流进垃圾池里。加之垃圾都是一些医疗处理物,腐烂发臭,垃圾中蛆虫到处乱爬、苍蝇嗡嗡乱飞,蚊虫直往身上、脸上叮,装卸垃圾难度很大。每次清运,李惠平都率先跳进坑里,他和工人穿着雨鞋,站在污水没及小腿的垃圾坑中靠人工一铲一铲清理,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污水浸进了雨鞋,衬衫上被蚊虫叮起密密麻麻的黑点,脸上奇痒难耐。古城脚下的“李惠平”们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枯燥而烦琐的工作,也正因为他们的付出,历史文化名城才得以熠熠生辉。

“要做一名优秀的员工,更要做一名优秀的班长”

2010年,初到环卫所时,整个环卫所只有两辆垃圾清运车,垃圾经常清运不完造成积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李惠平经常是早上班、晚下班,一上班就是10多个小时。每当遇到阴雨天或节假日,垃圾量成倍增加,装、运、卸难度加大,上十五六个小时的班成了常事。单位规定每天运四趟,他主动增加到六趟、八趟,甚至十趟,却从来没叫过苦、喊过累。

2013年10月的一天傍晚,外出的一辆垃圾清运车迟迟不归队,经电话询问值班室,得知该垃圾车陷进了垃圾堆里。他放心不下,骑着自行车沿途寻找,历时半小时找到垃圾场,只见整个垃圾车陷进了垃圾场,四周的垃圾把车都围了起来,无法启动。他二话没说,拿起铁锹爬到垃圾场内清理垃圾,带领同事一直干到晚上12点过才将车子弄出来。回到家一看,全身沾满了垃圾腐烂物,臭气熏天。

正是凭着自己身先士卒、不怕吃苦的这种精神,李惠平成了环卫战线的业务能手,靠着自己过硬的业务素质赢得了大家的认可。由于工作出色,到城管局不到两年,李惠平就被推选担任了垃圾中转站调度室主任。刚走上管理岗位,面对垃圾中转站大小10多辆车,每天担负着县城近百吨垃圾的清运任务,他深感责任重大。面对中转站垃圾清运效率不高的问题,他探索出了“分片包干,点站结合,跟踪督查,考核挂钩”的管理办法,提高了清运效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工作中,我们是同事,我严格要求他们;在生活上,我们更像兄弟、一家人,我爱我的同事们,他们也很喜欢我。”李惠平常常自豪地说。2013年5月,中转站职工陈朝安在请假返乡途中突发疾病,住进了医院,李惠平得知后,立即组织大家捐款,20元、50元、100元、200元……大家收入虽然不高,20多人捐了2000多元。这样互相关心的例子还有很多,站里无论是哪个职工家里发生了事情,李惠平总是第一个赶到。在他的带领下,垃圾中转站成了一个团结的团队、充满战斗力的团队。

“年三十,大家歇着,我坚持一下”

环卫是个特殊的行业,全年365天无节假日,就是大年三十也不例外。每到年关,家人团聚之时,也是垃圾中转站最繁忙的时刻。每到过年时,他总是加班加点,工作在一线,坚持到最后。他常说:“大家累了一年,也该歇歇了,我是班长,我留下,作为一名党员我累点无所谓。”

2011年的年三十,流动人口较多,垃圾清运的任务也较重。全站5辆车,只有4个驾驶员,中转垃圾80余个来回,从早上天刚蒙蒙亮,就开始运转,稍微停顿一下,中转三轮车就排起长队。虽然离家只有几步路,但连回家吃饭的时间都没有,饿了,就买个面包,渴了,就喝瓶矿泉水。一直忙到晚上12点多。从车上下来,李惠平才感觉两腿打战,运了多少车,连自己也记不清了。夜幕下,灯火通明,万家团圆,忙碌了一天的李惠平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踏上回家的归途。到垃圾中转站工作的几年里,每年年三十,李惠平都是在清运车上过的。“我自己倒没有什么,只是愧对了妻子和家人!”说到动情处,李惠平也不禁两眼泪花。

辛勤的工作得到了组织的肯定,李惠平多次受到各级各部门的表彰。2011年被评为古城办先进管理人员,2012年被评为四川省环卫行业先进个人,2014年被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扫大街也要扫出个名堂”,李惠平是平凡的,他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但他也是不平凡的,他用默默无闻的奉献奏响了一曲普通劳动者的不平凡之歌!

良好的心态,坚韧的毅力,成就你的人生。

——卢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