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会理县文化馆馆长、党支部书记陈德平
2011年11月2日,对会理县来说是个重大的日子。在历时四年的申报后,会理县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百一十八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既是先辈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也是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成果,更是千千万万受会理文化熏陶,为丰富会理文化、增添古城文化内涵的文化人辛勤耕耘的结果。县文化馆馆长陈德平就是受会理文化熏陶、感染,最终又为传承、繁荣、发展会理文化做出积极贡献的会理人。
德艺双馨得民心
都说文化人才会聚的地方不好管理,况且文化馆有那么多国家级、省级书画家、音乐家、舞蹈家等,但陈德平这个馆长一干就是18年,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走进文化馆办公室,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类奖牌和各式锦旗。是什么让陈德平这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带领出了这样优秀的团队,别人说这就是他的魅力,用馆里上上下下人的话来说,就是他能“服众”。
陈德平自身的能力是得到大家认可的。他的父亲是川剧团成员,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有文艺天赋,打击乐、长号、竹笛、唢呐、萨克斯等乐器他都有接触,1979年被招入川剧团后,他虚心向老艺人请教,肯钻好学,很快就在团里充当主要角色。1997年12月调入文化馆当馆长后,他广泛涉猎舞蹈、声乐、书法、美术等。馆里老艺术家余尚义说:“他并不是样样精通,但他都懂,不会开‘黄腔’,能说在点子上,大家都服他。”
陈德平是高风亮节的。馆里有评先选优的机会,他都让出来给一线职工。他现有的一个荣誉仅仅就是2013年被县政协评为“优秀政协委员”。职称评定也是一样,直到现在他还是中级职称,而这个职称也是在2002年的时候,州文化局领导发现他竟然还是“助理馆员”的低职称后才特意为他安排的。馆里职工参与了创作,他积极为大家争取创作经费,自己分毫不取……
陈德平是“老痛风”,2005年他准备带队参加在雅安举办的“四川省第一届旅游发展大会”,痛风又犯了。在会理,馆里的同志把他背上了车,为了能更好地带队,在西昌住宿的时候,陈德平一天吃下了秋水仙碱12片,比平时的剂量大了一倍,半夜他开始上吐下泻。第二天早上,同事们在卫生间找到了他。医生说他没有出现生命危险已经是万幸了,因为秋水仙碱对胃粘膜的损伤破坏非常严重,服多了会中毒。带队的县领导多次劝他回家休息,但是他还是坚持带队参加完全部演出。
身先士卒做表率
“抓创作,出精品”,这是陈德平的治馆思路。为了搞好创作,陈德平带上编创人员,深入边远山区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搜集素材,多次到大凉山的腹心地带——美姑、昭觉、布拖等县边远偏僻乡村采风。山高路远,一路颠簸,开车的、坐车的心里都紧张,有时车到不了的地方还要徒步翻山越岭几公里。吃饭饱一顿,饿一顿,有时连填饱肚子都成问题,经常都是饿着肚子忙完事情,回到县城已是晚上十一二点。
会理成功举办两次国际石榴节,开幕式的大型表演,县文化馆都积极参与,具体组织、策划。每一次表演,都有1000多名演员,在历时两个多月的排练中,陈德平既要做好组织、策划工作,又要做好后勤保障,还要关注演员的情绪变化,做好思想工作,忙得不亦乐乎。用他自己的话说,太忙了,太累了,总觉得饥肠辘辘,吃的时候就敞开吃,累够了倒头就能呼呼大睡。每次连续两个月在烈日下暴晒、穿梭,他也黑了很多。
会理县“三下乡”活动自1996年持续至今,节目类表演以县文化馆为主,陈德平的足迹遍及会理的每个乡镇。每一年开展活动,他都是馆里最忙的一个,不谈平时排练的艰辛,光说下乡就够他累的了。陈德平既要当“馆长”,又要当驾驶员;既要当搬运工又要当演员。有一次,到龙泉乡返回的途中,正好山上的积雪融化了,坡急路滑,又冷又饿,同事们在下面推,他在上面开,车子不断左右摇摆,一不小心就有摔下山沟的危险。后来,大家都不叫他馆长了,都称他“队长”。什么队长?戏称他为毛驴队队长。搬运工也不好当,有时一天两场演出,就要布两次场,音响、灯光等设备就要装卸四次。每个音箱100来斤重,他二话不说,扛起就走。完了,还得登台表演,有时还要为大家义务书写几十副春联……
一片丹心艳阳天
除了要搞好精品创作,搞好各类大型文化活动外,陈德平还担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推动民间文化的繁荣发展等方面的重任。
彝族大号唢呐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理的一张文化名片,已进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可是,最初它的挖掘和发展并不顺利,只有十来个人,调式也很混乱,没有统一的服装。为了发展好这一民俗文化品牌,陈德平和当时的县文广局副局长普俊一同深入通安、黎溪、鹿厂等地的很多村寨去寻觅表演者。这些表演者很多都生活在边远的村庄,他们常常开车到乡镇后还要步行五六个小时。小黑箐乡白沙村是参与表演人数最多的村之一,陈德平每年最少要到那里50多次,别人都戏称他为“村长”,因为他对那里的情况熟悉得和村长差不多了。关河镇黑依村也是参与人数比较多的地方,陈德平在这里也下了不少功夫。后来熟悉了,村民们即使挽着裤腿下田栽秧,表演任务来了,只要陈德平招呼一声,就可以立即进城参与训练。
经过陈德平的精心组织、培训、辅导,会理彝族大号唢呐队现已有了100多人,并获得了多项荣誉。比如,2005年荣获民族民间“传承金奖”;2008年11月,“长号唢呐”、“彝族蹢脚舞”通过国家文化部评审,关河镇、小黑箐乡荣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09年参加第二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巡游表演获得了“太阳神鸟”银奖;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表演一周,受到国内外嘉宾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为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丰富古城的文化活动,陈德平大力扶持和资助了九九民乐队、总工会管乐队等十几个社团,不仅免费为他们提供训练场地、服装、音响、灯光,还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辅导,各个社团也因此得到了发展壮大。2011年以来,会理县每年春节都要组织“走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理”系列节目,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你方唱罢我登场,活动异彩纷呈,真正实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断彰显出历史名城的文化风韵。
滴滴真情促发展
文化馆职工年龄差距大,小的十八九岁,大的五十多岁,以年轻人居多,思想异常活跃。馆内以搞创作为主,时间安排随意性大。为了树立文化馆对内对外的良好形象,陈德平坚持以目标管人,以制度束人,更以情育人。全面实行岗位责任制,将全年工作任务层层分解给每名工作人员,并把个人的工作情况与奖惩挂钩;制定了《考勤制度》《值班制度》《请销假制度》等,各项工作有规可依。然而,制度是冰冷的,从文化馆具体工作而言,很多演出都是在别人休息的时候进行。为了体现以人为本,职工家里有什么困难,他都热情周到地为大家出主意、想办法。
在职工的业务和专业技能上,他积极主动为大家提供条件。刘洪以前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书法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其艺术成就在古城颇有名气。谈起自己的成长,刘洪很感慨,他说自己今天的成就离不开馆长的帮助。不仅仅是对刘洪这样的人才,对其他人员,陈德平同样给予极大的关心和帮助。一方面,馆里购进了大量乐器,要求所有年轻人至少要学会一门乐器,并安排专业老师辅导;另一方面,他要求大家学会编舞、编导,并决定选拔其中的优秀者到北京舞蹈学院进修学习编导,确保人才不断代。
艺术是没有年龄界限的。为了发挥老一代艺术家的特长,陈德平不仅在生活上照顾他们,而且在艺术之路上给予鼓励、提供机会。陈德平上任的时候,馆里老职工住宿困难,他往返成都、西昌20余次,向省州文化部门争取资金30余万元,加上职工集资,修建了10套职工住房;同时,还为馆内老职工的7套住房补建了卫生间,加盖了防水层。老川剧团职工遗属刘从香老人80多岁了,家里生活困难,陈德平经常给予她资助,在她生病的时候,主动到医院看望,让她好好养病……余尚义、曾亚雄等都是馆里的老艺术家,陈德平很是尊重他们,让他们不断发挥光和热。每次大型活动,余尚义都要承担写主持词、作词、谱曲的重任;曾亚雄擅长美术,美术馆新建后,陈德平为曾亚雄专门组织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油画展。就这样,不仅让老艺术家发挥了特长,也让他们的艺术之路更加辉煌,重要的是增添了古城的文化气息,丰富了古城的文化底蕴。
前行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陈德平虽然在县文化馆馆长的位子上待了18年,但他仍然活力无限。现在,他又在谋划着第五次代表凉山州参加四川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艺术节活动,谋划着与县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共同开办舞蹈类培训班,招募业余演员……
这就是陈德平,这就是文化名城里乐于进取、勇于创新的“孺子牛”。
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姚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