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21世纪政治经济学
9180700000023

第23章 国际间的一致意见和分歧(1)

我们是不是应该忘记全球化,将所有的精力集中到实现区域经济和政治一体化上来呢?五亿或十亿的人口,全球半数制造商和消费者,足够形成规模经济,但是又不至于难以管理,这样不是更好吗?与全部包含在内的全球化相比,一系列的区域一体化集团不是更能形成竞争吗?区域一体化和全球化道路的相互协调,是未来面临的第三大问题,其中主要是威胁还是机遇呢?

绝对是机遇。这个机遇不仅能加强和促进区域性的发展合作,还能改善全球范围内体制和政治的协调性。我们可以展开想象,如果世界被划分成十几个相互关联的集团组织,而不是现在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会是什么样子。如果你想象出这种场景,就可以进一步勾勒出未来的世界,各个集团组织之间不是敌对的竞争关系,而是公平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的整合,一个新的全球性体系就此形成。

十几个区域一体化集团组织和平共处,共同建立了一个三级的协调决策机制,三个级别分别是:国内、区域和全球。首先,国家级别的经济体先做出决定。国家的法规和政策应该是最多的,但是为了配合后两个级别的机制,法规政策相对数量会下降,慢慢地绝对数量也会下降。

接下来,由区域一体化集团做出决定。各个国家的解决方案会反馈到这里,激发一体化集团的决策灵感,另一方面,集团还会强制推动各个国家展开行动。前几年欧盟意欲建立银行联盟,这个过程正好就是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一个实例。区域一体化程度越高,这个级别的规则就会越多。

再来,就是通过各个一体化集团之间的协商,形成全球高度的解决方案了。这个步骤刚刚开始,因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盟目前还在非常低的发展水平。目前唯一成熟、理性的一体化集团只有欧盟一个,欧盟的发展远远领先于其他所有类似的组织。伙伴关系是协商的前提,也就是说,各组织间的内部关系必须要加强,在与其他组织进行协商时,该组织能充分代表多数成员的意见。到目前为止,各方主要还是在相互磋商,真正进入严肃谈判阶段或落实了的共同决议还不多。以协调全球战略和政策为目标的多方谈判,目前就面临这样的问题。欧盟和东盟定期举行的峰会可以提高协商的进度,但是离召集所有一体化集团召开真正的全球峰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假设现有的区域一体化集团在体制上和政治上都和欧盟一样成熟。当然,我们还要假设欧盟日后的发展一切顺利,变得越来越强大。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十几个一体化集团可以共同协商关于制度执行、规范和标准的制定等重大问题。一旦区域集团做出官方决定,就要从“最底层”,也就是国家层面,开始生效,欧盟的很多议题都是这样进行的。再反过来看,更高一级的区域组织创建的机制以及采纳的解决方案,也就因此覆盖了全球。

比如说,对金融交易征收全球税的问题时常被拿出来讨论。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目前的组织结构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取了这种干预手段,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可以去想象,但是在我们有生之年不会真的发生。将来,要通过带有配套协调制度和政策的全球机制,得出解决方案,首先要在各个一体化集团中达成相关协议,然后提交全球决议,也就是要“根据决议形成决议”。“国家对国家”一一进行协商的话,很难得出结果,只会带来长时间甚至无休止的争辩,200多个国家参与的联合国或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议程就是这种机制,因此我们应该改为“一体化集团对一体化集团”的机制。这种程序应该会更高效,原因如下:

首先,很多不是很重要的问题应该先在一体化集团成员之间达成内部共识,不要让地区事务影响世界。作为主管经济的波兰副总理,我不仅要这么说,还要实际操作,在“自上而下”的压力之下积极解决困难。很多复杂的问题都已经(或正在)在区域和国家层面得到了解决,出于政治原因,联合国、经合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会议,在召开之前就要做出相关决定。

其次,从全球的角度出发,各个国家的调控机制将会日益弱化,这就要求各个一体化集团要拥有更智慧的决策机制。有时要通过投票遵循多数票的意见,有时需要成员国拥护某项决议,有时如果一个国家行使否决权,计划就不能实施。欧盟的相关经验非常值得学习。但是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国际组织中现有的决策机制,都不适用于全球一体化大集团。全球性的机制需要数代人的努力才能建立健全。

第三,寻找折中的解决方案能更快地达成一致,集团内部和集团之间也会展开类似的讨论。从西雅图到坎昆再到日内瓦的自由贸易峰会,出席会议的除了做好精心准备的各国代表,还有一些国家集团代表,这些集团不一定是达成公约的一体化集团,有可能只是利益共同体,在协调中准备共同进退。从京都到里约热内卢,再到波兹南、哥本哈根,环保和气候变化会议中,就出现了这样的国家利益共同体。即便我们没得到内部消息,在联合国或者布雷顿森林体系年度峰会召开之前,很多区域集团也已经达成了合议。

第四,一些国家因为共同的目标,组成非一体化的官方集团,这样做更容易使他们的提议获得通过。很多时候,组织在一起的国家,彼此之间的地理和文化差距都非常遥远,但是彼此之间利益相关,比如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小型岛屿国家,都面临着全球变暖带来的威胁,很有可能被淹没。由于全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的水平面都升高了,因此相关国家形成了联动机制。这一次,社会、经济体和国家为正当理由,通过适当的机制,团结在一起。团结的人越多越好,最重要的是,团结的人越多,效率越高。

由于上述原因还有其他原因,与“国家对国家”的机制相比,“集团对集团”的决策机制,所需的成本更低,时间更短。问题是,新的机制转变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确切的支出和效果我们都不得而知。我们知道的是,总的收益一定比转变的成本要大,只是我们对收益在各个地区、国家、专业团体、社会阶层、经济实体之间的分配方式知之甚少。对这些问题进行彻底的研究,是未来要完成的诸多政治经济任务之一。

在世界经济协调机制转换的过程中,从州与州之间到地区与地区之间,和经济活动相关的很多领域,都出现了大量机会。其中就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的定义和实施,还有对资本流动实施监管,当然也包括协调劳动移民政策的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包含在内。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例子。

这样的未来是可能实现的,也是我们希望实现的,但是并非一定会实现。除此之外,欧盟的制度危机也让我们期待的未来在很长时间内都不可能实现。但是,欧盟会渡过难关,还会取得比以前更大的成功。欧盟在2012年这个艰难的时刻获得的诺贝尔和平奖,就是在表达大家对欧盟的信心。世界其他地区也将逐渐并持续推行优秀、成熟的解决方案。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将来发生的范围会越来越广。

不太发达的一体化集团要借鉴经过验证的模式,因此提出了“华沙倡议”。那时(2011年下半年)波兰正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波兰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受益匪浅。该草案旨在为一体化集团提供广泛的技术援助,解决自主经济体的发展问题。这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倡议。

区域一体化进程和全球化进程一样,都是不可逆转的。有些区域一体化集团可能会在此时或将来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它们一定能经受住考验。将来,已经出现的一体化进程会继续推进,在此基础上还会进行一些新的尝试。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大家会越来越认可世界是由十几个一体化集团组成的概念,200多个国家的分割方式和领土概念会越来越淡化。各个一体化集团会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各自的发展水平也会各不相同,覆盖的范围会发生变化,内部的相互关系也不会保持不变,社会的积累也各有所长。

如果我们的推断出现错误,只可能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以现在的角度看未来的问题,因为世界是会发展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做出假设,现在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种可能性是非常高的。不是所有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都会长时间存在,但是很多组织会一直发展到22世纪。各组织的发展动力会有所不同,所以在此之后的五年、十五年、五十年,各个经济组织占世界经济总产出的份额也会不同。当然,东南亚国家联盟对世界产值的贡献将会增加,因为东盟成员国都是特别有活力的经济体,而欧盟的相对地位会逐渐削弱,因为欧盟的增速会放缓,但是欧盟的扩张不会停止。

如今的经济地理地图看起来是什么样子?这个不断变换的世界都有哪些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列出14个区域一体化集团。各个集团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影响都不相同,人口潜力各异,现代文明中的文化界限分明,但是各个集团都很重要,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未来的走向。

如果根据各自在世界产出中所占份额的比例进行排名,排在第一名的是北美贸易区,占世界生产总值的23.3%,排在最后一名的是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仅占世界生产总值的0.14%。

如果根据人口比例进行排序,排在第一名的是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3.4%,最后一名的还是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仅占世界人口总数的0.2%。既然是经济地图,我们主要会从经济角度考虑,按照各自的产值勾勒地图的轮廓。

据悉,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产值约为85万亿美元(和之前一样,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占世界总产值的23.3%,也就是近四分之一。这个自由组织将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联合起来,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6%。把两个百分比放在一起,我们会发现,虽然墨西哥的产出水平仍不是很高,但美国足够强大,北美自由贸易区创造出的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比例,是该地区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的近四倍。尽管墨西哥在未来二三十年内的经济活力会高于平均水平,但是由于美国和加拿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将会呈现长期下降趋势,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份额未来会持续下降。

北美集团会在十年内被欧盟超越。欧盟包括28个成员国,分别是: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和英国。随着时间的推移,欧盟成员国数量会越来越多,巴尔干半岛诸国都会陆续加入欧盟。土耳其(有8千万人口,还在持续上涨)和乌克兰(有4.5千万人口,呈下降趋势)都存在加入欧盟的可能性,如果这两个国家加入欧盟,欧盟整体的经济、政治、人口、文化形势,都会发生巨大改变。以目前的形式来看,这两个国家不太可能马上加入欧盟,但是在未来的三四十年内,并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如果两国明确表示接受欧盟的所有条件,愿意加入,形势可能随时发生变化。目前,欧盟产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9.9%,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7.2%。但是未来,欧盟的产值会持续增长,超过北美自由贸易区。至于人口,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增速肯定更快,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的移民会持续增长。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排名第三,这个联盟在很多领域都只能用混杂来形容,该联盟一共包括八个南亚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马尔代夫、不丹和阿富汗。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人口总数占全世界人口的23.4%,但是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全世界约1/4的人口创造的收入只占全球总收入的7%左右。因此,可以说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情况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区的情况完全相反。但是,考虑到区域巨头印度的地位,印度经济增长速度是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多,因此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产值在全球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会逐渐增加。在接下来的很多年内,印度的增长速度仍会高于平均水平。

南方共同市场也是一个大型一体化组织,覆盖范围从火地岛到加勒比海,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5.7%,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6.1%左右。正式成员国包括:阿根廷、巴西、巴拉圭、乌拉圭和委内瑞拉。智利和玻利维亚为南方共同市场联系国,秘鲁、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未来也有兴趣加入。将来,南方共同市场产值占全球总产值的比例会不断增加。这个地区的制度日益成熟,该组织一方面巧妙地利用全球化的优势,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在不断完善宏观经济政策,让市场和政府理性结合。巴西用十年的时间证明了南方共同市场的进步,之所以要格外强调巴西,因为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巴西曾经是国家资本主义的失败案例。巴西用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即便如此,巴西乃至南方共同市场仍然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