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不自救,谁也无法拯救我们。在我们尝试自救的过程中,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可以起到助推作用。这是未来面临的第九大问题。有句老话说:需求是发明之母。不管已经出现了多少发明和革新,我们都不应该被科技决定未来的观点愚弄。我们可以期待科学和技术进步给人类带来很多方便,但是也不要将所有希望寄托在科技进步的身上。科技进步也要讲究适度。
有些人可能会被幻想冲昏头脑,以为将来的交通不会像现在一样拥堵,幻想着我们未来可以在家里或公园开心地工作,不用再去只有钢筋水泥的办公室。可惜,这种设想并不现实,顶多算是幻想、错觉,我们之所以对将来抱有这样的期待,主要因为回顾电脑刚出现时的情形,再看看现在的,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办公的时候可以完全不用纸,而且我们对这种办公形式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据专家估计,2020年纸张的消耗量应该会降低至2000年的50%。如果这是因为传统印制的优秀读物,开始大规模地转化成电子书,应该是令人高兴的事,可惜的是,事实并非如此。在很多国家中,包括“新兴市场”国家,读者的数量没有增加,反而是官僚主义风气在不断蔓延。如果这些社会能够进一步解放,也许会发生不一样的变化。
我们确实处在一个科技发展里程碑的节点上,我们可以通过移动电话直接听到对方的声音,还能看到电话另一方的景象,不仅能带上护目镜保护眼睛,还可以直接把隐形眼镜放在眼球上改善视力。开会的时候不用所有人都聚集在一个地点,只要在虚拟会议室点击一个人的头像,他就能加入讨论,如果事情进展不顺利,我们也可以发动誓师大会(我们可以在虚拟界面摇动横幅,掷下铮铮誓言,只是没有番茄或莫洛托夫鸡尾酒可以享用)。尽管如此,我觉得大学礼堂的讲座或机会还是应该保留,示威游行之类的活动就算了。星期三下午2点,我参加了一个关于未来世界的有趣演讲,我和同学们进行了互动。
将所有的集会都搬到网络上,从技术上来讲是可行的,虽然有可能变得很流行,但并非普遍适用。就像视频电话和会面一样,虽然都能及时回复对方的话,但是从心理和其他方面来讲,与直接会面还是有所差别的。人们需要彼此联络交流,但是电话会议或视频讲座无法满足人们的这一自然需求,人们需要在现实中聚在一起切实地感受彼此,而不是在虚拟世界中面对面。人们需要面对面的交流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且说长道短似乎也是人类的天性,这些都是面对面的交流无法被远程交流取代的原因。
科技进步和科技的应用引发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整个世界。我自己亲眼见证了中部欧洲这十来年发生的变化,但是中部非洲的学生们却对此一无所知。不只我们这代人会感受到这种差距,也许下一代的世界依然如此。人类在19世纪就发明了电力,但是至今全世界还有很大范围没有使用电力。计算机已经发展了半个多世纪,但是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它的方便之处。1879年,英国纽卡斯尔的街道上亮起了第一盏路灯,但是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直到2012年才出现第一盏路灯,内战使得这个国家的道路一直处在黑暗当中。虽然近年来科技的扩张速度很快,未来可能会更快,但是改变需要时间,即便是科技进步也是如此。
我们在进行概括或总结的时候,不要把话说得太过,很多研究未来的学者都会犯这个错误。他们常犯的错误是会采用美国中心论或欧洲中心论作为预设立场,想当然地把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套用到其他地区,他们之所以会这么做,主要是因为没有认识到世界的复杂现实。但是,加利福尼亚州可能发生的情况,到萨赫勒地区(非洲南部和中部地区,横跨多个国家)就变成了不可能,巴伐利亚的成功案例放到安第斯地区注定会失败,在堪萨斯州能实现的目标放到瓦济里斯坦可能过很多年都实现不了。认识到这些,我们就可以看清一些所谓大师的口号是多么的荒诞,他们说,所有的一切在任何区域都能实现,最近居然还有人情绪亢奋地引用这些无稽之谈。“征服世界”就是一句无稽之谈,这些话让人难以接受,是没有经过全面思考的荒谬想法。所有的一切不仅现在不能在所有区域都实现,将来也是一样,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到那时候还是不可能实现。
科技中蕴含的物理能力无法完全统治未来世界,最重要的还是人类的价值观和管理技巧。科技进步能帮助人们解决很多问题,但是科技也不是万能的。而且,将来科技进步还会引发很多问题,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已经有目共睹,更严重的是致命武器也是科技的产物。我还可以列举很多相关例子,但是没有必要,只要大家认识到科技进步的两面性就可以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科技进步对未来造成的影响可能比现在还要严重。
我们应该对遗传学和生物技术寄予众望,这才是明智的。这些领域取得进展能给人类带来新的机遇,但是同样不要忽略可能带来的威胁。在权威周刊上看到耸人惊闻的标题,说人类已经制造出了人工生命体时,有人会站出来提醒我们警惕克隆技术,有些人认为这是对上帝的亵渎,他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开始反思这些技术会对未来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很难想象人类在“创造”了生命之后,还会有哪些更不可思议的突破。这类的突破会产生什么样的实际后果,暂时还难以估计。但是,生物学和医学方面的进步,已经对自然创造的生物产生了巨大影响,基因工程的表现尤为突出。人类可以通过基因修改技术对抗很多可怕的疾病,比如癌症、阿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症。还能用于对抗疟疾,只要我们能改变携带疟疾病毒的文字的遗传基因,就能消灭疟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技术能治愈的疾病将会越来越多。
但是,医疗技术的进步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和伦理问题。其实,这些技术是需要花费大笔资金才能享受的,大部分人根本无力承担这些费用。几十年前,健康保健领域就能提供复杂的治疗和延长生命的服务。可悲的是,因为费用太过高昂,大多数人根本负担不起,无论将来会实施什么样的健康保险制度,在很大程度来讲这些特种服务都会是商业性的。由此,这些领域又带来了新的社会不平等,冲突还会继续。这种不平等和冲突并不是对将来的设想,而是已经发生的事实。
在未来的几十年,我们应该期待基因工程等有意义的研究能取得丰硕成果,不应该一心向往着新型电子产品。之前的五六十年,人类在电脑和互联网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未来的一两代人在这些领域不会再产生质的飞跃。与此同时,我们却可以对遗传学和生物技术以及这些技术造成的深远影响抱有无限期待。这些领域的发展不仅会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还会引发文化和社会的变革。这个时候我们还是不能忽视政治问题。我们举个已经发生的例子加以说明,尽管我们无法否认转基因食品能养活90亿人口,但是转基因种植生产的食品是否应该合法化的问题,已经引发了持续的争论。
暂时放下政治问题,我们来谈一谈革命。虽然可能再次发生社会革命,但是这里要说的革命指的并不是社会革命,而是正在进行的工业革命。我们的人生中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在前两次的基础上彻底改变了地球的面貌。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以18世纪英国的纺织行业向机械化转变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开始出现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作业,主要以19世纪、20世纪的美国为代表。工业革命会带来各个领域的革新,电力、内燃机、化学工业等领域都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很多具有重要意义的设备也都是这个时期发明的,比如电话、电报、收音机、留声机、照相机。
目前,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有些人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几十年后,发展速度才逐步提升。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更加多样,这一时期能媲美火车和汽车的发明是电脑。这次革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知识经济的延伸和无法停止的科技进步,永远都不会停止。很难想象知识和科技进步会走向尽头。在遥远的未来,随着人类的认识和取得的成就不断积累,会出现重要的发明和观念,日益累计的成果发生质的改变,我们就会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接下来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是什么,是火车、汽车、飞机、计算机还是互联网?没人知道。可再生能源很有可能是下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可能会出现一种成本低廉无污染的自动充电电池。生物技术、遗传学和医学等领域可能会有新的发现,这些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实践,可以改善人类的卫生条件,延长人类寿命。
我们现在正在感受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变化,社会变革目前正处于大爆炸时期。这次变革有什么不同的特点?我们可以列举出很多,但是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智能软件
(2) 大规模自动化
(3) 材料工程
(4) 3D打印技术
(5) 在线服务
计算机软件和其他电子设备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引发了社会关系的变革。这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由于软件种类繁多,表面上开所有的雇员掌握的技能都差不多。无论是天体物理学家的实验室,还是正在破译古老符号的历史学家的办公室,或是法律顾问、建筑师、理财师、报社编辑的办公室,甚至是医生的工作间,每个人都对着电脑,只是电脑上安装的软件不同罢了(微软的Windows和Facebook,大家都用)。大家掌握的知识都很丰富,只是侧重点各有不同。
有些领域在变化的过程中会相互重叠、渗透,产品和服务还会出现变革,彻底颠覆经济结构和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不只是经济领域,我们的社会和文化也在不断变化中。所谓的智能软件越来越普及,不仅可以实现人机“对话”,机器与机器之间也可以。机器之间互相“对话”,交换信息,不用人为介入,机器就可以决定接下来该如何操作。别忘了,天上已经有无人驾驶的飞机在翱翔了。
未来学家会让自己的思维完全松绑,随意展开想象。但是即便不依靠他们的想象,根据事实和现实的发展趋势,我们也可以谨慎地对未来做出部分预测,但是要注意只是部分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很多发明和成就可能引发的后果我们都还没意识到。比如说汽车,没有司机也可以自动驾驶,有了司机他就可能会违规,更糟糕的话,可能会引发交通事故。有了视频通话设备,只要对方接起电话,你们在交谈中就能看到对方脸上的笑容。别忘了,之前的电话之所以会“丁零丁零”地响,因为电话刚被发明的时候,里面确实有个铃铛。
我们不能低估自动驾驶汽车大规模上路后,对经济和文化产生的影响。如果如今司机驾驶的形式被完全取代,一定会引发真正的革命。有人已经描绘了可能出现的景象。最引人关注的就是,车与车之间的距离会缩短,从而彻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如果不是这样,则有可能变成更严重的噩梦,想象一下,以前只是高峰时段会用堵,但是现在可能随时随地都会,因为汽车只要判断不会冲撞到其他车辆就会见缝插针地挤进来。大城市的高峰时段都会出现拥堵,但是我们还是能往前走。自动驾驶的汽车在罗马老城区的街道泊车时,比经验丰富的意大利人还要熟练,在巴黎城区比巴黎人还会找停车位,这样一来,很多地方的车辆会一辆挨着一辆,我们周围的车可能比现在还多。如果一辆车能自己送孩子去学校,还能自己开回车库会怎么样呢?这是好事还是坏事?由于车与车之间的擦撞减少,保险理赔的数量也会因此降低,保险公司会因此没生意可做吗?保险公司的生存状况会越发艰难,软件公司的市场反而会迅速繁荣。也许这种变革最终会走向另一个方向,大家都不再用私家车,转向公共交通,貌似前景不错,但是真相还是会让人气馁,很多机场不就提供了这种公共交通服务吗?确实有部分相似,但是大家去机场主要还是开私家车。其实这些改变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遥远。本世纪四十年代,可能会普及无人驾驶技术。这几年内,无人驾驶的汽车会出现在日本和美国部分高速公路的专用车道。
在目前的工业革命中,汽车的无人驾驶技术是上面提到的五个领域蓬勃发展的产物,除此之外还有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这项变革中占据的位置非常重要。眼光放得开阔点,我们会发现,信息技术是贯穿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可以说无处在。近年来,除了信息技术业,没有任何行业的就业率在增长。将来,这个行业会继续发展壮大,只是就业率的增速会下降,因为这个行业的市场会渐渐饱和。但是人们对智能软件的需求还会增加,因为智能软件能帮助人们解决与制造和销售技术以及管理相关的很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