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一代奸商无良主母
920700000104

第104章 少奶奶(2)

大太太咬牙,死老太婆,果然又耍手段。

这时,罗嬷嬷上前笑道:“老太太时辰不早了,该传饭了。”

“嗯,传饭吧!”老太太垂下眼皮道。

晚饭传了来,里面有好几样菜都是于雅愫爱吃的,菱叶见了,很感动,很开心,这大少奶奶为人和善,姑娘是有福的,能有个这么好的大嫂。于雅愫被人照顾惯了,并没觉得怎么样,面色如常吃她的饭。

安静的吃完晚饭,一家又重新坐下喝茶。

“孙媳啊!”老太太喊道。

两个孙媳,叫的是谁呀?

程心妍没敢应,而于雅愫又不知神游到何处去了。

老太太见没人应,这才想起现在有两孙媳了,重新喊道:“妍丫头。”

“是,奶奶。”程心妍起身应道。

“牧白出去多久了?”

“牧……”程心妍差点叫出原牧白的名字,还好收嘴及时,立即改口,“目前算来相公出去已经有一个半月了。”

老太太眼中闪过一抹笑意,这丫头改口到改的快,抿了抿唇,道:“嗯,目前算来,再过一个月他就该到家了。这孩子出去这么久,一封信也不写回来。”

“想必一切顺利,相公也就没写信了,等回来了再慢慢跟奶奶也是一样的。”程心妍笑道。

老太太笑着点了点头,“明天你和你表嫂表妹去店里,坐马车去,别坐轿子了,轿子颠的厉害,别颠着你家表嫂。”

“奶奶请放心,孙媳会照顾好表嫂的。”程心妍答道。

又闲聊了几句,就各自散了。

小厮抬着原致亭和大太太走在前面,程心妍和于雅愫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

“大嫂,你喜欢哪位诗人的诗?”于雅愫开口问道。

程心妍想了一下,道:“我喜欢李白的。”

“你喜欢他的哪首诗?”于雅愫继续问道。

“《将进酒》。”程心妍笑道。

“为什么?”于雅愫追问道。

程心妍沉吟片刻,道:“意气凌云,‘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于雅愫笑,“大嫂好洒脱。我比较喜欢温庭筠的,‘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程心妍笑了笑,这些诗词方面的事,她懂的不多,没有接话。只听到于雅愫又道:“前朝诗人众多,各具特色,李青莲飘逸、杜工部沉郁、韦苏州淡雅、温八叉绮靡……”

程心妍听了头痛,见原致亭和大太太已进了东篱居,忙道:“弟妹,我院子里还有些事,先行一步,你慢些走。”

说罢也不等于雅愫回答,程心妍就带着元春燕草快步离去。于雅愫也不在意,继续评价前朝的各位诗人的特点,沉浸其中,自得其乐。

原牧青半夜,带着一身酒味回来,于雅愫早已上床歇着。原牧青想她怀着身孕,就体贴一回,没去吵醒她,到春枝房里,让春枝伺候他睡下了。这可把于家那些陪房给气坏了,可又不能说什么,毕竟姑娘有了身孕,不好伺候姑爷。

第二天,天气不怎么好,阴沉沉的,阵阵北风带来了秋季凉意。程心妍换上了秋装,粉红底子绣白梅提花缎面交领长袄,大红交领中衣,下穿粉蓝长裙。挽着单螺髻,简简单单的插着一枝赤金镶翠挑簪,簪头雕成一只手的模样,手腕处有一白玉环镯,五指握着翡翠雕成的如意,如意头勾回,套着翡翠活环,环下挂着珍珠六粒和一个蓝晶水滴坠。

程心妍在怡红院门口遇上了原牧青和于雅愫,于雅愫一身大红绣金牡丹花的衣裙,挽着牡丹髻,上面的首饰也很别致,八朵金攒花两个一组戴在发髻上,髻的正中,是一朵用数层金片叠在一起做成的牡丹花,牡丹的下方还坠着金珠流苏,流苏下有金镶红宝石坠,垂在她眉间,随着她的走动,微微地晃动。

三人同行,去给老太太请安。

程心妍一进门,大太太就看到她头上的那枝挑簪,她认的那挑簪,那是老太太特意去开封请人打制出来的首饰。那看似简单的挑簪,其实并不简单,所挂的珍珠颗颗圆润光泽,大小均匀,最重要的是一枝簪上集齐了金、玉、珠、翠、晶六种不同的材质,十分的珍贵。再看看于雅愫头上的首饰,不过是普通的赤金,恨得咬牙,想不到老太太居然把这么贵重的挑簪送给了程心妍,死老太婆,把好东西全留给程心妍和原牧白,太过份了,目光一转,道:“大少奶奶这枝簪好别致呀!”

“谢谢二娘夸奖。”程心妍笑了笑道。

于雅愫看了程心妍头上挑簪一眼,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又继续低着头,不知道又神游何处去了。

大太太见状,还想再说几句,谁知原致亭开口道:“娘,时辰不早了,牧青他们一会还要出门。”

老太太点了点头,“传饭吧!”

用过早饭,老太太和大太太都没有说什么话,到是原致亭多嘱咐了几句,要他们路上小心,车别跑的太快,要是赶不回来就明天再回来之类的话。

原牧青一一应下,带着于雅愫出门,往于家去了。

程心妍、董筱瑶和李洁三人随后出门,坐马车往金器铺去。金器铺的生意因为首饰的式样出新,非常的好,早早的就有五六个客人在挑首饰。

董筱瑶细细地挑选了一番,选中一枝翡翠蝴蝶花盆簪。李洁选了一对金镯,镯上有三片金叶,中间嵌着珍珠,镯可开阖,用金链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