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菁的表白,像天使般纯洁善良。底确,“生命永存”这个魔咒让她心性突变。哪怕喝胡辣汤这种生活小事,她也会看到人性的不足与可爱,也会渴望对完美人性的期盼。江薇觉得先前对她的担心是多余的。命运多舛带给她机遇。她闯过了心智迷茫这一关,认知在升华,在与虚幻的命运搏斗之间,获得了新生。而自己还没有她这样的悟性。“生命再生”带给自己所谓的优越感和使命感,还仅仅是一种不明确的感觉。只有她才懂得这种优越感和使命感是什么。江薇感叹不如肖菁。
此时肖菁嘟嘟的小嘴微微翘着,黑黑的大眼睛调皮地望着江薇,说,刚才那个笑话一点也不好笑,是吧?薇姐笑得不开心呀。
江薇说,我也没把它当笑话听啊。
肖菁说,还是没让薇姐开心嘛。
江薇做着手势说,小菁,你过来。
肖菁迟疑一下,顺从地坐到江薇面前。
江薇知道肖菁的小脑瓜里还在打南山石的主意。复活实验,势在必行;在肖菁看来,别无他法。也许肖菁是对的。尽管如此,江薇还是要等一等。复活实验是最后的手段;当然,时机判定和如何进行,这是自己的事情。目前她们只是走在岔路口上,并非走投无路。江薇今天来看肖菁,就是要把这个想法告诉她。
“小菁,我给你做一个发型吧。”江薇提议说。
肖菁说,好哇。可是,为什么呢?她觉得好奇。
“不为什么。”江薇端详着肖菁说,“头发的样式代表其人心声,不单纯是自己喜欢。譬如我就读懂了你的心。”肖菁的马尾发型是那种简洁清爽的,长发汇拢到脑后扎在一起。
“那么神?我的‘心’在说什么?”肖菁朗声笑问。
“‘心’在说,这个圆脸大眼女孩美丽活泼可爱,但她很不快乐。”
肖菁默认。
“‘心’还说,她不快乐,薇姐也不开心。薇姐要看到一位快乐的天使。她愿意快乐起来吗?”
“‘心’说,她愿意快乐起来。”肖菁笑答。
“那她的心事呢?心事很‘龌龊’呀。她有心事哪能快乐呢。她的小脑瓜里想着薇姐的‘宝贝’呢!”
肖菁笑得流出眼泪。她忙说,不敢。打死肖菁也不敢呀。
说话之间头发做完了。江薇示意去看一看。
肖菁站起身,看着镜子。镜子里面出现了另一个肖菁。依然是马尾发式。黑黑的长发分成左右两束,靠耳处彩色发绳扎成两个马辫。垂下的发绳连同发丝编成麻花辫。编至发尾处,抽紧发绳再扎住发尾。整条发辫轻盈地翻卷翘起,像是活泼悦动的两只黑松鼠。肖菁歪了下头,甩动长发原地转了两圈,接着张开双臂搂住江薇的脖子。
“满意吗?”
江薇没听到回答,却觉得脸上落下几滴热泪。
肖菁在抽泣。江薇用手指轻轻抹去泪水,无限深情地望着她。
“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肖菁离开江薇,叹了口气说。“太幸福了。妈妈就给我梳过这样的头。我脑袋小,妈妈按照卡通画片给我梳了个大脑袋。”
“你现在长大了。但还是一个活泼俏皮的女孩子。”江薇问,“妈妈在哪里?妈妈爸爸都好吗?”
肖菁摇摇头。说,爸妈都去世了,就在她大学毕业的前一天。爸妈去阿拉斯加讲学,返程途中为保护采集生物信息数据的装置,发生了意外。
“他们是生物学家?”
肖菁点点头,说,是。他们在大西洋深处。我一直不信他们离开了我。我甚至梦到他们来看我,妈妈很漂亮,爸爸那样慈祥……
江薇擦了下自己的眼睛,说,“对不起。又让你难过了。”
“不。我不难过。正是这种生死离别的记忆给了我灵感。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忍受这种痛苦?我完全可以想到——他们正在做DNA突变的研究,死亡不是悲剧也不是喜剧,他们只是换个环境在大洋深处继续做喜欢的事。我为他们高兴。”肖菁迎着江薇的目光,说,“薇姐,你说我能见到他们吗?我好想他们。薇姐,你再抱紧我……”
江薇把肖菁紧紧抱在怀里,热泪早已流下脸颊。她已经无话可说。对于认知已经升华并且已经破解了生命之迷的肖菁来说,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
但江薇还是想告诉肖菁,尽管她们已经破解了生命之迷,专家学者并未认同,她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她们需要帮助。此时,她想到了红杏。结识红杏是从网上那个帖子开始的。“如果生命可以永存,人的欲望和人性就会改变,那么,你首先应该想到什么?”帖子在网上引发了关于认知力量的热烈讨论。讨论认知力量不是她的初衷。她是被裹挟进来的。她被迫提出了网友戏称的“薇四条”。“薇四条”被专家学者点到“死穴”,她无法说清楚肖菁怎么会活在复制的世界里。专家学者不许江薇退出讨论,一定要她回答那个被复制的世界到底在哪里。关键时刻,红杏替他解了围。而红杏解围的利器就是必须承认认知偏差。红杏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专家学者也会有认知偏差嘛!只有承认这个偏差,讨论才是公平的。何止于此,专家学者之所以沉默,是红杏设计了更大的“图谋”。“只要生命是有限的,人的欲望就摆脱不了丑陋的一面”,这本来是江薇没有色彩的发声,但却被红杏投入了认知力量的大讨论。意识形态的色彩,专家学者是敬畏的,沉默或者暂时沉默就是最好选择。红杏的绝顶聪明还体现在实质性破解了“薇四条”的那个“死穴”。红杏说“用科学的手段可以证明肖菁是否说了假话”,而科学的手段就是“精神检查”。红杏的预言正在实现。红杏的存在引起了江薇浓厚的兴趣。她需要得到红杏的帮助,至少现在需要见到这个人。
“小菁,你还记得网上那个叫红杏的人吗?”
“记得呀。红杏是个很特别的人。”肖菁说。她离开江薇,退后两步。“为什么提起这个人?”
“你说她是个很特别的人吗?”江薇又问。
“是啊。这个人不仅有着很高的智商,而且有巨大的能量和气场,网络人气非常高。这个人把我叫做‘复制人’,把自己叫做‘现代人’,真有创意。网民并不反对这样叫法。但我讨厌。我怎么就成了‘复制人’了呢?我和别人没什么两样啊。”
江薇笑了笑说,“小菁,你再按我的思路想想。我们已经破解了生命之迷,现在只是想证明给人家看。可这个人并不关心这一点,相反,却把人们关注焦点引向认知力量讨论。”
“是这样。这个人说过,‘即便《南山石解开生命之谜》有失真之嫌,这篇文章的意义也像旭日阳光’。”肖菁想到了这句话。
“‘旭日阳光’是什么?是催生活力与美好事物的正能量。她在告诉人们生命永存的象征意义远远高于实际意义。当我们奋力与专家学者辩论的时候,她用‘认知偏差’和‘认知力量’扭转了辩论方向。生命永存的象征意义是一种需要,是一种理想,是每一个人必须思考的行动方向。她的话实在令人惊叹。”江薇深入剖析。
“底确是这样。想到这一层,我反而觉得‘证明自己’没那么重要了。所有人都更关心个人的行为,唯恐被指责为‘无知’或‘认知低下’。认知偏差和认知水准真让人那么在乎吗?”肖菁突然感到心在紧缩。
“一点不错。意识形态的色彩是永恒的主题,无人能回避。这是红杏教给我们的。她知道我们闯入意识形态‘禁区’的后果。如果我们不能说服专家学者,我们就必须吞下这个苦果。”江薇画龙点睛。
肖菁满脸错愕。
“小菁,你知道吗,红杏早就料到会对你进行精神检查。这仅仅是开始。不管你是否健康,人们依然会继续关注你。诚实的医生一定会得出你没有精神疾病的检查结论。有了这个结论就能证明你没说谎吗?红杏在告诉我们,他们是有现代认知观的现代人;他们从小就知道人终究会死去,更不会死而复生、生命永存。所以,他们一定要固守这个传统观念。而我们又必须说服专家学者。怎么办?我们孤注一掷去做复活实验吗?可以想象,他们依然会找到各种理由否定我们。红杏看透了我们同专家学者的辩论不会有结果,所以才‘避实就虚’把人们注意力引人更为敏感的‘认知力量’大讨论。小菁,红杏为什么敢于批评现代人固守传统观念的局限性,号召现代人解除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倡建立全新的强大的认知力量?”江薇指出重点。
“为什么?”肖菁问。
“还不清楚。不过,专家学者之所以沉默,正是来自于红杏的警告。他们是现代人,跟复制前的我们一样,私心杂念蛮多,世俗偏见蛮多,疑虑恐惧蛮多,何况红杏的警告明显带有意识形态色彩。按着这个思路想下去,小菁,你会得出什么结论?”江薇希望听到肖菁的想法。
“用认知力量改变现代人的观念,借以增加对复制人的认同感。红杏是在帮助我们。可是又对我们缺乏了解,对我们的经历不理解,所以不能旗帜鲜明承认我们。我们是复制人,对他们来说,就像外星人,……薇姐,不知不觉我已经认同‘复制人’了。”肖菁苦笑一下,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需要红杏,需要找到她,需要和她交流,需要她继续帮助我们。我们虽然是复制人,但我们生活在现代人之中,我们需要和谐相处。我们和现代人的认知不可避免发生冲突。获取认知的途径很多,我们总会找到办法来证明自己的发现。现代人和我们复制人都需要得到认知生命现象的真正的科学。”
肖菁说:“那我们先给红杏发个帖子吧。”
“也许我们还得思考‘1+1’这个问题。”江薇像是在忧虑什么。“其实,小孩子都知道1+1=2。为什么还有人认为我们在证明这件事情呢?”
“薇姐是说,人死不能复生,就像1+1=2一样,是不用证明的?这跟说陈景润耗费一生精力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一样,——没人要证明1+1=2。这样提问是多余的。”肖菁说。
“但我相信,这样的故事正在重演。”江薇说。
“人,动物,生物,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的物种,都要经历生和死,生命最终还是要消亡。人类还在遵从所谓的自然法则,任凭生命被各种学说、宗教图解和染指。生命一定是生与死的交替吗?这个命题真的无解吗?这个命题是伪命题吗?”肖菁说出了很久以来埋在心底里的思考。
“解除人类对生命的疑惑,是你——,不,是我们,是我们最真诚、最美好的愿望!1+1一定等于2,或者人死了就是不能复生,这是公理——在逻辑中被广泛运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在人类理性中经过了长期实践考验的无需证明的最基本的命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正在挑战公理,我们触及了人类精神世界的禁区。这必定是一场认知上的博弈。”江薇越发显得忧心忡忡。
“可我们并没存心挑战公理呀!我们跟陈景润做的是同样意义的事情啊!谁让我们遇上了‘死而复生’的事情呢!薇姐,难道您真的很在意红杏,很在意她的那些话?”肖菁虽然认为红杏是个很特别的人,但对红杏说的那些话却很不以为然。死而复生就是死而复生,跟意识形态扯不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