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
939600000029

第29章 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的联动机制 (10)

国家减灾中心、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当时就表示接受IBM这套"Sahana"减灾系统设备及其相关开发和服务的捐助。自2008年5月20日IBM和成都市救灾应急指挥中心达成"Sahana"赈灾管理系统建设意向后,来自IBM国际和国内的研发人员、技术专家、咨询顾问所组成的萨哈娜项目组立即投入试点工作。2008年5月23日,IBM"Sahana"项目组与成都市公安局、民政局、信息产业局等相关部门进行合作,确定了灾民人口管理的具体需求。2008年5月25日晚上,"Sahana"赈灾管理系统的灾民人口登记模块的定制修改和开发工作已基本完成并通过测试,具备了上线条件。2008年5月28日下午,IBM大中华区习伟煜和成都市市长葛红林一起正式宣布,围绕"Sahana"赈灾管理系统正式在成都全面部署。

4.1.2.2积极自主开展科技赈灾

中国科学院充分发挥知识和技术积累的优势,为安置和救助受灾群众提供了科技服务。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不断深入,灾后卫生防疫和受灾群众心理问题日益严峻。中国科学院迅速组织专家就灾后公共卫生防疫和心理干预工作提出咨询建议,先后提出了关于震灾核心区域公共卫生环境评估、传染病防控、地气毒害及猝死病预防、心理干预和无名地震遇难者遗体处理等建议,若干建议迅速被国家和四川省有关部门采纳。同时,中国科学院还选派防疫专家、心理学专家和研究生,赴灾区参与卫生防疫和心理疏导、干预、救助等工作。他们不仅在灾区一线参加救助工作,而且还积极发挥知识优势培训相关人员,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成都山地所迅速组织专家编印了《山地灾害应急手册》和《预防山地灾害知识》等科普资料,帮助灾区群众科学救灾。此外,武汉病毒所还紧急向灾区调运自主研发生产的高效灭蚊、灭鼠药物,可供家庭、村庄、乡镇等使用的洁净水处理设备,以及污水处理设备和环保厕所等,帮助灾区群众防病防疫,解决生活困难问题。

作为全国科技工作者的民间团体,中国科协在汶川特大地震后积极号召科技人员投身救灾行动。2008年5月13日上午,中国科协党组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科协系统抗震救灾工作,党组书记邓楠主持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关于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的精神,听取了机关各部门已开展和下一步拟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的汇报,部署了科协系统抗震救灾工作。

会议认为,抗震救灾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协系统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部署,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会议要求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要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和科技抗灾救灾减灾的优势,采取捐款、捐物、献血等多种方式支援灾区,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地科协要启动应急科普机制,编印抗震救灾科普手册和科普挂图进行科普宣传;各有关学会要积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和动员卫生防疫、心理卫生、农林牧生产等相关领域的会员和科技工作者,积极支援、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中国科协随后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工作,各尽其力,各尽所能,全力以赴做好抗震减灾各项相关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抗震救灾是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要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工作,要充分发挥科技抗灾救灾减灾的优势,在救人、救灾及灾后重建方面开展大联合、大协作,提高救灾实效,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是大力开展以科技救灾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各级科协要根据实际情况,大力组织开展应急科普宣传活动,帮助广大公众,特别是地震波及区域群众及时、有效地了解地震和灾后卫生、生活科学知识,提高灾害自救意识和能力。有条件的地方科协可组织抗震救灾知识展览,编印抗震救灾手册,充分利用科普大篷车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等有效传播形式,普及抗震救灾知识。

中国科协编制了"突发地震减灾自救"科普宣传资源包,其中包括《突发性灾害事件自救知识》、《地质灾害及防灾减灾基本知识》、《当危险来临时--地震篇(上、下)》等科普挂图的电子印刷版以及电视节目《当危险来临时--地震篇》等内容,各地可通过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和中国科普资源共享网下载使用。近期还将有针对性地编制更多相关的科普资源。

另外,从2008年5月13日起,"科学时间--防震减灾系列"广播节目连续两周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二套经济之声(FM96.6)播出,具体播出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中午13:10-13:30,各地科协积极组织群众收听并广为宣传,也可登录中国广播网下载收听。

三是发挥学会智力优势,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出谋划策。各有关学会要积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和动员卫生防疫、心理卫生、农林牧生产等相关领域的会员和科技工作者,积极支援、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在帮助灾区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针对救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出谋划策,研究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和建议。有关学会要积极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抗震救灾的知识,以科学引导广大公众正确看待自然灾害,普及地震知识,提高自救技能,稳定公众情绪。

四是关心灾区科技工作者的生命和生活。中国科协迅速安排了500万元紧急救灾款,支持四川省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各级科协及其所属团体要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职工通过捐款、捐物和献血等各种方式,为受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支援灾区要及时了解掌握灾区科技工作者遇到的实际困难,进行帮扶救助,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对战斗在减灾救灾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要及时走访慰问,鼓舞士气,调动其投身灾后重建工作的积极性。大力宣传在救灾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优秀人物,增强受灾地区干部群众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勇气,努力营造关爱和帮扶受灾群众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是灾区科协组织要积极开展救灾工作。灾区各级科协和所属团体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全力以赴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发挥科技支撑优势。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救人救灾,做好灾后重建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同时应注意安全。要加强值守,密切关注灾情,并及时报告有关情况。

同时,各类科技类的减灾社团应该在科技赈灾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生存、图发展、作贡献,关键在于要识大局、知自我、有作为。防灾减灾方兴未艾、大有作为,这在过去的10年和未来的10年都是如此。减灾社团毕竟是一个以学术性为主的民间组织,它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在于有一个知识群体,而且人才济济、学科齐全。减灾社团只有在"科"字上做文章,搞好科学研究、科学考察、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等,才是明智之举,才能有所作为。防灾减灾涉及方方面面,而当前各级地方政府尚无一个综合的科技防灾减灾部门或机构,这又为减灾社团留出了用武之地和立足之处。减灾社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调相关部门和行业的关系,加强防灾减灾的综合研究,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支持;同时,国家级的减灾社团和中东部减灾社团要加强对西部防灾减灾的支持,各地减灾社团进一步加强交流协作,为西部大开发作出应有贡献。只要善于在"协"字上用功,搞好多部门、多学科和广大科技人员之间的协商、协作和协调,就一定会在跨区域整合资源的综合防灾减灾中大有作为。

4.2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模式中的主体联动

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模式中的主体联动就是要坚持政府在科技防灾减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纵向联系,尤其是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联系,加强灾区与社会各界科技力量之间的联系。

4.2.1组建分级的综合科技赈灾管理中心

在国家应急管理体制中提出的分级负责,主要是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和突发事件的级别,确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由不同层级的政府负责。一般来说,一般和较大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分别由发生地县级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重大和特别重大的,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其中影响全国、跨省级行政区域或者超出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特别重大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由国务院统一领导。

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模式涉及社会各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良好运转,有序管理,离不开在综合减灾思想指导下的管理机构。自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对中国灾情的认识都有很大提高,但在科技赈灾主体的管理体制上,人们却始终未能站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认识灾情及其管理问题,体制上明显存在着从单一灾种出发,对灾害进行部门式分割管理的弊端,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科技赈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