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
939600000042

第42章 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的评价提升机制 (2)

(3)政府部门应急反应。灾害发生时,政府部门的应急反应是有效控制灾害的决定因素。应急反应的目标是根据灾害的种类和规模,组织迅速有效的救援活动,迅速恢复社会秩序及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快速反应包括灾前警报和通知、有组织地疏散人群及财产转移至安全区域(各城市是否建有人防工程、避难公园等)、快速组织救灾、现场医疗救助和现场灾情评价等。在这一过程中,各个环节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各环节之间的有效与否取决于当地政府部门的组织能力和对灾害的反应能力。因为,救灾的最佳时间为灾害发生后的72 h以内,所以,政府部门应急反应时间是重要的衡量标准。

(4)居民灾害行为反应。居民灾害行为反应是科技赈灾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需要考察城乡居民对各种常见灾害、次生灾害及其他各种灾害的了解程度;对有效防范和减轻各种灾害损失知识的了解程度、公民灾害准备的措施、灾后进行自救互救的能力、志愿者救灾组织的建立;灾害发生后居民行为的社会疏导与组织能力;社区灾害的防御能力。

7.1.4.3灾后整合资源跨区域科学重建绩效评价

(1)社会保障系统。社会保障系统,即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系统,其中包括交通运输保障、电力保障、城市基础设施抢险与应急恢复、医疗卫生保障、物资保障、经费保障、社会动员保障、紧急避难场所保障、呼吁与接受外援等。

(2)灾害损失评价。当灾害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时,应当在相关管理部门的指挥下,立即启动灾害损失评价程序,即建立原始损失报告系统。通过此套计算机软件系统可以获得灾害发生的时间、受影响的人群、破坏规模及如何处理等全部完整的数据资料。其中包括经济损失的评价能力及人员损失的评价能力等。

(3)灾后恢复成效。灾后恢复成效是灾后城乡本身快速恢复生产、生活的成效。具体指标包括废墟清除的速度、灾民的科学安置效果、基本可修复的房屋和结构物得到恢复的效果、心理咨询援助等。

(4)灾后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城市灾后重建是在基本修复物得到恢复的基础之上,根据城市未来发展和资金的情况进行发展性重建的一种能力。具体指标包括引进先进建筑体系、在开发项目中吸取灾害经验、运用国际经验和援助、改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等。

7.1.5评价体系计算及考核方法

建议由科技部通过全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整合调配,建立一支机动性的素质高、业务精的科技赈灾评估专家队伍,其中一定要有援助方的专家,对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的技术、产品和项目的成效进行评估。特别要加强对应急科技项目,或科技援建、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项目、技改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对科技赈灾的效果进行考核,进一步丰富完善相关机制。

评价方法的科学化程度决定了评价结果的准确度。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绩效评价将采用"接近目标法"(proximity-to-target),即将指标值与目标值相比较,使各指标的分值确定在0~100(其中,0表示完全不符合目标;100表示完全符合目标)的范围以内;经过逐级计算转换,最终得出0~100的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的绩效指数值。

采用"接近目标"的评价方法,关键在于指标目标值的确定。进行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绩效评价,政策目标将采取绝对统一的参照标准而不是相对的衡量标准。绝对统一的参照标准将能够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不仅能显示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绩效状况和政策结果,也能揭示出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

评价指标体系标准的界定。考虑到评价指标既有直接计量指标又有间接计量指标,再加上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绩效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每个指标打分的方法和标准不应是单一的,而应是多种方法的复合。对于显示性直接计量指标可采用精确计算法,即可以直接根据项目调查中的数据利用公式精确计算某指标的得分;而对于潜力性直接计量指标和间接性计量指标可采用分档计分法,即某些指标目前尚无法通过公式精确计算得分的。可将这些指标分成1~5个档次,打分标准:5为好,4为较好,3为一般,2为差,1为很差。对每个档次内容所反映的指标趋向程度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建立每个档次与分值的对应关系。为了将定量指标值和专家打分的定性指标值统一起来,便于最终计算汇总和评级,再采用功效系数法将定量指标值和定性指标转化成[0,100]区间的数值,从而消除定量数据与打分之间的差异。打出的分数再按照该指标的权数比率算出该指标的最后得分。

指标权数的确定与评价分值的计算。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时,首先进行层次排序,即求某一层指标相对于相邻上一层次指标所产生的影响效能,然后求出某一层指标内各个指标相对于相邻指标的影响度。具体实施时可以用问卷的形式对n位专家进行调查,请各专家就各指标对其上一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打分,然后再根据专家所提供的结果,计算出各指标在总指标体系中的权重。

评价结果的分级与使用。在对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绩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按照最终绩效得分的高低将检查评价结果分为A、B、C、D四级。

结合绩效评价的计算,应该建立相关的考核办法。在制订上述各层级的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应建立相应的考核办法。一是建立各级政府为主导的考核机制,负责对国家和省、市、自治区直到市县基层的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绩效的考核;二是建立定期考核制度,特别是要在灾后一到三年的时间内对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评价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目标进展情况给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以便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并对目标作出必要的调整;三是在考评的基础上进行处理,或追加投入,或进行惩处,进一步优化科技赈灾能力建设。

7.2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的反馈优化

7.2.1对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的全流程进行分析

灾害事件发生后,作为救灾主体的政府部门必须迅速组织资源实施救助。各地科技部门应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灾害信息传递流程、科技赈灾的申请协商流程、科技赈灾的实施流程以及科技赈灾效果的监督检查上提升效果。

灾害信息传递流程:有关部门要进行灾情上报工作,首先要搜集所需要的信息。由于灾害的方式不同,专业不同,对灾害信息的搜集、分析、处理方式也就不同,正常情况下主要以民政部门提供的灾情信息为主。

科技赈灾的申请协商流程:在明确了灾害情况后,由地方科技部门及时上报上级科技部门,提出相应的科技支援申请;或由地方科技部门与兄弟科技部门进行协商,提出相关的要求。

科技赈灾的实施流程:在科技赈灾的要求得到确认后,由施助方组织高端人力资源和相应的科技设施进行援助。

在这些流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衔接问题或突发性问题,需要进行全过程监督,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2.2对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的后继提升

对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的后继提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科技赈灾的实施,发现现有技术的不足,进行相应的改进;二是对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模式的提升,即通过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行动的开展、评估,既发现不足,更形成科学合理的经验和方法,确保这一模式的优化运行;三是在具体的某次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行动中,不是随着援助的结束而结束,应更进一步在科学重建中发挥后继作用,包括科学制定防止次生灾害和灾后重建的方案,围绕灾后重建工作,积极主动地为灾区政府献计献策,严密监测灾害发生发展趋势,作好次生灾害发生的预判,加强组织、精心实施;切实做好灾后重建技术筛选和推广应用,继续紧密结合地方灾后重建需求,进一步加强灾后重建技术的筛选和推广应用;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灾后重建的技术服务,继续结合地方实际需求,进一步强化抗灾救灾,特别是灾后重建技术的指导和服务,通过不定期的专家服务、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和措施,将实用技术真正送到千家万户,切实使技术发挥作用。

在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的跨区域科技赈灾过程中,全面检验了我国的各种防灾减灾技术,发现了许多问题。以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巨大信息和决策支持的遥感系统为例,其在本次应急响应中仍暴露出诸多不足。通过这次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的检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监测和处理能力方面,我国和国际社会的各类遥感系统及其组合都还难以及时、全面地监测、评估大范围的重大突发灾害,难以快速、充分地满足应急指挥决策对灾情信息的急迫需求,而且我国的遥感监测和自动处理能力离国际先进水平又还有较大差距,从地震发生后到2008年5月13日上午第一颗遥感卫星过境并下传遥感数据,整整用了21 h;一直到地震发生后的第四天,国内才出现了震区震后的遥感分析。

在大灾害面前,遥感显得非常迟缓;在认识和决策方面,部分非遥感界人士对于遥感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够充分,未能在灾后立即调用合适的遥感系统迅速获取灾情信息;在组织和协调方面,全国遥感界缺少统一指挥、协调遥感监测的组织体系和全面、及时共享相关数据的运行机制。为弥补不足,中国科学院相关专家对此提出了相应建议:一是以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重大灾害应急监测的需要,加快和加强国家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建设。二是强化统一指挥与协调,加强实施队伍建设,尽快建立国家遥感应急监测组织体系。三是完善遥感数据和空间信息共享机制。

四是建议编制自然灾害遥感应急预案和自然灾害遥感监测技术规程。这个技术规程应该包括遥感数据获取与共享、遥感数据的格式与参考投影系统、评估的技术流程与精度控制等等。这样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才能使遥感的作用充分表现出来。五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灾害监测与评估,国家应该建立1~2 m分辨率的基础影像库,有条件的地区还应该建立1∶10万到1∶5万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我国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星HR数据分辨率已经达到了2.36 m,而且该数据对国内是免费的,建议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国产数据建立高分辨率背景影像库。

延伸阅读

根据抗震救灾实地检验发现的问题总后建研

所全力提升野营装备效能

(原载2008年9月18日《光明日报》)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总后建筑工程研究所按照总后党委和基建营房部党委的统一部署,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迅即向地震灾区发运37节车皮抗震救灾野营装备。这个研究所研制的野营系列帐篷、发电机、淋浴车、供水系统等骨干野营装备大量应用灾区,为救灾部队和灾区人民的工作生活提供了重要支撑。为使野营装备始终处于最佳运转状态,他们抽组60多名工程技术专家组成野营装备应急维修保障分队奔赴灾区,在都江堰、青川、汶川、绵竹等13个保障点展开野营装备维修和技术服务。保障分队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巡回灾区162个县市乡村,累计行程10多万千米,保养检修各类装备3 500多台(件),受到救灾部队和灾区群众的一致赞誉。

灾区复杂的环境、恶劣的气候条件,对野营保障装备是一个检验,提出了更高要求,如:野营帐篷在高温条件下的隔热通风性能、野营充气床垫的耐用性舒适性、淋浴车对道路和水源的适应性等都有待提高。保障分队撤回后,研究所党委果断决定,将庆功表彰、休假疗养推后,立即召开抗震救灾野营装备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座谈会,组织科研人员"会诊",并马上展开攻关,从设计、材料和工艺等多个环节对装备样品进行全方位改良。

为进一步检验改进后的野营装备性能,连日来,总后建筑工程研究所将研制的发电、供水、野营、洗浴等6大类33个品种153件野营装备拉到秦岭脚下复杂地域,进行实战环境下的检验性演练。科研人员顶着烈日住进帐篷,对4种防晒隔热备选方案进行24 h不间断的对比测试。他们还采取让不同专业科研人员交叉操作陌生装备的办法,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从保障勤务、技术性能、生产质量等方面,全面检验野营装备的综合保障效能,为"二代"装备改进和"三代"装备预研提供依据。

(赵健伟李彦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