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4
9403200000001

第1章 治理国家不能靠脑补啊大哥——戊戌变法(上)

甲午战争是历史用来给大清国打脸的。日本和大清同样是儒家制度,同样都是闭关锁国。日本比大清人口少,土地小,国力要差很多倍,原本是中国的万年小弟,明治维新运动比洋务运动还要晚上七八年才开始。结果各方面全部落后的日本竟然在短时间内变法成功,站起来把大清国按在地上随便抽,要是没列强在旁边拦着,直接抽死都有可能。

我们很自然地会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起步相同的两个国家,日本就可以变法成功,中国就不可以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花点时间,讲一下日本明治维新的过程。您可别嫌麻烦,因为日本的制度对清末的政局有深远的影响。而且这还得从日本的古代史讲起。古代日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从唐朝开始,日本在文化、制度上都高度模仿中国。那时,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皇权体系“天皇”。但和中国不同的是,日本皇室对地方的控制力很弱,无法像中国那样建立政令统一的郡县制,而是要把治理地方的任务委托给领主。换句话说,古代日本实行的是分封制,一个日本被分割成很多相对独立的小国。就像唐朝把各地独立的军镇称为“藩镇”一样,日本把这些小国称为“藩国”。我们还记得,当年周朝采用的就是分封制,结果到了周朝末年各个诸侯国都不听周王室的话,纷纷造反。类似的,到了中国南宋的时候,一些日本藩国实力变强大,它们也不听天皇的话,互相征战攻伐。最后,一个最强的领主用武力征服了全国。但是这种征服和秦始皇把六国都灭了不同,最强的藩国只是让其他藩国表示臣服,并没有能力把这些小国都灭掉。这个最强藩国的领主统治了日本,但是他没有废掉天皇,而是把天皇架空,尊为名义上的领导,自己以“征夷大将军”的名义掌握全国实权。“征夷大将军”死后,职位可以传给自己的儿孙,所以这些“征夷大将军”其实就是真正的日本皇帝,只是缺一个名分而已。

古代日本的这种政治形态,称为“幕府政治”:在中央,有一个掌握实权的强藩(即“幕府”)和一个被架空的天皇。在地方,有保持相对独立性的藩国。像中国改朝换代一样,有时幕府也会被其他藩国攻灭,把“征夷大将军”的职位拱手让人。但是“幕府政治”的制度没有改变,天皇也没有被废掉,只是换了一个幕府统治。这个幕府制度从南宋一直延续到清末。日本最后一代幕府将军姓“德川”,所以被称为“德川幕府”。

到了清朝末年,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败给了列强,清廷自己没有多深刻的反省,却给日本人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不久,列强的军舰也来到了日本,在枪炮的威胁和大清的前车之鉴下,幕府被迫签订了和清朝类似的不平等条约,也答应了开放港口,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等条件。

古代日本同古代中国一样,它的世界观也是“儒家文明最伟大、越往周边越蛮夷”。现在这些夷人来到我们的土地上肆虐,日本同清政府的第一反应一样:必须干回去!幕府作为全国的领导者,抵御外敌是它的职责——幕府将军的全称是“征夷大将军”嘛,征讨众夷是他的本职工作。可是幕府看到清朝的前车之鉴,知道这些外国人太厉害,无论国内呼声多高,就是不肯跟外国人开战。这时候,有两个叫做“萨摩”和“长州”的藩国不干了。这两个藩国位于日本的西南角,在列强的入侵中处于第一线,受外国人的欺负最厉害。这两个藩国一看幕府不去打外国人,行,那我们不用你了,我们自己打。两藩主动跟列强开战,突然袭击了美国、荷兰、英国的商船。结果我们都能猜到:列强遇袭后,立刻用大炮朝着这两藩的港口一顿乱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两藩只能投降。

这里,日本同清政府有了一个重要的区别。太平天国运动前,清朝的权力都集中在朝廷手里,地方督抚的权力很小。尤其是改变政治制度这种大事,就算是在太平天国运动后,地方督抚也不可能自己说了算。然而日本的地方领主相当于一个小国国王,在自己的领土内有极大的权力。而且在分封制下,各个藩国之间是互相竞争的关系,谁的实力强大谁就能压过别人,所以各个藩国为了自强都会不惜一切代价。

在这个背景下,当萨、长两藩被西方列强的武力洗礼后,他们改变了主意,决定同列强全面合作,用西方的先进武器来强大自己。萨、长两藩同列强合作,军事实力猛涨。在成长的过程里,他们既恨外国人倚强凌弱,也恨幕府白白占据着统治者的位置,却不担负抵御外敌的责任。而且两藩原本就和幕府有矛盾,于是两藩就公开提出要幕府下台,把权力还给天皇。当时天皇虽然没有实权,但是日本传统观念认为天皇是神不是人,天皇在日本人心目中拥有相当大的声望。二藩的主张是,幕府丧权辱国、不思自强,已经没有资格再统治日本了。我们这些藩国应该重新辅佐日本天皇,在天皇的领导下把日本统一起来,一同对抗西方列强。于是二藩和幕府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战争。幕府和当时的清政府一样,因为统治太久已经是江河日下,再加上其他一些强藩也不支持幕府。于是经过一系列战争,幕府将军决定投降,把权力让给了二藩和天皇。这样一来,萨、长两藩就掌握了国家的权力。两藩在同列强合作的过程中,已经在自己的领地内进行了初步的经济、军事改革,国力突飞猛进。两藩中的很多人因此认识到,要想让日本强大,打败列强,最好的办法是在全国范围内学习西方的文化和制度,进行全面改革。新上台的明治天皇只有16岁,年纪轻轻的他也希望能来一次猛烈的改革,让国家立刻崛起。

于是在两藩实权派的主导下,明治政府打算在国内实行西式改革。前面曾说过,进入工业时代的关键是建立成熟的商业市场,建立市场的关键是取消特权阶层。当时的日本还是分封制,各地还有很多藩国,藩国的国主都属于特权阶层。另外日本还存在武士制度,武士在日本也属于特权阶层,不事生产还能得到百姓的供养,甚至可以随意砍杀下层百姓。日本要进行维新改革,就要消灭掉这两个特权阶层。可是现在的中央政府是在两藩扶植下建立起来的,连自己的军队都没有,如何能打击这些特权阶层呢?

为此,萨、长两藩中支持维新的政治家们促成了两件事,第一是萨、长和另外两藩率先带头,把本国的政权交还给政府,同时要求全国各个藩国都也都这么做,让国家统一起来。由于是最强大的藩国带头,其他各藩只能同意。第二,萨、长和另外一藩,主动交出一部分军队给政府,帮助政府建立自己的军队。在这些努力下,国家权力逐渐集中到中央政府的手里,维新派的政策才能推广下去。中下层武士是旧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也是维新运动里损失最大的人,他们不满意维新,也反对新政府同外国人合作,因此他们爆发了一些叛乱,这些叛乱都被新建立的中央军镇压下去。随着新制度的展开,人们发现国家的确富强起来,政府的实力越来越强,维新也就逐渐畅通无阻了。

那么我们回头看,日本维新能够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明治维新以及后来清政府搞的维新变法,它们同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有个巨大的区别:欧洲的革命是由下至上慢慢改变的,先出现了强大的商人阶层,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之下,上层被迫去改革。而中日的变法是从上至下的突然改变,当上层中有些官员、知识分子发现不立刻改革就要被列强瓜分,想要推动维新变法的时候,下层百姓还大多是旧社会的农民和乡绅,他们还不懂得这些变革有什么好处。

这样一来,在变法中就会遇到一个强大的阻力:旧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在欧洲的革命中,当革命爆发的时候,社会上有钱的人早都是大商人、大工厂主了,少数不靠工商业发财的旧贵族也成不了气候,他们没有力量阻止变法。在中日变法的时候,全国还停留在自然经济时代,大部分有势力的人还都靠的是旧制度发财得势,他们当然不希望变法。要想变法,就得先把这些人消灭掉。中日变法又要快搞不能慢来(慢就会被列强瓜分了),那么唯一快速干掉既得利益者的办法,就只有武力了。所以,明治维新成功的关键,在于维新派是如何掌握武力的。明治维新时,日本武力最强的是萨、长两藩,维新的骨干都是这两藩的中下层武士。是靠着他们的军队推翻了幕府,靠着他们的威胁让各藩交出了权力,靠着他们的武力镇压了对维新不满的武士的叛乱,维新才最终成功。

从这个角度看,明治维新的成功有很多偶然因素,是不可复制的。

首先,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分封制。中央集权制的特点是,地方同中央之间是上下级的关系,地方官都是中央直接委派的。地方官想要升职的唯一办法是揣测朝廷的意思,听朝廷的话。在这种制度下,地方上没有率先改革的动力,保持稳定才是施政的首选。所以当这些省份被列强胖揍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哎呀妈呀惹祸了,这可不要告诉皇上,我们不如去劝夷人攻打其他省份,然后跟皇帝报告说夷人被我们打跑了好啦。”分封制不同。在分封制下,地方和中央之间是竞争的关系。藩国是藩主的私产,藩主对藩国的内务有高度的自主权。而且藩和藩之间还是竞争的关系,哪一个藩的实力强,哪一个藩主在全国就更有话语权。这就形成了一个关于“社会制度”的开放性市场:各个社会制度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市场里竞争,哪一个制度能创造的国力大,哪一个制度就会胜出。在这种制度下,最先接触列强的萨、长两藩,他们虽然也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但是一看到列强的枪炮那么好,第一反应是“这些武器要是咱也能搞来,打败其他藩和幕府不就轻而易举了吗?”赶紧先学一学,别的回来再说。

分封制的另一个特点是中央朝廷对地方的管辖能力很弱,地方上想偷偷干点事朝廷没法管。在幕府还施行锁国政策的时候,萨、长两藩就偷偷派人到西方留学。这些人到了国外后深受震撼,疯狂地学习西方知识,后来都成了维新事业的中坚力量。这在清政府那边也是难以实现的。在分封制下,萨、长有变法的动力和能力,率先引进了西方的武器、军队训练方式,因此二藩才能拥足够震慑全国的武力,足以击败幕府、各藩和中下层武士。也因为二藩提前派人留学日本,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大清被凌辱的先例,有了“不在全国变法国家就会毁灭”的危机感,二藩中的维新人士才会愿意把权力交给天皇和议会,努力建设一个模仿西方制度的近代国家,而不是贪图一己私利,去当新的幕府。还有,在分封制下,各藩主的升降不靠朝廷任命,所以也就不像清政府那样存在地方对朝廷瞒报的情况。各地藩主相互独立,挨打的藩主想瞒也瞒不住。这边一被打,全国立刻都传遍了列强天下无敌的消息。天皇、幕府、各地的领主、武士和知识分子,人人都清楚自己和列强之间的差距。这样,维新思想才能克服千年的儒家文化,减小了变法阻力。

至于明治天皇本人的意愿如何,那是非常次要的问题了。除了以上的制度因素外,日本能维新成功还有很多无法复制的客观原因。

首先,日本国土大小适中。太小了国力不足,列强一口就把它吞并了,不会给它维新自强的机会。只有国家足够大、距离欧洲足够远,一国列强无法独占它,需要有数个列强在其中竞争的时候,才会出现西方国家愿意合作,积极借款,引进技术的情况。但是日本的国土又不能太大。如果太大,像中国那样有大量的内陆地区,就会出现沿海各省思想开放,内地各省思想封闭的情况。沿海的维新势力无法统一国家,就会出现分裂和内战。那样国家就更乱套了,也谈不上维新和自强。

还有一个客观原因是,日本早在明治维新之前,商业就比中国繁荣。日本被海包围,近海运输业发达,天生适合商业活动。当初在日本的战国时代,丰臣秀吉就知道利用商业的力量。在争夺天下的战争中,他曾经利用商人和对手打经济战,又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建立大阪城,靠优惠的政策吸引商人,获得了巨额税收。因为丰臣秀吉的影响,日本统治者很早就认识到商业的力量。在分封制下,各个藩主都不愿意失去商人这支力量,所以不会像传统中国那样打压商业。丰臣秀吉之后就是德川幕府的时代了。德川幕府为了便于控制,规定武士作为常备军必须离开自己的田地,常年住在城市里。他们的生活费是来自于农村的“年贡”,年贡的主要形式是稻米。这是个和传统中国很不相同的制度。

举个例子。在《红楼梦》里,贾府有自己的庄园,庄园每年要给贾府交租,交租的内容有个单子,您简单扫一下就行: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暹猪二十个、汤猪二十个、龙猪二十个、野猪二十个、家腊猪二十个、野羊二十个、青羊二十个、家汤羊二十个、家风羊二十个、鲟鳇鱼二个、各色杂鱼二百斤、活鸡鸭鹅各二百只、风鸡鸭鹅二百只、野鸡兔子各二百对、熊掌二十对、鹿筋二十斤、海参五十斤、鹿舌五十条、牛舌五十条、蛏干二十斤、榛松桃杏穰各二口袋、大对虾五十对、干虾二百斤、银霜炭上等选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万斤、御田胭脂米二石、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杂色粱谷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石、各色干菜一车、外卖粱谷牲口各项之银共折银二千五百两。外门下孝敬哥儿姐儿顽意:活鹿两对、活白兔四对、黑兔四对、活锦鸡两对、西洋鸭两对。——就是说,中国农民给地主、贵族交的租金里,除了银子外,还有大量的实物,而且种类非常多,包括米、菜、肉、柴,甚至连宠物都有,基本上农业产品这一块,贾府就不用再去购买了。这就是典型的自然经济,需要什么就自己生产,不特别依赖商业买卖。但是日本规定武士收入只能以稻米为主,那武士在分到稻米后,就必须把稻米兑换成钱,再用钱购买各种生活用品。这就给商人创造了巨大的利润空间。在稻米收获的季节,众多武士急于出手稻米,商人趁机压低稻米价格,从中谋取暴利。这些商人逐渐壮大,反倒成了武士阶层的剥削者。较为强大的商人阶层成了维新运动的坚决支持者,这也是清政府不具备的条件。

另外,在德川幕府时代,日本还有个独特的“寺子屋”制度。就是由寺院开办的,面向普通百姓的初等学校。这导致日本在维新之前,全国识字率已经在全球居前列。技术工人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爱国主义需要初等学校的支持,日本的高识字率给维新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最后,从知识分子的思想上讲,日本知识分子和旧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理期待也不一样。在过去几千年里,中国一直认为自己是世界第一,是全世界的模范。所以在遇到西方列强时,中国知识分子就很难接受现实,不愿意相信我们在世界上已经排行末尾。日本不一样,日本把自己定位成中国的万年学生,自己要做点什么事,都先看看海峡对面的中国是怎么办的。所以当列强碾压中国的时候,日本不会捂上自己的眼睛,而是充满惊讶地看着这个万年的老师被胖揍,再好好想想这是为什么。这个老师被打了还不思进取,那学生就再换一个老师呗,这个心态转变起来是比较容易的。

看了上面的总结,我们不难发现,日本能维新成功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上述一大堆因素里,如果有一个不具备,有一个步骤没成功,都有可能功亏一篑。而且之后的历史也证明日本的维新是不稳定的:

议会制国家里最危险的因素是军队。谁掌握了军队谁就可以拥有特权、践踏法律,那各种国家制度也就毫无意义了。为了避免军队被私人占有,近代国家都会给军队极大的限制,要求军人不能参与政治活动、不能参与党派、不能有政治倾向,只能无条件地听从议会的决定。而且议会也不能随便指挥军队,还要受宪法的约束,比如不能说一个党派控制议会后,就投票命令军队去把其他党派的人都抓起来。总之,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控制军队。但日本不一样,日本变法太快,中央政府在刚成立不久就要集中武力镇压旧势力,需要最高效率地使用军队。所谓高效,就是军队事务不能由议会慢悠悠地吵架、扯皮来决定,得有一个人独断专行,一言九鼎地去控制军队。因此当时规定军队不听命于议会,而是直接听命于天皇(所以从那个时候起,日本的军队就称为“皇军”)。

可是,军队直接听命于皇帝,并不等于皇帝就对军队有绝对的控制权。这个道理在讲唐末和五代的时候就说过:皇帝本人并不能天天处理军队事务,总要把军队交给其他人管理。唐末皇帝把军权交给了最信任的宦官,最后导致宦官专权,可以废立皇帝。五代皇帝把军权交给了禁军首领,结果就是禁军首领屡屡政变。

同样,明治时的日本“皇军”名义上听从于天皇,最后变成了只听命于少数军人。再加上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一连串胜利,让日本误以为不断发动对外战争是富国强兵的唯一办法,让军队的势力不断抬头。最终导致军队凌驾于政府之上,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我们这一大段的意思是说,以我们事后诸葛亮的观点来看,日本的变法之路千难万难,是根本没法学的。

可是当时的清朝人并不知道这一点。

甲午战败给清朝带来的震撼,要远比两次鸦片战争更厉害。在甲午战争开战之前,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以为日本是个万年弱国,打赢是轻而易举的事。结果这次输得比两次鸦片战争都惨,赔款数额是鸦片战争的近十倍。割地也不再是香港那么个小荒岛,而是偌大的台湾岛,连清政府的“龙兴之地”、近在京畿家门口的辽东半岛都差一点要舍出去。而且失败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就是人家变法了。人家本来是弱国,经过明治维新,立刻就打败了你。在这强大的刺激下,整个清廷上下都知道我们必须要变法,而且要快点变,不立刻变法就得亡国。甲午战争后,上层社会的风气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我们还记得当年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主要是为了打开清朝的国门,要求清廷开放口岸对外贸易。而到了甲午战争后,有些中国城市竟然选择主动开放,主动邀请外国人来做生意。这就是因为很多官员的思想已经转过来了,意识到开放对我们有好处。甚至连翁同龢这种超级清流派的口风都变了,也开始主张变法。

其中最着急的就是光绪皇帝,因为这个国家是他自个儿的。光绪不到20岁就接掌国家,他年纪轻轻,恨不得国家立刻就能强大起来。可是他亲政以后,刚体会了两天君临天下的感觉,就遇见了甲午战争,被人一巴掌直接抽到地下。天下是皇帝的私产,这巴掌别人还不觉得疼,但抽在他脸上可是火辣辣的。战败后光绪急了眼,立刻要求朝廷广开言路,让各级官员赶紧献计献策,都说说有什么办法能让国家立刻富强起来。

刚开始,光绪还在各种建议中挑挑拣拣,犹豫不决,就在甲午战争结束两年半以后,又出现了一个事件,加快了清廷变法的进程。在西方几个大国中,德皇野心最大。前面说过,因为德国统一的时间最晚,附近没什么殖民地好抢了,所以把目光瞄到了中国的身上。再加上“海权论”的影响,德国高层特别希望能在中国占领一个优良的军港,作为在亚洲扩张的海上基地。

很早的时候,德国就看上了我国山东省的胶州湾。“三国干涉”后没过几个月,德国外交官就正式向清方提出要一处军事港口。对此德国没有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纯粹就是厚着脸皮硬要,清廷当然不答应,李鸿章直接就给拒绝了。但是德皇威廉二世强硬傲慢,认为对于中国这样的“野蛮国家”用不着讲理,使用武力教训是最好的办法。

鸦片战争结束两年半后,山东地区有两名德国传教士和当地百姓发生冲突,被中国百姓打死。德皇大喜过望,立刻命令德国舰队出动。清廷方面知道德国会借此生事,山东地方官立刻抓捕了40多名嫌疑犯,处死了其中2名“主犯”(可能是无辜的替罪羊)。但是德方根本不听案件的处理结果,直接派兵占领了胶州湾。按照国际法,本国人在他国被杀,最多要求惩治凶手,绝没有出兵的道理。德国这么做,就是赤裸裸的侵略。

清廷对此反应强烈,有的大臣力主开战,但是高层普遍认为开战肯定打不过——刚惨败过日本,元气还没恢复呢,更不可能去打正牌的西方列强了。李鸿章寄希望于利用俄国同德国的矛盾,让俄国出面阻止此事。因为俄国也曾向清政府索要过胶州湾,清政府虽然没有答应,但是允许俄国在冬天北方海港冰冻的时候,派军舰到胶州湾来过冬。现在德国占了胶州湾,不就可以借用俄国的力量逼迫德国退兵了吗?

可是,这就等于期待一个流氓保护自己免受另一个流氓的欺负,怎么可能呢?俄国同德国早就私下里达成协定,由德国占领胶州湾,俄国占领旅顺和大连。清廷向俄国求援,俄国就借口对德国不满,派出军舰,然而这些军舰却开向了旅顺港。俄国对大清说,你说好了借给我胶州湾,现在胶州湾被德国人占去了,怎么办呢,我只好停到旅顺去了。结果两大国家就靠耍流氓的手段,一个占去了胶州湾,一个占去了旅顺。

德国占领胶州湾事件给清廷很大的刺激。清廷最担心的是这会打破列强在华利益的平衡,其他列强会援引“最惠国待遇”也在中国征地抢地。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在德国、俄国后面,其他列强也一拥而上,英国占领威海卫,法国索要邮政经营权、铁路修筑权等等,都怕在华利益被其他国家先抢光了。在近代史上,这段时期被形象地称为“瓜分狂潮”。原先列强还只是要钱,现在是直接要地,你一块我一块,眼看就要把中国分干净了。清政府预感到亡国就在眼前,慢慢悠悠地变革已经来不及了,必须要立刻、马上变强大。

在这种情况下,翁同龢推荐的一位新科进士引起了光绪的注意。这名新科进士叫做康有为,恰好在甲午战争战败那年考上了进士。康有为在考试中的名次并不高,考完后被分配到工部当候补官员。工部类似于今天的建设部,在中央各部中是最不重要的部门。而且当时人多官职少,候补的官员非常多,很多人候补了一辈子都当不上官。也就是说,康有为基本上没有当官的希望了。

但是康有为这个人志向很大,他自认为是孔子再世,有改天换地的才能。他没有老老实实地等着上任,而是在北京发表各种著作、组织学会、进行演说、不停地给光绪皇帝上书。康有为的改革设计十分激进,主张从中央到地方,从法律、财政到人事、教育,进行全盘改革。而且康有为的言论十分有感染力。他善于言辞,动辄引用欧洲、日本诸国变法成功的例子,还处心积虑地考证出《论语》、《易》中早就有变法的主张。康有为对光绪声称,只要按照他的方法去改革,只需要三年时间“各省铁路皆成,学堂皆立,学会皆开,工有新器,商有新学,地有余利,民有余饶”。十年后大功告成,“足以雪仇耻而威四裔不难矣”。十年“雪仇耻而威四裔”,这许诺对于光绪来说太吸引人了。光绪是在洋务运动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从小就接触西方文化,小的时候就有西方的玩具厂商为他量身定做玩具。所以光绪不像他的前辈那样对西洋事务那么抗拒,对于全面变法这种事十分感兴趣。

然而,康有为的建议其实大有问题。康有为追求的是国家立刻改头换面,所以要实行的是快速、全面的变法。用他的话说,叫“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可是变法就是要改变国家制度,要快速、全面地变法,就等于要把国家的大部分旧制度全都推翻,再建立一套全新的制度。这谈何容易!

在讲中国古代史的时候我们曾说,每一项国家制度的制定都来之不易。即便是再聪明的人不经过亲身实践,也很难判断一个制度的效果怎么样。王莽是当时屈指可数的高材生,可他不知道照搬《周礼》是不行的;汉武帝雄才大略,也不知道彻底剿灭游牧民族是得不偿失;我们在明清看到的那一套成熟的政治制度,都是之前一千多年里无数动乱、战争的惨痛教训换来的。欧洲人也一样,他们也不是神仙,也不知道什么政策对国家最好。近代那些议会、宪法、保护私有财产之类的制度,也是经过好几百年的磕碰、尝试慢慢总结出来的。再厉害的天才,也不可能自己关屋里一条条空想出来。

中日变法需要来快的,要在短时间里建立一套新秩序,光靠自己想象不行,最好的办法是从西方各国的制度中挑一个好的,照搬过来。细节愿意改改就改改,但是大原则、根基都不能随便乱动。如果一切光凭当事人脑子里的空想(就像王莽),那最后指不定出什么幺蛾子。而且,最好还要到外国亲自看、亲身学。为什么呢?

因为一国的制度太复杂了,上到国家政体:有没有议会,议会怎么开,议员有多少人,怎么选出来。下到各种琐碎规定:一个县需要几个小学,国家邮局怎么收费,哪些商品免税哪些不许老百姓私营,这些事务太过繁杂,很难靠书本和报纸间接学会。所以日本搞维新变法,是派了一大堆人到外国去学习考察,学成回来再指导国家。后来日本维新政府中的中坚力量,包括伊藤博文都有留洋经验。另外日本还雇佣了很多外国顾问,时不时地叫来咨询。

可是康有为不同,他在维新变法时没有出过国,也没有认真学习过外语。他是靠阅读二三手的书籍了解外国事务。康有为给光绪的变法建议关系到国家事务的方方面面,部分模仿外国,部分却靠自己的想象和中国传统知识来脑补,所以很多制度看上去是西式的,其实似是而非,并不实际。比如他主张模仿西方大规模发行纸币,但是没有相应的保证金和发行计划,这就很容易造成滥发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康有为没出过国,光绪更没出过国。光绪对于国外的了解,要靠下面的臣子给他呈上来的书籍,或者阅读报纸上的图书广告,再要办事人员去购买,他的阅读面比康有为又窄了一层。而光绪的亲信翁同龢原本就是顽固的清流派,是清廷里最拒绝西洋事务的那批。于是这么一群人聚在一起,那是越聊越投机。光绪越看越觉得康有为的这套办法实在是好,这些办法一用,国家必须强啊。于是在甲午战争失败三年后,光绪开始逐步重用康有为,准备施行新政。结果就出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