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你也能过好日子
941900000035

第35章 中山再风流(1)

南海的风,一次又一次将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向历史的巅峰。

我们应当还记得,关于中山东部开发最早的动议是在21世纪初的第一缕曙光洒满伶仃洋之时,市委书记崔国潮和市长陈根楷等领导就围绕中山今后向何方发展等战略问题讨论时,就提出了东部开发的概念。之后是2001年年底,崔国潮书记第一次正式听取了有关部门所作的《中山东部沿海地区开发利用研究》的汇报,这次报告也是首次将“中山东部”概念延伸到火炬开发区、三角、民众、南朗等“一区三镇”的范围。崔国潮书记在听取此次汇报后,明确指出:中山的经济定位是工业立市。而且给未来东部开发定下如此一个方向:横门口东道以西滩涂70平方公里的可围垦地将是中山市未来发展的一个主攻方向!而且崔国潮书记及市委一班人在讨论中山未来发展时一再认为:中山东部开发,既是中山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一项战略选择,同时又是增强中山在与珠海竞争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必由之路。

2002年年末,当开发区党委正式向市委、市政府报告东部开发的初步设想后,崔国潮和陈根楷两位市领导心头的“东部开发”浪潮,已经极其激荡了。次年2月9日,南国伶仃洋的海风仍然带着几分早春寒气时,崔国潮带着市委常委、秘书长王远明来到开发区,先是在健康科技园区、民族工业园区等视察,然后在冯梳胜的陪同下,穿上救生衣,乘快艇顺着横门之江道,对马鞍岛和围垦地进行了实地考察。3位领导时而乘风破浪,指点江山,时而跪膝蹬地,俯身看图,时而恳切倾谈,时而仰天大笑……

“2002年开发区的工业总产值是多少?”崔国潮在滩涂地一边拍打着溅在身上的水珠,一边转头问冯梳胜。

“339亿!”冯梳胜答道。

“好。东部开发区一旦建成起步,你这儿的工业总产值应当在1000亿!1500亿!甚至是2000亿!”崔国潮豪迈地拍着冯梳胜的肩膀,心潮起伏道。

“太好了!老冯,那个时候你这一块可是我们中山的真正半壁江山了!”站在一旁的秘书长王远明颇为激动地对冯梳胜说。

“崔书记、王常委,我想只要市委、市政府的东部开发意识变为现实,这儿不仅可以成为中山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而且这里还应该是一个新的海滨新城!”冯梳胜一边卷着地图,一边胸有成竹地对两位市委领导这样说。

“提得好!未来的中山城市规模可能是--现在的中心城区是一块,你这儿的海滨新城又是一块。这样一中一副,内陆海滨,两城相连,是真正的大中山了!”

“崔书记的构想,可能用不了10年就有希望实现!”不易激动的冯梳胜此刻也有些心潮澎湃了。

“东部开发,真是惊人一笔!太值得记录和宣传了!”王远明面对滚滚东流的珠江,在激扬地抒情呢!

崔国潮看了一眼年轻朝气的秘书长,笑了笑,心头在想:他适合当宣传部长。(后来真的在并不长的时间内,市委秘书长的王远明改任市委宣传部部长,一直到他主事把“香山文化”这一新概念推向全国学界,并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的今天,这是后话。)

“东部开发,关系到整个中山的未来,我们一定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招商。尤其是启动区的开头阶段,必须按照这个原则做!”

“是!”冯梳胜代表开发区党委应声而答。

“以马鞍岛为主的临海开发,是整个东部开发的关键,你准备让谁来担当此任?”

冯梳胜脱口而出,说:“我已经有人选了……”

“好,那这件事我就不管了。下一步是要抓紧东部开发的规划。从现在起,我们必须对东部开发工作拟个时间表,做到分秒必争!”崔国潮像自言自语,又似下达战斗命令。

“是!”

送别崔书记和王秘书长,冯梳胜回到开发区本部,拿起手机就拨:“喂,素勤啊,你赶快来一趟……”

沈素勤应召而来。

冯梳胜对他说:“市委已经正式决定要拉开东部开发的战幕了,临海工业园区建设是启动区,现在这一块是由我们的建设发展公司管,下一步马上会正式成立临海工业园区,让你去就是接这一块。”

“我才上上市公司一年,刚刚把那边理顺,怎么又调我走了?”沈素勤一脸不解。

冯梳胜神情严肃地:“没错,就调你去!你赶紧回去交代一下上市公司的事,然后到建设发展公司报到。”

沈素勤瞪大眼睛:“这么快啊?”

“对,市委市政府决定了,从现在起,东部开发必须分秒必争。”

“什么?你这就要走啊?”沈素勤回到上市公司与几位副总一说,他们全都傻了似的就差没跳起来。

“沈总啊,你再跟上面说说,我们上市公司在开发区举足轻重,你来一年后我们全公司刚刚有新的起色,你不能这样就走了!我们不放你走!”同事们嚷嚷起来了。

“不不,那样不好,要说还是我去说吧。”沈素勤把同事们挡在公司门内,自己硬着头皮到了冯梳胜的办公室。

“老领导,我还是不想离开上市公司,请党委考虑换别人到临海去吧……”沈素勤一脸恳求道。

“那不行,定下的事不能更改!”冯梳胜没有给自己的老兵半点回旋余地,倒是认认真真地让沈素勤坐下,整整用了半天时间给他讲东部开发和临海园区的战略意义。

“我跟了冯书记好多年,那一天他跟我谈的话最多,从此我也坚定了上临海工作的决心。确实我也感到临海开发对中山东部开发太重要了,一个人能在这么伟大的开发中做点事,一生无悔!”沈素勤事后这样说。

东部开发已经摆到议事日程。2003年,市长陈根楷在中山市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东部沿海开发建设。至此,整个中山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也开始向“东部开发”倾斜……千头万绪,规划先行--这一任务交给了著名的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来完成。

而所有开发项目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前提是:钱!钱的问题影响着整个东部开发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有钱吗?开发区的确有些钱,但远远不够,东部开发仅临海一块的基础设施建设粗略匡算,就得38亿元人民币!启动经费也不少于十几亿呢!

没钱,先借呗!向银行借。

可银行的钱也不是那么容易借的。你得有符合他们要求的一系列程序和条件,简单地说,你得拿出贷款的可行性报告来。

“小赵,你现在可以把其他的事放一放,集中全部精力,给我做《报告》,必须在3月份之前把贷款的可行性报告给我做出来!”冯梳胜对自己的办公室主任赵云清命令道。

“他的一句话,可把我整苦了!”小赵回忆说,“为这份贷款《报告》,我不分日夜,整整干了近半年。到了2003年3月,国家开发银行广州分行来了4个人审查我们的《临海工业园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这审查过程比我当年考大学还紧张,那一个星期,我带着电脑,吃住在酒店,他们随时抽问,我必须当场回答所有问题。人家银行要一项一项地核实我们的报告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我的任务就是必须圆满地回答好他们提出的任何问题……”

4月,政府与银行签约。5月,开发银行就把钱打到了中山。

于是,临海工业园区的基础建设全面拉开序幕--先是联通东部新开发区的通道--东环(南段)公路建成。再是将规划面积的40平方公里内的土地统一征集……

“临海工业园区,是以马鞍岛为主体的滩涂围垦地,这里沿海沿江,是珠江口少有的通江通海的一块直接关系到中山未来的风水宝地和经济命脉,适宜搞大产业、大港口、大物流、大规模、大发展。市委、市政府从调整中山现有的产业结构出发和未来发展的空间考虑,决策东部开发战略,对改善中山的城市空间,提高城市竞争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对外部而言,东部开发战略的启动,势必对促进穗港经济走廊的形成,和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体的格局整合都产生影响。而临海工业园区的建设是整个东部开发的龙头,也是我们参与珠江三角洲的新一轮产业竞争,‘力争上游’是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铆牢大企业、聚集高新产业的奇招!也可以说,临海开发,是我们东部开发势在必行的第一步战略!”冯梳胜在回答记者时,句句话语掷地有声。

临海的优势太诱人了!它东临珠江口,北与广州南沙开发区隔水相望,西临横门西水道,南与珠海淇澳岛相邻。广阔而平展的滩涂围垦地,是开发工业区绝佳之地……天赐宝地,对开发区人来说,干不好,枉此一生!

“临海开发区首先要做的是整合土地资源。别看这滩涂围垦地一展平滩,可历史遗留下的问题不少。我们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没完没了的跟‘地主们’讨价还价!”沈素勤说的“地主”是在临海这块滩涂地上的土地归属的主人。

临海开发区域内到底有多少“地主”,起初连开发区人都弄不清,反正异常复杂。有当地农民的,也有省级单位的,也有部队的。与农民打交道,征了地还要安排好他们的生活生产和以后的生存;与单位打交道,钱当然是第一重要的。但有的单位不在乎钱多少,而在乎他们不想出让这样的风水宝地。

“既然临海要成为希望极大的工业园区,用不了几年,这儿的地价不知要翻多少倍。好吧,你开发区不是要我的地吗?我出个天价你要不要?”有的人窃喜道。

于是谈判一轮又一轮,一次又一次的苦口婆心,最后还是中山市领导和中山市开发区的同志以自己的诚心诚意打动了别人,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仅东部开发的基础设施,就是几个亿、几十个亿投了进去,为的是啥?为的是想让人来投资办企业。于是一边开发,一边招商,是开发区上上下下最要花心思的事。项目大小、项目多少,决定着开发区的成败。招商可不是你想让人来人家就会来的事,得花更大的耐心和耐力。那天采访冯梳胜书记时,就已知中山人为招商所下的功夫了。11点钟采访,3点来钟冯书记就要上广州乘飞机去泰国。“一个不是太大的招商项目。但人家有诚意要到咱们这儿来投资,我们就必须拿出更大的诚意见见人家。”冯梳胜颇有些对不住我似的解释道。

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个投资项目的老总重病了,住在北京301医院。崔书记知道后,非要亲自去看望,可当时有位领导要到中山来视察工作,崔书记只好让冯梳胜书记代为往北京去看望那个老总。冯书记当时在开发区也忙得团团转。于是他顾不上换件干净些的衣服,直奔机场。上医院看望那个老总后,又立即折回机场,再赶回中山主持开发区的一个重要会议。后来听说,那个住院的老总特感动,说中山人实在,我的项目就放在中山了!

国电集团有意向在临海建燃气电厂,总投资超过75亿元,将来电厂建成可实现年经营收入34亿元,年税收在4亿元左右。这么个大项目,崔书记一听,命令手下:“只要国电的领导到中山,必须立即通知我!”国电老总来了,崔书记全程陪同,一丝不苟。陈市长在北京开全国人大会,挤出一两个小时的空隙时间,他拔腿就去登门拜访国电领导,送去中山人的一片真诚……

“这样的事太多了,不足为奇。”崔国潮书记仰头大笑地对我说,“招商是开发区的头等大事,客商是上帝……”

有位开发区的园区老总说:“我对自己的亲爹娘都没有那么好过,可对客商,我每一次都要做得十全十美、全心全意。”

也许是中山的临海工业园区地理优势和规划前景太诱人,也许是中山人热情真诚的感动,东部开发的号角刚刚吹响,各路招商人马传来的喜讯令人鼓舞。

2004年年末,临海工业园又传来一件叫开发区上下为之兴奋的大事,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临海工业园区为国家火炬计划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至此,中山火炬国字号基地由原来的“五朵金花”,变成了“六大金刚”。而临海园作为国家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其意义更不同一般。因为临海园区一有正在建设中的万吨级海港码头,二有北边紧邻广州的南沙开发区。已知广州的南沙开发区目前已经引进大型炼钢厂、大型造船厂和丰田汽车等几个特大型制造企业,这些制造企业势必会在周边寻找相应的配套厂家。临海园与之距离最近,现在又被国家授予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其产业链的优势和旁人无法比拟的地理位置,无疑将成为广州南沙开发区诸多大型制造企业的首选配套产业链带。如此美好的前景,着实让中山人欣喜万分。

“什么?新加坡的外资企业也不行!临海工业园区的产业配置关系到整个东部产业结构的前景,不能随便让一些不符合高新产业的企业进去。这是个原则!陈市长的意见与我一样,你们要立即放弃这样的引资项目。同时,必须重新对整个临海工业园的产业配置作规划,我和市委要听取你们的汇报!”一日,临海工业园区的同志正在为成功引进又一个外资项目而庆贺之时,市委书记崔国潮给了他们当头一瓢冷水。

“这么好的一个大项目,放弃了太可惜!”开发区那些为这个引进项目跑断腿的同志,对此大为不解,甚至有些气馁。

“崔书记和陈市长的意见非常重要。从引资角度看,新加坡的精美特用鞋厂项目确实放弃它有些可惜。人家要买我们1000亩地,将来有10000多人用工,每年可以上缴我们3000多万元的物业租金……但市领导的眼光比我们看得更远、更深。临海园区是块得天独厚的宝地,中山的未来发展空间需要它去拓展。而在新一轮竞争中,产业优势的竞争是关键与根本,别人都在追求新的产业方向,调整原有的产业结构。如果我们还在克隆现有开发区的产业门类,抱住传统加工产业不放,不仅没有前途可言,而且还会降低损害临海园区乃至整个东部开发的层次,丧失竞争优势,后果极其有害。”开发区人在进一步提高对临海工业园区开发战略思想上的认识基础上,对招商和规划作出重新部署。

之后才有了“临海偏重--抢占上游产业制高点,以能源、重化工、装备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四大产业为支撑,打造适度的重化产业和物流平台;高区偏高--火炬高新开发区则以科技新城为中心,以电子、高科技、生物制药、包装和技术转化为五大基地,夯实高新技术产业平台;南部偏大--抢占支柱产业制高点,这“南”即为东部南片区,它将突出三区五园,围绕汽配产业、现代包装产业、医药制剂饮片产业和应用电子产业等五大园区,构筑支柱产业平台。藉此形成前重后轻、梯度布局、相互依存、错位配置、集群发展的南片区产业格局。从而实现“港口带动、三区互动、物流联动之效果”的战略重新布局。

进入2005年,东部开发工作如奔腾东涌的大江之水,汹涌澎湃。春节刚过的3月1日,中共中山市委本年度的第一个常委扩大会议搬到了火炬开发区召开,专题研究东部开发问题。市委书记崔国潮在会议开始就发表了一个令与会者振聋发聩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