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你也能过好日子
941900000045

第45章 “灯都”如此辉煌(2)

早听人说“华艺”是古镇灯饰业的“黄埔军校”,从区炳文嘴里我们得到了证实。“这不奇怪。当时我们办厂比较早,后来赚了钱,所以厂子里有一些头脑精明点的员工就自己另开炉灶……好事。如果没有这些人跟着我们做,古镇的灯饰市场就做不大,单靠我们华艺一家也撑不起来。”区炳文对此引以为自豪,并无任何压力。“即使到了现在,古镇灯饰产业要发展,也必须依靠你追我赶的激烈的市场竞争,才有好戏看,否则一潭死水成不了潮汐,一枝独秀成不了春色。”

“华艺”之后的战略,是向外扩张。他们以其强大的实力和品牌,在全国各地建立办事处、连锁店和专卖店,多时达1000余家。“但是我们也走过弯路。”早已稳居古镇灯饰“老大”的区炳文先生是个十分坦诚的经营家,他说古镇灯业发展到今天,走过的道路也有曲折的时候,让外人和后人知道这些情况,对古镇未来发展是有好处的。“钱赚多赚少只是个数字,但经验和教训才是经商的真金。我们华艺也有一个低潮的时候,上世纪90年代,古镇正处在大发展时,我们华艺的主场则在古镇之外。后来我们及时将战线从外面拉回古镇本土,可由于投资策略上一次重要失误,结果丧失了一次黄金发展期。好在后来我们及时纠正发展的战略方向,重新将企业发展重心回到灯饰。同时依靠相当强劲的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把产品转向节能灯饰,又建立了自己的包装、配件和外贸体系,使得华艺能以灯饰‘航母’的阵营,乘风破浪杀回市场。特别是借助与专业配套产品企业的强强联合,以及大力开发有自己知识产权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品牌产品,使华艺在很短时间内,重振雄威。”

似乎必问的一个话题:“‘华艺’的年销量现在达多少?”

区炳文笑笑,淡淡地回答:“四五个亿吧!”

我们的内心有种敬佩:实在不能小看古镇人!

“走过20多年的灯饰之路,尤其是我们古镇成为‘灯都’后,我们再不能简单地以产值和销量来衡量自我了。作为‘灯都’产业的龙头企业,我们的责任应该比别人多一份,这就是如何维护和推进这个产业的更大化、更具竞争力。文化和素质,便是今天古镇所有灯饰从业人员与企业的生命线。一种文化的产生,需要点滴积累。企业文化的形成,关键在指导思想。灯饰之都的文化形成,则需要整个产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起着领航示范作用的业主们,加强学习,不断学习。吴润富书记提出‘学习、学习再学习’的理念,非常英明。他的一句名言,值得我们所有古镇人品味:搞灯饰的人不来古镇是他自己的错,但来了古镇再不来则是古镇的错。一个‘灯都’领导有这样的意识,就是一种含义非常深刻的文化。‘华艺’能够从一个‘兄弟合股小厂’,发展到可以与国际著名灯饰企业竞争的国际化集团企业,我们遵循的正是一种始终从自身找问题和不足的文化意识。这是一种内动力。就像古镇当年力争‘灯都’冠名面临的考验一样,没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细致的内动力,再好的市场、再好的机遇,也只能如一阵凉风从身边吹过一样,你不能获得真正的凉意……”区炳文品着香茶,侃侃而谈,似乎根本不像在接受采访,而像古镇灯都的一位“教父”在传授着播智除愚的真谛。

我们似乎开始明白古镇为什么能够成为“灯都”了。

“华艺”现在的总部在古镇“灯饰”繁华的地段,拥有30余亩大的面积。“太小了!越发觉得束手束脚了!”区炳文在我们走向告别时透露:他已经买下170亩土地,投资几个亿的新厂区即将开工。“可我最得意的不是这个,而是这些年里,从我们‘华艺’走出去的人中,至少有50人成为老板,其中不少人已经成为年产亿元的大企业主……”区炳文认为,这是他对古镇最大的贡献之处。

难道不是?

我们又一次重新认识古镇人。

筑巢引凤--漫步在琳琅满目、光怪陆离的“灯都”。像“华艺”、“开元”这样的品牌企业,如繁星般的众多--“东方”、“华达”、“松本”、“巨人”、“中意”、“华裕”、“迪安”、“奥本”、“华泰”、“一铭”……

“赛迪斯”、“罗浮宫”、“欧利斯”、“雅诺斯”、“太平洋”、“澳诗宝”、“金苹果”、“普斯特”、“威特丽”……

他们--她们中间的故事,每一个都很精彩。

“做生意与做人一个道理。要想做好生意,先必须把做人的道理弄明白。”“巨人”的老板区超鸿给自己的企业定位是:诚实做人,诚信做事。做好自己的产品,做好自己的工作,拿出手的东西必须让人叫好。

“巨人”之舟这样开启远航--再回首。

一条艰辛而辉煌的道路,迎面,清新的海风已送来爽朗的潮声,蔚蓝色的海面上,虽有风浪和惊涛,但汹涌着无尽的内涵与力量,这就是走向世界的“松普”照明,这就是走向国际的“松普人”--“松普人”以一首诗来介绍自己的企业与主人,表明了他们拥有顽强而坚定的自信、气吞山河与海纳百川的胸怀。

“你是一个消费者,你必定在选择商品时,首先考虑的是否中意。你是一个企业,你必须把自己的产品打磨得你自己先中意。中意是内心的一杆秤,它一头连着消费者,一头连着你自己……”一个才20岁出头的姑娘,她把经商的真谛摸得如此透彻,她的事业不“中意”才怪。

虞圆媛撑着“中意”之舟,演绎着小镇巾帼不让须眉的传奇。

“我是古镇人,我为自己是古镇人而自豪。但今天的古镇意义和‘古镇人’的概念完全不同了。古镇不只属于我们古镇人自己,而今天的古镇人属于来自五湖四海的那些热爱古镇、专注灯饰,并为繁荣古镇灯饰产业奉献聪明才智的所有新古镇人。”这段话,出自古镇镇曹一村党支书区群松之口。

“只要你看一眼我们这个远离古镇中心的农村今天的景象,你就会理解我的话。”那天到曹一村采访,村支书老区就这样对我们说。

于是我们推开他的办公室,朝向窗外举目远眺。眼前是一个楼宇林立、街道纵横、车水马龙的完全的城市!其规模、其水准,可以同任何一个内地的中小型城市媲美。

“统计过在你村里现在居住着多少人?”

“本村居民是5600来人,但外来常住人口和每天的流动人口无法统计,到底多少谁也没有真正说对过。因为我们曹一村现在是古镇灯饰市场的物流中心,每天往全国各地的车辆和人员多数经过这里,你能数得清来来往往的人吗?但有一个数字我可以告诉你们,2000年时,我们村干部们在研究本村经济发展时,看准了古镇中心区灯饰市场蓬勃发展的前景,想通过本村的地理空间优势,搞一些与古镇中心区配套的房产出租业和物流生意。第一次投资2000多万元盖了3栋楼,开始大伙很担心会不会有人来租。后来不仅很快有人来求租,而且不断有人来问有没有新的房源,于是我们村就不断盖房,5年下来,我们不知盖了多少房子,甚至连自己都记不住……百姓也跟着一次次翻新自己的住宅,扩大自己的厂房。这小乡村转眼间便与城市相连在一起……”当兵出身的老区,依然保留了一些军人的豪爽性格。他也是当年从“老板”走向村干部的“红色资本家”之一。一个很有经济头脑的村支书。

“古镇发展,单靠古镇人并不能有大发展。古镇人必须把巢筑好,才能引来四海的金凤凰,才能带动古镇腾飞。”区群松说他的这套理念是基于本村的发展经验。他介绍说,自从古镇举办第一届灯饰博览会后,全镇上下都在大发展,可作为远离镇中心区的曹一村如何发展成为摆在他们村班子成员面前的一个头等重要的思考题。没有别的出路,只有傍着“灯都”这只大船一起航行,曹一村才可能“有吃有喝”,否则孤舟搏浪,随时有沉到海底的危险。怎么办?举兵进军镇中心区与人争夺市场?不能。那是人家的地盘,你曹一村在那里既无资金实力又无土地资源,空凭一股激情和勇气,与阿Q没什么两样。“筑巢引凤”、“滚球战术”!区群松在村委会上亮出自己的观点,并将数月实地调查下来的一条条理由向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们亮相,同时把具体实施方案一一掏出。

“群松啊,你的账算得在理,可要是房子盖了,没人来租咋办?”几位老村干部问区群松。

“那就得把房子盖得比古镇镇上的房子都要好!”区群松回答说。

“筑巢引凤”战略启动。第一批造房子3栋,总投资达2100多万元,倾全村之力……区群松带领干部群众没黑没白地战斗数月,气派非凡的3栋写字大楼在田园花木丛中巍然崛起,独领古镇风骚。

“我们要了!”东莞一家在古镇的贸易公司当下以百万元的年租金要下其中一栋,随即又有数家大小公司租下另一栋……哈哈哈,房子还是我们的,一年尽收200万元租金!赚大了!“我宣布,从今天开始,全村所有退休老人的养老金都有着落了!并且在原有基础上每人每月再涨100元!月月领取!”村民大会上,区群松的腰板从未如此硬朗过。

“天大好事!”

“群松,你能不能再盖几栋大楼呀?”

村民大会上,那些老村民满脸笑哈哈地冲区支书嚷嚷道。

“只要大伙儿支持,我们还要盖更多更多的大楼!”

“好,盖吧!你们放手盖吧!我们支持没说的!”

干群一条心,登天也有梯。曹一村的房子后来越盖越多,一直盖到今天这个样--如镇如城,又连镇连城,成了“灯都”的一部分。有人说今日的曹一村是“灯都”古镇的后花园。因为它是四周由田园簇拥的新城新镇,又是新城新镇连片的田园……

“当我们的曹一村成为古镇‘灯都’的后花园时,如何让生活在一片土地上的外来从商人员把根留住,成为我们的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区群松说,这几年,村里从物业获得的集体收益中,拿出相当大的数目用于改造道路,改善教育条件和居住环境。“不是吹的,曹一村的学校、曹一村的道路、曹一村的环境,敢同古镇上任何一个地方相比!我们不比第一,但比最好。”区群松书记底气十足地这样说。

“走,咱们去看看刚建好的‘天宏物流市场’!”区群松一定要让我们开开眼界。

穿过一片崭新的街道,我们的眼前是一栋气势宏伟的建筑,那造型是中西结合物,而更多的是古罗马式的风格。

“这么好的地方,做什么用?”

“物流。古镇现在是‘中国灯都’,每天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和海外的货物几千车次,物流产业必不可少。我们这里就承担了这一任务。”区书记的解释让我们终于明白过来。

“不就是车来车往,用得着建这么好的建筑?”

“那不对。古镇既然是‘灯都’,它的所有配套设施都必须符合‘灯都’的要求和水准。让所有来到我们古镇的外地宾客,哪怕他只停一天、留一宿,我们都要让他有种回家的感觉……”想不到古镇农民已有如此好的“都市意识”!

古镇不只属于我们自己的,古镇属于中国的、甚至是世界的。这样的话我们不仅随处可听,而且随处感受。

温州人的第二故乡--没有比温州人更深切体会古镇人的这句话的内涵与意义。

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称的温州人,非常了不起。他们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镇“灯都”,同样不可去温州人的功绩。

温州人比古镇人干灯饰要早,而且即使在古镇人雄心勃勃称霸灯饰天下时,温州人的力量仍然不比古镇人逊色。但温州人以“温和”的性格“投降”了古镇人--他们在无奈中举家迁移到了第二故乡--古镇。

温州人从商的伟大和不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新都酒店3楼,中山温州商会就设在此。

温州人做生意的满世界都有,他们虽然各奔前程,但普遍有组织严密的同乡商会。中山市的温州商会竟然在古镇,可见温州人在中山的生意人主要集中在古镇。一问会长董承聪,答案更加明了,原来温州人在中山市的生意人,百分之九十以上在古镇做灯饰生意。

吴润富书记也不止一次对我们讲过:古镇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灯都”、产业发展到如此之大,温州人功不可没!

温州人在古镇的贡献无论从他们所参与的人数,还是他们给这个“灯都”留下的财富,都是巨大而不可替代的。

“目前在古镇的温州人大约有18000余人,占古镇灯饰从业人员近三分之一。”董会长还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数字,“10多年前,灯饰产业曾经是温州四大产业之一,并列于皮鞋、服装和五金产业。但10年以后95%的温州灯饰老板都跑到古镇来了。现在温州本地的灯饰企业已经消亡,只有个别主要不是靠灯饰产业活着的企业,没有人再相信温州灯饰还有多少生命力。”

“为什么温州灯饰由老大最后变成了古镇的‘臣民’?”

“主要原因是古镇的政府对这一产业的全力支持起了关键作用,相反温州地区的政府从一开始就没有给予这个已经发展很好的产业以政策上的支持。市场经济就是这么残酷,竞争嘛!但任何一种产业,要具备规模和强大的竞争力,当地政府不给予支持和扶植,终究会丧失优势的。”

“你们不埋怨温州政府?不记恨古镇政府?”

“不。相反,我们非常感激古镇政府。因为是他们使我们这些温州灯商有了越来越大的生意做,我说的完全是实话。”董会长一再这样解释,“温州灯饰在1995年前比古镇这边要强,做灯的人也多。但温州的产业基本上都是靠个体私营业主自然发展,得不到政府更多的扶植和支持。而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和国际灯饰市场出现新的产业变化。作为全球灯饰产业重要地区的台湾灯饰产业商们,开始寻找大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他们首选了广东,选择了古镇。由于台湾灯饰业具有国际灯饰产业的先进管理理念与先进设备和生产技术工艺,古镇的灯饰从这个时候逢到了两个大好机遇:一是台商把大量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带进来,二是政府倾力支持这一产业,比如像古镇办第一届灯饰博览会,政府掏出2500万元来为发展这个产业做‘赔本’生意。这样的举措恐怕只有古镇能做得到。温州灯饰业失败于古镇是一种必然。温州灯饰业没有这些好事,从温州灯饰产业的结构而言必然输给古镇,因为过去我们主要做低档产品。80年代、90年代初期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不高,我们生产低档灯饰,市场还不错,但到了90年代中后期,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装修房子、配套家居也向中高档看齐了,以中高档产品为主的古镇灯饰便超过了我们温州灯饰……”

“有人说,1999年古镇灯饰举办首届灯饰博览会是古镇灯饰与温州灯饰竞争的分水线,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这是事实。但我想即便古镇不开这个博览会,古镇灯饰早晚也会战胜温州灯饰的。这是内部和外部两个因素在起作用。古镇在这两个方面都优于我们温州。”

“你们现在服输了吗?”

“我们早就服输了,而且今天的温州灯商以自己能融入古镇灯饰业和成为古镇‘灯都’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