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942500000026

第26章 苏州的名片:苏绣(1)

有一种地方特产是苏州人特别感到骄傲的,那就是苏绣。

苏绣作为中国四大传统名绣的瑰宝,早已被世人所瞩目和喜爱。而苏绣中最为耀眼和名贵的要数“双面绣”。所谓双面绣,就是正反两面都可以观赏,甚至一模一样,这样的工艺是苏绣独有的高超艺术和表现形式。

谈苏绣,必须要提到一位重要人物,她就是现代苏绣的奠基者和苏绣教育家沈寿。沈寿原名云芝,因在1910年她的两部作品在世界万国博览会上引起轰动并获得“世界最高级卓越奖”而后来被慈禧太后赐了一个“寿”,故更名为沈寿。苏州绣娘沈寿自学成才后与才气横溢的画家余觉结为夫妻,俩人并莲合作,使得沈寿的绣品艺术达到高峰,开创了苏绣的“仿真绣”新风,沈寿后在南通办了中国刺绣女子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绣花艺术家。

绣花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技术中受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民族工艺,它的精美之处是靠手工刺绣。而一般的刺绣都是单面绣,即针脚一面是不露给观赏者的,但苏州双面绣突破了这种传统刺绣的常规,使得刺花绣品实现了正反双面的观赏价值。

曾有人说过:“如果把刺绣比作工艺美术中的皇冠,那么双面绣就是皇冠上的明珠。”

何谓苏州“双面绣”?或许有人见过这样一幅著名的《猫》绣。那绣架上的《猫》,一面是一只灰狸猫,翘首凝视,神态逼真,从另一面看则是黄狸猫,形态一样栩栩如生。这就是典型的双面绣,同时还称为“双面异色绣”,因为它两面的猫物颜色不同,绣这样的作品,除了双面绣的基本技术外,还要照顾双面针脚、丝缕,做到两面色彩互不影响,针迹点滴不露,其内的藏针隐针要藏得妙隐得巧,只有高超的艺人才能完成得了此类佳作。

你能想象得了在同一块绣品上,正反面绣出同一个物体并变换颜色竟全靠绣女手中的一针一线?更神奇的是这种双面绣还能做到在同一绣品的正反面可以绣出完全不同的景物或动物!在苏绣之乡的镇湖镇上,我看到了这样一幅双面绣:同一幅插屏上,一面是蹲伏的小白猫,它文静可爱,茸毛柔顺,绣面细腻和顺,犹如工笔画般清秀。另一面则是向左蹲伏的棕黄色哈巴狗,它憨厚有趣,毛丝相叠,绣面粗犷浑厚,好似油画一样艳丽。若不是亲眼所见,你怎么相信这是苏州绣娘手下的杰作!

镇湖有一条绣品街,那里家家户户都有美丽的绣娘在不分日夜地挥针绣画,她们的作品既可是百姓家的日用装饰,又有国家元首间的馈赠品,名扬天下。那些绣娘能将一根头发粗细的丝线劈成64股,这样的技艺,中国独一,世界无二。难怪南朝高士张率先生这样赞叹道:“寻造物之巧妙,固饰化于百工,嗟莫先于黼。自帝虞而观风,杂藻火与粉米,郁山龙与华虫。若夫观其缔缀,与其依仿,龟龙为文,神仙成像。总五色而极思,藕罗纨而发想。具万物之有状,尽众化之为形……”

苏绣,尤其是双面绣,是苏州的一张名片,其实也是苏州人的一种性格形象。她双面玲珑光亮,表里如一,既体现了一种高超的艺术,又渗透了一种为人处世之道。这就使我想起了我的父老乡亲们常讲的一句俗话:面子与夹里。衣服有面子和夹里之分,人其实也有面子和内在之区别。苏州人特别讲究面子,他们认为自己干什么事不能让外人说三道四,如果连面子上的事做不好、做得不够意思,那这种人、这种家庭、这种单位肯定是差儿劲的,所以为了面子上的事,他们可以倾家荡产,以命相抵。所以如果苏州的哪一条街、哪一栋建筑不像样,让前来旅游的外乡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那苏州人是最受不了的,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把它完善,完美到人人都说一个“好”字为止,苏州人不喜欢“差不多”这样的评语,苏州人喜欢“蛮开心”,心都开了,那便是心花怒放,那就是完美的结果。

讲究面子其实是为了一种做人的尊严和信誉。苏州人非常在乎这个面子,你到苏州地面走一走,不管是乡村还是城镇,如果你看到哪条道、哪个地方不讲究卫生、见外乡的游人出口伤人,你就可以当着众人面指责和批评,一般情况下不会受到当地人的攻击。

而苏州人更有一个特别之点是:他们更讲究面子与夹里的统一,而且常常把夹里的光亮、实惠与真实看得更重要。因为“暖不暖,靠的是夹里”。我的父老乡亲最懂得这个朴素的真理。

比如像苏绣,本来已是举世闻名的艺术珍品了,可苏州人还要努力提升工艺,他们创造了“双面绣”,表里如一,正反面都经得起观赏,而这就算是精益求精了吧?可苏州人又继续思进,创造了“双面异色绣”--同一幅绣品上正反两面可以看到不同的景物,美轮美奂,让外人无任何挑剔的话可说!

苏州人把这种追求和境界称作是“味道”。

“双面绣”是苏州人认为的最有苏州风格代表性的“味道”。

这“味道”里的学问太深了,所有想学苏州的人如果不懂得苏州人讲的“味道”之说,你就永远无法学到他们的真谛。

听说过苏州太湖之滨的西山盛产一种碧螺春茶叶吗?知道这种茶叶的味道为什么特别地清鲜异香吗?这是因为一是用的“种”好,据说是仙鹤衔来的种子,二是因为采摘工艺特殊。西山碧螺春讲究的是采摘者全是当地少女和新媳妇,她们需要在采摘前沐浴更衣,采摘后又因为怕柔嫩的茶芽受损,往往都将茶芽放入怀中保存,叶芽一得体温,顿时异香扑鼻,所以苏州西山碧螺春又名“吓杀人香”。苏州年轻美女将茶芽放在酥胸上焐暖是有传统的。“蛾眉十五采摘时,一抹酥胸蒸绿玉”的古诗为证。一位欧洲诗人观赏到苏州碧螺春茶叶的采摘过程后,醉倒在太湖边的长廊内,并写下这样一句诗:“在清香的碧螺春汤里,我看到中国江南明媚的春色,那春色让我留连忘返,醉死梦生……”

这就是苏州味道。它让你赤裸裸地感受到什么是发自心底和生命源头的美……

苏州人特别讲究味道,吃什么东西,做什么事情,都讲究味道。味道在苏州人心中就是品质,就是境界,讲究味道,便是追求品质,追求境界。

到过苏州的人都见过这里的百姓喜爱住在一条条深深的小巷之内的庭院内,而不太喜欢住在那些高楼毗邻的地方,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小巷子深处才有味道,这味道是曲径通幽,静谧恬淡,祥和平安。这样的小巷子深处,白天她像一位安静读书的少女,傍晚她像一位依灯绣花的闺秀,即使到了只有蛐蛐叫的深夜,她也还只会像是一位熟睡的美女,总有说不尽的美意。

这就是苏州人说的味道。

现在的社会里,一般的人都特别注重表面的整齐与光泽和舒服,对内容和实质则并不在乎,所以我们有了那么多“形象工程”和让百姓谩骂的事。苏州人讲究面子,但更注重“夹里”,因为在他们的意识和观念里,夹里是实惠和真实的,面子不能当饭吃,“夹里”是暖在自己身子骨上的东西,绝不能马虎。

苏州人讲究面子和里子的例子,还可以从苏州人怎么欣赏美女来帮助你认识苏州。

苏州人看美女并不排除看脸蛋,甚至看胸部,但多数苏州人在评价和欣赏美女时则更多喜欢看美女的眼睛,于是你就会发现苏州女人的眼睛也变得多半是那种脉脉含情的美。苏州不乏双眼皮、大眼睛的美女,但苏州女人的眼睛并非像张飞眼一样滴溜溜的滚圆,而一般都是弯弯的,像一轮弯月似的样子,看人时总忽闪忽闪的,带着温柔的情,目光如水,又如雨后梨花。《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是苏州姑娘,作者用了18个字写了她的眼睛:两弯似戚(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样的“巧目盼兮”,你难道不想入非非?苏州男人是幸福的,他们看到的女人即使与你吵架,也永远不会怒发冲冠,双目如牛。最多也就是闭上明眸,拂袖而去。这拂袖而去留下的是那美丽的背影,那不更有味道吗?有这样的美女终身伴随,所以苏州的男人性格里也多少渗透了“女人味”--不过苏州男人知道这种“女人味”不能太多,多了就会让人起腻。

不知外人是否注意到,苏州女人有一个特点,不管是开心还是不悦时,她们在眨眼时眼皮总是比其他地方的女人要时间长一些,这或许是零点零零几秒的时间,却让人感觉她的那双充满柔情的明眸里装了更多的秘密,这秘密不管是什么,总会给人多了一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