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于沧澜处听雨
9648500000002

第2章 水穷,云起,下山

“道成!”

青袍老者眼神中透露着欣慰,看着外面如剑的雨丝,他伸出手,剑指一指。

天空中的雨丝骤然间停滞。

宛若画卷,仙人之姿。

手掷。

万千雨丝向上飞去。

逆势而行。

人间罕见。

霎时,山颠茅庐上,空荡。

恍若晴天。

“逆势而行,方为武道!”

黄袍只是伸展手臂一挥,璀璨澄净的光芒破碎开来。

万千雨丝宛若柳丝自然垂下。

雨声随即响起,平原惊雷,如此而已。

“道法自然,方为正道!”

青袍沉默不语。

黄袍当然明白青袍,不语便是不同意不反对。

大道独行!

何况武道!

枯草低落下雨水,打在青翠欲滴的小草叶子上,瞬间宛若花朵绽放开来。

“我已经传信,诸葛派来的人将会于明早在山下等待。”

“江湖飘摇,魔教横生!”

青袍老者再次坐下,看着棋盘上的刀与剑,微微出声,“六扇门如今是自顾不暇!”

“小孟此行下山…………”

黄袍背对青袍,双手负于身后,眼神紧紧盯着雨幕中的石碑,“万物有命!”

“天道自行!”

孟玄策站在小溪上,脚下是流动的水流。

雨丝落在小溪上,荡漾起一圈一圈的波纹。

小溪下,有鱼儿逆水而行。

他乘着雨水,逆流而上。

一步。

一步。

他宛若诚挚的高僧,为求得佛法,无惧无畏。

风雨如刀,依旧不能阻挡。

白袍如僧衣。

风姿卓越如高僧。

背后白色银炼璀璨温暖。

周身白色粉尘如萤火虫般飞舞。

雨夜中,他宛若明灯。

照亮这个万丈红尘迷蒙的人间。

小溪源头,一块巨石。

青苔攀爬,潮湿水汽迷蒙。

行至水穷处。

正是如此。

孟玄策身形一跃,半空中,背后白色银炼笔直灌入天灵盖。

身形悠然落下,黑色发丝凌空飞舞。

谪仙之姿!

正因如此!

盘腿坐下,双手放于膝上,抬头睁眼。

任凭雨水落在脸上,眼中。

他不动一毫。

内力奔腾。

全身经脉中,白马般的内力宛若在草原上驰骋。

胸腔内,雷音响起,涤净世间污秽,还世间以清明。

他开始闭眼,在脑海中不断梳理。

不论是武学,还是道意。

身躯旁,青色烟雾夹杂着白色光焰骤然而生。

青色烟雾摇曳。

白色光焰朦胧。

一呼一吸间,吞烟雾,吐光焰。

雷音加持,恍若煌煌天威。

雨丝渐消。

风声渐停。

摇曳于风雨中的树枝渐渐归于平静。

被雨丝荡起波纹的小溪也渐渐归于平静。

云散天明。

昨夜的一切都归于昨夜。

现在的天明归于现在的天明。

远处,第一缕光芒破开黑暗。

飘荡无踪的一缕紫气缓慢的进入孟玄策的鼻窍中,而后化作千针万线融入他的身躯中。

睁眼。

映入眼帘的是巨石旁树叶上的雨滴,晶莹剔透,生机勃勃。

这便是最好的风景。

心情愉悦。

思绪沉淀。

起身,白袍湿透,但他还是抚平白袍,理平黑发。

湿漉漉中,气质依旧出尘,人世间罕见的容颜。

纵使他眉心处朱砂散却。

十八岁的身躯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丹田内,内力自动流淌不滞。

脑海内道意凝聚,一道一道念头还在往银炼中而去,不断的聚意。

恍若山崖中的小溪,经历千山,终究凝聚成瀚海。

没有谁是一步登天。

唯有水滴石穿。

此时此刻,白色的云层涤荡开来。

晨曦闪耀,温暖迷人。

坐看云起。

悠然自得。

孟玄策嘴角挂着一抹微笑。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步踏出小溪。

无垢洁净的双脚落在草地上,露水浸湿脚趾。

一步一步。

脚踏实地。

孟玄策向着山颠而去,不借身法轻功,只凭身躯脚步。

整座山峰不高不低,山路崎岖,才有小溪缠绵,树木整整齐齐。

他身着白袍,宛若一点星光在夜空中游荡。

渐行渐远,巨石离他越来越远,背后阴影越发细小。

山颠上,一棵大树盘桓。

树叶茂密,树枝宛若虬龙,蜿蜒。

孟玄策走到树下,树下有一块石碑,碑与他腰相齐。

凝实的材质,古朴的气质。

碑上只有两字。

锁妖!

笔力苍劲,剔透。

宛若狂风下的浮萍,无依无靠,却独自起舞。

一股无敌的气势油然而生。

武道重势!

无敌人物交手间往往气势决定一切。

一招间了结生死。

“缥缈山,锁妖碑!”

孟玄策喉咙间轻声说道。

看着像是白玉光泽般的双眸神采飞扬。

此时的他,周身光辉飞舞,恍若神人。

他才入道,周身光华还未敛去。

就像是天地间的灵物,带着独特的光芒。

他伸出手,轻轻的抚摸石碑。

身后茅庐,黄袍老者看着孟玄策的身姿,胸腔雷音渐止,眼神中不再是那种世界过客般的眼神,神色有种慈祥光辉。

青袍老者坐在草铺上,闭眼沉默,脑海中思绪沉淀,恍若深渊,不动间便极具威势,身旁空气都有些凝聚。

内力外放。

精神投影。

无敌人物的气势展露无疑。

“坐!”

青袍与黄袍坐在一侧,两人都闭着眼,气势恍若瀚海,深不可测。

孟玄策抚平白袍,盘腿坐下。

以棋盘为界。

他一袭黑发,平顺至极。

恍若仙人,遗世独立。

眼神中有着温润。

“道意,如何?”

黄袍老者沉声说道。

孟玄策闻言,脑海中道意起。

白色银炼从天灵盖内喷涌而出,恍若瀑布。

万丝银炼,如银河。

“不错。”

青袍出声,“随心意而行,观世间万雨!”

“道意通透!”

刀光闪烁,刀意在黄袍老者睁眼的瞬间爆发,压在孟玄策身上。

他只感到脑海中如寒芒在刺,背后银炼有些震荡。

黄袍闭眼间,威势消散不见。

他微微出声,“小孟,你要观世间万雨,便不得懈怠。”

“既以道成,便下山吧!”

既要观世间万雨,必要下山。

必要游历天下。

孟玄策微微点头,银炼灌入天灵盖,收敛光华,平淡无奇中见其不凡。

“剑无名,刀亦无名!”

“此后,为你所有!”

黄袍闭眼后便不再出声,青袍便出声示意。

孟玄策看向棋盘上。

刀与剑分开。

左刀,右剑。

刀身三尺三寸,剔透无比,白日烟火冉冉升腾。

剑长三尺五寸,湛蓝龙纹蜿蜒,剑柄上层层纹路盘旋,剑尾青铜龙头微微抬起。

他伸手握住刀柄,另一只手轻轻划过刀身,敛去白日烟火,变得平淡无奇,收入刀鞘,挂在右腰间。

而后再伸手握住剑柄,另一只手同样划过剑身,湛蓝龙纹归于无奇,收入剑鞘,挂于左腰。

他双手交叉放在剑柄,刀柄上。

嘴角挂着微笑,“剑名听雨!”

“刀名沧澜!”

听雨,沧澜。

不说喜欢,不代表不喜欢。

他已然很喜欢,便不会出声。

他从来如此,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从不出声。

那种由内而外的情绪,足矣。

至少,他现在是这样想。

“意境不错。”

青袍老者出声,“你诸葛世叔已经派人在山下等你。”

“下山吧!”

孟玄策昨夜便以知晓。

眼神中没有留恋,世间之事,不外乎聚集与分别。

他起身,一步向后。

双膝跪下,神态庄重。

不留恋,不代表他心中无情。

极于情者极于道。

他从小便知。

不过,于平淡处才见他真性情。

三个响头。

“多谢两位师父十八年来教导!”

“弟子,感激不尽。”

青袍嘴角有笑,黄袍嘴角微弯。

十八载春秋,述说了多少温暖时光。

嗷嗷婴儿,白袍少年。

顽皮嬉戏,温润如玉。

这其间,又需多少心血!

“这是他给你鞋子!”

青袍老者随手一挥,一双白玉锦鞋放在棋盘上。

孟玄策难得的挑眉看向黄袍老者,眼中有着肆意的笑意。

红尘动人。

动彻心扉。

黄袍沉默不语,喉咙中一声咳嗽。

他伸出手一弹,浩瀚的光芒以他为中心四散而开。

白昼中那是太阳的温暖。

雨水尽皆消散。

孟玄策原本湿漉漉的身躯以及白袍彻底烘干。

一袭柳丝般细柔的黑发随风飘荡。

出尘之致,谪仙尔。

黄袍收回手,在度归为沉默。

孟玄策取下鞋子,穿在无垢般的双脚上。

起身,抚平白袍以及长发。

一袭躬身,转身而去。

黄袍与青袍盘坐茅庐内,不动不闻不语。

孟玄策运转身法,在山间飞掠,肆意潇洒。

宛若林间飞鸟。

自在至极。

缥缈山颠,再次归于平静。

山间无岁月,红尘多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