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军统特务实录
965400000092

第92章 军统谋杀国母未遂2

1949年5月12日,解放军开始进攻上海。26日,解放军全民进军上海市区,毛人凤以为刺杀宋庆龄的时机到了,就请示蒋介石是否行动,没有想到蒋介石的答复是:行动暂缓。

听到“行动暂缓”这四个字,毛人凤明白了,蒋介石已经放弃了对宋庆龄的暗杀,所以他迅速将保密局的大班人马迅速撤到了广州。

到底是谁让蒋介石改变了主意呢?

让蒋介石改变主意的,是宋庆龄的妹妹宋美龄。

其实当时,蒋介石对宋庆龄的杀意已决,宋庆龄也被他列入了军统的暗杀黑名单,但他还没来得及下令毛人凤行动,当时正在美国为国民党政权争取贷款的宋美龄就托宋氏三姐妹的老大——孔祥熙的夫人宋霭龄带了一封信给蒋介石,信中除了提及在美国筹措贷款的事情,还表达了她对二姐宋庆龄的关心,尤其警告蒋介石,不要用下作的手段对付二姐,宋美龄在信文的最后郑重写道:“阿姊有什么差错,我是绝不会答应的。”

蒋介石一直倚重宋氏家族,此时只能命毛人凤暂缓暗杀宋庆龄的行动。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不久,中共中央派出中共特科早期领导人、周恩来总理最亲密的战友,时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的邓颖超同志前往上海,恭请宋庆龄北上参加开国大典。

毛泽东、周恩来选择邓颖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邓颖超和宋庆龄两人之间有很多的共同点:都是知识女性,都经过长期的革命考验,都是革命领导人的配偶,而且两人都在战争中经历过丧子之痛。

当时,廖梦醒已经由香港辗转来到北平,经过中央商议决定,由廖梦醒陪同邓颖超前往上海请宋庆龄。为了表示诚意,毛主席亲自提笔给宋庆龄写了信。信文如下:

庆龄先生:

重庆违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匆却为盼!专此。敬颂大安!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九日

在邓颖超和廖梦醒出发之前,周恩来总理也提笔给宋庆龄先生写了一封信,信文如下:

庆龄先生:

沪滨告别,瞬近三年,每当蒋贼肆虐之际,辄以先生安全为念。今幸解放迅速,先生从此永脱险境,诚人民之大喜,私心亦为之大慰。现全国胜利在即,新中国建设有待于先生指教者正多,敢藉颖超专诚迎迓之便,谨陈渴望先生北上之情。敬希早日命驾,实为至幸。专上。敬颂大安

周恩来

一九四九年六月二十一日

邓颖超和廖梦醒到了上海之后,将毛主席、周总理的亲笔信交给了宋庆龄,并向宋庆龄说明了来意。

宋庆龄读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亲笔信后,深受感动,终于,坚强的她向邓颖超吐露了心声:北平,是中山先生逝世的地方,伤心之地,实在不愿再去。最后,经过邓颖超的劝导,宋庆龄最终决定以大局为重,离沪北上,迎接新中国!

1949年8月28日,宋庆龄在邓颖超的陪伴下,离开上海前往北平。

1949年8月28日下午4点15分,宋庆龄乘坐的专列缓缓驶进北平车站,站台上站着的是等候许久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林伯渠、董必武、李济深、何香凝、沈钧儒、郭沫若、柳亚子、廖承志,以及宋庆龄创立的中国福利基金会下属的保育院儿童五十余人。

列车刚刚停稳,毛泽东就大步走进车厢,和宋庆龄握手问好。当宋庆龄在毛泽东的陪同之下走出列车时,李富春的夫人、蔡和森的妹妹蔡畅热情地迎了上来,向宋庆龄献花。

当晚,毛主席出面设宴招待宋庆龄,宋庆龄和毛主席、周恩来亲切交谈。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如期举行,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宋庆龄热泪盈眶。

事后,宋庆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这次到北京时的感觉,和我在1925年时所经历到的,真是有天壤之别。那时候,这历史的古城是各国帝国主义的基地,也是孙中山不幸去世的地方。现在这个城变成了人民的讲坛,我们听到了人民声震云霄的洪大呼声。它是新中国的诞生地。北京立即使人感觉到是一个充满了广阔伟大的思想,影响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人民的城市,到那里去的人,会感觉到历史的意识和情调;但是,这种意识和情调,不是从中国古老的事物所产生,而是今日中国的建设和未来中国所产生的。每一行动,每一步骤,都有巨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