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了所有这些因突如其来的财富而让人走向破产的事情后,你很可能在问自己,变得富有是否值得摊上这么大的麻烦。突然想到罗马抒情诗人兼讽刺作家贺拉斯的警句:“忧愁随着财富的增长而来。”金钱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我们都听过“金钱买不来幸福”、“财富让人堕落”等说法。
诗人、吟唱者和哲学家创造了无数警句来质疑金钱的价值并谴责追逐世俗财富的做法。中国哲学家老子曾告诫说:“多藏必厚亡。”音乐人鲍勃·迪伦问道:“金钱是什么?一个人如果早上起床、晚上睡觉,并且在起床与睡觉之间做的是自己想做的事,那他就成功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也说:“金钱只会唤起自私自利,并且不可抗拒地招致滥用。”
就连古代哲学家也经常批判财富与金钱。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一书中说:“他们越是想着发财,就越不会想到美德;因为当财富与美德被一同置于天平上时,总是一边翘起另一边落下。”[13]
另外,总是有一些诗人和哲学家从截然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大诗人约翰·沃尔夫冈·歌德说过:“一个没钱的健康人是半个病人。”同时,荷兰哲学家别涅狄克特·斯宾诺莎对财富观过于片面的人表示了怀疑:“一个既贫穷又吝啬的人会不停谈论对财富的滥用和富人的邪恶;如此一来,他只是自寻烦恼,并且让全世界看到他既不能容忍自己的贫穷,也不能容忍别人的富有。”
美国诗人格特鲁德·斯坦说:“我富有过,也贫穷过。还是富有好。”而喜欢用夸张的言辞来激起愤慨并揭示简单真理的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则称:“我年轻时,以为金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如今上了年纪,我明白的确如此。”
是什么导致了不幸福——金钱或者倒不如说是缺钱?事实上在几乎所有的离婚案中,金钱都是争议的焦点,而且研究人员发现,金钱也是夫妻在很多时候争吵的核心。
威斯康星大学的劳伦·帕普请100对有孩子的夫妻写两周的日记。夫妻二人要分别记录他们每天发生争吵的原因和持续的时间。结果显示,夫妻围绕金钱问题发生的争吵比因其他问题发生的争吵都更为激烈。大多数夫妻感觉到因金钱发生的争吵对他们共同的未来构成了威胁,并发现这种争吵比因其他问题发生的争吵更难化解。[14]
维也纳大学商业心理学家埃里希·基希勒想知道夫妻之间谈论什么、争吵什么。他让40对夫妻记了一年的日记。结果发现经济问题比其他任何话题都更容易引发争执。夫妻们经常因在哪些方面可以花多少钱而发生争吵。[15]
你自己来做个试验:记录下一个月里让你烦恼的每件事情。确定你涵盖了自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你的工作、你的健康、养育子女情况、你的财务状况、你的夫妻关系、你的体重等等。一个月后,对结果进行评估:假如你有很多钱,这其中有多少问题就不会出现?你会看到,如果你有足够多的钱,许多烦恼是可以避免的。不过,你也会看到,即便你有足够多的钱,许多烦恼还是避免不了。对于后面这种情况,你应该关注的是,如果你拥有远比现在要多的钱,这些烦恼是否会更容易忍受,或者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否更容易解决。
社会学家多萝泰·施潘纳格尔在2013年就《德国的财富》研究项目发表的博士论文中,也分析了人们为何烦恼的问题。她在研究中将普通人群和赚的钱至少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一倍的人作了对比。她的调查是在2005年进行的,结果发现24·5%的普通人群“非常”担忧自己的财务状况,相比之下有这种担忧的富人所占的比例为6·4%;另外,完全不担心自身财务状况的富人占54·3%,而有这种想法的普通人群只占26·7%。
22·7%的普通人群非常担心工作的稳定性,相比之下只有4·8%的富人有这样的担忧。另外,有59·7%的富人(相比之下只有39·4%的普通人群)表示一点都不担心工作的稳定性。
就连问及与事业或财务状况并无直接关联的话题时,富人的担忧也比普通人群少得多。22·8%的普通人群“非常”担忧自己的健康状况,有这种担心的富人只占10·2%。超过半数的普通人群非常担心犯罪率的上升,只有35·5%的富人担心这一点。41·3%的普通人群非常担心外来移民,只有24·2%的富人担心这一点。虽说有60·1%的普通人群对未来总体感到乐观,但在富人当中,这一比例上升到76·4%。[16]
俗话说“宁可没钱健康也不要有钱病怏怏。”不过施潘纳格尔的研究结果非常明确:“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良好的总体健康状况与财富存在着关联。德国西部和东部地区以及整个德国的情况都是如此。”[17]她的调查表明,与普通人群相比,富人“不仅健康状况更好,他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也更为满意”。[18]
不过,正如瓦尔特·维伦韦贝尔在研究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方式后所得出的结论,健康状况不佳并不是直接由缺钱导致的。虽然健康状况不佳在较低社会阶层的成员当中要普遍得多,但这并不是由经济条件的欠缺所致,而是因为在生活方式上作出的某些选择。维伦韦贝尔说:“个人行为比外部条件起的作用更大:吸烟、酗酒、不健康的饮食、缺乏锻炼……这些都和金钱无关。买一个月香烟的开销比每月向健身房、哪怕是高档健身房缴纳的会员费还要高。吃快餐比亲手做饭更贵。买酒比制作鲜榨橙汁更贵。总体来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健康的生活方式花销更大。”[19]
还有什么比如何生活得幸福这个问题更重要?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幸福学。”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错误印象是,科学家已经得出了金钱不能带来幸福的结论。然而,最近由约阿希姆·魏曼、安德烈亚斯·克纳贝和龙尼·舍布所做的研究却表明,这一说法并不完全正确。
常识告诉我们,大多数人更希望钱多一点而不是少一点,哪怕仅仅因为手头有更多的钱意味着在面对商品和服务时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较高的收入让人可以获得人们最想得到但收入较低者无法企及的商品。“人们愿意为增加收入不遗余力。工会宣布罢工,养老金领取者上街抗议,各个级别的管理人员工作到累垮的程度,工人们每天八小时在麦当劳做着乏味的工作或者给汉堡翻面,每小时的报酬是7·5欧元。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唯一的原因就是赚钱。”[20]
1974年,理查德·伊斯特林成为第一个宣称“金钱不会带来幸福”的科学家。他根据调查得出结论是,幸福不取决于一个人绝对的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他在社会中的相对地位,即他所拥有的东西与同辈人相比是多还是少。按照伊斯特林的说法,这一点适用于全世界所有年收入水平超过1·5万美元的人。换句话说,有一种假设是,提高最贫困人群的收入显然会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及总体上的幸福感有重大影响。
然而,情况要比乍看上去更为复杂。科学家将“情感”幸福与“认知”幸福加以区分。研究人员向来都是通过让人们给自己当前的幸福程度打分来衡量他们的认知幸福:“按照从0(完全不满意)到10(完全满意)的分值,请告诉我们你目前对自己整体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
这种调查衡量了总体满意度而不是“情感幸福”,也就是在一天或一个月里,幸福时刻的累积与持续时长。虽然财富对后者没有明显的影响,最近的研究却表明,事实上,总体满意度与收入之间高度相关,尽管伊斯特林的说法与此不同。
这些研究发现,“收入水平较高的人对生活的满意度更高。值得关注的是,就算年收入水平超过12万美元,这种正相关依然适用。不存在饱和点,在任何一种收入水平上,收入的提高都对应着更大的幸福感”。[21]这些研究甚至表明,如果收入提高的比例相同,对幸福感影响更大的是收入水平较高的情况而不是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22]
当然,生活中有许多方面与金钱并无直接关联。任何收入水平的人都有可能承受疾病或感情破裂之苦。不过,针对个人幸福的科学研究取得的最令人关注的成果是“穷人经历的疾病、离婚或孤独这类逆境比富人经历的要糟糕得多”。[23]这一研究结果证明收入与财富也影响着生活的其他方面,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大多数人意识到钱多要比钱少好。他们或许说的是另外一套,为的是装作不在意自己金融资产匮乏的状况。不过,每个月有2000万德国人购买彩票。他们即使知道自己只有1500万分之一的机会中大奖,可是依旧一周又一周地祈祷自己好运,同时却对着当地酒吧里的常客大谈“金钱如何不重要”、“金钱如何买不来幸福”等等。
没有哪个神志正常的人会说单靠金钱就能让你幸福。我在序言中谈到了许多事例,一些人买彩票中奖或通过其他手段迅速得到一大笔钱——最终却是以几乎同样快的速度失去了这笔钱。金钱是否让他们变得不幸福?表面看来或许如此,因为如果不获得那笔钱,他们就可以免于承受后来负债的痛苦,而这种负债局面往往导致个人破产。
事实上,一个人在某个时间点所拥有的金钱的数量远不如他用这些钱做什么重要。保住并增加你的财富是你需要学习的东西,从而确保金钱会让你变得更加幸福并且对自己的生活更加满意。
正因为如此,那些以为无论通过继承、结婚还是彩票中奖的方式,如果能够突然获得一大笔钱,那么自己的问题——或者至少是财务上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的人受到了严重误导。也许更准确的说法是,突然发一笔横财对他们来说只是麻烦的开始。当然,不能将责任归咎于金钱。相反,应该责怪的是没有学会如何明智地使用金钱从而保住并增加自身财富的人。
不假思索地否定金钱重要性的人通常因为显而易见的原因才会说“金钱不重要”甚至“金钱导致不幸福”。他们假装不在乎金钱,只是因为他们没有钱。当然,大多数人会赞同自由能带来幸福这一点。虽然许多人也许会反对金钱等同于幸福的看法,不过对于自由是绝对正面的、值得去争取的这一观点,存在反对意见的人要少得多。
知道如何理财从而保住并增加你的财富意味着你比努力维持生计的人所能享有的自由度更大:在摆脱了对工作的担忧后,你和财务上依赖他人的人相比,能够在自己喜欢的地方生活,去想去的地方旅行,还能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法国时装设计师可可·香奈儿说:“金钱是实现自由的关键。”[24]她通过努力工作积聚了财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靠自我奋斗取得成功的女人。她将金钱视为“独立的象征”。[25]她是正确的,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将“财富”等同于“一大笔收入”,可是每个月把赚到的钱花光,你就永远不会享受到自由。相反,你在让自己依赖甚至沉溺于很高的生活水准,并且永远都要为一旦失去收入来源将会出现的情况而担忧。大量证据表明,主要为能够负担得起奢侈品和奢靡的生活方式而去追寻财富的做法很少会带来幸福。
美国研究人员托马斯·J·斯坦利的一项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他调查了数百名美国富人,这些人都是在1946年到1964年之间出生的,而且都是以基本相同的入门级薪资水平开始职业生涯。他问到他们的一个问题是,以1到5的分值来衡量他们对整体生活状态的满意度。
说不满意的受访者的年收入中位数为20·3万美元,而说满意的受访者的平均年薪为30·7万美元。不过,这两个人群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在过去30年里所积累的财富的规模。满意程度最高的受访者平均积累的财富价值为138万美元,而满意度最低的受访者平均只攒下了30·4万美元。满意度最低的受访者拥有的财富是他们年收入的1·5倍,而满意度最高的受访者拥有的财富是其年收入的4·5倍。这一调查表明,两组人所拥有的住房的价格没有多大区别(分别是79·8万美元和78·5万美元)。[26]主要的区别在于第一组的人远比第二组更有可能为负担非常高的生活水准而花钱。第二组的人往往生活得更为节俭——他们因财富给自己带来了财务独立而珍视它,而不是把财富作为购买昂贵商品的手段。
如你所见,财富在多大程度上和在何种情况下会对追寻幸福起到帮助作用,还需要具体的调查。也如你所见,你在这个问题上给出的答案将取决于你是把努力获取财富作为提供奢侈生活的手段,还是把它作为实现财务独立与安全的方式。此刻,你或许想知道是否有具体的因素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成为富人。有没有相关的科学证据?如果有的话,这些证据会告诉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