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两年,侯振待在少林寺都没有出山,一直在不停的指导寺里的和尚。
现在的他可不再是达摩堂首座,而是正儿八经的少林方丈,两年前侯振补足少林绝技,少林上下公推侯振为少林方丈,无色禅师为少林主持,觉远和尚接替侯振成为达摩堂首座,侯振成为方丈的第一个命令就是把少林每年收的地租降至两成,灾年只收一成,至于高利贷只收回本金,从此以后不在放贷,少林俗家弟子不得欺压百姓,凡是欺压百姓,从事不法行业者,不在受少林庇护,更甚者少林当清理门户。
两年中,少林几乎是完全封山了,两年前少林封山偶尔还会下山,这两年则是连人都不下山了。
整个少林的实力也在这两年中飞速上涨,在少林大还丹和小还丹的助力下,几乎达摩堂,般若堂的精英弟子都达到了一流高手。
渡字辈的弟子中更是有八人进入先天,渡劫,渡厄,渡难,渡悲,渡伤,渡玄,渡灾,渡苦。
其中渡厄,渡劫,渡难更是练成了少林仅次于罗汉大阵的金刚伏魔圈,心意相通之下,以他们先天初期的修为甚至能够力敌已经半步宗师的觉远。
除了八渡,少林主持无色禅师突破先天进入了宗师之境,估计跟上代的少林方丈玄慈差不多了。
可以说现在的少林差不多可以横扫武林了,如今的天下五绝也不过就是先天中期左右而已。
“渡灾,渡苦,渡悲。”侯振把少林众人叫道跟前说道:“你们三人陪我下山一趟。”
两年没下山了,现在山下的形势也少有知晓,如今少林兵强马壮,也到了该下山打响名号的时候了。
“其他五人听从无色号令。”侯振吩咐道:“无色坐镇少林,其他一流以上高手下山,但凡作恶多端,祸害百姓的地痞流氓,土匪恶霸,都是我们的敌人,我要这嵩山周围百姓安生,不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至少不能像现在一样,贪官恶霸横行乡里无所顾忌,该杀则杀,不要害怕流血,这是佛陀的意思,也是我的意思。”
“尊方丈号令。”众僧道。
吩咐完后,侯振便带着渡灾,渡苦,渡悲下山而去。
侯振此行没有什么特殊目的,只观民生,说实话,现在的百姓大多数还是能活的下去的,毕竟宋朝经济发达。
细数历史众多朝代,政治上无疑宋朝更清明,明朝官员能活到老死就不错,而宋朝公务员待遇是中国历史最好的,文官除了谋反,免死,而且工资相当高。
军事,由于幽云十六州在北人手中,加上宋朝重文轻武,军事总处于被动。明朝修长城,北据鞑靼瓦剌,东海除倭寇,东北抗女真,虽然总有得失,但基本功过相抵。
经济宋朝商业税到国民生产总值的70%,这是现代也令人艳羡的,而且有了·纸币。而明朝末期南方更是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世界白银60%流入明朝。
这两个朝代,科技都远远领先国际,突飞猛进,中国大部分可以引以为傲的科学家都是这时候出来的。
也正是因为宋朝对读书人的太好了,军事勋贵的没落代表着文官集团的崛起。
掌控朝政,打压武将,搜刮百姓,文人的贪婪是没有底线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直接把武将打入了谷底,只能成为文臣的附庸。
宋初年朝廷中的官员队伍,还是比较精干的,仅为200多人;20年后就翻了一番,达到400多人,再过20年就超过了1000人。又过了20年,官员队伍突破了万人大关。由于官吏的数量越来越多,实际职务和工作内容又有限,于是这些官吏中有很多都成了虚职。正如《宋史·职官志》中描写的:“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意思就是说,占着官位,却整天没事干的,十人里面就有八九个。跟现在的吃空饷差不多。到公元1071年,也就是宋朝开国110年后,朝廷供养的官吏更是超过了50万,官员数量竟然增加了2500倍。公务员数量越来越多,于是就有了“吏政之患”,这是大一统制度与生俱来的遗传病。据《宋史·职官制》记载:每年中央政府的支出:大约是钱一千六百九十六万贯,金一万四千八百七十两,银六十二万两。且不说官员的职务性消费,单是定期向官员支付的俸禄,就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