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总有好方法
9898600000002

第2章 缺乏方法,你就只能吃力不讨好

本章提要

不要把“爱”作为不会教育孩子的借口。

如果你不掌握方法,可能会被孩子“控制”,可能会越努力越受累,而且,你那看来神圣无私的爱,最终竟会伤人害己。

只有掌握方法,你才能从吃力不讨好的现状中解放出来。

一、本应是孩子听你的话,为什么你却被孩子“控制”了

二、本应有爱就会有幸福,为什么你的爱却收获痛与恨

三、本应越努力越轻松,为什么你却越努力越受累

一 本应是孩子听你的话,为什么你却被孩子“控制”了

1.不对孩子说“不”,他就可能肆无忌惮地对你说“不”

毫无疑问,每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效果却大不一样:有的妈妈爱孩子,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有的却吃力不讨好,甚至事与愿违。

首先我们来看面对同一个问题,两种处理方式带来的不同结果吧!

有一次,我们受邀在母亲节做一场主题分享会。活动结束后,一位妈妈很伤心地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数年以前,自己与丈夫离异,十二岁的孩子归自己抚养。她除了好好工作,就是全身心地爱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后来她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孩子的要求,常常超出妈妈的经济能力,也并不是孩子当时生活和学习的必需品。孩子先是买了一台电脑,主要是用来打游戏,不到一年电脑就用坏了。前几天,孩子又要买一台很贵的电脑。妈妈没有答应。孩子先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吃饭,后来又撞墙,还威胁妈妈说:“再不买,我就离家出走。”

这位妈妈束手无策,又伤心又恐惧,问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类似这种孩子向父母要不到东西就生气、哭闹甚至威胁的情况,绝对不少见。在我身边,不止一位妈妈讲述过类似的苦恼。

面对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父母都束手无策呢?且看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女生在国外上学,班上同学每人都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如果论经济实力,他们家很富有,但是,当爸爸的没有答应女儿,而是告诉孩子:爸爸可以给你买,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白白得来的东西,你现在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需要付出劳动才能获得想要的东西。

接着,他给女儿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帮妈妈做一个月家务,每天至少一个小时;第二个选择是背诵三十篇新东方的励志文章。

她选择背诵励志文章,结果不到两个星期就背得滚瓜烂熟,爸爸检验她做到了,就给她买了笔记本电脑。

那么,这位爸爸是谁呢?

就是著名英语培训学校——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

看完上述故事,不知你有什么感受?

不可否认,俞敏洪这样的家长太有智慧了,因为他不仅没有对孩子“有求必应”,而且学会了智慧地“钓鱼”:

第一,将孩子喜欢的东西变成她做另外一件事的动力。

第二,把父母从来只当“福利”给孩子的东西,变为要孩子付出努力后才可以得到的“奖励”。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这点,又有什么值得妈妈们学习的呢?

且看他的观点: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真正的幸福不是别人送来的,而是靠自己努力争取来的。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是十分娇惯的,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比如孩子喜欢一个玩具,家长不买他就不走,最后家长没办法只能买了。于是孩子就有了这样的心理,只要他坚持,家长就会让步。

因此,我在给孩子买东西前,都会把握两点:

第一,我会分析他要的东西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坚决不买。

第二,即使合理也不能轻而易举地给他买,我必须让孩子完成一项任务后才会给他买。

这是他的具体操作方法,而支撑他这样做的,是他那独具见解的教育理念:

做父母的一定要记住,绝对不能让孩子吃定你,绝对不能要什么给什么。教育孩子和驯养动物差不多,现在很多做父母的还不如动物园的驯兽员。

驯兽员驯养动物有两种方式:第一,鼓励——绝对地鼓励;第二,限定,甚至是惩罚。

我曾经问一个驯养海豚的驯兽员,为什么他训练的海豚能从水中跃出,并从那么高的圆圈钻过去?他说其实海豚开始是不会的,他先把这个圆圈放在水里面,海豚钻过去就给它一条鱼吃,没钻过去的就不给吃。

海豚也不笨,很快明白了吃鱼的方法。后来海豚就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并明白一个道理:只要我钻过这个圆圈就有鱼吃,没钻过去就会挨饿。

紧接着,驯兽员就把这个圆圈提出水面,让海豚继续钻。

海豚发现圆圈不在水中了,只能跳过去。圆圈被不断提高,大概要提十次到二十次,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海豚跳圈的训练就完成了。

从这个例子中,父母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鼓励和限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十分重要。

我想通过俞敏洪的经验告诉大家:

给孩子“限定”,与给孩子爱同样重要。

让孩子懂得“限定”,通过与孩子确定“边界”,让孩子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是“越界”,“越界”就可能受到惩罚,让孩子做到心中有数。

但是,像他这样的父母也太稀缺了。更多的人,是与前面那位妈妈一样,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最终被孩子“控制”,这已经成为一种并不少见的现象。

不懂得给孩子设置“边界”,不会对孩子说“不”,有可能孩子就会肆无忌惮地对你说“不”。

2.可以当孩子的“朋友”,但你也是孩子的“监护人”

有一些妈妈在溺爱孩子的同时,还美其名曰是孩子的“朋友”。

道理没有错,妈妈应该与孩子平等相处,但值得提醒的是:这不意味着一切顺着孩子。

因为,你固然可以当孩子的朋友,但同时,你还是孩子的“监护人”——在孩子成长的阶段,你有责任让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当他有错误的时候,你也有责任指导、批评他。

也就是说,这时候,孩子得听你的,而不是你一味地纵容他。

我们曾经看过一篇写外国人教育孩子的文章,记录了一位中国老人去了美国,住在儿子家里,看儿媳教育孩子的情景:

一天中午,托比闹情绪,不肯吃饭。苏珊说了他几句,愤怒的托比一把将盘子推到地上,盘子里的食物撒了一地。苏珊看着托比,认真地说:“看来你确实不想吃饭!记住,从现在到明天早上,你什么都不能吃。”

托比点点头,坚定地回答:“好!”我在心里暗笑,这母子俩,还都挺倔!

下午,苏珊和我商量,晚上让我做中国菜。我心领神会,托比特别爱吃中国菜,一定是苏珊觉得托比中午没好好吃饭,想让他晚上多吃点儿。

那天晚上,我施展厨艺,做了托比最爱吃的糖醋里脊、油焖大虾,还用意大利面做了中国式的凉面。托比最喜欢吃那种凉面,小小的人可以吃满满一大盘。

开始吃晚饭了,托比欢天喜地地爬上餐椅。苏珊却走过来,拿走了他的盘子和刀叉,说:“我们已经约定好,今天你不能吃饭,你自己也答应了的。”托比看着面容严肃的妈妈,哇的一声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饿,我要吃饭。”“不行,说过的话要算数。”苏珊毫不心软。

可怜的小托比就那样自始至终一直坐在玩具车里,眼巴巴地看着我们三个大人狼吞虎咽。我这才明白苏珊让我做中餐的真正用意。

我相信,托比下一次想发脾气扔盘子时,一定会想起自己饿着肚子看爸爸妈妈和奶奶享用美食的经历。饿肚子的滋味不好受,况且还是面对自己最喜爱的食物。

这位老人不由得想起自己在国内的外孙女,像托比这么大时,为了哄她吃饭,几个大人端着饭碗跟在她屁股后面跑,她还不吃,还要谈条件:吃完这碗买一个玩具,再吃一碗再买一个玩具……

看到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也许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科学地拒绝孩子,不但不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反而会提升父母威望,使孩子们懂得更多人生道理,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3.警惕三种错误的家教方式

本书作者之一邓小兰,曾任全国妇联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主任。有一次,调查中心围绕妈妈们为何教子失败,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并发现一个规律——

失败的妈妈,往往都经历了这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纵容式家教。

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一律满足;不管孩子的做法是否正确,都一律认可。

什么叫纵容式家教?我们不妨看下面这样一个情境:

强强有一段时间特别爱吃炸鸡,妈妈也天天给他做。后来妈妈的朋友说这样对孩子身体不好,妈妈便尝试着做了一桌其他好菜。

不料,强强放学回家,一看没有自己爱吃的炸鸡,就把筷子一扔,不吃饭了。

妈妈笑眯眯地说:

“强强,我知道你喜欢吃炸鸡。但是你知道吗?总吃炸鸡对你身体不好,尤其晚上吃油炸食品,很不利于消化。我们这几天吃别的菜,过几天我再给你做炸鸡,好吗?”

但强强根本不听妈妈的解释,说没有炸鸡就绝不吃饭,还说,如果妈妈不愿意做,去外面买也可以。

当时外面正飘着大雪,妈妈说:

“你看,现在外面下大雪。妈妈的膝盖有风湿病,如果这会儿出去,膝盖会疼。我们改天去买,好吗?”

强强置若罔闻,毫无反应。

妈妈走近儿子,讨好般地说:

“如果再做的话,冰箱里倒是有,但得化冻,把油烧热,很费劲的。我看你也饿了,而且妈妈等会儿还要加班,帮单位起草一份文件。好孩子,你看,菜都做好了,我们先吃。妈妈明天再给你做炸鸡,行吗?”

强强这时往沙发上一靠,打开电视看动画片了,他说:

“我现在不饿,你有时间的时候再慢慢做吧。”

妈妈看到儿子这个样子,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只好打开冰箱,拿出鸡肉……

在这个情境中,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妈妈一步一步地纵容,孩子一步一步地“胜利”。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通过自己的不断坚持,向父母发出信号:我的需要是第一位的,你得听我的!

而不少家长就像这个妈妈一样,一步一步地撤退,直到最后“缴械投降”。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变成了“小皇帝”,父母不得不听孩子的话。父母的尊严和威望扫地,亲子关系发生了颠倒。

这种现象少见吗?在当今的中国家庭中,可以说随处可见,也许此刻,正发生在你和你的孩子身上!

妈妈要明白:你的纵容,只会造成孩子的放纵。如果任由这种现象发展下去,你就会越来越被动,其后果无法想象。

唯有适当地约束、拒绝孩子,讲究说“不”的方法和技巧,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第二阶段:暴力式家教。

当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妈妈开始着急了,开始和孩子讲道理,讲情感,但当这一切都没有作用的时候,就采取打、骂等方式教育孩子。这时候,往往越着急越没用,越生气与孩子的对立越严重,甚至会因为某些极端行为导致孩子离家出走。

出现这种情况,妈妈应该明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首先,妈妈得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反思自己的错误,学会与孩子正面沟通,尽快回到正常的母子关系,再与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第三阶段:放弃式家教。

如果纵容导致孩子放纵,暴力又导致与孩子对立,这时候找不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一些妈妈就感觉束手无策,最后干脆放弃了。

可以说,上述失败妈妈的三部曲,对孩子的伤害是致命的,对家庭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悲剧。

父母一些不得当的教育方式,常常体现为以爱之名对孩子纵容、溺爱,其恶果就是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将来无法在社会上生存。

关于这点,著名作家刘墉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今天有多少孩子跟父母讨价还价,既要美国式的自由,又要中国式的宠爱,却没有美国孩子的主动,又失去了中国传统的孝道。然而这批孩子进入社会后,既要美国式的公司福利,又要中国式的铁饭碗,却没有美国员工的自律和中国传统的忠诚。

从小讨价还价,长大后失去原则,该讲情的时候讲理,该讲理的时候讲情。这就是我们的家庭教育缺失理性成分的结果。

是不是讲得非常有道理?对此,我们不少以爱之名纵容孩子的妈妈,能不警觉吗?

二 本应有爱就会有幸福,为什么你付出的爱却收获痛与恨

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尤其是母爱,千百年来被人无数次地歌咏吟唱。

可是,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些年来,不少中国母亲却陷入痛苦的困境:为孩子付出那么多爱,不仅没有成就孩子,反倒害了孩子。结果自己痛苦,孩子也怨恨母亲。

怎么会出现这种怪现象呢?

1.压力太大的爱,让孩子不堪重负

《中国青年报》刊登过一篇报道:武汉一个机构进行征文,有四千多名学生参加。但是其中有三千多名学生,写下了他们对母亲的不满。他们有的说妈妈是一个“精算师”,把他的每一分钟都控制得特别紧;有的说妈妈是一个“变色龙”,成绩好梦里都在笑,成绩不好,妈妈就暴跳如雷等等。

在这三千多名学生的笔下,妈妈都是丑陋的。

这样的结论,恐怕是妈妈们最为痛心又无法接受的。想当初,当孩子刚出生时,她们心中是何等喜悦啊!可为什么付出了这么多,自己在孩子眼中反倒是这样丑陋呢?你叫她们怎么能不伤心,不灰心?

如果认真分析原因,我们就会吃惊地发现:很大程度上,正是妈妈不恰当的爱,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

《楚天都市报》曾刊登过一篇报道:年轻母亲五小时火车旅程给女儿上五节课,又打又吼。讲述在一列从无锡到武汉的火车上,一个“争分夺秒”的年轻妈妈,利用五小时的火车旅程,给年约五岁的孩子上了五节文化课,有数学,有语文,其间还不断呵斥、打骂孩子。

该报道披露,这个年轻妈妈和她五岁的女儿旅途归来。才上车,妈妈就开始教孩子认识人民币。先教了半小时货币换算,又开始上数学课——妈妈出题孩子算。之后没有课间休息,这个妈妈接着开始了第三节课——找规律填空,然后又给孩子上了“听写课”“识字课”。直到下火车时,还让孩子“从一数到一百”。

这么小的孩子,这么密集的学习,孩子怎么全部接受得了呢?如果反应慢一点,或者做错了,妈妈的口气顿时严厉起来:“怎么这么笨?再算错,你小心点!”她一巴掌打在孩子的手臂上,孩子哭起来。妈妈警告道:“不许哭!哭也要做!”

此事引起广大网友关注,大家认为这个妈妈的行为太“恐怖”,同时感叹:五小时的火车旅程,沿途经过多少美丽的山水,妈妈不但没有想到给孩子介绍,反而始终沉迷于教孩子识字算数,这美丽的世界在这个妈妈眼里还不如一道道数学题!

更多家长在这个妈妈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自己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也曾多次告诫自己改正方法,可又难以克制那种让孩子学知识的着急心理。”

大家可以发现:这个妈妈,是一个“望女成凤”的人,从出发点而言,这个妈妈是一个对孩子有爱、希望孩子将来有所发展的人,但她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已经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生活的孩子,会丧失这个年龄的孩子本应有的自由与幸福。当孩子不堪重负地进一步发展下去,他能不抵触这样的妈妈、能不恨自己的妈妈吗?

有专家对当今社会这些妈妈的“母爱”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与她们心中的焦虑有关,主要体现为“五怕”:

一怕孩子闲着,把孩子的时间占满了,心里才踏实;

二怕孩子玩耍,把孩子紧紧攥在手心里,冲突必然会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激烈;

三怕孩子出错,盯着孩子的错误并无限放大,还反复提醒孩子的错误;

四怕孩子吃亏,教孩子一些不合情理的人际交往方法;

五怕孩子失败,学习成绩、考试名次像戴在孩子头上的紧箍咒一样,让孩子每天战战兢兢。

从表面上看,这“五怕”是为孩子考虑,是妈妈爱孩子的表现。但是,也许就是这种充满焦虑,缺乏对孩子必要的尊重,缺乏对孩子情感的了解的“爱”,让孩子难以得到应有的温暖。

这时候,也许就能知道为什么她们付出了爱,却得到了孩子的怨恨。

那该怎么办呢?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提出了几条好建议:

①尊重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因为这是他美丽人生的幼芽,是他灿烂梦想的尝试,剥夺他的这种权利是很残忍的,也是很愚蠢的。

②多问孩子的想法。父母在决定某件事情的时候,应该问问孩子:“我这样做你能接受吗?”“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③关心孩子的情绪。有的孩子由于性格内向或者不愿意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往往会在情绪中体现不满,这时候父母应该多加注意,及时发现,再耐心地和孩子沟通,不要忽略你无意中的言行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④不要逼迫孩子“交代思想”。请告诉他:“如果你愿意,我希望倾听你的心里话;如果你不愿意,我也不勉强。”

2.事事包办的爱,总是让孩子无法自立

还有一种妈妈对孩子的爱,体现为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许多本来应该是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她们却要包办。

那么,这样包办的结果会如何呢?

我们来看一篇报道。

严永明是湖南省岳阳市的“天才少年”,八岁就上了中学。只是高中毕业的妈妈,看到孩子从小聪明过人,非常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孩子也非常争气,十三岁就考上了湘潭大学。

可是,妈妈认为孩子的自理能力太差,决定陪读。学校本来不同意,但是妈妈又哭又闹,学校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了。

于是,在妈妈的严格控制下,孩子没有娱乐活动,没有课余时间,不过孩子的成绩很出色,十七岁就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录取为硕博连读生。

妈妈想继续陪读,但这一次学校坚决不同意,并对妈妈说:“你再这样下去,孩子就毁了。”于是,妈妈放弃了陪读。

但是,半年后,学校还是让孩子退学了。因为中科院是要培养有创造性且有动手能力的学生,严永明虽然成绩很好,却极其缺乏创造性和动手能力,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所以只好退学。

这时妈妈才意识到是自己的教育方法有问题,开始反思。于是,她教孩子洗衣服,可是他学了一年都还没学会。看到衣服上的脏东西,他只会用手指抠,不会搓洗,生活能力极其低下。

当然,严永明妈妈这种爱孩子的方式,的确有点极端,但是,在不少地方,为孩子包办一切的妈妈并不少见。其实,这就是对孩子的溺爱。而这样溺爱的结局,往往让妈妈后悔莫及。

作家刘墉曾写过《人生百忌,最忌溺爱》一文,以养小动物的形象比喻,说明妈妈溺爱孩子带来的不利后果:

今天你养了一只小猴子,把它关在笼子里,喂它好吃好喝,却从来没教它自己找食物。小猴子一天天长大,你想它应该回归自然,于是把它放到野外。起先它兴奋极了,但是后来因为无法适应外面的世界回来找你,你把它推开。但这时小猴子抓狂了,它跳上你身,掏你口袋,扯你衣服,最后狠狠咬你一口。

听了这故事,你也觉得不可思议吗?父母的溺爱使孩子都难以呼吸了,突然有一天放手不管,孩子抓狂又有什么稀奇?

今天在中国,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就是跟社会脱节:只教孩子读书,不教他了解社会。书本里教的全是圣人、贤人,而社会上还有不少坏人。

对此,刘墉给妈妈们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建议:

如果你已经在溺爱了,趁孩子还在身边,开始转向吧!一步一步转,一点一点教,让他去吃一点小亏,受一点小苦,上一点小当。

既然你无法代替孩子去生活一辈子,那么,为什么不尽早把应该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还给孩子?

3.处处纵容的爱,容易让孩子走上邪路

还有一种极端的爱,就是对自己的孩子处处维护、处处纵容。哪怕孩子错了,也不分青红皂白地呵护、维护,这样的结局,往往会让孩子栽跟头,甚至走上邪路。

近年来最让人震撼的事件之一,是两位知名歌唱家的儿子李某某因强奸罪获刑十年的事件。

该事件发生后,一些媒体经过调查披露,李某某之所以有这样的结局,与其父母尤其是其母亲的过度呵护有关。

李某某曾因为寻衅滋事被劳动教养一年,但其父母似乎并没有正视这个问题,李某某提前三个月被释放后,父母为他改了名字,甚至还给他换了一部更好的名车。

其父母的做法,引发了人们的反感与批评,人们认为:

在孩子未满十八岁前,不应该给他买车,更不应违章后还找人帮他摆平。孩子因打人被劳教,事后父母又给他买新车。这样做,孩子会认为,被劳教不是惩罚,相反还能得到奖励。

孩子伤害了别人,作为母亲首先应该向受害者道歉,而不能先请求别人原谅自己的孩子,更不能指责受害者如何不对、小伙伴们如何不对、酒吧如何不对、法官如何不对,好像自己的孩子没有什么错,错的是周围的所有人。

在一次以“青少年自我管理”为主题的专家研讨会上,著名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针对这一事件做了如下评价,值得我们重视:

“如果一味宠爱孩子,什么事都顺着孩子,反倒会害了孩子,从犯错到犯罪也许就是一步之遥。”

中国常常说“严父慈母”,慈爱是必要的,但与此同时,还有句俗话:“慈母多败儿。”这句话具有很强的辩证关系。这不是说母亲不要慈爱,而是说凡事不要过度,对孩子不要溺爱,过分娇惯,否则只会害了自己的孩子。

三 本应越努力越轻松,为什么你却越努力越受累

1.不要让“猴子”爬到你的肩膀上

我们讲管理学课程时,经常讲到一个概念:不要让“猴子”爬到你的肩膀上。

“猴子”指的是责任。父母不要把本应属于孩子的责任大包大揽到自己身上。

《儿童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妈妈怎么教育我》的文章,作者是上海市黄浦区曹光彪小学一位姓巢的同学,他讲述了自己的妈妈如何通过改变教育方法使自己真正转变的故事。

这位小学生有不少优点,但有个明显缺点,就是时间观念太差。做作业时总是静不下心来,进房间不到一分钟,他就跑出房门说要喝水。才坐下五分钟,他就起身说肚子饿。刚吃完了点心,他又想看电视。几个小时过去,作业只做了一点点。妈妈常常为这件事苦恼,又是叮嘱又是教导,但效果并不明显。

一天,这位同学放学回家,又以这样的方式做起作业来,可奇怪的是,妈妈只顾做自己的事,一点也不理会他。这位同学便更放肆起来,结果那天晚上,十二点半才上床睡觉。第二天一早,这位同学又拖着不肯起床。奇怪的是,妈妈并没有催他。

等这位同学慢条斯理地吃完早饭出门时,已经七点四十,学校八点上课。

等他们到了学校门口,同学们已经上课好一会儿了。这位同学使劲拉着妈妈的衣襟,让妈妈去和老师解释,可妈妈却斩钉截铁地说:

“你犯的错,你只能自己去面对,今天我是不会去替你说情的。”说完,妈妈便一转身,消失在街口的拐角处。

望着妈妈远去的背影,这位同学一下子明白了,妈妈昨天和今天的反常行为,是在教育自己呢!

从此之后,这位同学在学校抓紧时间学习,在家做作业也不再磨蹭,学习效率提高了很多。

这个故事,给我们不少妈妈带来启示:

孩子出现问题,有时就是因为孩子没有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孩子应当自己去面对、去解决。这样,“猴子”就不会爬到你的身上。

你为孩子操心和代劳,实际上不仅自己累,孩子也无法成长。

妈妈们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所有孩子其实都是在承担责任和面对问题中成长的。我们不要用自己的肩膀去代替孩子承担责任,不要用自己的脑袋去代替孩子思考。

当我们把成长的机会还给了孩子,同时也就解放了自己。

2.不要强迫孩子按照你的意愿去成长

星星河家园的创办人、家教专家徐国静,曾在《初中生报》做了二十年记者。为调研家庭教育问题,她走访了全国二十多个城市,跟众多家庭接触后,她发现孩子的问题大多源自妈妈。

徐国静心中一直对一个孩子非常惋惜。

男孩五岁时她就认识,他喜欢捏小泥人,拇指大小的小人,他能连盔甲上的钉、扣都捏出来,很有天赋。小学时参加比赛,他几分钟就捏出一个《牧童短笛》,得了一等奖。但孩子的父母一定要他学数学,最后他考上了一所大学的数学系。

后来男孩告诉她,自己真的不喜欢数学,而且学不好,和别人花同样的时间,别人会了可男孩还是不会。

“虽然他遵照父母的心愿上了数学系,但我敢肯定,这孩子学得不开心,而且不会有成就感。这个孩子其实已经显露出才能,父母可以加强培养,将来可以往美术、艺术设计等方向多努力,照样有饭吃。”

“我们当前分数至上的教育环境太现实、太痛苦。我们好多家长在干什么?他们无视孩子的才能,要求孩子去做他们认为有饭碗的事,可孩子却感觉不到快乐。父母的责任应当是发现、开发孩子的才能,多创造条件,把孩子的才能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徐国静说道。

管理学有个很有名的原理:要创造好的业绩,关键在用人时要激发兴趣,先用长处。也就是说,只有一个人对自己所学或所做的事感兴趣,同时又能发挥长处的时候,他才最有干劲和信心,也最能取得成就。

可是,有些父母却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强迫孩子做些不愿意、不擅长的事情。怎么能不累?

3.不要以极端方式激化矛盾

成长中的孩子,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难免与父母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这时候,父母要学会正视问题,以妥善的方式解决问题。

但遗憾的是,不少妈妈面对矛盾,不是冷静地去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不是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而是常常以极端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孩子,打骂、威胁说“从家里滚出去”,甚至以死相要挟。

这样做有什么后果呢?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会激化矛盾,不仅往往难以达到你想要的效果,反倒让问题更加严重,甚至造成悲剧。

且看《成都商报》一篇报道:

四川省广元市一名中学生明明,放学许久没有回家。他的妈妈赶到学校没有找到儿子。她回家做了晚饭,等到八点多还是没有见儿子回来,于是,就沿街到各个网吧寻找,果然在网吧里找到了他,两人发生口角。

之后她拽着儿子,来到嘉陵江旁。她站在河滩上,探出一只脚,哭喊道:“你再上网,我就跳下去。”接着,她就真往江中冲了几步,一个暗流涌来,她一个趔趄倒在江中,不见了踪影。

明明慌了神,慌忙去江中抓捞,但没有抓到,他哭喊着昏倒在河滩上,路人慌忙报警。

不久,明明的爸爸闻讯赶到。得知自己的妻子跳江,而且还没有找到,他气得浑身颤抖,怒踹儿子两脚,吼道:“你再上网,你再打游戏!”

就在这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一幕:明明望了父亲几眼,又望了望嘉陵江,突然转身冲进江中。离得最近的警察去救他,原本已经在水中抓住了明明,但明明与其他落水者不同,并未拽住警察的衣服或抱着警察求生,他奋力从警察手臂中挣脱,之后就再也没了踪影。

据报道,明明本来成绩不错,但是因为迷上了网络游戏,成绩急剧下降。妈妈为此很操心,曾经四次在同一个网吧找到儿子。在这次出事之前,儿子还写了一篇周记:

“我想对妈妈说:‘妈妈,对不起。我不会再让您受委屈,从此以后,我会认真学习,我会让您过上好日子。’”

明明的妈妈曾经看到过儿子写的这篇周记,看得泪水涟涟,但没有想到,没过多久,儿子又出去打游戏了。她可能是伤心到了极点,也灰心到了极点,所以才有跳江的举动。

而明明的爸爸,则责怪网吧明知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却一次又一次允许明明打游戏的做法。

是的,这固然可以怪网吧,怪孩子,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面对问题,我们不应该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否则,不仅不能让孩子回头,反倒将自己和孩子逼向了死亡。

妈妈跳江的做法,是恨铁不成钢,也是爱到了极致的表现。但是,光有爱,缺乏好的方式与方法,够吗?

于是,我们回到最核心的一个观点:

妈妈从来不缺爱,妈妈只是缺方法。

这,正是本书要全面探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