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鸾凤鸣之凤凰泣血
995900000437

第437章 重相逢,夜阑珊!(十四)

他面色一时显得很是为难,几番欲言又止,见我一直盯着他看,迟疑了许久,终是开口道:“卑职陪着小姐在此引火煮汤,已不知是否犯了军规,又岂敢再吃小姐做的羹汤。”

原来他是心存顾虑,我向他拍着胸脯保证:“此事既是我的主意,自然牵累不到你的头上,你只管该吃吃,该喝喝,侯爷那里自有我担着。”面上笑意浓浓,口中的话说得极是硬气,心底却微感发凉,这次行事确实思虑有欠周全,军营之内讲究令行禁止,我在营外引火熬汤实是取巧之举,不过一墙之隔,真要细作计较,只怕仍是犯了李琰的规矩。

不过,事已至此,火也点了,汤也熬了,不该做的都已做下,后悔也来不及了,大不了挨顿训,再不济就是挨顿板子。只是李浑莫名其妙地被我指使了半日,盼望不要牵累了他才是。

晚膳时间,我端着下午做得的羹汤行至李琰帐前,傅文为我撩起帐帘,抬眸扫过我面上时,目光微微一闪,转瞬又恢复平常低眉恭谦的模样,紧抿嘴角,侧立一旁。见他神色有那么一瞬古怪,我的心突地一跳,莫非是李琰知道我在营外引火煮汤,欲意责怪?

在门口驻足了片刻,待心神稍定,方迈步而入。才进帐,便闻得一股清雅茶香扑面而来,李琰正坐于书案前,手捧一白瓷茶盅,垂目看着摊于案上的一卷书。

我缓步行至他身侧,轻轻搁下羹汤,俯身时偷眼打量了下李琰的神色,他到是如常的样子,并未见一丝异样。我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一些,轻声道:“侯爷,趁热用些吧。”

李琰的视线依旧凝在书页上未动,口中轻应了声,搁下手上的茶盅。又看了一页,方才回转目光望着那碗羹汤,手执银匙缓缓搅动,却没有入口的意思。

忽然,李琰的手一松,银匙搁进碗中,发出“叮咛”一声脆响,声音虽极其细微,却彷佛是敲击在我心上,让我刚放下的心又蓦地一提。

李琰拿起案上的那卷书朝旁边一掷,“傅文,传李浑。”

我心下一紧,顿觉不妙,看情势,李琰似乎不悦,怕是真要牵累了李浑。不一会儿,李浑就到了,单膝跪地,依礼见过。李琰淡淡瞟他一眼,未让他起身。

我深呼吸口气,抢在李琰开口之前,转到他案前,俯身请罪:“今日之事皆是奴婢之过,与旁人无关,侯爷若要责罚,只管责罚奴婢便是!”

李琰闻言,望着我问:“你且说说,你何过之有?”

我耷拉着脸道:“侯爷有令,过了膳食时间不得在营中生火造饭,奴婢今日钻了军令的空子,在与军营一墙之隔的树林里引火煮汤,是为取巧。”

李琰微微点头,“是有取巧之嫌,就算不以军法处置,三十军棍也是少不了的。”

我听到“三十军棍”,立时就忆起数年前在南山马场挨的那顿板子,不禁暗自叫苦,看来屁股又要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