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鸾凤鸣之凤凰泣血
995900000612

第612章 风晴日暖慵无力(十)

李琰微微出神,凝望着案上被风吹得飘摇不定的烛火,语声微有了沉意,“从军就意味着你要时时刻刻面对死亡,随时会像你爹那样战死沙场,而你娘随时会像失去你爹一样失去你。”

泗水忽闪着眼睛,似懂非懂地看着李琰。

李琰侧目回视于他,正色道:“我无法说服一位母亲将自己唯一的儿子送上战场。”

泗水的眼底有一抹失落之色闪过,喃喃道:“侯爷也不同意我从军吗?”

李琰抬手轻覆在泗水的头上,微笑道:“不,人有目标是好事,你从军的意愿,我并不反对,但是你必须自己说服你娘,明白吗?”

泗水闻言,似是受了很大的鼓舞,立时又展了笑颜,“明白了,我一定会说服我娘的,我要成为像我爹与侯爷一样的英雄!”

我不知道八岁的泗水是否明白死亡意味着什么。

八岁,尚且还是如日初升、百卉萌动的年纪,泗水就像刚刚破茧而出的蝴蝶,对万物都充满了好奇与幻想。这个年纪的男孩,憧憬英雄,并渴望成为英雄,可他们的意识里,大约还没有死亡的概念,大约也不知道成为英雄要付出何等的代价。

泗水口中的两个“英雄”,一个纵有解民倒悬之志,又存血荐轩辕之心,但壮志未酬却魂已归去,于这世间留下的不过是一双孤儿寡母、一架枯骨、几抔黄土,仅此而已。

另一个纵然功成名就、权柄在手,付出的代价却太过高昂。眼睁睁看着挚爱之人自刎于面前而无可奈何,这样的痛苦,世间又有几人能够承受?半生戎马,他除了一副千疮百孔的躯壳和一颗仍在跳动却同样千疮百孔的心,究竟得到了什么?

在李琰的鼓励下,泗水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成为英雄的梦想,兴高采烈地走了。

可我却无论如何都无法赞同李琰的做法,皱眉向他道:“泗水是家中独子,你明知耿大嫂不希望他长大之后从军,却为何还要鼓励他。他那样信任你,你知不知道,你的一句话可能会让耿大嫂失去唯一的儿子!”

李琰默默坐着,半晌才道:“泗水年纪尚幼,也许从军的念头不过是一时兴起,还有许多时间可以容他慢慢思考自己的将来。倘若经年之后,他仍初衷不改,就足以证明他从军的心意坚决,也必做好了承担后果的准备。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将来要走的路,同时也必须承担由此决定产生的一切后果,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因着耿大嫂,我自然不希望泗水将来从军,但不可否认,李琰的话确实很有道理,人生不就是一个又一个的选择吗?且不论自己选择的路是荆棘遍地抑或是花香满径,有得选择,便是好的。

看我面色稍有不霁,李琰长身立起,手势柔缓地抚平我微微隆起的眉间,轻声又道:“将来如何,尚无一定,你先不必忧虑。就眼下来看,能让泗水怀揣着梦想成长岂不要比心灰意冷,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