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别做内心不安的人:远离焦虑症,享受轻松人生
10028100000012

第12章 只有足够勇敢,才能拥有自己的天地

对于怯懦的人来说,哪怕遇到小小的困难,他们都会感到犹如泰山压顶般的恐惧。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有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成功不属于内心软弱的入,坚强不仅是内心的一种坚持,还应该是一种抗争,丢掉害怕心,敢于反抗,才能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

因为懦弱,所以我们是失败者。生命中的种种机遇,我们错过了太多。因为懦弱,所以我们悲观。前面明明只是一条小溪,我们却迟迟不敢迈过,因为我们怕在阴沟里翻船。在我们眼中,小溪就变成了波涛汹涌的深渊。

懦弱的人只会想要去生活,但是从来没有真正生活过,因为懦弱者心里都存在一种恐惧感,也就是未知的恐惧。更因为它而将自己永远保护在已知的安全地带,那是他们最熟悉的世界。但是,勇气一旦开始跨出自己已知的屏障之外的时候,那也是一种勇敢的冒险,是非常危险的一步。但如果你敢去冒那个别人不敢冒的险,你就会活生生地存在,充实地生活着,你会变得越来越勇敢。因为,唯有在巨大的冒险中,才会诞生出多彩的、成功的人生。否则,你将永远只是在维持一个空壳的肉体,在空虚中生存。

伊尔文·本·库伯是美国最受欢迎的法官之一,然而他现在的形象却与当初库伯年轻时懦弱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库伯从小生活在密苏里州圣约瑟夫城的一个准贫民窟里。父亲是个贫民,以做裁缝为生,收入很少。冬天,为了取暖,库伯经常提着一个煤桶,在附近的铁路沿线上拾煤块。库伯常常为必须这样做而感到窘迫。

因此他常常一个人从后街偷偷进出,以免被放学的孩子们看到。

可是,他还是被那些孩子看到了。尤其是有一群孩子特意等在库伯从铁路回家的路上,趁库伯回家时欺负他,取笑他。他们经常把库伯捡到的煤渣撒在街上,使库伯回家时两手空空,难过地流下眼泪。这样,库伯总是生活在恐惧与自卑之中。

后来,库伯读了一本书,他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从而学会了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这本书就是赫拉修·阿尔杰著的《罗伯特的奋斗》。

这本书里,描写了一位像库伯一样的少年奋斗的故事。那个少年遇到了极大的不幸,但是他用道德与勇气的力量战胜了所有的不幸。库伯深受感动,希望自己也具有这种勇气和力量。

后来,库伯读了所有自己能借到的赫拉修的书。每当读书的时候,他立刻就会进入主人公的角色。整个冬天他都坐在冰冷的厨房里阅读成功和勇敢的故事,在不知不觉中吸取了勇气和力量。

在库伯读过赫拉修的书的几个月后,他又到铁路边去捡煤块。在不远处,他看到有3个影子在一个房子的后面奔跑。他第一反应就是转身跑掉,但是很快他想起了书中主人公的勇敢精神。于是他把煤桶握得更紧,大步向前走去,好像自己就是书中的那个英雄。

这是一场恶斗。3个男孩一起朝库伯冲上来。库伯丢下煤桶,挥舞着双臂,进行抵抗,这让3个欺软怕硬的孩子大吃一惊。库伯的一只手猛地打到一个孩子的鼻子上,另一只手猛击到这个人的肚子,这个孩子终于停止了打斗,转身逃跑了。这也使得库伯很诧异,没想到这个人这样就逃跑了。而这时,另外两个孩子正对他拳打脚踢,库伯用力把一个孩子推开,把另一个打倒在地。被推开的那个孩子是个领头的,他看到同伴一个逃跑了、一个被打倒在地,感到害怕了,一步一步向后退,最后也溜掉了。库伯拾起一块煤向那个孩子扔去,那个孩子跑得更快了。

直到那时库伯才发现他的鼻子一直在流血,全身已是青一块紫一块了。在库伯的一生中,这一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他克服了恐惧。

库伯并不是比以前强壮了,而是在面对危险时他已经不再恐惧,他决定不再听凭那些恃强凌弱者的摆布。他要改变自己的世界,他后来也的确是这样做的。

如果我们总是认为敌人势不可挡,如果一直害怕,只会让我们失去宝贵的尊严,变成一个懦夫。丰富充实的生命永远属于勇敢的人们。懦弱的我们,只能在麻木不仁中度过。因为我们一直犹豫不决,等到决定好要怎么做的时候,机会已经消失了。

威廉·詹姆斯说:“世界由两类人组成,一类是意志坚强的人,另一类是心志薄弱的人。后者面临困难挫折时总是逃避,畏缩不前;面对批评,他们极易受到伤害,从而灰心丧气,等待他们的也只有痛苦和失败。但意志坚强的人不会这样,他们内心都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坚强特质。所谓坚强的特质,是指在面对一切困难时,仍有内在勇气来承担外来的考验。而积极心态的力量,就是意志坚强,就是拒绝被打败,它会让我们聚集全部的勇气面对人生,最终赢得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