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别做内心不安的人:远离焦虑症,享受轻松人生
10028100000008

第8章 焦虑积压,是严重的心理障碍

在很多心理咨询专家的心理咨询经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存在心理障碍的人,追溯其最根本的原因,大部分都与多年前曾经遭遇的类似事情有关,而这些经历往往给他们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创伤。哪怕过去多年了,那些不幸的事情也都已经过去了,人们也认为自己可以重新生活了,但是殊不知那些痛苦经历却依旧影响着他们从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人对事的看法及行为准则。

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哪怕是伤口愈合后从皮肤上看不出任何痕迹了,但是对蛇的恐惧感却已经深埋心底,以至于当自己看到与蛇相似的绳子时,还是会条件反射地躲闪。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问题的关键有三点:一个是有记忆,二是咬与怕之间有因果关系,三是井绳与蛇相似。在现实生活中造成的结果就是对于类似的事物心里会有阴影,对待类似的事情会更谨慎小心,从而养成防范心理。

有人曾经用小白鼠对人的恐惧做过相关的实验,实验现象如下:

该实验的对象是一名婴儿。在实验开始的时候,实验者先给婴儿看狗、猴子、白色绒棉以及白鼠,结果婴儿对这些动物和物体都很感兴趣,并时不时用手摸它们,整个过程中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恐惧。

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当婴儿用手触摸到白鼠的时候,实验者就放出敲击钢条产生的巨大声响,婴儿马上就停止了动作,但是并没有哭。当他再次去触摸白鼠的时候,实验者再一次放出敲击钢条的巨大声响,这时婴儿猛烈跳起,并张口大哭。在他试图第三次去触摸白鼠的时候,同样又响起了敲击钢条的巨大声响,这次他猛烈跳起,张口大哭,并做出想要爬开的动作。接下来,实验者又拿来一只兔子给他,结果他大哭着并试图爬开。然后,实验者又把毛衣拿到他的面前,结果婴儿并无接近倾向。最后,实验者又拿来带毛发的面具,这时婴儿反应剧烈,立即大哭着向相反的方向爬去。

实现结束之后,实验者是如何进行分析的呢?分析如下:

在上述实验中,敲击钢条发出的巨大响声就是无条件刺激,婴儿对于钢条发出的巨大响声产生的恐惧情绪就是无条件反应,拿出小白鼠是条件刺激,多次将小白鼠和钢条发出的巨大响声同时呈现给婴儿就是强化过程,婴儿看到小白鼠时就会产生恐惧感是条件反射的结果,当他看到带有皮毛的动物或物体时产生同样的恐惧感是条件反射的泛化。

在分析后,实验者又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剖析:在实验一开始,婴儿对这些动物和物体都很感兴趣,并时不时用手摸它们,整个过程中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恐惧,是因为这些动物或物体对于婴儿而言都是中性刺激,还没有与无条件刺激相联结,所以构不成引起心理反应的条件刺激。

实验中的婴儿对于敲击钢条发出的巨大响声,出于本能会产生恐惧,这是天然的无条件反应。当这种巨大响声与小白鼠同时呈现给婴儿的时候,中性刺激(小白鼠)与无条件刺激(敲击钢条发出的巨大响声)在时间上的相互结合,诱发婴儿将这两种刺激联结起来,就产生了对小白鼠恐惧的反应,但恐惧程度并不强。

当实验者多次将巨大响声和小白鼠同时呈现给婴儿的时候,婴儿对于小白鼠的恐惧感不断增强,小白鼠就成了条件刺激。在接下来的实验过程中,只要该婴儿看到小白鼠,就会产生恐惧感,这就是条件反射。随后,该婴儿仅仅只是看到与小白鼠类似的带有皮毛的兔子、毛衣和面具,也同样会产生恐惧感并且大哭不止,这就是婴儿看到小白鼠条件反射性地产生恐惧感不断泛化的结果。

上述实验中婴儿对小白鼠与带有皮毛的兔子、毛衣和面具的反应就像一开始我们说的蛇与绳子之间的关系。在心理学上,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心理障碍。

生命就像一条河,压抑好比河上的大坝,沉溺则如洪水泛滥。早在心理学产生之前,人们就已经有了一种直觉,认为有一种流体的生命力。生命力多,人就会活得生机勃勃;生命力少,人就萎靡不振。比如,儿童就好像很有生命力,他们一天到晚不知疲倦,或者哭,或者笑;而老年人却完全相反,他们似乎比较缺少生命力,所以他们每天只是一动不动地在墙根儿下晒太阳,对什么事情都打不起精神。

生命力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却可以感受到它。在心理学中,人们把这个生命力叫作“心理能量”。当这种心理能量被激发出来的时候,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兴奋、激动,继而就会表现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比如,当我们被一个异性吸引的时候,在性的本能中激发了我们的生命力,于是我们就会变得活跃、激情澎湃、乐于表现,这就是快乐的情绪。在没有障碍的情况下,我们的心理能量就会得到自然的释放。一些内在的表现是,脑子里充满幻想、想象等等,另外还会有一些外在的行动,比如跳舞、和异性亲近等等。

但是,心理能量还存在两种不正常的运动。

一种是压抑。比如,喜欢一个美女却非要装作不喜欢,讨厌老板却要装成很尊敬的样子,生气了还要装作无所谓,这些都是压抑的表现。处于社会这个大集体中,适度的压抑也有益处,可以避免冲突的发生,可以给人们宽宏大量的感觉。但是如果过度压抑,则会有害处,压抑会使人有明显的不痛快,爱不能完全地爱,恨也不敢痛快地恨,这会让人感到很不舒服。就像如果大坝蓄水过多,就会给大坝造成太大压力,一旦大坝垮掉,就会泛滥成灾。

另外一种是沉溺,可以是沉溺于一些好的情绪,也可以沉溺于坏的情绪。比如,在与朋友吵架的时候,因为一点小事你就相当愤怒,而愤怒的情绪会激发一些消极的联想。你突然想到认识他的这些年来他身上的所有不好的毛病,于是你就会越想越生气,终于小事情爆发了大战争,结果对方也开始数落你的不是、批评你的缺点,这样又使你更加愤怒,于是你就沉溺在愤怒的情绪中,一时难以自拔。

这些我们看不到的心理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左右我们的思想与行动,一时的思想念头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后果,甚至还会让我们产生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心理活动中出现的轻度创伤,是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时段由不良的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中暂时性的局部异常状态。比如,当人们遭遇重大挫折或面临重大抉择时会表现出情绪焦虑、恐惧或者抑郁的情绪,有的则表现出沮丧、退缩、自暴自弃的情绪,或者出现愤怒甚至是冲动报复的行为。这些往往是过度应用防卫机制来进行自我保护的结果,并且表现出一系列不良行为。如果严重的心理障碍长期得不到适当的调适或者无法从中解脱出来,就很容易导致精神疾病的产生。

其实心理障碍几乎人人都有,比如,一段时间内的消极情绪造成的兴趣减退、生活规律紊乱甚至行为异常、性格偏离等,又或者失恋、落榜、人际关系冲突造成的情绪波动、失调等,这些一开始不被重视的心理变化,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变成对“井绳”的恐惧。一旦演变成这种心理障碍,就需要找心理咨询医生寻求帮助。

一时的应急策略虽然只会产生一时的影响,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忽视其背后的潜在威胁,一旦我们对“蛇”的恐惧演变成对“井绳”的恐惧,那么就说明我们已经对“蛇”有了心理阴影,以至于对类似的事物都产生了心理障碍。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找心理医生解决,否则会继续影响我们日后的生活,甚至还会愈演愈烈,像受压力过多的水坝,终有一天会垮掉,一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