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咨询师的部落传说
10172200000006

第6章 前言

真正的心理咨询,在于协助一个人对自我的理解,或者更加确切地说是自我共情——一种对自我具有关心、温柔、同情的理解和接纳。

心理咨询师需要拥有发自内心而绝非技巧的关注目光,去共情另一个人灵魂的困境。这一目光最终会使得来访者能够再次发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因此,心理咨询师首先应该是一位具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其次才是一位科学家。他或她需要将自己生命和灵魂的真诚,浸入来访者的生命和灵魂中,去将一份遗失的生命带回人世间。

一个心理咨询师首先是真诚和具有同情心的人,他或她可以有些缺陷,但却能够坦然开放自己的心灵。一个能够如此开放自己心灵的人,才能真正具备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灵魂准备。单一技巧对于真正的心理咨询是无用的,因为在治疗过程中,一切技巧都将被来访者识破。所以心理咨询不仅仅是一种知性的工作,而且正如精神分析大师科胡特所说,“这种人奉献其生命来帮助他人,借助于对他人的内在生命之神入浸泡获得的洞识……分析师(心理咨询师)必须努力不要像个程序设计良好的电脑……分析师的回应需要用其人格的慎独层面之参与。”

而这些内涵性信息的传递,并不能通过理论教学和阅读得来,因为生命的丰富性往往承载于鲜活的故事中。当代著名的美国心理治疗专家欧文·亚隆在他的临床教学中,运用小说和故事来进行心理治疗教学,如《当尼采哭泣》《诊疗椅上的谎言》等,我觉得这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治疗教学。在人类社会部落时期,年轻人在接受青春期成年礼后,部落的长老就会给他们讲授一些有关部落的传说轶事,通过这些传说轶事,部落的新成员们就无意识地学习到了有关部落的精神、经验、教训,一种精神性就开始延续。

心理咨询师群体,作为一种工作在人类心灵丛林的特异部落,也有属于自己的传说故事,他们之外有许多非凡的故人,用自己的生命呈现了与心理咨询师群体有关的精神、经验、教训,有的甚至呈现了一种超越这一群体范畴的人类精神、人性探索、人类理想与智慧。因为故事传说所拥有的丰富生命性,远远超过单纯说理所带来的信息。

本书以著名心理咨询和治疗大师小传为引导,呈现大师所经历的真实人生和临床轶事,以此来传承他们精神上的成就、思考、智慧、错误。在这些小传和轶事之后,还有相关中文书目推荐来加深阅读。

当我沉浸于本书写作时,发现本书的故事所传递的另一个重要事实,即本书整体上所反映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取向,是以自体心理学为基础的整合式心理咨询与治疗。这一取向的产生,是基于本人的成长及成长中的无意识建构,同时也来源于个人认同自体心理学能摆脱古典精神分析的刻板并从人性主义角度关注来访者真正的主体经验,这一立场实际整合了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治疗二大疗法的优势力量。当然,这样深度的共情要求在实际临床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并不是时刻都能够遵循,事事圆满并不符合这世间的现实,但它至少提供了一个与来访者工作的人性咨询框架,帮助来访者更有机会相遇被放弃的自我。

同时要说明的是,这实际上也是一本适合非专业读者阅读的小故事书。那些对心理学有兴趣的非专业读者,同样可以轻松地阅读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并得以理解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的真实生活。

本书的出版还要感谢我的夫人燕霞,还有与我谈话通信的不少临床心理学家,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鼓励,这本书可能到目前还不能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