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大学中庸诠解
10190000000002

第2章 大学诠解 经

【提要】

朱熹认为,此章为《大学》经文,“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即孔子把古代圣人所传下来的学术传给曾子,曾子作《大学》。后面的十章为传文,“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传文依据曾子的观点,由其门徒最后完成。

《大学》开篇即提出了本章主要内容,就是儒家追求的“三纲领”和“八条目”。所谓“三纲领”,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宗旨,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条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们是为达到“三纲领”而设计的具体条目和功夫,也是儒者进修的阶梯。为了突出“八条目”,作者通过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诠释,一是由上层的愿景开始,最后至于底层的愿景:明明德于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一是由底层的愿景开始,而至于上层的愿景: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两种表述,只是微调了一下用字的顺序,却准确而又清晰地提出了儒家个体道德修养的步骤与人生理想的至高境界。关于纲目的划分,也有不同观点,其中如李炳南就认为:不是“三纲八目”,而是“两纲八目”。“两纲”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两个纲领的一个结论。一纲领统领四个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明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亲民。

在儒家的经典著作中,如果仔细考察“四书五经”,就会发现,儒家学说均以“三纲领八条目”为核心,人生修养的路径都循着“三纲领八条目”而逐步展开。可以说,抓住“三纲领八条目”,就抓住了儒学宗旨。以此为基础步入其中,循序渐进,锲而不舍,就会登堂入室,悟出儒学经典的奥义。明代学者李卓吾在《四书评·大学》中谈到“三纲领八条目”时说:“文字极有条理,极有格式。三纲领处,鸳鸯画出;八条目处,金针度人也。世间种种学问无不包括,后来种种病痛无不扫除,真圣人之文也。”

“三纲领八条目”内涵“内圣外王”的深度理论思考,即人生分为内修和外治两方面:就八目而言,前面四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的功夫,后面三条目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的功夫。中间“修身”一条目,可以视为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纽带,它与前面的内修四条目连在一起,可以起到“明明德”的作用;它与后面的外治三条目连在一起,则可以到达“亲民、止于至善”的境界。在《大学》作者看来,这样不仅可以涵括世上所有的人,或是内修或是外治,或是天子或是庶人,都应该以修身为本。孔颖达说:“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者,言上从天子,下至庶人,贵贱虽异,所行此者专一以修身为本。”同时,人要想在世上安身立命,为人处事,切忌本末倒置。“本”若乱,“末”必定得不到治理。所以,八目之间演进呈递的关系,不能随意更改。若以格物为本,则诚意、正心是末;修身为本,家齐、国治、天下平是末。若再细分,修身是本,则齐家是末。齐家是本,则治国是末。治国是本,则平天下是末。只有分清本末,严格遵循修养的基本规律,经历必要的修养过程,才能够使自己达到生命的理想境界。再者,则是人生从起点到终点,必须要有社会价值的意义追求,要有社会的道义承担意识,人生的修养不仅仅是为己之学,为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即孔子所谓的“仁以为己任,任重而道远”,通过“大学之道”的学习,树立起人生更高远的理想和追求。

大学之道[1],在[2]明明德[3],在亲民[4],在止[5]于至善[6]。知止[7]而后有定[8],定而后能静[9],静而后能安[10],安而后能虑[11],虑而后能得[12]。物有本末[13],事有终始[14],知所先后,则近道[15]矣。

古之欲[16]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17];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18];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19];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20];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21];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22];致知在格物[23]。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24],壹是[25]皆以修身为本[26]。其本乱而末[27]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28],未之有也[29]!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即太学,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朱熹注:“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大,旧音泰,今读如字。”大学也指博学,郑玄注:“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道:本义指道路,引申为事理、规律等,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

[2]在:在于。

[3]明明德:彰显自己天生的善性。前一个“明”,作动词,彰明,发扬。下一个“明”字是形容词,清明的、光明的。朱熹注:“明,明之也。”明德,天生的灵性,善良的德性。朱熹注:“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郑玄注:“明明德谓显明其至德也。”孔颖达注:“章明己之光明之德,谓身有明德而更章显之。”

[4]亲民:即新民,使民众革旧图新。亲,通“新”,即革新、弃旧图新。民,人民、民众。朱熹注:“程子曰:‘亲,当作新。’……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一说亲民即亲近民众。孔颖达疏:“在亲民者,言大学之道在于亲爱于民。此其二也。”

[5]止:到……程度才停止。郑玄注:“止,犹自处也。”朱熹注:“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

[6]至善:儒家指人的道德修养所能达到的最完美的境界。至:最,极。善,美、好、善良、美好。朱熹注:“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王阳明认为善就是良知,止于至善即止于良知。

[7]知止:知道达到至善的境界才停止。止,作名词,指所要达到的地方,即至善之境。朱熹注:“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

[8]定:定向,志向。朱熹注:“知之,则志有定向。”

[9]静:安静,不浮躁。朱熹注:“静,谓心不妄动。”

[10]安:安稳,安心。朱熹注:“安,谓所处而安。”

[11]虑:思考、思虑。朱熹注:“虑,谓处事精详。”

[12]得:得到、获得。与“失”相对。郑玄注:“得,谓得事之宜也。”朱熹注:“得,谓得其所止。”

[13]本末:树木的下部与上部,引申为主次、先后。对三纲领而言,“本”指“明明德”,“末”指“新民”;对八条目而言,“本”指“格物、致知”,“末”指“平天下”。

[14]终始:从开头到结局、事物发生演变的全过程。终,事物的结局,与“始”相对。始,开始、开端,与“终”相对。对三纲领而言,“始”指“知止”,“终”指“能得”;对八条目而言,“始”指“格物、致知”,“终”指“平天下”。

[15]道:指事物的普遍规律。

[16]欲:希望,想要。

[17]治其国:治理自己的国家。治,治理、管理。国:古代王、侯的封地。

[18]齐其家:整治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齐:整治、整理。家:家庭、家族,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19]修其身:陶冶自身的身心,涵养自身的德性。

[20]正其心:使自己的心术归向于正。朱熹注:“心者,身之所主也。”

[21]诚其意:使自己的心志真诚。朱熹注:“诚,实也。意者,心之所发也。”

[22]致其知:提高自己的认识,并达到认识的最高点。致:尽、极。知:知识。历代儒家对“致知”有不同的解释。汉代郑玄认为“致知”是使人“知善恶吉凶之所终始”。宋代朱熹认为“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明代王守仁则认为:“致知云者,致吾心之良知焉耳。”意谓吾心本有良知,不假外求。

[23]格物:推究事物之理。朱熹注:“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王阳明解释:“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有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24]庶人:西周、春秋时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后泛指平民、百姓。

[25]壹是:都是、一切。壹:皆、一概、一律。郑玄注:“专行是也。”朱熹注:“壹是,一切也。”

[26]本:根本,指修身。

[27]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末节。这里指治国、平天下。

[28]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意思是原本珍贵的东西反而遭受到轻视,原本轻视的东西反而得到重视。“厚”,厚待,引申为珍视、珍贵。“薄”,轻薄,引申为轻贱、鄙视。朱熹注:“所厚,谓家也。”也有学者译为:把切近自己的身家看得不重要,反而去高谈治国、平天下。或译为:我所厚待的人反而轻薄我,我所轻薄的人反而厚待我。

[29]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

【解读】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自己天生的善性,在于使民众革旧图新,在于使道德修养达到最完美的境界。知道了道德修养应达到的最完美境界,才能够确立坚定的志向;确立了坚定的志向,心才能够宁静而不妄动;心宁静而不妄动才能够性情安稳;性情安稳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世界上万物都有本有末,万事都有开始与结局。明白了“明德为本,新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的道理,就接近领悟《大学》所阐述的宗旨了。

古代那些立志要在天下彰显自己天生善性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要想整治好自己的家,首先要修养好自身;要修养好自身,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心,首先要使自己所发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所发的意念真诚,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认识,并达到认识的最高点;提高自己的认识,并达到认识的最高点就在于推究事物中所包含的道理。

事物中所包含的道理推究出来后,才能提高认识,达到认识的最高点;提高认识并达到认识的最高点,自己心里所发的意念才能真诚;所发的意念真诚后心自然就能端正;心端正了以后自然就能修养好自身;修养好自身以后自然就能整治好家;整治好家以后自然就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以后自然就能使天下太平。上至天子下至普通百姓,一切都要以修养自身为根本。如果修养自身这个根本乱了,却要家齐、国治、天下平是不可能的。正如所重视的东西反而薄弱起来,所轻视的东西反而充实起来一样,世上没有这样的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