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小学生歇后语词典(双色本·第2版)
10319500000014

第14章 M

妈妈的姐妹一大群——多姨(疑)

姨:谐“疑”。指疑心很重。

麻布补西装——土洋结合

指把传统的土办法和现代化的技术结合起来。

麻布袋上绣花——底子太差

指人的基础太差或东西质地太次。

麻袋盛牛角——个个想出头

比喻都想出人头地,显示自己。

麻秆儿打狼——两害怕

本指狼因不知人的底细而害怕人,而人也因工具不得力而怕狼。比喻争斗双方都惧怕对方。也作“麻秸秆打狼——两头怕”。

麻秆做扁担——担当不起

比喻责任重大,难以胜任。也用作谦词,表示不敢当。

麻秸抵门——经不起推敲

比喻有问题或理由站不住脚。

麻柳树锯板子——不是正经料

麻柳树:柳树的一种,树干很细,易折。指不是干某项工作的合适人选。

麻雀搬家——唧唧喳喳

形容声音杂乱细碎。

麻雀吃胡豆——不留后手

胡豆:蚕豆。留后手:为避免将来发生不测而采取的留有余地的措施。比喻说话、做事只图眼前痛快,不为自己将来留下退路。

麻雀的内脏——小心肝

形容人心胸狭窄,不顾全大局,尽计较小事。

麻雀掉进粗糠里——一场空喜

形容人白高兴一场。

麻雀斗公鸡——自不量力

指过高地估计了自己。

麻雀肚里找蚕豆——根本没那回事

麻雀嘴小,吃不下蚕豆。指根本不可能发生某事。

麻雀儿抬轿——担当不起

指责任重大,承担不了。

麻雀嫁女——叽叽喳喳

形容声音嘈杂。

麻雀进了烟囱——不死也掉一身毛

比喻即使不死,也会受尽折磨。

麻雀站牌坊——好大的架子

牌坊:旧时用来表彰忠孝节义的人物的建筑物。讽刺人地位低,却故意装腔作势显示身份。

麻雀啄米,蛐蟮啃土——小打小闹

蛐蟮:蚯蚓。形容做事的规模不大。

麻雀子屙屎——东一堆,西一堆

形容东西放得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麻绳绊脚——够缠(惨)

缠:缠绕,谐“惨”。指非常凄惨。

麻绳穿绣花针——通不过

指因不符合条件而被否定。

麻绳拴豆腐——别提

指不愿意再说起。也作“麻绳拴豆腐——没法提”。

麻糖落在面缸里——沾一身灰

麻糖:芝麻糖,酥脆有黏性。比喻招来许多麻烦。

麻子的脸——点点不少

麻子:出天花后在脸上留下疤痕的人。形容办法多。

麻子掉枯井——坑人不浅

坑人:本指脸上有麻点的人,转指坑害人。责骂人用欺诈手段使别人受到很大损害。

麻子叫门——坑人到家

坑人:本指脸上有麻点的人,转指坑害人。到家:到达家里,双关语,指程度高。指坑害人到了极点。

马脖子上的铜铃——响当当

形容很出色,质量或本领很过硬。

马褂改裤衩儿——大材小用

比喻用人不当,浪费人才。

马奶奶见了冯奶奶——差两点

“马”字比“冯”字少两点。比喻两者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马上吃猪蹄——不知骨头落哪里

骨头:本指猪蹄里的骨头,转指人的骸骨。形容某人下落不明或不知死在何处。

马勺上的苍蝇——混饭吃

马勺:盛粥饭用的大勺。指只为糊口而从事某种职业,苟且过日子。

马勺天天碰锅沿——早晚得砸锅

比喻双方每天在一起生活,免不了产生矛盾。

马蹄上钉铁——蹄(题)外有蹄(题)

铁:指马掌,钉在马、驴、骡子的蹄下,使蹄耐磨。蹄:谐“题”,指话题。指话里暗含有别的意思。

马腿上钉掌子——离蹄(题)远了

钉掌子:在马、驴、骡子的蹄子下钉铁掌,使蹄子耐磨。蹄:谐“题”。形容说话离主题太远。也作“马掌钉在屁股上——离蹄(题)太远”。

马尾巴搓绳——合不了股儿

比喻人心不齐,难以合作。

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

形容人素质或条件太差,扶植或提携不起来。也指事或人不值得说起或没法说。也作“铁丝拴豆腐——提不起来”。

马尾儿捆豆腐——提也提不起,放也放不下

指事情做到半截,又不能放弃,又做不下去,进退两难。

码头工人扛麻包——回头难

指带着累赘,前进不容易,返回也更难。

蚂蟥缠住鹭鸶脚——要想脱来不得脱

蚂蟥:即水蛭。比喻被人恶意纠缠,难以脱身。也作“蚂蟥缠住了鹭鸶的脚——甩也甩不脱”、“蚂蟥缠脚——脱身不了”。

蚂蟥叮住鹭鸶脚——无血也不放

比喻抓住不放松。

蚂蚁搬秤砣——白花力气

讽刺人能力不够,做徒劳无益的事。

蚂蚁搬家——黑团团

形容人极多,看上去黑压压一片。

蚂蚁打呵欠——好大的口气

见“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蚂蚁戴荔枝壳——充大头鬼

讽刺人没能耐,硬充本领大。

蚂蚁戴眼镜——自觉着脸面不小

讽刺人不自量力,以为自己面子很大。

蚂蚁挡路——颠不翻车

比喻地位或力量微弱,构不成障碍。

蚂蚁顶石臼——吃力不讨好

石臼:石制的捣米器具。指付出了很大精力和代价,却没落下好。

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

道:本指磨盘上的沟槽,转指道路。形容可选择的道路或办法很多。

蚂蚁垒土筑长城——慢慢来

指循序渐进地逐步发展。

蚂蚁尿书本——湿(识)不了几个字

湿:谐“识”。指认识的字不多。

蚂蚁爬树——不怕高

比喻做事不畏艰难险阻。

蚂蚁吞象——不自量力

讽刺人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或力量。

蚂蚱蹦到油锅里——不想活啦

蚂蚱:蝗虫。责骂人自己找死。

蚂蚱掉进油锅里——浑身酥

指因痴迷、陶醉而变得全身酥软无力。

蚂蚱拴在猴腿上——想甩也甩不掉

比喻被纠缠住,难以摆脱。也指难以推卸责任。

蚂蚱吞老虎——贪心不足

形容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蚂蚱拽了一条腿——照样还是蹦跳

拽:拉掉。比喻人受了一点伤,照样活蹦乱跳。

mɑi

买把琵琶没上弦——弹(谈)不得

弹:谐“谈”。比喻事情不能说或没到说的时候。

买干鱼放生——不知死活

放生:把买来的活鱼、鸟等小动物放归大自然。指人不知道是否还活着。也指人做事鲁莽,不知后果的严重性。也作“买咸鱼放生——不知死活”。

买四两棉花——纺(访)一纺(访)

见“称上四两棉花——纺(访)一纺(访)”。

麦子地里扎草人——吓麻雀

比喻虚造声势,吓唬胆小的人。

卖布不带尺——存心不量(良)

量:谐“良”。指怀有坏的心思。

卖布的丢了剪——光剩下尺(吃)

尺:谐“吃”。讽刺人除了吃以外,啥事也不做。

卖豆芽不用秤——瞎抓

形容做事没计划,随心所欲。

卖豆芽的挨着钉鞋的——你知道我的根,我也知道你的底

根、底:本指豆芽根和鞋底,转指事情的根源或底细。指彼此非常了解,知根知底。

卖豆芽子磕打筐——亮了底儿

磕打:敲打筐底,使剩余的豆芽掉下来。底儿:本指筐底,转指内情。指把事情的真相全抖搂出来。

卖了孩子买笼屉——不蒸(争)别的蒸(争)口气

蒸:谐“争”。指人好胜心强,做事不甘示弱。

卖螃蟹的搭戏台——架子大

讽刺人本事不大,派头、架势却不小。

卖肉的切豆腐——不在话下

指事情很容易做成功,用不着多说或不值得说。

卖烧饼的不带干粮——吃货

吃货:本指吃自己所卖的货物,此指会吃不会干的人。指责人没本事,只会吃,不会干。

卖水的过河——眼下尽是钱

指面前大量的产品很快就能换成钱。

卖糖人儿和捏洋号的——都能吹

糖人儿:用糖稀做原料吹成的人像或各种鸟兽等,可供玩赏,也可吃。捏洋号的:指吹奏西式喇叭的人。讽刺双方都会夸海口、说大话。

卖完了小鱼——光剩下抓虾(瞎)

虾:谐“瞎”。指事前没准备,事到临头着急慌乱。也作“卖鱼的不带秤——抓虾(瞎)”。

卖解的吞宝剑——要钱不要命

解(xiè):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指人为了钱而不顾性命。

卖油的敲锅盖——好大的牌子

牌子:本指商用招牌,此指人的架势。旧时卖油人一般敲小锣来招揽生意。讽刺人架子大,神气十足。

mɑn

馒头做枕头——不愁吃

比喻生活有保障,不会挨饿。

满天刷糨糊——糊(胡)云

糊:谐“胡”。云:云彩,与“云”(说)同音同形异义。指人没根据或没理由地胡乱瞎说。

满嘴假牙齿——吃软不吃硬

比喻对强硬的手段不服从,但接受温和的态度或做法。

满嘴跑舌头——胡诌八扯

指人没根据地随口瞎编,胡乱瞎说。

满嘴塞黄连——说不出的苦

比喻隐情、苦衷不便讲出来。

慢火炖甲鱼——一点儿一点儿加柴

慢火:烹饪时用的小火。指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

漫天飞馅饼——意外之财

指意想不到的财物。

mɑnɡ

盲人过河——先试试看

指做事没把握,先尝试一下再说。

mɑo

猫吃鸡食——捞现成

比喻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猫逮老鼠鼠打洞——各有本领

指各有各的一套。

猫儿见了鱼——真想求荤(婚)

荤:指鸡鸭鱼肉等食物,谐“婚”。指人很想求婚。

猫儿抓年糕——脱不了爪爪

比喻自找麻烦,脱不了干系。也指陷入困境脱不了身。也作“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猫抓蓑衣——脱不出爪爪”。蓑衣:用草或棕制成、披在身上的雨具。

猫教老虎——留一手

传说猫教老虎各种本领时,没有教老虎爬树。比喻有所保留。

猫哭老鼠——假慈悲

比喻施恶的人虚伪地去同情、怜悯弱者或受害者。也作“猫哭耗子——假充善人”。

猫哭老鼠——假惺惺

指表面装出友好的样子。

猫舔虎鼻梁——成心不要命

指责人做事不顾生命危险,自己找死。也作“猫舔虎鼻梁——找死”。

猫咬尿泡——空欢喜

讽刺人费了心机却什么好处也没有捞到,空喜欢了一场。也作“猫咬尿泡——瞎欢喜一场”。

猫捉老鼠狗看门——各尽其职

指各人尽力完成分内的事。

猫子吃肉——囫囵吞

猫子:方言,猫。囫囵:完整,整个儿。比喻把财物全部侵占。

猫子屙屎——自己盖

屙(ē)屎:拉屎。比喻自己惹下的麻烦事自己去解决。

猫子见了鱼——经不住那个腥气

比喻男人经受不住女色诱惑。

猫嘴里的老鼠——跑不了

指难以逃脱。

毛厕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见“茅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毛猴子脾气——闲不得

指人闲不住,总想找事做。

毛胡子吃炒面——吃里扒外

毛胡子:长着络腮胡子的人。扒:扒拉,指把沾在胡子上的炒面扒拉掉。责骂人接受一方的供养,暗地里却为另一方尽力。

毛驴备上银鞍韂——不配

鞍韂(chàn):马鞍子和垫在马鞍子下面的挡泥的马具。配:般配,相称。指某人的身份与高贵的衣饰或待遇不相称。

毛驴穿大褂——假充大圣人

大褂:长衫,身长过膝的中式单衣。比喻冒充有文化、有道德修养或有地位的人。

毛驴子拉磨——兜圈子

指绕圈。多比喻说话不直截了当,绕弯子。

毛毛虫爬树梢——沾高枝儿

比喻凭借地位高的人而得到好处。

毛笋脱壳——节节上升

常比喻境况不断改善,生活越来越好。

茅草洒汽油——一点就着火

比喻人久积的不满情绪压抑到极点,稍一碰着,马上就会发作。

茅厕板子做的牌位——没有正经材料

茅厕板子:农村简易厕所里供脚踏的木板。牌位:指祭祀对象的小木牌,上面题写着神主、灵位等的名字。比喻缺乏正派人或有才能的人。

茅厕坑点灯——找屎(死)

屎:谐“死”。责骂人自寻死路。

茅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形容人人品或名声很坏,且顽固不化。也作“毛厕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屎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茅厕里铺地毯——臭讲究

斥责人过分地讲究,讨人嫌。

茅房里盖洋楼——底子太臭

比喻人的基础或素质太差。也指人有不光彩的经历,名声不好。

茅坑里的搅屎棍儿——闻(文)不能闻(文),舞(武)不能舞(武)

闻:谐“文”。舞:谐“武”。讽刺人没本事,文的、武的都做不来。

茅坑里扔炸弹——激起公粪(愤)

见“公共厕所丢炸弹——激起公粪(愤)”。

茅石板上打滚——寻的往屎(死)坑里跳

茅石板:搭在茅坑上供脚踏的石板。屎:谐“死”。讽刺人不知事态的严重性,自己往死路上走。

帽子上面戴斗笠——冠(官)上加冠(官)

冠:谐“官”。比喻官运亨通,连连升级。

帽子涂蜡——滑头

指用花言巧语骗人的人。

mei

没本钱的买卖——赚起赔不起

比喻做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没病拔罐子——找病

拔罐子:拔火罐,一种中医传统治疗法。指自找麻烦。

没秤砣的秤杆——压不准斤两

比喻说话做事没有个准头。

没戴笼头的马——不好摆弄

指人缺乏纪律约束,不好管理和支配。

没跟的破鞋——别提

指过去的人或事不愿意、不值得或不能再说起。

没骨头的软肉——要怎么切就怎么切

形容人软弱无能,任人欺辱。

没骨头的伞——支撑不开

比喻人能力差,没有骨气,支撑不了局面。

没脚蟹——寸步难行

形容走路、行动困难。也比喻无一技之长,到哪儿也干不下去。

没锯开的葫芦——倒(道)不出来

倒:谐“道”。形容人不善言词,有话说不出。

没框的算盘珠——全散啦

散:本读sǎn,指松开;此处读sàn,指解散。一个团体因失去主要人物而解散。也指人全都散伙了。

没梁桶儿——休提

梁:桶上供手提的把手。指不要提起某事。

没笼头的马——散逛

形容人不受约束,到处游逛,无所事事地混日子。

没笼头的马——野惯了

指人长期不受约束,过惯了自由散漫的生活。也作“没有上过笼头的马——撒野惯了”。

没庙的佛爷——受不到一炉好香火

比喻人无家或无固定居所,难以得到他人的尊重。

没头的苍蝇——瞎撞

比喻因找不准目标而盲目行动。也作“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

没头的蚂蚱——瞎蹦

形容人行动莽撞,鲁莽冒失。

没牙老娘吃豆腐——正是可口的菜

比喻恰好成为被打击或消灭的对象。

没牙老婆婆喝热粥——无齿(耻)吹捧

齿:谐“耻”。吹捧:本指吹热粥、捧粥碗,转指吹嘘捧场。比喻毫无羞耻地吹嘘、奉承。

没眼的狗——瞎汪汪

见“不长眼的狗——瞎汪汪”。

没眼的竹笛——难吹

比喻事情很棘手,难以处理。

没眼先生上钟楼——瞎撞

指做事无把握,盲目地去碰运气。也作“没眼先生出海——瞎撞”。

没有根的浮萍——无依无靠

浮萍:一种草本植物,长在水面上,根垂于水中。比喻人的生活没有依靠。

没有笼头的马——到处奔走

比喻到处活动。

没有砣的秤——不知轻重

比喻说话、办事不慎重,没有掌握好适当的尺度。

没嘴的茶壶——倒(道)不出来

倒:谐“道”。比喻心里有话讲不出来。

眉毛上挂炸弹——祸在眼前

指大祸即将临头,处境十分危险。

煤里擦脸——自己抹黑

比喻自己丑化自己,使自己的处境尴尬。

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

美人灯:用纱或纸做的灯笼,外观小巧精致,灯罩上绘有美人图案。形容人弱不禁风。

妹妹穿着姐姐的鞋——差不了大样儿

指情况大致一样,相差不多。

men

门背后放花儿——等不到晚

花儿:烟花,要在夜晚燃放才好看。比喻人做事心急,等不到约定的时间。

门缝里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见“隔窗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比喻小看或片面地看别人。也作“从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隔着门缝儿瞧人——把人看扁了”、“躲在门缝中瞧人——把人瞧扁了”。

门槛上斫萝卜——一刀两断

斫(zhuó):用刀、斧等砍。比喻坚决地断绝关系。

门里出身——一点就透

指出身于具有某种专业或技术传统的家庭或行业,别人稍微一指点就能学会。

门里的金刚——自高自大

金刚:佛教称佛的侍从力士,寺院一般在殿里塑身材高大的金刚像。指人自以为了不起。

menɡ

蒙被子放屁——独吞

见“被窝里放屁——独吞”。

梦里吃西瓜——想得甜

讽刺人不切实际地幻想好事。

梦里发财——想得美妙

讽刺人凭空想着根本实现不了的好事。

梦里啃甘蔗——想得甜

比喻想得很美妙,实际做不到。

梦里娶媳妇儿——想得美,到头空

讽刺人的幻想根本不能实现。

梦里拾钱——瞎高兴了一场

指人自以为遇上好事,结果空欢喜一场。

mi

米店卖盐——多管咸(闲)事

咸:谐“闲”。比喻过问与自己无关的事。

米粉包饺子——一煮就露馅儿

比喻机密保守不严密,容易泄露。

米粒掉进针眼里——就这么巧

形容事情非常凑巧。

米筛子打水——一场空

比喻希望全部落空。

蜜糖拌了醋——又甜又酸

形容心情复杂,既高兴又心酸。

蜜糖抹在鼻尖儿上——嘴馋舔不到

比喻很想得到的某种利益可望而不可即。

miɑn

棉袄改被窝——两头儿顾不过来

比喻精力或能力有限,顾此失彼。

棉花地里套种谷——另来一手

套种:一种充分利用地力增产的耕种方法,在某一作物生长的后期,在行间播种另一种作物。指对原计划不满,耍手段另搞一套。

棉花堆上散步——不踏实

形容做事浮躁,不扎实。也形容心里没底,心中没数。

棉花卷儿打锣——没回音

棉花卷:旧时农家纺线时先把棉花搓成小木棒样的卷儿。指没有反响或回应。

棉花里裹着针——软里硬

比喻人表面温柔和善,内心强硬。也作“棉花里包圪针——柔中带刺”。

棉花落在油缸里——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形容人动作敏捷轻巧,没有一点儿声响。

棉裤没有腿——凉了半截

比喻因遇到挫折而灰心和失望。

棉里续针——不声不响

续:添,加。指悄悄行事,不声张。

棉纱线想拉倒石牌坊——白日做梦

牌坊:像牌楼样的建筑物,用大块石料建成,旧时多用来表彰忠孝节义的人物。讽刺人不自量力,幻想无法实现的事情。

棉桃里面找胡桃——专拣硬的敲

棉桃:棉花的果实,形如桃。胡桃:核桃。比喻专拣态度强硬的作为打击对象。

面糊糊里下面疙瘩——闹得一塌糊涂

形容局面很糟、很乱,难以收拾。

面汤里煮元宵——混球

斥责人糊涂、不明事理。

miɑo

描金箱子白铜锁——外面好看里面空

形容人华而不实,徒有其表。也作“黄铜箱子白铜锁——外面好看里面空”。

庙里的泥胎——分不清是哪路神

泥胎:尚未用颜料装饰的泥塑像。比喻人的身份不明,不易辨认。

庙里撞钟——惊(精)神

惊:谐“精”。形容人精力旺盛,有活力。

庙门口的旗杆——光棍一条

指单身一人。

庙门口的狮子——是石(实)

石:谐“实”。指事情属实。

庙门前的石狮子——谁怕谁

比喻双方实力相当,谁也不示弱。

庙门失火——慌了神

形容人因内心害怕而神色慌张。

庙台子上长草——荒(慌)了神

荒:谐“慌”。形容人心慌意乱,不知所措。

庙头里一对石狮子——谁也离不开谁

庙头里:庙前面。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mie

篾匠店里的徒弟——会编

指会编造(故事或谎言等)。

min

民航局开张——有机可乘

指有机会可利用。

mo

摸黑吃桃子——专拣软的捏

见“半夜吃桃子——专拣软的捏”。

磨刀水洗头——脑筋生锈

磨:音mó。嘲讽人不开窍。

抹上唾沫当眼泪——假慈悲

讥讽或斥责人假装好人。

磨道赶驴——转圈撵

磨:音mò。撵:追赶。指绕圈子追赶。

磨道里寻驴蹄——啥时也现成

形容缺点或毛病很多,随时都能找出来。

磨道上的驴——直转圈子

直:不断地。形容人心情焦虑不安,急得团团转。

磨道上的驴——左右全由不得自己

比喻受人管制,做事没有主动权。

磨道上卸驴——下道了

比喻说话偏离了主题,扯远了。

磨坊里的驴——叫往哪儿转就向哪儿转

比喻自己没主见,任由别人摆布。

磨房的驴——忙得团团转

磨房:磨坊,磨面粉等的作坊。形容人非常忙碌。

磨房里的驴——听吆喝

吆喝:对着牲口大声喊,使其听从指挥。比喻做事完全顺从别人的意见。

磨房里的磨——随驴转

比喻顺从他人的意见做事。

磨盘和轴——配合起来就转(赚)

转:谐“赚”。比喻彼此的有利条件或优势结合起来,就能赚大钱。

磨子上睡觉——想转

转:本指转(zhuàn)动,此处指转(zhuǎn)变。指想开了或想通了。

墨斗鱼的肚子——黑心肝

形容人心肠狠毒。

墨水吃到肚子里——一身透黑

形容人非常阴险狠毒。

mu

母狗睡觉——蜷起来

蜷(quán):弯曲,蜷缩。形容人胆怯、畏缩,不敢露面。

母猪吃菜园——吃了又回头

比喻占了便宜下次还会再来。

母猪耳朵——软骨头

指没有气节的人。

木屐脱了底——尽牛皮

木屐(jī):木板拖鞋,由木板做底,牛皮做襻(pàn)儿。讽刺人所说的话纯属吹牛皮、说大话。

木匠戴枷——自作自受

枷(jiā):旧时套在罪犯脖子上的一种木制刑具。指自己做事,自己承担相应的后果。

木匠斧子——一面砍

木匠使用的斧子只有一面开刃,用时只能朝一面砍。比喻看问题片面,只说一面之理。也比喻处理矛盾不公正,偏袒一方。

木匠拉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拉线:指木工干活时,把墨线拉直放在木板上,用一只眼睛瞄准,借以取直。比喻发现了问题,有意回避或姑息迁就。也作“木匠吊线——睁只眼闭只眼”。

木匠推刨子——直来直去

刨子:木工刮平木料用的手工工具。形容人性情直率,说话做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木匠忘了墨斗子——没线了

墨斗子:墨斗,木匠用来打直线的工具,斗内放墨,线从斗的一头穿进,另一头拉出,放在木板上,绷紧后再弹出黑色直线。比喻失去规矩或法度的约束,做事超出了界线。

木头人过河——不沉(成)

沉:谐“成”。指不成功,办不到,不可以。

木头人救火——自身难保

指自己照顾自己都不行,别说去帮助他人了。

木头眼镜——看不透

指摸不清别人的真实意图或看不清事物的真相。也作“木头眼镜——没看透”。

木鱼的命——天生是挨打的

比喻生来就是挨打或挨批的对象。

木鱼改梆子——挨揍的材料儿

梆子:打击乐器,空心,用两根长短不同的木棒制成。比喻人无论到哪里,都是挨打受气的对象。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阵阵出马

穆桂英:宋代巾帼英雄,在抗辽战争中曾大破天门阵,屡建战功。比喻对某项活动非常积极,次次都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