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开卷书坊·书缘深深深几许
10320300000102

第102章 高瑛和艾青的故事——读高瑛《我和艾青》

《我和艾青》,高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二〇一二年八月北京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也是中国诗人中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影响的诗人。高瑛是艾青的夫人。

高瑛一九五六年和艾青结婚(时年二十三岁),第二年艾青即被打成右派分子,此后,风风雨雨,跌倒爬起,至一九九六年艾青辞世,和艾青做了四十一年的患难夫妻。生活的道路曲折而漫长,酸甜苦辣的日子五味杂陈,高瑛相伴着艾青艰辛地一路走来,因此,由高瑛来写艾青,其写作视角是独一无二的。高瑛的这本书,就是她与艾青共同生活的激情回忆。

本书的体例,说传记还谈不上,说故事似乎还算确切,平实地看,应该是一部回忆录。在写法上,此书以回忆一件件具体事件为基本材料,以确立的一个个写作重点提领篇章,全书共六十四章,在内容上各章节之间并无紧密的连缀承启关系,但大体上仍是按时间的顺序展开叙写,由远及近,重点明确,脉络清晰。此书的内容,可分为家事和世事(当然,家事也是世事,这样划分,也只是一种大体的区别罢了)。因为艾青是公众人物,世事是回避不了的;又因为高瑛与艾青的特定关系,两人又都是离婚后再重新组建的家庭,所以涉及的家事也不少,婚姻、夫妻、子女,也颇有一些磕磕绊绊,恩恩怨怨。

还是因为高瑛的独特身份,此书材料真实,具有第一手的史料价值;感受深切,写出了设身处地的情感体验。高瑛的这种写作优势没有人可以替代。当然,这种优势也可能会带来一个副作用,因为作者和传主的这种亲情关系,也有可能产生偏爱,影响到对传主作准确公允的评价,甚至会有意地拔高。然而高瑛此书,却看不出这种弊病,行文平实质朴,重点落在叙述事实上,感受发乎自然,体现了人之常情,却没有多少虚张声势的故意夸大。这一点难能可贵。

高瑛本人舞蹈演员出身,也是诗人、公职人员,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她则是一个家庭妇女,是好几个孩子的妈妈,是艾青的保姆式的妻子(一九七九年以后名正言顺地成为艾青的秘书)。她的回忆,具有极强的底层色彩,具体地记录了艾青被划为右派后他们的家庭在那个特定年代里的遭遇。其中不乏世态炎凉,艰难困苦,当然也有人间温暖,同情帮助。书中写的一些事例,如艾青一家在新疆石河子住地窝子五年,困难时期到垃圾堆中捡别人丢弃的羊蹄、死小猪吃,艾青割疝气未用麻药等,读来真是让人动容。

书中对艾青厚道忍耐、甚至比较懦弱的个性也有具体的表现。艾青被错划为右派以后,吃了二十多年的苦,但面对这笔旧账,他却以“不想去追究,追究了也没有用”的态度将此一并了结。有一次,高瑛在石河子被一男子恶意殴打,艾青竟只是远远地看着,无话可说,当然更谈不上拔拳相助了。作为一个诗人,艾青还有率真实诚、胸无城府的一面,他与高瑛去看望病人,竟直言不与人家握手;出席座谈会在公众场合大声招呼高瑛吃蛋糕。在日常生活中,艾青依赖少妻,有时候还会耍点小性子来点小脾气,这些细节,都真实地显示了艾青的性格侧面,很真实。

书中写了两组艾青与中国当代作家、诗人的关系,一是与刘白羽、袁水拍、张光年等人的关系,认为是有个人恩怨,受到了对方的打压;一是与郭小川、贺敬之、邹荻帆等人的关系,互相之间尊重友爱,关心理解。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是复杂的,社会复杂的根本原因是人际关系的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恩怨,真是让人难以言说,感慨万端。

王震对艾青的保护也值得一提。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也只有像王震这种性格这样地位的人,才有可能有能力关照艾青这样的大右派。这个军人出身的农垦部长在他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帮助了艾青,也是当代士林中难能可贵的一段佳话。

书中提到的一件事我觉得很值得后人反思。即艾青被错划为右派,直接的导火索是什么,直接的当事人是谁?这个问题艾青本人至死也没有真正弄明白。这也导致了在以后的日子里,艾青夫妇不停地猜测,怀疑是和刘白羽、张光年关系不好,怀疑是因为在批丁玲时为丁玲说了话,等等,从艾青夫妇的角度来说,出了这么大的事,真正的原因没弄清楚,有一些猜测也是人之常情,但事后证明,其真相却始终没有搞清楚。像艾青这样的老革命,这样具有国际影响的诗人,却也遭遇了这样的“黑色幽默”,可见反右派对人的处理是何等的不慎重。

人有恩怨情仇,艾青也不例外,书中对此也有所表现。当听到广播中说周扬也被揪了出来,艾青就觉得大大地出了一口气,竟然说出“我死也能瞑目了”这样的话来,因为在他的猜测中,也认为自己的右派帽子是周扬给扣上的。作为一个读者,我并不苛责艾青居然也会幸灾乐祸,但实事求是地说,在人类人性的深处,冤冤相报的情绪还是存在的,只是因人的修养不同,而在程度上有一些差别罢了。不过当后来周扬向艾青道歉以后,艾青的姿态还是颇高的,他说:“周扬,过去一直是统治文艺界的人物,今天能当面向我承认他错了,这说明人是会改变的。”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艾青的错案被改正以后,艾青在诗歌创作上又迎来了一次高峰期,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诗。他的这些诗是如何创作出来的,有些什么作品背后的掌故和轶事,高瑛作为艾青的老伴,自己又是诗人,如能在这方面为读者提供一些第一手的资料,那应该也是很有价值的,可惜这方面的文字在书中没有见到。

《我和艾青》是一本真实地反映艾青后半生生活和思想的好书,对于研究艾青有着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高瑛在她的晚年能向读者奉献这样一本书,她的努力和辛勤劳动值得肯定。

附记:本书中附录了高瑛的诗作三十六首,另外在正文中也载有多首。在艾青的影响下,高瑛有些诗写得清新明快,想象力也很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