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开卷书坊·书缘深深深几许
10320300000013

第13章 晓雪的《生活的牧歌》

《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晓雪著,作家出版社,一九五七年七月北京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晓雪的诗论《生活的牧歌》,是我年轻时就想读的书,但那时读书找书远没有现在方便,我竟然一直没有机会遇到它。现在到了老年,却意外地通过网络得到了它,并且还是一九五七年的初版本。这件事让我感觉到,人与书只要缘分不尽,那迟早还是能够续上的。

这本书,是研究艾青诗作的一本专著,全书七万三千字,分为五章。第一章评论艾青在抗战以前的诗歌,肯定了青年艾青早期的成名作,赞扬诗人“已初步显示了”“光芒四射的才华”,也指出他“语言有些欧化,民族气味不够”等缺点。第二章评论了艾青抗战初期的诗作,认为“正是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沸腾的斗争生活给了他无限的灵感和诗”,这“是艾青创作上丰产丰收的黄金时代”。第三章评论了艾青在延安时期的诗作,认为这一时期“是艾青的艺术开花结果、多产丰收的时期,是他的创作从高峰跃向高峰的光荣时期”,并从四个方面总结了诗人的创作特色。第四章评论了艾青从解放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诗作,在对艾青这一时期一些诗作肯定的基础上,也毫不留情地批评说:“诗人没有进一步深入生活挖掘现实从而写出更多反映祖国人民现实斗争的作品来,诗人这时期的作品比抗战时期是大大地减少了”,“特别使我们诧异和不满的是对决定全国人民命运和历史发展的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诗人简直没有反映”。这样的批评,可以说是十分尖锐的。最后一章,第五章,则是评论了艾青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半期的创作状况,严肃指出诗人是有“才能”的,但“政治热情低落了”,“远离”了“沸腾的现实生活”,因而创作出现了危机。最后的结论当然还是对艾青抱有信心,相信“诗人艾青今后会克服他的缺点,为社会主义而放开喉咙响亮地歌唱起来”!

在这本书中,晓雪对艾青的艺术才华、创作成就和社会影响还是非常肯定的,他把艾青定位于“一位真正属于人民的杰出诗人”,从而在此基础上以极大的热情来展开对艾青的研究和评析。

晓雪的书写于一九五六年,当时他还是一个在读的大学生,但艺术准备却相当充分,读书多,对诗歌艺术有研究,许多见解也不俗,且有深度。从文风和持论来看,晓雪的论著既有新时代(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年人(在读大学生)的充沛热情,也留下了那个时代的鲜明印记,有激情,有锋芒,还很尖锐。说是时代特征也好,说是时代局限也好,那是已经客观存在的东西了。不过在我看来,时至今日,比起眼下许多的“文艺评论”来,此书依然有它不可否定的优长。它的研究方法,它的率直言说,依然有可以借鉴的地方。这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论者既重视从内容、题材入手来研究艾青的诗作,评析艾青的创作活动,又重视从诗歌艺术、诗歌美学的角度来进行研究。论者的评论首先是艺术的评论,美学的评论,这应是文学评论的正途。其二,论者的评论,观点鲜明,率直言说,是真正的“批评”。对研究对象的成就,有好说好,赞扬,褒奖,显得很充分,但却没有庸俗的吹捧。对研究对象的缺点和不足,也毫不留情地批评,绝不回避,很犀利,很泼辣,但却并不是打棍子,而是有的放矢,据理评断。例如晓雪批评艾青早期诗歌“语言有些欧化,民族气味不够”,后来评析艾青在延安时期创作的长诗《索亚》时,则又对诗人片面追求“大众化”“口语化”而导致创作不成功也提出了批评,这就显得很实事求是,很科学。(后来,文艺批评曾一度成了“扣帽子,打棍子”,成了斗争的工具,但在晓雪的书中,还并不是这样的。)坦率地说,我喜欢这样的批评风格。

本书作者晓雪,原名杨文翰,白族,诗人、评论家,一九三五年生,云南大理人。一九五二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学习,本书是他的大学毕业论文。他的指导老师刘绶松教授,是著名的文学史家,有《中国新文学史初稿》行世。晓雪撰《生活的牧歌》成名以后,后来又从事诗歌创作特别是少数民族题材的诗作,颇有成就。而《生活的牧歌》又于一九八一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列入“新文学论丛丛书”再版,并于一九九七年又版,可见它还是禁得起时间检验,还是有读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