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开卷书坊·书缘深深深几许
10320300000015

第15章 茹志鹃和《高高的白杨树》

《高高的白杨树》,短篇小说集,茹志鹃著,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九五九年九月第一版,一九七八年九月第二版第五次印刷。

若要问茹志鹃是谁,现在的年轻人肯定大部分都不知道,但要说她是王安忆的妈妈,许多人想必又会恍然大悟似的“哦”上一声。

看现在,王安忆早已功成名就,成为当代著名女作家中重要的一员,但想当年,她妈妈茹志鹃也曾是一位了不起的女作家。

茹志鹃文化程度不高,断断续续读过几年书,但她有悟性,在实践中学习和写作异常勤奋,属于自学成才的那一类。她一九四三年随兄长参加新四军,战争年代,在紧张的行军途中,一到休息的时候,她居然能就着月光,垫着背包,进行写作。茹志鹃就是这样开始了她的作家生涯。一开始,写歌词,写快板,写广场秧歌剧,部队需要什么就写什么。渡过长江以后,有了印刷条件,她就开始写小说了。

一九五〇年,茹志鹃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了她的第一篇小说《何栋梁与金凤》,一九五四年写出了较有影响的《关大妈》,以后就迎来了她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陆续写出了《百合花》、《高高的白杨树》、《如愿》、《静静的产院》、《阿舒》、《三走严庄》等优秀作品,并受到了茅盾、冰心、魏金枝、侯金镜等文坛前辈的好评。

茹志鹃的短篇小说,擅长表现战争题材,擅长抒写女性的心灵世界,富有人情味和人性色彩,写法上文笔细腻,清新明快,切入角度小,细节丰富传神,人物形象鲜明感人,在新中国前十七年的短篇创作中自成一家。茅盾一九五八年在《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中对她的代表作《百合花》作过极高的评价:“我以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百合花可以说是在结构上最细致严密,同时也是最富于节奏感的。它的人物描写,也有特点。”

经过了“文化大革命”以后,茹志鹃又焕发了创作的青春,迎来了她创作上的第二个高峰期。浩劫的历练使她的视野更加广阔,思考更加深刻,“从微笑到沉思”,“温存中透出辛辣,热情里蕴含冷峻”,创作风格有了新的变化,新的发展。这一时期,她写出了《剪辑错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儿女情》、《家务事》、《一支古老的歌》等力作。《剪辑错了的故事》还获得了一九七九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一九五九年出版的《高高的白杨树》是茹志鹃个人作品的第一次结集,收短篇小说十篇和一些散文、特写、报告文学,赶上了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一九七八年再版时,作者为“精悍”起见,抽去了大部分的散文和特写,除小说以外,仅保留了一篇报告文学和一篇特写,并写了一篇《重印后记》。

本书以后,一九六二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她个人的第二部作品集《静静的产院》,这也是一本很有影响的书。“文化大革命”以后,茹志鹃又有多种小说选集出版,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小说选》等。

这本新版的《高高的白杨树》由陆震伟装帧,封面上好几棵顶天立地、高高大大的白杨树,很有气势,树下走来几名带着劳动工具的农村妇女,神采飞扬,精神状态很好,很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