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发现世界丛书·冷酷兵器
10320500000010

第10章 海上浮动机场

这是一个初冬的夜晚,美国太平洋领地火奴鲁鲁岛已是万家灯火,街头闪耀着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夜总会里传出阵阵刺耳的音乐,美军官兵沉湎于花天酒地之中。就在此刻,一支由6艘航空母舰为主力的日本舰队正在向火奴鲁鲁岛进发。美国太平洋舰队驻地珍珠港危机四伏。

8小时以后,也就是1941年12月7日早晨,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51架鱼雷机、49架轰炸机和43架战斗机突然出现在珍珠港上空。袭击开始了,日军轰炸机对美军的机场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使得驻在那里的美军空军力量陷于瘫痪;日军战斗机在珍珠港上空猛烈地对地面目标进行扫射;日军鱼雷机则接连地袭击了停泊在珍珠港内的军舰。

日军偷袭珍珠港前后不到两小时,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灭,美国海军在珍珠港事件中的损失,比在“一战”中的损失总和还要多,使美国海军蒙受奇耻大辱。偷袭珍珠港的飞机是从日本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成功,证明航空母舰可以成为海上主要攻击力量。从此,航空母舰声名大振,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建造、发展航空母舰。

“金鸟”号从巡洋舰上起飞

自从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美国海军想把飞机装上军舰,想从军舰上起飞飞机。1910年1月9日,美国海军在“伯明翰”号巡洋舰的甲板上制作了一个平台,上面铺设一条长25.3米、宽7.3米的木制飞行跑道。那年11月14日,“伯明翰”号巡洋舰上起飞了一架单座双翼飞机“金鸟”号。飞机贴着海面飞行了几千米后,在一处海滩上安全着陆。第一次从军舰上起飞飞机的试验获得成功。

1911年1月18日,美国海军又在一艘重型巡洋舰上进行飞机着舰试验,军舰的后甲板上,铺设了木制飞行跑道,每隔一米设置一道绳索,两端用沙袋固定,共设置22道绳索,组成拦阻索,帮助飞机停降。飞机是从岸上起飞,在拦阻索帮助下,平稳地停降在军舰的甲板上。飞机第一次在军舰上进行着舰试验获得成功。虽然,飞机在军舰上的起飞和着舰试验最先为美国海军完成。但是,第一艘航空母舰并不是美国海军建造的。

1912年,法国海军将一架水上飞机搭载在一艘战列舰上,英国海军由此受启发尝试建造一种专门搭载水上飞机的母舰,即水上飞机母舰。1913年5月,英国海军将“竞技神”号轻巡洋舰改装成水上飞机母舰。

世界上第一艘专门建造的水上飞机母舰是英国的“皇家方舟”号,舰长112米,排水量7450吨,首部甲板上有一块长40米空间作为飞行甲板。舰上可装载10架水上飞机。这些水上飞机由设置在前甲板的2台起重机吊放到水面或从水面回收。“一战”中,英国的“皇家方舟”号参加了地中海海战。

1914年8月,英国海军又把3艘海峡渡轮改造成小型水上飞机母舰。每艘可装载3架水上飞机。这样,英国海军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支可装载水上飞机的航空母舰编队。这支航母编队参加了对德军飞艇基地的攻击,虽然没有取得战果,但这表明,水上飞机母舰可利用水上飞机进行空中攻击。

争夺“纯种母舰”的桂冠

水上飞机母舰搭载的水上飞机战斗性能不如战斗机。为此,英国海军尝试在军舰上搭载战斗机。

1917年3月,英国将一艘正在建造的大型巡洋舰“暴怒”号改造成飞机母舰。改建后的“暴怒”号称为飞机搭载舰,舰长239.7米,排水量19513吨。在其舰体前半部设置一条70米长的飞行甲板,可搭载10架飞机,其中6架战斗机,可在飞行甲板起降;4架水上飞机降落于水面后,由吊车将其吊回舰上。改建后的“暴怒”号飞机降落不安全,后来进行了改造,在舰体后半部加装一条86.6米长的飞行甲板,可供飞机降落,飞机还可同时起降,搭载飞机的数量增加到20架。可以这样说,“暴怒”号是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也是世界上第一艘真正能起降战斗机的航空母舰。

英国是最早发展航空母舰的国家,经过多年摸索,特别是经过“一战”的实战检验,发现用水面舰船改造成的航空母舰,有许多缺陷。于是,英国海军最先开始设计、建造具有“纯种血统”的航空母舰,即所谓“纯种母舰”。

1918年1月,英国动工建造了第一艘“纯种母舰”——“竞技神”号,舰长182.3米,排水量10950吨,它采用全通式飞行甲板,可搭载20架舰载飞机,它是世界上第一艘专门设计的航母。但是,世界上第一艘“纯种母舰”的桂冠却被日本的“凤翔”号所摘取。

日本是从1913年开始发展航空母舰的。1914年8月,日本将一艘商船改装成水上飞机母舰,其甲板上可搭载2架水上飞机。日本海军见到当时的海军强国在发展可搭载战斗机的航空母舰,便于1920年开工建造“凤翔”号。它采用全通式飞行甲板,岛式上层建筑,其舰长为168.25米,排水量7470吨,可搭载21架舰载飞机。虽然,“凤翔”号的开工时间晚于英国的“竞技神”号,但是,由于工程进展快,却在1922年先于英国“竞技神”号建成。这样,日本的“凤翔”号摘取了世界上第一艘“纯种母舰”的桂冠。

偷袭珍珠港的元凶

虽然,日本研制航母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却很快。在“二战”爆发之前,日本已建造了多艘航空母舰,有10艘已经服役,编入日本海军舰队,另有5艘航母正在建造。当时,日本在役的航空母舰数量最多。

1941年12月6日,由南云中将率领的日本航空母舰编队由6艘航母组成,它的旗舰是“赤城”号,它是由一艘战列巡洋舰改建而成,舰长261米,排水量26900吨,可搭载60架舰载飞机,舰上有三层飞行甲板。该舰于1927年3月完工,1935年进行改建,将飞行甲板改为一层,并采用岛式上层建筑。

“赤城”号航母曾是日本海军的主力航母,是偷袭珍珠港的日本航空母舰编队的指挥舰,曾为日本海军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是偷袭珍珠港的元凶。偷袭珍珠港的第一攻击波战机中的49架轰炸机首先从“赤城”号航母上起飞,接着共有183架战斗机、轰炸机、鱼雷攻击机分别从6艘日本航母上起飞,编队完毕后直扑珍珠港。

日本航母编队第一攻击波结束后,又进行了第二攻击波的攻击。日本航母编队第二攻击波的171架战机也是从6艘日本航母上起飞的,第二攻击波的攻击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日军偷袭珍珠港前后不到两小时,美国4艘战列舰被击沉,4艘被击伤,炸沉、炸伤巡洋舰、驱逐舰等舰船十多艘,击毁美军战机188架,美军死伤官兵4500人。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灭。

太平洋战争的战火由此燃烧起。后来,“赤城”号航母又参加了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4日,它被美国航母上起飞的轰炸机炸成重伤,失去了战斗力,后被日本自己的驱逐舰用鱼雷击沉,了其一生。

日本的航母在“二战”中作了充分表现,其中寿命最短的是在“二战”期间建造的“信浓”号重型航母,它是由一艘战列舰改建的,舰长266米,排水量62000吨,可搭载44架舰载飞机,舰上装备有多种口径的火炮,还有装甲防护。

1944年11月19日,“信浓”号重型航母被编入日本联合舰队。11月28日,“信浓”号在3艘驱逐舰护卫下首次出航,就遇到美国潜艇的跟踪。11月29日,美军潜艇在水下发射6枚鱼雷,其中4枚命中“信浓”号舰体,燃起熊熊烈火,这艘重型航母首次出航便葬身海底,创造了航空母舰发展史上寿命最短的纪录。

“二战”中的航母明星

“二战”期间,航空母舰作了出色表现,诞生了一代航母明星。它们在海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光辉”号是英国“光辉”级航母的首制舰,1940年8月加入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舰长229米,舰宽29.2米,标准排水量23000吨,可搭载36架舰载飞机,舰上装有坚固的装甲。1940年11月11日,英国海军以“光辉”号航母为核心,利用舰载飞机袭击意大利海军基地塔兰托。第一攻击波是由12架鱼雷攻击机进行攻击,港内停泊的意大利巡洋舰、驱逐舰和其他军船乱成一团。当第一攻击波撤出战斗后,第二攻击波接着进行,2架攻击机投下24枚照明弹,把海港夜空照得如白昼样通明,5架鱼雷攻击机投射5枚鱼雷,重创了一艘意大利战列舰。

夜袭塔兰托,“光辉”号航母上的舰载机用了一个多小时击沉意大利战列舰1艘,重创2艘,击伤意大利巡洋舰及辅助舰各2艘,充分显示了航空母舰在现代海战中的巨大作用。

在日本航母编队偷袭珍珠港后,美国海军决意进行报复。为此,美国太平洋舰队决定对日本发动一次空袭,目标是日本首都东京。美国海军精心策划,让美国“大黄蜂”号航母载着美国空军的大型轰炸机B—25去袭击东京。

“大黄蜂”是美国“约克城”级航母的三号舰,舰长252.2米,标准排水量19900吨,可搭载90架舰载飞机,它有岛式上层建筑,舰上装有坚固的装甲。由于舰载飞机作战半径小,在“大黄蜂”甲板上停放了16架美国空军的B—25大型轰炸机。1942年4月2日,“大黄蜂”号航母在6艘水面军舰护卫下,驶入了太平洋。4月13日,“大黄蜂”号航母编队与担任支援任务的美国第16特混舰队在太平洋预定海域会合。两支航母编队会合后,一齐向日本东京方向驶去。

4月18日清晨,“大黄蜂”号航母距离日本海岸800海里。8时15分,“大黄蜂”号航母拉响了战斗警报,一架架B—25轰炸机从甲板上起飞实施轰炸东京的任务。

这是日本本土遭遇的首次空袭。“大黄蜂”号航母奇袭日本东京成功,使美军士气高昂。“大黄蜂”航空母舰由此声威大震,成为“二战”中的明星航母。

海上巨无霸

“二战”后,军用飞机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喷气式飞机。为了搭载喷气式飞机,并能使携带核弹的重型轰炸机从航母上起飞,美国专门设计、建造了重型航母。美国第一代重型航母是“福莱斯特”号,它于1955年10月建成,舰上可搭载90架各种类型战机。

“福莱斯特”级航母除了“福莱斯特”号外,还建造了“萨拉托加”号、“突击者”号、“独立”号等多艘。在“福莱斯特”级航母基础上,美国又建造了“小鹰”级航母。这是美国最后一代常规动力航母。在“小鹰”级航母中,参加战斗活动最多的是“美国”号,它参加了越南战争、美国与利比亚在锡德拉湾海战和海湾战争。

1954年9月,美国核动力潜艇建成、服役后,美国海军认识到核动力优越性,决定研制核动力航母。1961年11月,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建成服役。美国的“企业”号航母标准排水量75700吨,舰长342.3米,宽40.5米,舰上装有8座核反应堆,航速33节,可搭载86架各种类型战机。由于核动力航母上装备核动力装置,使航空母舰具有更大的机动性和惊人的续航力,更换一次核燃料可连续航行10年。而且,它可以高速地驶往世界上任何一个海域。

当今世界上,海军军舰吨位最大、技术最先进、战斗力最强的军舰便是美国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它的首制舰“尼米兹”号于1975年5月建成、服役。它的标准排水量72916吨,舰长332.9米,舰上装有2座核反应堆,航速30节以上,装填一次核燃料可持续使用13年,航程可达到100万海里。舰上可搭载90架各种类型战机,必要时舰载机可超过100架。除了装备舰载机外,还装有3座8联装导弹发射装置,可发射防空导弹,用于对付来袭的敌方战机和导弹。

作为海上巨无霸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不仅具有强大的攻击力,还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它即使被多枚炸弹、导弹、鱼雷、水雷命中,也不会沉没。由于全舰采用封闭式构造,它具有防核辐射、生物和化学污染能力。所以,它又是目前世界上生命力最强的军舰。

“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是美国战略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称霸世界的工具,它们曾参与多次局部战争和危机事件。2003年3月,美、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中的“华盛顿”号、“杜鲁门”号,参与了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核动力航母再次在海湾地区发威,发挥了战略威慑作用。

如今,美国又在发展新一代核动力航母“福特”级,首制舰“福特”号于2013年11月9日下水。该级核动力航母采用了多种高新技术,有舰载机采用电磁弹射系统弹射,舰上装有新的大功率一体化核反应堆,还装有F—35舰载机、舰载激光防御系统以及新型雷达等关键性的舰用高科技装备。“福特”号将于2015年建成入列,它将成为当今世界最强一代水上打击力量。

“辽宁舰”探秘

2012年深秋的大连港,阳光和煦,停靠在码头的一艘雄伟战舰舷挂满旗,舰上官兵精神抖擞,分批列队,战舰交接列队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当时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向海军接舰部队授予军旗和命名证书。从此,中国海军有了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中国航母从这里起步。

“辽宁舰”的前身是苏联航母“瓦良格”号,这是继刚完成建造和下水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之后,在造船台上实施建造的又一艘航母,从1985年12月4日开始建造。随着苏联解体和乌克兰独立,“瓦良格”号航母变成了乌克兰的财产。但是,乌克兰没有能力继续建造这艘未完成的大型航母,曾被长时间遗弃在尼古拉耶夫市的岸边。1995年,“瓦良格”号正式退出俄罗斯海军的编成,并以偿还债务为由送给了乌克兰。

几经波折,“瓦良格”号落户中国,一直停泊在大连造船厂沉寂了好几年。一直到2005年5月下旬,“瓦良格”号被转移到一个船坞中,进行了船壳维护相关工程。当“瓦良格”号离开船坞回到水上时,这艘航母已经被喷上海军军舰的标准涂装,表明该舰的所有权已经被海军获得,“瓦良格”号开始了改建,进行设备安装。

2012年9月25日,“瓦良格”号完成了改建工作,举行交接入列仪式,正式交付海军使用,成为中国海军“辽宁舰”。中国人的百年航母梦终于成为现实。

“辽宁舰”是一艘常规动力航母,以4台蒸汽轮机为动力。舰上可搭载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舰载机是重要进攻力量,配置有:预警机2架,直升机5架,运输机3架,其他机型3架,战斗机20~30架。固定翼舰载机采用的是滑跃式起飞方式。它是在一艘旧的航母平台上改造出来的中国第一艘航母,它更是推进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结果。

交接入列的“辽宁舰”与它的前身“瓦良格”号航母大不相同,发生了质变。它要比“瓦良格”号更好,变化非常大。最大的变化是舰上装备的雷达和电子系统,“辽宁舰”装有我国自行研制成的四面相控阵雷达,这种型号雷达已经经过实战的考验。“辽宁舰”航母上的“歼—15”舰载机,它是完全意义上的国产舰载机,是我们自己研制的舰载机。虽然在外形上跟某些国家有些舰载机相似,但是实际上,它的武器系统,像雷达、通信、导航都已经完全国产化了,而且信息化程度比形似的某些国家的这种舰载机要强得多。还有甲板航空设施拦阻索,完全是自己研制的。另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进防武器系统,它与“瓦良格”号相比,总的武器数量有所减少,但是武器的质量有了提高,舰上自卫用的防空导弹,导弹的制导雷达等装备,完全国产化了,它的自卫防御能力也比较强。可以这样说,“辽宁舰”是一艘基本能够满足我们作战需求、防空需求的新型作战舰艇。

2013年11月26日上午,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从山东青岛某军港解缆起航,在海军导弹驱逐舰沈阳舰、石家庄舰和导弹护卫舰烟台舰、潍坊舰的伴随下,赴南海海域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这是“辽宁舰”首次以航母战斗群形式赴南海海域训练。

我国发展航空母舰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舰入列,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对于提高我军现代化水平,促进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进步和能力建设,增强国防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