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关汉卿杂剧散曲鉴赏辞典
10320600000016

第16章 钱大尹智宠谢天香 第一折

[仙吕·点绛唇]讲论诗词,笑谈街市,学难似,风里扬丝,一世常如此。

[混江龙]我逐日家把您相试,乞求的教您做人时,但能够终朝为父,也想着一日为师。但有个敢接我这上厅行首案,情愿分付与你这班演戏台儿。则为四般儿误了前程事,都只为聪明智慧,因此上辛苦无辞。

[油葫芦]你道是金笼内鹦哥能念诗,这便是咱家的好比似。原来越聪明越不得出笼时,能吹弹好比人每日常看伺,惯歌讴好比人每日常差使。我怨那礼案里几个令史,他每都是我掌命司,先将那等不会弹不会唱的除了名字,早知道则做个哑猱儿。

[天下乐]俺可也图什么香名贯人耳!想当也波时,不三思越聪明,不能够无外事。卖弄的有伎俩,卖弄的有艳姿,则落的临老来呼“弟子”!

[金盏儿]猛觑了那容姿,不觉的下阶址,下场头少不的跟官长厅前死;往常觑品官宣使似小孩儿。他则道官身休失误,启口更无词。立地刚一饭间,心战够两炊时。

[醉中天]初相见呼你为学士,谨厚不因,而今遍回身嘱付尔,冷眼儿频偷视。你觑他交椅上抬颏样儿,待的你不同前次,他则是微分间将表字呼之。

[金盏儿]你拿起笔作文词,衠才调无瑕疵,这一场无分晓、不裁思。他道“敬重看待”,自有几桩儿:看则看你那钓鳌八韵赋,待则待你那折桂五言诗,敬则敬你那十年辛苦志,重则重你那一举状元时。

[醉扶归]你陡恁的无才思,有甚省不的两桩儿?我道这相公不是漫词,你怎么不解其中意?他道是种桃花砍折竹枝,则说你重色轻君子。

[赚煞]我这府里祗候几曾闲,差拨无铨次,从今后无倒断嗟呀怨咨。我去这触热也似官人行将礼数使,若是轻咳嗽便有官司。我直到揭席来到家时,我又索趱下些工夫忆念你。是我那清歌皓齿,是我那言谈情思,是我那湿浸浸舞困袖梢儿。

《钱大尹智宠谢天香》讲述北宋词人柳永与妓女谢天香的爱情故事。柳、谢二人相爱,后柳永赴京赶考,府尹钱可为帮助谢天香脱离妓院,假装娶她为妾,并最终促成了柳、谢二人的婚姻。

剧首的楔子通过对白简单地介绍了剧中的角色身份和人物关系:风流才子柳永和上厅行首谢天香在风月场中结识,情投意合成为恋人。然而,为了上京应试,柳永不得已别过花丛,恰在此时听说了故友钱可新任开封府尹的消息,谢天香依命前往参官,柳永于是同行,一来多年未见,顺道拜谒故友,欢叙旧谊,二来也当面托他照顾红颜知己谢天香。

全剧分为四折,结构上恰为起、承、转、合四部分。首折写谢天香、柳永先后庭谒钱可。

谢天香作为上厅行首先上堂施礼,钱可官威赫赫,冷脸相对,“只道官身休失误,启口更无词”。见惯了场面的谢行首心里也不免一阵忐忑,不晓得这钱大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其后,柳永的谒见更是一波三折,他去而复返、三进三出,仗着和钱可有故,不顾谢天香劝阻,反复嘱托、再三叮咛,口口声声“好觑谢氏”,这一片痴情却为坚守礼义大伦的钱可所不容,把他的“怒气”给引了出来,从一开始的谨厚恭敬,到后来的微露怒容,最后竟至破口大骂,拂袖而去。

从别情依依到愤而去府,“庭谒”一折在平实的楔子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短暂的文本时间内设置好情节转捩点,成功挑起戏剧矛盾。同时,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谢天香、钱可、柳永这三个主要人物形象也逐渐丰满了起来。

钱可是一个正直不阿、尽忠职守的官员形象,一出场“寒蛩秋夜忙催织,戴胜春朝苦劝耕。若道民情官不理,须知虫鸟为何鸣?”四句开场白写四时节令和虫鸟动态,表现了角色对农事劳作的关注和对国计民生的用心,奠定了高大正面的形象基础。柳永一番拜谒,三进三出,钱可由喜转“怒”,援引经典,将其斥出,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他爱才惜才、耿直中正又稍显迂腐的性格特征。在扮相上,钱可一角修髯满部,再加上不苟言笑、正气凛然,自有一种不可亲近的距离感。但一句“军民识与不识,皆呼为波厮钱大尹”牢牢抓住钱可的外貌特征,由角色自报诨号,活泼而有意趣。波厮,又写作波斯,因该国人多蓄络腮胡,用在这里指大胡子的意思。此白一出,大大软化了钱可冷酷生硬的性格线条,不仅为角色注入一丝生气,也为“智宠”的情节增添了合理性。

关汉卿笔下的谢天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女性形象,一方面她音容美好、才华横溢,“讲论诗词,笑谈街市”,结交文人雅士,俯仰名士风流;另一方面她又冰雪聪明、敏感细腻,善于察言观色,全然洞悉世情。几番堂上相见,钱可情绪态度上的变化都逃不出谢天香的眼睛——从参见新官时的“冷脸”、“无词”,到见到柳永时的“交椅上抬颏样儿”、“呼为学士”、“微分间将表字呼之”,将钱可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看在眼里,听在耳中。这两处写谢天香眼中的钱可,句句明说钱可,句句暗写谢天香,从背面着墨,刻画谢天香性格中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观察入微,寥寥数笔,其聪颖智慧的才女形象呼之欲出。

一方面谢天香志气高洁、自命清高,她身在青楼却大胆追求爱情,身为行首却不求“香名贯人耳”,一心要做个自由人,与心上人柳永双宿双飞。著名学者胡云翼评价关汉卿“最长于写妓女的心情”,这是不错的。关汉卿笔下的谢天香对自身处境有着清醒认识,她将自己比作“金笼内能念诗的鹦哥”,热切向往着自由的人生和爱情。这个角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妇女自我意识的苏醒,她为身份所囿,向往自由,并且已经意识到自己的不自由是由妓籍引起的——“但有个敢接我这上厅行首案,情愿分付与你这班演戏台儿”,也是由技艺引起的——“原来越聪明越不得出笼时,能吹弹好比人每日常看伺,惯歌讴好比人每日常差使”,从而产生了心为形役、身为技役的感慨。另一方面她又不免为现实所累,身在风月场的谢天香,为人处事谨小慎微,时时处处察言观色,她无力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去改变命运,只能将自己对生活、爱情的追求寄托于官宦、才子身上,由此折射出古代妇女社会地位卑下,被束缚于重重封建关系之中,人生理想又得不到满足的悲剧处境。

相对于钱可、谢天香这两个完全虚构的人物,剧本对柳永这一具有历史原型的人物着墨不多。也许是柳永才华横溢、流连花间的历史原型,早已深入人心,对此作者并没有进行更多描绘,重点写“三谒”,突出表现他愣头愣脑、不通世故的迂腐书生气。

一谒钱可,柳永嘱托钱可“好觑谢氏”,对方答曰“敬重看待”,他不解其意,反而是谢天香一眼看透了钱可的一片爱才惜才之心,将“敬重看待”四个字解读为“看则看你那钓鳌八韵赋,待则待你那折桂五言诗,敬则敬你那十年辛苦志,重则重你那一举状元时”,将钱可对柳永来日金榜题名、功成名就的殷殷期待逐一道来。将心比心,谢天香的一番解读,何尝不是她自己的内心独白,何尝不是她自己对柳永的衷心期许。可怜柳永固执,不信谢天香,非要自己再去问个明白,于是二谒钱可。二谒钱可,柳永还是那句“好觑谢氏”,钱可面露怒容,以“种的桃花放,砍的竹竿折”作答。柳永又退出,将堂上所闻转述谢天香。谢天香解释说,这是钱大尹批评他重色轻友,劝他不要迷恋烟花酒色,求取功名要紧。柳永不相信故知竟会揶揄自己,坚持要三谒钱可。三谒钱可,柳永还未张口,就被钱可一顿大骂,责其见色忘义、不知礼仪、胸无大志,辱没了自己的才华,继而拂袖而去。柳永默默而出,心怀不忿,与谢天香临别作《定风波》一首,故意触犯钱可的名讳,并在词中暗暗揶揄钱可。

三番拜谒,将柳永自以为是、酸骚迂腐的文艺青年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与此同时,也扭转了看似平淡无奇的人物关系,迅速激化了戏剧冲突,营造了紧张浓烈的戏剧氛围,并为下面情节的发展提供了铺垫。

(张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