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于丹趣品汉字:节气节日篇
10429300000007

第7章 立夏·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蝼蝈鸣,

蚯蚓出,

王瓜生。

苦菜秀,

靡草死,

麦秋至。

螳螂生,

鵙始鸣,

反舌无声。

鹿角解,

蝉始鸣,

半夏生。

温风至,

蟋蟀居宇,

鹰始鸷。

腐草为萤,

土润溽暑,

大雨时行。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南宋·赵师秀《约客》

宋代的赵师秀有一首非常有名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多悠闲的境界呀,外边淅淅沥沥下着雨,黄梅时节听着池塘里处处都是蛙声,等朋友还不来,一个人“闲敲棋子落灯花”。这时节春尽夏来,天也暖和了,心情也越来越轻盈了。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遵生八笺》,明高濂辑录。八笺为清修妙论、四时调摄、起居安乐、延年却病、饮馔服食、灵秘丹药、燕闲清赏、尘外遐举。内容包括情志、季节、饮食、起居、气功,以及清赏逸事等养生保健的理论与方法。)里评立夏:“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你看,立夏是个好时节吧。

今天我们还是回到汉字角度看看“立夏”这个美丽的时节。每年公历5月5日、6日的时候,太阳到了黄经45度,就到了立夏。这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七个节气,表示春天结束,夏天开始,所以立夏又叫“春尽日”。立夏这个节气很早,战国末年的时候就已经确立了,它标志着由春到夏的季节转换。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个“假”,在这儿解释为“大”。汉代的扬雄在《方言》里面也说:“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就是那些庞大的、宏大的东西叫作“夏”。你看我们的民族叫“华夏”。“夏”字外边要加上厂字头呢,是大厦。所以“夏”表示“大”,我们容易理解,但是前边还说“假”也是指“大”。“假”跟“夏”之间是个什么关系?

先来看看这个“假”字,是个形声字,“从人,叚(jiǎ)声”。《说文解字》解释说:“假,非真也。”跟“真”相对,这是“假”的第一义。第二义,我们其实也知道,是借助、凭借的意思,比如说狐假虎威、假公济私。咱们文字里不也有假借字吗?这是第二个意思。还有一个意思我们现在用得最少,就是“假”过去有“大”的意思。《尔雅》(《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纂集词义训释材料的专著,也是我国最早的语义分类词典。《尔雅》的作者已经失考,现在多数人认为,《尔雅》是由秦汉间学者采集六经的训释,特别是有关《诗》的训释,递相增益而成。)里面就说:“假,大也。”《尚书·虞书》里面也说过:“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人不敢自满和自大,这里面的“假”其实都是在说“大”。为人不自满、不自大,就叫作“不自满假”。在中古时期,“夏”字跟“假”字音很近,所以就用“假”字来训诂“夏”,同样表示“大”的意思。

古人说:“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曰立夏也。”也就是说立夏以后禾苗长得高了,雨水开始下得多了,太阳也大起来了。这样一个以农业为重的民族在立夏的时候看见庄稼万物长大了,人心中的喜悦渐渐也就大了。

唐代元稹写过《咏廿四气诗》,他怎么写立夏的呢?他说:“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蚯蚓谁教出,王瓜自合生。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这首诗写的恰好是立夏的景象。蚯蚓它在土里头,你也不知道是谁让它出来的,但是都冒出来了。瓜果逐渐长大了,变熟了。蚕茧结出来了。那小鸟在喂它的小鸟雏。万物都是一派生机呀!这里说的“仲吕”是什么?是古代的阴律。“仲”我们都知道吧,表示“中”。中秋节过去也叫“仲秋节”,所以“仲吕”也称“中吕”,“吕”其实是古代月律中阴律的总和,过去的十二律分六个阳律、六个阴律,这阴律称为“吕”。古人认为阴阳配万物,天体运行、季节变化,都跟阴律相关,所以才会说“孟夏之月,律中仲吕”。说的就是四月份应该是“仲吕”这个阴律相和的时节。所以过去人能够听得到天籁之声,小鸟在树上啼鸣,那是合唱。风踩过树梢的声音,那是女高音。各种水击打在石头上,那是高高低低的音律。所有这一切,就是阴律在不同时节的表示。

除了声音,过去的季节还是有颜色的,夏天称什么?你看这诗里有两个字,叫“朱明”。其实四季都有颜色,“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说白了,春天是青色的,夏天是红色的,秋天是白色的,冬天是黑色的。大家想想,这是不是一个很写意的概括?春天万物生长,草色青青。夏天太阳火红,人心里头也有火气,所以它变红了吧?秋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很多的枯草,白的吧?到了漫长的冬天,夜长昼短,乌云常常压下来,所以大家觉得它是黑的。四月开启了夏季,“朱明”就专指“立夏节”。在《敦煌曲子词》里面有一首《菩萨蛮》:“朱明时节樱桃熟,卷帘嫩笋初成竹。”多美呀,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年光就是这样的吧。

在《逸周书》里面有记载:“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其实这就是立夏三候。第一候“蝼蝈鸣”,什么意思呢?你听那个池塘里面的蛙鸣,呱呱呱呱,老在那儿叫,蛙类动物在田间、池塘边开始觅食了,动静就多起来了,这就叫“青草池塘处处蛙”。第二候“蚯蚓出”,地底下的温度高了呀,蚯蚓要拱出地面呼吸新鲜空气了。到第三候的时候,王瓜,也叫土瓜,这个时候越长越大了。清乾隆年间编纂的《新郑县志》里面记载:“四月,王瓜初生,摘售以相送,谓之进鲜。”这时候土瓜都能摘得下来,能卖了。彼此之间说赶紧尝尝鲜,刚摘下来的。哎呀,这现在在城里变得挺奢侈。因为去水果摊上买的东西都已经辗转不知道放了多久。原来农民种新鲜瓜果李桃,也没有什么农业污染,也不上化肥,摘下来水一冲,甚至就拿衣襟擦两下,马上脆生生就吃。那个时候物质不如现在丰富,但是也有那个时候的奢侈,就是在天时中,人的享受是那么蓬勃自然。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宋·赵友直《立夏》: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立夏这个时节,温度明显升高,暑气蒸腾起来了,雷雨也多了,天气也热了,农作物当然就蓬蓬勃勃长起来了。特别是夏收作物进入了成熟期,冬小麦扬花灌浆了,油菜已经谢了黄灿灿的油菜花,接近成熟了。这一年能有什么收成,到这个时候基本上能看得出来了。所以说“立夏看夏”,能够看得出来收成好坏了。这时也是早稻插秧的时候,所以“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这个时候人不敢懈怠。南宋翁卷在《乡村四月》里边写:“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诗人看这个季节看到的都是诗意,但农民这时候可没有闲着赏天赏景的人,刚养完蚕,又去插秧了。

立夏是大日子,我们过去跟大家说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天子都是要去祭拜的。《礼记·月令》里面说:“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迎夏于南郊。”这是周朝的礼儿,立夏这一天,天子要率领文武百官去迎夏。为什么要在南郊呢?你想,立春是从东边迎春风,立夏是火辣辣的太阳从南方逐渐覆盖过来。立秋是人在西方,目送着这样一个丰收季节的远去。当然立冬的时候,朔风是从北边吹来的。过去的迎接就是拜四方,在这样的一个仪式上,夏天是要指令司徒官去各地勉农的,告诉农民抓紧耕作,仪式上君臣一律穿红色礼服,配朱色的玉佩,马匹车骑都是朱红的,为什么呀?这就是对司夏之神朱明季节的敬意,红红火火也是对夏粮丰收的祈求。

在中国传统的习俗里,立夏这一天老百姓是要尝鲜的。你想这个时候,有一部分农作物已经收获,人有的可尝了。像在江浙一带,一到这个时候会尝尝青梅,还可以做酒酿,还有鲜鸡蛋,这就是三鲜。立夏尝三鲜,在不同的地方尝到的东西不一样。但是呢,总能尝点新鲜的入口的东西。最普遍的是这个时候喝茶,夏茶是清火的。不饮立夏茶,这一夏就会很难过的。福建人爱喝茶吧?福建喝的那叫“七家茶”,各家炒茶叶,手法不一样,茶味也不一样,大家要混合煮一大壶茶,一块儿来喝,喝不同人家炒的这种茶香。你看,这是一个其乐融融的熟人社会才能体会到的仪式感。我们今天真的是从乡土的熟人社会进入网络虚拟空间的陌生人社会,从原来宗庙祠堂的大家族进入了单元里的一家一户,所以各家把茶放在一起、把新鲜的吃的放在一起,喝大壶茶、吃长街宴,听起来都变成历史记忆了。

有一些习俗,我们现在越来越不理解了。比如说立夏的时候,人要约约(称称)轻重,那约轻重是为什么呀?是怕自己掉秤,怕这个时候苦夏,人吃得不好。那个时候,都是在房梁上或者大树上挂一杆大秤,小孩直接坐在箩筐里,大人手拉着秤钩子悬起两脚来,看看多重。所以那个时候好多吉祥话,约老人的时候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哎呀,您老长寿。约小孩的时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这个习俗现在大伙儿也不太理解,因为一到夏天大家都忙着减肥呢,觉得要穿春衫了,人要脱去油腻了。不像过去,约体重,就是因为觉得立夏了,再炎热,人应该不会消瘦太多。你看,在不同的时期,人们有不同的习惯。

当然,过任何节气,最高兴的还是小孩。过去立夏的时候,小孩的胸前要挂上煮熟的蛋,据说可以让小孩免受病灾。而且这个时候要吃蛋,叫补夏,最好还是吃咸鸭蛋,补补钙、补补铁。手巧的妈妈会给小孩勾一个丝网,还有的呢,会在他这个小网兜上做上鼻子、眼睛,然后小孩戴上这个,还要跟人家去“斗蛋”,就是把凉了以后的蛋用丝网挂在小孩脖子上。小孩之间,拿那个蛋头碰蛋头,蛋尾撞蛋尾,看谁的先破了,就输了。我中学的同学一直定居在美国,前不久还在信息里问我,你们现在还给小孩撞蛋吗?我还给我女儿勾了丝网,让她去学校跟别的同学比一比,告诉他们这是中国孩子的习惯。有时候我想习惯其实都是跟环境相关的,农耕时代,一家都有很多孩子,大家都在乡野上跑,孩子之间才有比试。那么大人希望能够吃喝好一点,不掉秤,大家才去约约体重。那当然都有一些没有化肥的新鲜的东西收下来,大家才会尝尝鲜。

无论我们是惆怅、眷恋,还是欣喜地进入一个商业更发达的时代,那些习俗就这样固定在季节里、固定在历史的记忆中。起码今天得知道这些,随着季节的变换,让自己跟上节令的心情。“夏者大也”,一个大大的时节已经来了,咱们能够跟上这个大时节,降躁去火,让自己在白天长长的时光里多一点喜乐和平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