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前尘旧梦
1058500000099

第99章 汪兆镛 兆铭兄弟异趣

番禺汪氏,先世本居山阴,以游宦海南,遂占其籍。而汪氏之杰出者为兆镛、兆铭。兆镛字伯序,又字憬吾;兆铭字精卫,虽同怀弟兄,而志趣各异。兆镛始为遗老,兆铭虽献身于敌,然其初则一拼掷头颅之革命党也。

夏剑丞词翁与兆镛善,谓兆镛语挚情深,貌谧而粹,望而知为绩学之耆宿。著《雨屋深灯词》,其词致力姜辛,自抒怀抱,其品概亦今之邝湛若也。兆镛生平极崇拜苏东坡之为人,每逢十二月十九东坡生日,辄于斋中悬笠屐小像,以厓山渔人淘得宋瓷小盏,酹酒瞻礼焉。

兆镛于岁朝,又必投香案向北叩首,以表其不忘魏阙之意。适兆铭往贺年,兆镛强之一拜,兆铭亟遁走。及兆铭刺载沣,兆镛不以为然。民国成立,兆铭得释出,兆镛绝不与之往来。作书犹避讳,如溥儀之儀,必缺一撇为儀,甚为慎重也。

我国造第一颗炸弹之杨笃生

清末,《神州日报》执笔者,咸一时硕彦。当某周年纪念,曾增印画报一大张,列先后主持是报笔政者之照相凡数十帧,而蹈大西洋死之杨笃生亦在其中。其时,予年尚幼,且在专制淫威之下,报纸未敢明言其为革命而死,故予之脑幕中,略有其印象,未悉其行径也。笃生讳毓麟,又名守仁,号叔壬,别号灵庵,撰稿发表于报章杂志,则以“椎印寒灰”为笔名。湘之长沙人,丁酉科孝廉。于先儒性理,百家杂著,无所不窥。鉴于清政之不纲,以文学提倡革命,东渡日本,与苏鹏、周来苏等结中国革命学会,而杨任会长,尝就横滨梁某学制炸药。甲辰夏,由日携炸药返国,图炸内城宫殿、颐和园,以倾动天下人之耳目。奈无隙可乘而止。会清廷派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绍英五大臣出洋,名为考察宪政,同志吴樾拟狙击之。杨问其持何具以暗杀,樾出示手枪,杨曰:“我有利器在,胜手枪百倍。”且言且出一革囊,藏一铜制圆罐,可五寸许,直径三寸,四周封固,樾不之识。杨曰:“此我手造之炸弹也。”樾欣然持之去,乃五大臣至正阳门车站,而破天荒之第一颗炸弹乃爆发,清廷固不知炸弹之出于杨所手造也。闻制造弹壳者,则为胡瑛。既而,杨作欧游,居苏格兰之爱汀伯,闻三月二十九日广州之役,死者皆知友,忧愤之余,乃蹈海以自杀。临死之前,以所蓄一百三十金镑,汇交胡瑛、吴稚晖,托将一百镑转交黄克强,为运动革命之军费;余三十镑,则交其老母,并嘱勿以死讯告,免老母之悲恸也。其兄性恂,南社社友,亦以革命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