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旧城家事
10706900000041

第41章 陈瑞失业祥芝悲孤寂

陈瑞到陆慕小学教书时,就在苏州城里接驾桥交护龙街街口的一家镶牙店的楼上,租了一间小屋,安顿好父亲陈祥芝。

两年后,因日宼侵略,学校停办,陈瑞失去了自己钟爱並赖以生存的教学工作。

为逃难,他带着有病的老父亲又回到光福,在他探望母亲时,遭强盗吊打受伤。

等回来时,苏州已沦陷,在日军统治下成立了汪伪政府。

经过战乱,侥幸活下来的民众,生话举步维艰。

在江南城市中,日军推行殖民地金融体系。凭借特权开办日商银行,还扶植汪伪中央储备银行在江浙沪地区设立支行与办事处,垄断金融行业。

江南沦陷后,日军在沪宁杭等地强制推行无法流通的军用票,直接牟取暴利。伪政权经济部则依靠储备银行,大肆发售储备券,兑换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pv时兑换比例2:1,后改为1040元法币兑换77元中储券,最后降至1000元法币只能兑换50元中储券。

老百姓的钱财被他们强取豪夺。而他们将收兑的法币在国统区乃至港澳等地套购军需物资。

汪伪政权为加强经济控制,将诸类民用日常百货列为专卖品或特卖品,既严格控制销售数量,又特许在政府专营或日商店铺发售。所售商品不仅价格昂贵、数量奇缺,而且多为劣质品。百姓出于生计所需,暗中交合走私,黑市猖蹶,当时可谓全民皆商。

在农村,不少国民党军队以支援前方抗战为名,趁机强征百姓稻米,百姓匮藏的口粮很快被劫掠一空。日军占领后直接强夺口粮,不少百姓还惨遭窜匪洗劫。

奸商与恶霸沆瀣一气,囤积居奇,竞相抬价,粮价一日暴涨数次,民怨载道。

由于社会经济混乱,陈瑞的生活更为困难。到处找工作,却无着落,持续的失业,弄得山穷水尽。

1938年苏州成立自治会,自治会下面有个学务处,掌管全苏州的中小学。10月陈瑞由自治会内务处处长冯欣友的介绍往学务处报到,派为苏州景德路景德小学校长。

奴化统治下的民众,被强迫接受奴化教育。教学厅要求办学机构极力推行日中亲善、日中提携等奴化思想。还积极禁止在学校悬挂中国地图,禁止使用中华等字样物品。

陈瑞痛恨日本侵略者,深感当亡国奴的耻辱和悲哀。

到1940年成立吴县教育局,局长係江苏第一师范毕业生,排除异己,安插私人,把一师本科的同学,都以校长任用。陈瑞因学历不强,加之非一师毕业,就被裁撤校长职务。

祥芝得知兰贞病故,暗自垂泪悲伤。和兰贞夫妻一场,育有五子一女,没料到双方晚景如此凄凉。应了“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原本恩爱的夫妻,竞因家败反目,成了陌路人。如今她去了,而子女们自顾不暇,成了散沙一盘。他明显感到除陈瑞外,其他儿子的内心还在怪父母当初的失策,对他变得感情淡淡地,跟他疏远了。

他忠厚、懦弱,善良。他的心底里是藏着兰贞的,牵挂着她的安危,希望她病好;虽然有时会为吵架的恶果而自责,但内心还不免有怪她的恨,因为他认为这是毁家的祸,不是一般的过错可原谅;这是爱恨交加的纠结。

自尊心让他自兰贞出家走后,再没和她见过一面,並亲自向她道歉。

他已病入膏肓,语重心长地对陈瑞嘱咐:“在乱世的艰难中,你姐做了对不起你妈的事,有些要怪她,有些是无奈之举,千定要原谅她,不能从此一刀两断。你姐不是坏人,还有良知,她和你毕竟是亲兄妹,你有困难时,可找她帮忙。‘’

如今祥芝除气喘病和心脏病外,还多了个臌胀病。

上海当中医的大儿子陈斗来看过,已无药可救。临走时拉陈瑞到外边讲,腹水使肚子似鼓、青筋暴起、脸色蜡黄,肝、肾、心已损,将不久人世矣。且叹气说,致病原因之一,是情志所伤,与母亲对他的感情伤害有关。

在兰贞过世后半年,祥芝痛苦地在孤独中逝世,时间19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