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漫画脑
10736700000003

第3章 序言

关于日本的漫画

小林准治

都说日本是漫画大国,以发行量庞大的漫画杂志和漫画种类称傲于世。

虽说在美国也有美国漫画的传统,但日本漫画的影响力,也表现在同人志展、以cosplay为乐趣的民俗、作为万圣节一部分的卡通人物的cosplay等各方面。漫画这一文化能如此升华,梳理其源头,是因为有一个叫手冢治虫的漫画家。

在日本,早在平安时代,就有被称为“鸟兽人物戏画”的极为有趣出色的绘卷,蛙、兔、猿、蛇等都被绘制成等身大,有在相扑的也有在嬉笑打闹的。它是滑稽画也是讽刺画。将实际上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或现象,以变形手法栩栩如生地绘制出来。愉悦的笔致令人赞叹。作者是鸟羽僧正,相当了不起的画家。

手冢治虫对《鸟兽人物戏画》的评价相当高,并视其为日本漫画的源头而赞不绝口。1982年,手冢治虫出演NHK特集“鸟兽人物戏画和我”这一节目时,也谈论过该绘卷的卓越。

一直以来,漫画是幽默的、讽刺的、夸张的。即使看看战前的漫画大家冈本一平或田河水泡的漫画也可知分晓。从小看他们的漫画长大的手冢,在漫画里导入了故事性和电影式手法。在他的处女作《新宝岛》里,朝着眼前逼近的汽车,上方、倾斜、下方的构图方式,描绘得如同电影画面一般。虽说现在不管是哪一个漫画家都会这样画,但在当时带给读者们的却是划时代的巨大震撼。

因为《新宝岛》所带来的震撼,所以才有了之后的常磐庄团队,以及诞生在关西的剧画等。他们都传承于手冢。

而另一方面,手冢在孩提时代不仅喜欢漫画,还对动画(当时称为漫画电影)抱有极大的兴趣,他倾心于迪士尼的米奇老鼠,以及在战争时公演的中国长篇黑白动画电影《铁扇公主》的卓越感染力。

动画,就是让绘制的图片动起来。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又是多么有趣。漫画少年中痴迷于动画的人不少,但漫画家自己动手创建一个动画摄影棚的也就仅仅三个人而已。首先是手冢的前辈横山隆一的“童话制作”,其次是手冢的“虫制作”,还有就是吉田龙夫的“龙之子制作”。

“虫制作”于1963年1月1日播出了日本的第一部电视动画连续剧《铁臂阿童木》。虽说每周一次的播放频率在当时是无法想象的,但阿童木取得了巨大成功,一直持续播出了4年。这之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动画制作公司,电视动画变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令电视动画可以作为工作而得以成立,完全可以说是因为有一位叫手冢治虫的漫画家。

漫画和动画虽然都有绘画这一共同点,但本来它们是并不相关的。因为动画不是印刷品,而是影像的一个领域。

但不管怎样,许多喜欢绘画的人能够将漫画和动画作为生活并得以成立,这在手冢治虫出现之前是难以想象的。

手冢治虫曾写到过,他在少年的时候,对中国的动画电影《铁扇公主》心怀憧憬,后来得以能够和其制作者万籁鸣等几兄弟会面。能有这种幸运,是因为万氏兄弟都非常长寿。

中国作家唐辛子写了这本介绍日本漫画文化的《漫画脑》,我想这也是日本和中国之间漫画文化的缘分。非常期待《漫画脑》一书出版。

手冢制作·动画导演 小林准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