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是一棵思考的苇草
10752300000010

第10章 自我和受难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

释迦牟尼(前563—前483)

《法句经》(Dhammapada)

在所有的宗教当中,佛教可能和哲学体系最相似。悉达多·乔达摩—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印度与尼泊尔交界区域)的王子,放弃富足和特权生活,出家修行,他研究各种宗教和哲学,为众生寻求离苦得乐之法。据说,最后他在菩提树下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菩提意为“觉悟”)。从此,他获得释迦牟尼(意为觉者)的圣号,他宣扬自己的教义,推崇离开苦乐二边的中道修行,以彻见自我本来面目。

也许很难用传统哲学的观点来评价释迦牟尼佛,在一些人眼中他有神一般的地位,他的教义是一个合理的、连贯的体系。通过佛教修行者的众多评论和不同解释,佛教教义已发展成为丰富的、复杂的哲学传统文化。它信奉四圣谛,大致为:

(1)苦谛:生即是苦。

(2)集谛:受苦皆有因。

(3)灭谛:根除苦因是可能的。

(4)道谛:通过遵循佛教的八正道可以根除苦因。

从哲学角度看,前三条显然最有意思。“生即是苦”是一种悲观主义,西方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亚瑟·叔本华。和释迦牟尼一样,叔本华认为自我是获得幸福的最大绊脚石——因为“我执”,所以无论对物质还是快乐求而不得时,就会受苦。因此,要通过培养无我观念,远离欲望和苦难(极乐世界的状况),跳出轮回(如毕达哥拉斯一样,佛教信奉轮回)。但是,我们能否认自我吗?我们总会是某种存在吧?然而,佛教也许只是否定有限的自我概念,赞同无欲无念的自我,这一点通过努力也许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