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是一棵思考的苇草
10752300000011

第11章 顺天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前551—前479)

《论语》

孔夫子或孔子,可能是中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很多西方人也知道这个名字,他对中国后来思想和文化的影响不容低估。相比老子,我们对他的生平了解得更多,对这样一个令人崇敬的人物来说,有很多充满神话和传奇色彩的轶事可能不足为奇。

孔子最著名的著作是《论语》,而《论语》实际上是孔子身后由他的弟子们整理出来的。这并不是一部系统的哲学著作,而是一本语录和忠告集,涉及从个人行为到政治事务等方方面面的智慧。孔子致力于在社会建立一种反映“天”的秩序,在这个秩序里“天”排在首位(“天地君亲”),“天”被作为一种神圣的样板。他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人,声称他的教义并不是创新,而是经过多年汇编、流传到现在的智慧结晶。因此,这条语录作为一条原则很合适,从古埃及到当代几乎每种宗教和文化里都可以找到类似的说法,它已成为黄金法则:“推己及人”。

然而,孔子最关注的还是礼和法。尽管他强调的纪律、礼仪、传统和严格的社会准则可能与西方自由主义的看法不一致,但是,它的根本目的我们应该牢记在心。在中国历史上的这个时期,社会混乱,矛盾加剧,因此严格的社会准则是对抗无秩序的壁垒。这些都是由“天”统治的,所以秩序和幸福——于国、于家、于身——都是通过扮演好各自角色而获得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一旦以“天”为首的秩序被建立,剩下的事情只是维护好秩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