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精品是这样采写成的
10755300000006

第6章 抓准问题就成功一半

——新闻精品是这样抓问题的

抓问题,是记者(通讯员)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许多同志从走上新闻工作之路的第一天起就学着抓问题,干了几年、几十年,还在念叨着抓问题这个词。这个问题为什么如此重要?怎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抓问题的能力而写出新闻精品呢?结合第9届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本文仅从什么叫抓问题?抓什么样的问题?怎样抓问题?三个方面作如下探讨。

一、什么叫抓问题

要搞清楚什么叫抓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说:“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既有问题,你总得赞成一方面,反对另一方面,就得把问题提出来。”可见,这里所指的问题,并不是单纯指工作中的缺点错误,而是主要指实际工作和实际生活中许许多多需要解决的矛盾。

翻开现在的报纸,经验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工作研究、记者述评、调查报告、采访札记等非事件新闻,读者之所以反应平淡,有的看了标题后就不愿再看内容了,其主要原因,就是报道没有抓准问题。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

一是抓的问题不是一碰就响的问题。我们的报道,如果不是反映的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和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读者自然就不会关注。搞新闻的人常说,新闻就得碰响生活中绷得最紧的那根弦,指的就是要抓一碰就响的问题。

二是抓的问题指导性不强。工作中的问题,有具体业务问题,也有与业务工作相关的思想性、服务性问题。报纸上的新闻,不是相关的业务简报和文件,而是人们工作生活的指南。如果抓的是一些工作动态、生产过程、会议消息、一般性的领导人的活动等,读者自然就不感兴趣。

三是抓的问题不具有普遍意义。现实生活中,会有许多问题,一个问题该不该抓,关键要看它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只有抓住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报道才会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

能否抓准问题,是衡量记者(通讯员)业务水平高低,基本功扎不扎实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记者(通讯员)写出精品的基础。

二、抓什么样的问题

一位多次参加过“中国新闻奖”评奖的评委对笔者说:“在评选得奖新闻时,常常把报道抓的问题是否准、新、深,作为评选的重要条件之一。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只要问题抓得准、新、深,即使文字写得稍逊色一点,仍然可以得奖。”针对这一点,我翻阅了第9届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觉得这些新闻精品在抓问题方面,有如下几方面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抓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人民群众有什么要求和愿望,都愿向新闻媒体反映。记者(通讯员)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就是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的吃、穿、住、行,油、盐、柴、米,看起来是一些“小事”,实际上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新闻媒体只有经常报道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才能保持同群众的紧密联系,也才能充分发挥舆论工具的作用。如市场物价、惩治贪污腐败、减轻农民负担、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搞活大中型企业、交通、住房、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问题,都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如果新闻媒体上经常报道这方面的情况、信息和存在的问题,新闻媒体必然会受到受众的欢迎。第9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中国科技竞争力真的上升了吗?》(原载《科技日报》1998年6月10日)、《国家大剧院建设思路存在诸多问题》(原载《人民政协报》1998年11月18日)、《令人心悸的“红包”》(原载《今晚报》1998年8月13日)、《塔河还能流多远》(原载《新疆日报》1998年9月20日)、《毛阿敏偷税案水落石出》(原载《中国税务报》1998年9月30日)等,都是这方面的成功之作。

抓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这类问题,不是偶尔发生的,也不是个别的,是具有事物发展动向的问题。有的是新生事物的萌芽,有的是一种倾向的先兆,当前新闻媒体上还没有报道过,领导人的讲话和有关文件上,暂时还找不到根据,一部分人对此还持有不同看法,等等。记者(通讯员)及时把这些问题反映到新闻媒体上来,就能起到扶持新生事物生长,抑制不良倾向蔓延的作用。以消息三等奖作品《婚姻登记迈上神圣的红地毯》(原载《中国妇女报》1998年4月16日)一稿为例,记者以敏锐的洞察力抓住了一个在婚姻领域很有推广价值的好经验、好做法。在今天人们的婚姻观念不断更新,日呈多元化,有关婚姻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正受到挑战,而大操大办等婚姻习俗有所抬头的社会环境下,这一新颖举措不仅神圣了婚姻登记程序,在客观上强化了婚姻的严肃,同时倡导了婚事新办的文明之风,具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虽然这一举措只是一个地方的做法,但对婚姻领域具有普遍意义,对全局也具有指导价值。报道刊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不少地方效仿此做法。还有通讯一等奖作品《请看法轮功是咋回事》(原载《齐鲁晚报》1998年4月1日)、通讯二等奖作品《“政府采购”向我们走来》(原载《经济日报》1998年5月27日)等,都是这方面的上乘佳作。

抓“热点问题”。所谓“热点问题”,就是人们议论纷纷的问题。一张不关注社会热点的报纸必定要遭大众的冷落,一个胸中无“热点”的记者,也是敬业精神差、责任心不强的记者。记者在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的时候,应特别注意捕捉那些人们议论纷纷的问题,对其深入调查研究。人们对哪个问题议论纷纷,你就去抓哪个问题。抓住它进行报道,就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以消息三等奖作品《嵊州雅璜乡干部(民情日记)连民心》(原载《浙江日报》1998年12月2日)一稿为例,这篇报道针对新时期农村干群关系这一热点问题,抓住《民情日记》这一有效载体,报道了浙江嵊州雅璜乡干部转变作风,为民办实事的做法,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重要指导意义。稿件见报当天,省委书记张德江就指示要求全省各级党政干部向雅璜乡干部学习。中央“三讲”教育巡视组向全国推广“雅璜经验”。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多家传媒转载转播了这篇报道。

抓棘手的“老大难”问题。现实生活中,有些问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长期得不到解决,成为棘手的“老大难”问题。记者(通讯员)如果能抓住它进行报道,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问题的解决,无疑是会有很大的帮助的。以消息二等奖作品《投资33亿负债65亿,求洋贪大使河南两个重点项目严重资不抵债》(新华社1998年4月26日播发)一稿为例,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重复建设、盲目投资这一问题,一直是上下关注的棘手“老大难”问题。这篇报道,通过对中原制药厂、中州铅厂这两个典型的“无效投资”项目,巨额投资却换来巨额包袱的公开曝光,向人们揭示了如何避免重复建设、盲目投资这个“老大难”问题的解决途径。稿件播发后,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三次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整点新闻中滚动播出,人民日报配言论在要闻版头条发表。正在建设中的一些国家重点企业纷纷就如何吸取教训展开大讨论。报道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抓首次出现、有新闻价值的问题。以通讯二等奖作品《老阿妈和她的国旗》(原载《西藏日报》1998年9月20日)一稿为例,这是一篇人物新闻,它以简明的语言,首次描述了一位藏族老阿妈每逢节假日坚持升国旗的事实,反映了藏族老阿妈对党和国家无比深厚的热爱之情。众所周知,达赖分裂集团和一些反华势力,不断在国外散布共产党在实行高压政策,藏族没人权、没自由,汉人压制藏族等各种谎言。记者选用一位藏族老阿妈和她升国旗的真实事实,有力地驳斥了这些谬论,无疑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稿件见报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抓人民群众中有“疑点”的问题。以《浚县少年怀揣“两证”出学堂》(原载《农民日报》1998年6月1日)一稿为例,我国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高分低能”现象如何解决?在人民群众中存在着种种疑惑。这篇报道用河南浚县的教改事实给予了令人信服的回答。报道生动具体地构思出该县素质教育的主要做法、经验和成果,使人读后疑惑顿解。报道发表的当天就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摘播,受到了广大受众的青睐,后被评为消息二等奖。

抓事物发展中的新变化。任何一个事物,做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静止的,停滞不前的。因此,记者(通讯员)采写新闻时,就不能总是老一套,要随着事物的变化,不断抓新情况、新问题,把同一主题的报道引向深入。这样就能使报道避免一般化、概念化的通病。以《长江上游仍在砍树》(新华社1998年8月19日播发)一稿为例,砍树毁林,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使水土流失,造成长江下游连年洪水不断威胁着两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这个问题已不是什么新问题了。但记者以敏锐的眼光,抓住抗洪时机,深入到长江上游的雅砻江、金沙江等主要支流进行了连续几天的现场专题调查,在掌握了充分的第一手材料,并采访了有关专家后,提出了“放下斧头,拿起锄头”,停止天然林砍伐,根治水土流失,保证大江大河安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问题,使老主题焕发出了新意。稿件播出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国务院朱镕基总理看到报道后,立即向有关部门作出“停伐”指示,国家林业局向全国宣布长江上游天然林一棵也不能砍的规定。四川提前从9月1日起实施“天保”工程,报道直接促使川西少砍伐15万亩原始林。这篇报道荣获消息一等奖。

抓时效性强,稍纵即逝的问题。有人说,“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昨天的新闻是银子,前天的新闻是渣子。”可见,时效的新与旧,对增强新闻的价值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那些突发性事件,只有快采快发才能不失掉新闻价值。以消息特等奖作品《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堤30米》(原载《中国青年报》1998年8月8日)一稿为例,这是九江决口后见诸媒体的首篇报道。8条标有几时几分电头的短讯,从各个角度、逐步递进地将决口现场洪水滔滔、军民奋力抢堵的气氛,及时、真实地向读者作了报道。记者为了抢时效,不放过稍纵即逝的问题,在冲锋舟上,一边抢拍决口现场,一边用手机向北京报告现场实况。编辑部采用这种实况作转“播”的形式,在一版头条位置配大幅照片发表。由于是首次报道决口,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现场感,当天的《中国青年报》“洛阳纸贵”,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和好评。这篇报道在后来的全国抗洪报道评选中被公认为最杰出之作荣获一等奖。还有消息二等奖作品《战士李向群为抗洪抢险捐躯》(原载《湖北日报》1998年8月25日)、消息三等奖作品《血肉筑长城,壮举励后人》(原载《战士报》1998年8月28日)等,都是以极强的时效性在地方和军队中率先报道李向群的英雄事迹而取胜的代表作品。

抓“以小见大”的问题。鲁迅先生在《致赖少麒》一文中说:“太伟大的变动,我们会无力表现的,不过这也无须悲观,我们即使不能表现他的全盘,我们也可以表现他的一角,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在抓问题写新闻上,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这个看法。综观“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历届都有不少这方面的成功之作。以第9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三等奖作品《“下岗馒头”香飘遵义》(原载《贵州日报》1998年1月3日)一稿为例,上街卖馒头是一种小事,而由下岗职工上街卖馒头却不是一件小事,它反映了下岗职工不向命运低头,重新实现人生价值的勇气。它折射出一种全新的观念,体现了一种自强奋斗的精神。记者敏锐地抓住“下岗馒头”四个字做文章,写出了一篇很有新意的报道,这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闻眼”,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报道见报后,反响很大。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等多家媒体先后多次报道了遵义的“下岗馒头”,使很多下岗职工深受鼓舞,极大地推动了贵州及全国国企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工作。还有获奖作品《哈尼三青年获博士学位》(原载《民族之声》1998年8月2日)、《青岛14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原载《大众日报》1998年3月30日)、《招募20名青年志愿者赴黔任教,两千鹏城儿女竞相报名》(原载《深圳特区报》1998年7月22日)等,都是这方面的优秀作品。

三、怎样抓问题

著名记者安岗说:“记者应当对一切问题都感兴趣。记者不应该只在笔记上记上几个写文章的题目,他应该有几十个、几百个从群众中来的有普遍兴趣、有指导意义的问题。观察问题越具体、深刻,题目就越多。”这是经验之谈。抓问题在新闻采写中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抓准问题写出新闻精品来呢?根据笔者以往从事新闻采写的体会,结合其他同志谈的经验,我认为主要应掌握以下诸点。

一是要眼睛向下,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去抓问题。这就是说,要深入下去,不耻下问。要知道,坐在办公室、招待所闭门造车是永远造不出好车来的。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在他的回忆文章中写道:“生活是新闻报道的源泉,而深入生活则是记者的生命。只有到生活的激流中去,才能发现生活的底蕴;只有到生活底层的深处去采集,去考察,去发掘,去开掘,才能索取到报道的能量。”这是抓问题的经验之谈。它告诉我们,要想抓到问题写出新闻精品,必须到新闻发生的现场去,必须到“第一线”去,舍此别无他法。现实生活中,大量的问题都来自基层,来自群众。记者(通讯员)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凭着新闻敏感,才能捕捉到有新闻价值的问题。

二是要“敢”字当头,勇于抓问题。当记者应该有压倒邪恶的力量。大凡有成就的记者(通讯员),都是敢于触及现实生活,敢于揭露矛盾,敢于迎着矛盾上的战士。如果遇到矛盾就绕着走,回避矛盾,那样是不可能采写出新闻精品来的。以消息三等奖作品《陵水怪事:学童竞领教师工资》(原载《海南日报》1998年7月14日)一稿为例,这是一篇舆论监督的批评性报道,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遭到了来自当地某些领导的多方阻挠及一些单位的不予配合。记者迎着困难上,深入采访。在掌握了翔实、有说服力的材料后,立即写成稿件见报。之后又进行了跟踪报道,直到问题解决。中宣部《新闻阅评》评介说,报道激起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正义感,对冲破某些保护网,推动机构改革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是要开动脑筋想问题。采写新闻报道,是集观察、思考、运筹于一体的复杂劳动。其中开动脑筋进行思考是关键的一步。只有经常动脑筋思考的人,笔下才有写不完的题目。以《困难之中显本色》(原载《解放日报》1998年6月26日)一稿为例,这是一篇很有针对性、很有分量、很有指导意义的深度报道。困难企业走出困境,党组织如何发挥作用?尤其是大量职工下岗的困难企业,如何搞党建工作?许多人心存疑虑。记者带着上述问题,选取了中国最古老的机器纺织企业,也是敲响压锭第一锤的典型企业——申新九厂,进行深入采访。由于思考的问题很细致,很深刻,因而写出的报道很好地回答了人们的疑问,并生动地反映了上海困难企业党委依靠职工,上下同心,扭亏解困的精神风貌。写党建工作容易“上天不着地”,此稿却见物见人见精神,读后令人回肠荡气,感奋不已。对国企改革有相当大的指导借鉴作用。此稿荣获通讯一等奖。

四是“反弹琵琶”找问题。就是运用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的方式去找问题。有不少新闻事实,如果“正话正说”,按一般人的思维方式去构思采写,不仅不会有新意,可能还会让人反感。如果换个角度去思考,找出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和角度去采写,就有可能出奇制胜。以《“天和现象”》(原载《湖南日报》1998年3月26日)一稿为例,在国企改革中,一段时间,普遍认为“一股就灵”,把股份制当作改革的唯一方式。这时,该文作者运用“反弹琵琶”找问题的方法,通过对衡阳肉联厂搞股份制反而背上了亏损包袱的典型事例,给一哄而起的股份制热注入一剂清醒剂。报道针对“一股就灵”的时弊,对搞股份制失败的原因作了透彻分析,具有很强的指导教育意义。作品适时而作,造成了很大的社会轰动效应。许多国有企业在条件不成熟时原本打算进行股份制改造,看了报道后及时做了纠正。批评报道正面写,报道对象也易接受。这篇报道荣获通讯三等奖。

五是集思广益“侃”问题。这是一种七嘴八舌“议”问题的一种办法。它能弥补一个人思维有限的不足,有利于议论出新闻来。范敬宜同志在《经济日报》任总编辑时,就常常和大家一起“侃”问题。他在一篇文章中说:“一坐下来,侃侃而谈……天南海北,街谈巷议,大政方针,草木虫鱼,可以包罗万象,无所不聊,而许多题目、点子,也由此而生。……平时苦思冥想、搜索枯肠,了无所得的题目,在这无拘无束的气氛中,在这融洽无间的交流中,突如流星入怀。”这是经验之谈。

六是对比中去发现问题。基层的许多工作是周而复始的,反映这些工作的报道也常常有一定的重复性。因此,有的同志就感到这些常规报道无问题可抓。这种认识是不对的。诗人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哲人讲,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永无止境。这就说明,记者(通讯员)有抓不完的问题,关键是看我们能否注意研究事物运动的内在规律,进行纵的和横向的对比,从对比中去发现问题。只要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认真思索、对比一番,就不难找到今年不同于往年、现在不同于过去的新东西,从而抓出新问题来。

七是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想问题、办事情,所占的位置不同,观点也就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同一个客观存在的人和事,由于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看法就大不一样。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就能抓住事物的新特点,就会有写不完的新问题。

八是学会研究“两头”,在“两头”的结合上抓问题。研究“两头”,就是研究“上头”和“下头”。研究“上头”,就是要坚持经常学习研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有关部门的决策指示和工作思路与意图。站立点越高,研究得越深,问题就看得越准。著名记者艾丰说,“记者要想总理想的事”,其道理也就在此。研究“下头”,就是要研究基层干部群众在想什么、干什么、需要什么。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就是记者(通讯员)要抓的问题。实践证明,“两头”无论抓住哪一头都能做出好文章来。比如,“上头”有些重要决策未被群众所了解,这时抓住“下头”就能写出好报道。同样,在当“下头”有困难、有问题、有呼声需要“上头”知道时,就可以抓住“上头”写出好新闻来。当然,上下“两头”的本质上是统一的,能在“两头”结合上做文章最好,这样的文章上下认同,价值最高。

九是从积累的问题中抓问题。为什么有的同志碰到问题就能抓住,有的同志则不然,差别就在于脑子里有没有装问题。脑子里积累的问题多了,一碰到典型的人和事就会冒火花。这就是积累问题的好处。因此,记者(通讯员)同志,尤其不能忘记随身带个小本子,经常在上面不断记些问题,不断充实自己的“思想库”“资料库”“信息库”。积累久了,就会达到“厚积而薄发”和“左右逢源”的效果。机遇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们。我们不经常研究问题,临时抱佛脚,那就难以奏效了。

十是加强理论学习,打好抓问题的理论功底。理论思维是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不可缺少的素质。有的记者(通讯员)之所以经常抓不住问题,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理论功底;之所以在纷繁复杂的事物面前无所适从,无从下手,就是因为缺少分析、判断、概括、提炼的能力。江泽民同志号召全党学哲学,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我们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学好。没有理论指导,就不可能抓出重要问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