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精品是这样采写成的
10755300000007

第7章 不同常人的观察不同凡响的作品

——新闻精品中的观察技巧

有人问科学家:“您的科学成果哪里来?”英国细菌学家、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的回答是:“我的唯一功劳是没有忽视观察。”英国物理学家法拉说得更明确:“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

隔行不隔理。观察对于从事新闻采写工作的记者(通讯员)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好的新闻。一些名记者之所以能写出不同凡响的新闻作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具有不同常人的观察能力。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平凡小事,人所共睹,有人有所发现,有人却视而不见,得失就在于是否进行了细心的观察。

纵观“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就不难发现,其中有很多作品都是作者通过观察发现题材,再经过仔细观察后写出来的。以第15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作品《小平夹克衫感动三代人》一稿为例,据中国新闻奖参评材料介绍,这篇消息的作者为了写好这篇报道,在按要求做好大量“常规动作”的同时,至少三次全程跟随负责布置展览的龚青女士了解展览情况,并进行细致观察,从而独家获知了“夹克衫”的故事。如文中写道:

王先生是在女儿和外孙的陪同下,来到国家博物馆的。参观中,王老先生的外孙惊奇地发现,小平同志生前穿的一件夹克衫好像有毛病:夹克衫纽扣间距都是15厘米左右,但最下面一颗纽扣离衣服下摆只有四五厘米。显得非常不协调。找讲解员一问,王老先生和他的女儿、外孙三代人不禁齐声感叹:邓小平如此朴素随和,真是可钦可佩!

原来,当年邓小平视察南方之前,女儿给他买了这件夹克衫。回家试穿发现下摆长了一截。邓小平舍不得把这件新衣服搁置浪费,就让裁缝剪掉一截下摆。在整个视察南方期间,这件灰蓝色夹克是邓小平的两件主要外套之一。他就是穿着这件纽扣不协调的夹克衫,站在罗湖口岸,深情地眺望香港的。

听到这个故事,几位围过来的观众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负责布展设计的国博工作人员龚青女士眼眶都湿润了,她说,虽然这件衣服纽扣间距不协调,但和邓小平这位老共产党员朴实无华的作风是和谐一致的。

上述准确、形象、生动的描写,如果当时记者不深入到第一线进行细致的观察,而是待在办公室或招待所里,看材料,听介绍,这篇报道是难以从采访对象口中得到的。

这篇作品的成功,再一次证明了美国新闻学家曼彻尔说的:“最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来自记者的直接观察。”没有高质量的直接观察就没有新闻精品的产生。因此,记者是否深入现场进行直接观察,直接观察程度的深浅将直接影响新闻报道的成功与否。

范长江说过:“报道的时候,别人提供的材料要尽量少用,只能占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则应是记者自己的积累和观察。”通过观察,可以打开思路,发现题材。以第8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二等奖作品《万亩苹果园缘何毁于刀斧》(原载《农民日报》1997年7月7日)一稿为例,1997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农村经济工作作出明确布置,其中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中产业趋同问题是重点工作内容之一。会后,记者到陕西省周至县采访,在村头路边通过观察发现大片大片苹果树被伐,敏锐地感觉到这里边可能有文章。于是,便在无人接待的情况下,主动出击,深入到果园、农户,与当地群众、干部交谈。记者用耳闻眼见的事实说话,写出了这篇现场感强的好报道。这篇报道用令人信服的事实,向读者展示了产业趋同的深刻教训。对各地顺利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较好的舆论引导作用。如果当时记者不深入到第一线进行细致的观察,而是待在办公室或招待所里,看材料,听介绍,这篇报道是难以从采访对象口中得到的。

然而,在新闻采访中,为什么同样进行观察,有的人能发现重要新闻,写出报道,能把读者带到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而有的人虽然也进行了观察,却写不出报道或写出的报道可读性很差,这里还有掌握观察的方法和要领的问题,主要有如下诸方面:

要做观察的有心人。《普通心理学》的作者彼德罗夫斯基指出:所谓观察,“是对周围世界对象和现象的有意的、计划的知觉”。这里的有意的、计划的知觉,就是指的要做观察的有心人,即所谓的“有意观察法”。新闻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它一视同仁,谁对它“有心”,它就会被谁发现和认识。如果无心,再好的新闻题材,也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记者(通讯员)要养成热爱生活,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要带着广大读者、听众、观众的“眼睛”去进行观察。心中要装着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难点”“兴奋点”,即“眼睛一动,想到群众”。反之,如果只凭自己的好恶去观察,即使某些现象情景观察得很深,报道得很细,也不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观察时要有好奇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教授麦尔文·曼切尔说:“记者必须学会用孩童般的眼睛观察世界,他把每件事都看作是新鲜的,各具特点的。”新华社记者张伯达、韩晓晖对“陕西省小麦机械化‘东进西征’收割活动开机仪式”好奇,采写出了鞭挞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形式主义时弊的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作品《夏收何必搞仪式,小麦未熟遭剃头》;新疆日报社记者张郁对各族学生们同抹泪共哀思文新潮老师一事好奇,立即两次深入到学校教室进行观察,写出了反映民族团结的《挥泪别恩师,吟歌寄深情》(原载《新疆日报》1997年5月13日)的独家新闻,这篇报道荣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三等奖。如果一个记者(通讯员)缺乏好奇心,那是很难观察到有新意的写作题材的。

观察要全面。所谓观察全面,就是要观察构成事物的各个部分和事物发展的全部过程,了解事物的全貌,这样才会抓住事物的特征。那种凭“一孔之见”写稿的毛病是观察的禁忌。为了使观察做到全面,可以采用“分割观察法”,即把整体事物分割成若干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观察,还可以采用“换位观察法”,即变换观察角度,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观察同一事物或人物。

观察要细致。观察中,要防止浮光掠影,大而化之,粗心大意。应注意观察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或构成事物各个部分的不同特点,找出那些区别事物差异的细微之处。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以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一稿为例,当时在香港回归纪念大会现场采访的记者,就中国的新闻单位而言,就有数十家,而本文的新华社记者,由于观察仔细,独具慧眼,才写出了比别人高一筹的新闻精品来。如文中写的:“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广场上灯光渐暗”“绿树丛中”“白色建筑”“南海的夜幕”“蒙蒙细雨”“面色凝重的彭定康”“雨越下越大”“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等。你看,作者对新闻现场人物的表情,现场的色彩、音响等,观察得多么细致,让读者读后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有力地增强了新闻的传播效果。

观察要深入。有经验的记者(通讯员),总是善于入木三分,观察出隐藏在表面现象后面的东西,透过“现象”看出“本质”。因而这些作者写出的报道,不仅有广度,而且有深度,能揭示事物的规律性。以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作品《白色皇冠拖着被撞伤者狂逃,众出租车怀着满腔义愤猛追》(原载《大河报》,1997年8月25日)一稿为例,这是一篇将张金柱恶性肇事逃逸案第一次公诸报端的独家新闻。记者在事发后20分钟之内赶到现场,深入地进行了调查采访。由于记者在现场观察深入细致,消息主体在基本事实没有被权威部门核实的情况下,行文冷静客观,有目击证人证词,有医生的诊断,有现场的细节描写,事后证明这些新闻事实是扎实可靠、可信的,具有无懈可击的说服力。

观察不能带框子。无论对人或对事的观察,都不能凭主观印象,不能从成见出发,而应以客观实际为标准,客观实际是什么情况就写什么情况。

要掌握好观察的路线。我们看事物,总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不能胡乱来,东瞅瞅,西看看,左顾右盼,目不暇接,热闹倒是热闹,到头来脑子里零乱一团,什么也捕捉不到。

观察与思考要紧密结合起来。观察并不是单纯地“看”,它从来都是与“想”联系在一起的。只看不想,等于白看,想而不看,便是空想。记者要善于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判断,要思索自己看到的现象是真?是假?是不是看到了本质?有多大的新闻价值?现象与背景情况如何?要不要跟踪观察?这种情况如何报道?文字上如何表述?……实践证明,记者(通讯员)的头脑在观察中越活跃,思考越敏捷,观察的成效就越大。

观察要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客观事物是复杂的,有的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有的不反映事物的本质。只有掌握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问题才能有远见,辨别真伪才有依据。因此,记者(通讯员)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加强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

要选择好观察的角度和距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是很复杂的,是由不同的层次构成的。采访中,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距离上观察,其结果常常是不一样的。这正如苏轼在诗中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在观察中,如果观察的角度、距离选择得不好,不适当,就会影响到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观察能力,是一种能动地发现客观事物及其特点和变化的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既要讲究方法,还要注意练眼功和积累知识。有一次,美联社一位记者与新华社的一位记者一同乘坐飞机回北京,一下飞机,美联社的记者请新华社的记者打听美国要人在北京的情况。新华社的记者感到奇怪。原来是因为停机坪上有一架涂有美国国旗的波音707飞机,这种飞机是美国的白宫专机。后来一打听,果然是白宫总统的高级顾问在北京访问。这位美国记者立即抓紧采访,写出了十来篇报道。要是美国记者的观察力不强,他就要漏掉这一重大新闻了。这就是对他长期练就的观察力和所积累的知识的劳动奖赏。所以,记者的观察力要在平时有意识地进行眼力训练和积累。